登陆注册
7674500000002

第2章 《鲁班秘记》

春雨无声,轻轻地从天空飘落,沐浴着整个天空。雨滴如珍珠,落在池中睡莲的嫩叶上,还未停留,微风吹动,叮咛一声,融入水中。

欧阳云兮撑着纸伞,站在雨中,看着白衣男子。

白衣男子没有回头,依旧是静静地望着池中的睡莲。

步声响起,桂花香动,他知道是欧阳云兮。

“他还好吗?”

欧阳云兮站在雨中,宛如纯洁的水仙子,不沾一丝尘埃,又似出水之芙蓉,淡然清素。

白衣男子一愣,道:“他很好,至少目前还很安全。”

他没有将话说的太明白,他知道欧阳云兮会明白他话里隐含的意思。

“是他让你来的?”

欧阳云兮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她不喜欢他懦弱的样子,虽然她和他只是形式上的婚约,但是她仍然不喜欢。

“这次倒不是,是我自己的决定。”

欧阳云兮有点欢喜,问道:“哦,为什么?”

“劝你离开夕国。”

“你知道我的性格,我不会走的,你也劝不动我。哪怕是林姨,你也劝不动。该走时,我会走,谁也拦不住我。不想走,天塌下来,我也不走。”

“这我懂。我只是想试试,至于结果,我不在意。”白衣男子虽然知道结果,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失望,他心中叹息,却也没有强求。沉默片刻,言道:“一张纸,拘束不了你。为何如此……”

“我也不知道。”

欧阳云兮想起白衣男子和梅子凡的三年约定,问道:“你为什么不走?三年时间已经到了。”

“为什么?”白衣男子沉思许久,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的问题。

雨水滴入池中,泛起阵阵水花。三月的雨有点凉意,风吹动着雨,也卷起他的衣角。

“我也不知道。”

不是答案的答案。

接着,二人沉默,许久的沉默。

林梓馨和倩儿此时已经吃完早饭。

竹屋门口,林梓馨躺在走廊内的藤椅上,眯缝着美眼,小口小口地喝着酒。她的身边,有一个小小的藤椅,这是欧阳云兮给倩儿定制的。此刻,倩儿学着林梓馨,手里拿着个瓷瓶,一口一口地抿着,不时地捂着肚子,闻着从林梓馨酒瓶内散发出的酒香,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酒瓶,吧嗒着小嘴,偷偷地斜望着林梓馨,眼里露出一丝亮光,不停地转动着,像偷喝香油的小老鼠,在那暗暗计划着什么。

又过一会儿,白衣男子道了声保重,而后挪动脚步,走下台阶,顺着石头小径,拐过几道弯,穿过竹林苑大门口,离开这里。

欧阳云兮回头,见倩儿像个小大人一样,学着林梓馨的动作,她微微一笑。

她没有动,打着纸伞,看着她们,整个竹林苑在春雨中安安静静地在那,一幅美好的画卷。

……

梅子凡醒来时,菱儿还没有回来,她的哥哥白衣男子也不见踪影。

费了好大劲,穿好衣服,梅子凡推开门,见外面下着雨,闲着无聊,便开始锻炼起身体来。

肚子外挺,四肢肥胖,用手一摸,脸上全是肥肉,一走起路来,身上的都能抖动,这让他很是不爽。看了看自己的身体,思考了会儿,梅子凡心中有了个初步的计划。

作为太子,他所在的院子很大,有亭子、有轩榭、有廊道、有曲池,回环相扣,山水相依。

先是热身,弯腰伸臂扭腰,动作单一,持续活动一刻钟,梅子凡已经大汗淋漓。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曾记载,在三月之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谓发陈。说白了就是春三月,人应该入夜就睡,早些起身,披散头发,解开衣服,让自己身体舒服,而后多多活动,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悦,胸怀开畅,保持身体内的生机。

为了不招寒感冒,梅子凡只是脱掉外衣,沿着廊道,缓慢跑动着。跑了不多久,肥胖的身躯就开始出现疲惫,四肢酸软,脚步沉重,呼吸不畅,头脑昏沉。

运动不能一蹴而就,适量而不可过度。梅子凡将步伐放的更慢一些,忍着疲倦,一呼一吸,缓慢控制呼吸节奏,配合步伐,在廊道内跑了两个来回。

梅子凡不敢突然停止,他怕自己肥胖虚弱的身体一下子适应不了活动后带来的疲惫,只能慢慢地控制节奏,慢跑、步行、慢步、微动、停止、休息。依靠着廊道内柱子,梅子凡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主子,你怎么在外面乱跑,要是让云兮姐姐知道,他肯定会骂死我的。”

小丫鬟菱儿见梅子凡满头大汗,正依靠在柱子旁,她急忙跑到跟前,生气地言道。

“没事,让下人帮我打些热水,我要洗澡。”

梅子凡没有解释。菱儿正要搀扶着他回屋,他摆摆手,拒绝了,言道:“快去吧,把热水放好。”

菱儿见梅子凡目光坚定,无可奈何,只能先行领着丫鬟太监,进了屋内,准备梅子凡的洗漱事宜。

梅子凡的屋子格局是内外三层。外层单间,用于接待宾客之用,中层三间相连,一间是书房,一间放置珍奇异宝,中间楼控,连接外层与内层。内层三间间,一间卧室,一间休闲与饮食,一间是洗漱之地。

等梅子凡回到内层房间之时,太监和丫鬟已经在木桶内放满热水。小丫鬟菱儿还淘气地在木桶内放了一堆上年度封存好的玫瑰花,伴着热水雾气,花香满屋。

洗漱完毕,梅子凡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在菱儿的陪伴下吃完早餐,并没有坐轿,一个人撑着伞,乘雨步行,朝紫擎阁而去。

梅子凡所在的太子宫叫做轩云阁,位于紫擎阁东南。按照夕国旧制,太子一封,就应该出宫开府,不过太子宫还未建好,战争便已来临,忙于国事,太子出宫居住的事情也就暂放一旁。

来到紫擎阁时,梅骆风还正在批改奏章,饭菜已经热了几遍,可他却没有吃饭的心情。

梅忠守在门口,正着急时,见有人打着伞,步行朝紫擎阁走来。他仔细一看,见是太子梅子凡,急忙跑到跟前,道:“太子,您还是劝劝国主吧,不吃饭身体怎么能抗得住。”

“父皇为什么不吃饭?”梅子凡在前,梅忠在后,二人边走边说着话。

“还不是国事。具体的老奴也不方便插嘴,您还是亲自问国主吧。您一定要劝劝国主,国事重要,可身体也亏了啊。”

到了门前,梅忠将门打开,梅子凡进屋后,往左一拐,进了内屋,穿过茶歇间,走了几步,抬起珍珠门帘,进了书房。

梅子凡弯腰施礼,道:“父皇,儿臣给您请安。”

“凡儿来了。你先坐下,等我把这几道奏章看完再说。”

国主梅骆风没有抬头,认真地批改着奏章,一边批改,一边紧皱眉头。

“一帮无能之辈,孤要他们何用。”

掀开新的奏章,刚看完,梅骆风一阵大怒,火气冲天,狠狠地将手里的奏章甩到地上,他还不解恨,砰的站起,咬牙切齿,猛地将桌面的东西全部推到地上,而后又催头丧气地坐下,靠着椅子,叹气不已。

梅子凡见状,示意了一下太监梅忠。梅忠急忙从茶歇间端来热茶,递给梅子凡。梅子凡接过热茶,端着走到梅骆风跟前,劝道:“父皇,还喝口茶,润润喉咙再说。”

梅骆风望了望自己肥胖的儿子,又是叹了一口气。他见梅子凡神情平静,恭敬地端着茶杯,只好接过茶杯,掀开杯盖,喝了几口。

梅子凡见父亲的情绪稍微平复,想了想措辞,言道:““父皇,不知能否让孩儿说上几句。”

为了让父亲改变对自己过去的坏印象,梅子凡一改懦弱,吞吞吐吐,不敢言辞的样子,他挺胸抬头,面带笑容,声音不大,语速适中,节奏分明。

“咦,你昏迷了三天,性格倒是改变不少。”

梅骆风虽然一直疼爱着梅子凡,但是对他这个嫡长子却叹其不争,对梅子凡也没抱多大希望。刚才见儿子目光中流露出来的那份淡然和平静,他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

“父皇,天地万物,生老病死,是天道;一国之内,君为上,臣为下,也是天道。何必和那些臣子怄气,白白伤了身体,还违背了天道。”

梅子凡心中并不认可这些道理,但是没有办法,也只能顺着父亲,捡些他喜欢听的来说。

“那按你的意思,这次五国占我国土,围我国都,伤我国民,也是天道?是不是我夕国灭了也是天道?”

梅骆风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原有的好意一下子就消散殆尽,正准备说下去时,见梅子凡露出祈求的目光,只好控制情绪,言道:“你给我说个明白,不然,你这个太子就回你轩云阁给我闭门思过。”

梅子凡嘿嘿一笑,言道:“父皇,不要生气,身体重要。”,说完他厚着脸皮,走到梅骆风的身边,道:“父皇,我们夕国灭不了。”

言语中透露着坚定,掷地有声。

梅骆风喝完茶,靠着椅子,微闭着眼,言道:“你为何如此肯定?要知道,朝里的众臣,很多人已经抱着投降的念头。”

梅子凡走进梅骆风的身后,伸出手,轻轻地给父亲按摩肩膀,言道:“围困我们夕国的这五国,看似威猛,其实并不然。跳出局内,从外来看,倒也明了。风国是游牧国家,国都远在西方,承担不起长久围困带来的风险。况且风国和我们夕国之间还隔了个虎溪国。这次风国之所以能接道虎溪国攻打我们,那是因为有燕国的逼迫,虎溪国不敢不从。可是,父亲你要知道,这虎溪国可是和风国是世仇之国。风国防着虎溪国,虎溪国也在防着风国。”

“嗯,不错。接着说。”

也不知道是梅子凡说的好,还是他的按摩手法好,梅骆风这个时候绷紧的神情放松许多。

“让风国退兵的办法倒也不难。据我所知,风国的国主很是疼爱他的妃子蓝颖,甚至可以说是言之即从。蓝颖这个人温顺有礼,多才多艺,外貌出众,看似是个完人,其实不是。她有个小秘密,知道的人,我估计这个世界上不会超过五个手指头。”

“哦,什么秘密?说来听听。”梅骆风一听,精神一振,问道。

梅子凡一乐,心道,就连国主也不能免俗,和自己的小丫鬟菱儿一样,对八卦之类的事情很感兴趣。

“她在入宫前有一个相好的。巧的是,她这个相好的我认识,而且正在我们国都之内。说来也怪,蓝颖吧,虽然已经贵为王妃,但是对这个相好的倒一直用情很深,好不夸张地说,到了一种疯魔的地步。虽然她掩盖的很好,风国上下无人知晓,但是我却知道。这个相好的叫董武,此人最为孝顺,特别听他老母亲的话。董武的母亲最是贪财,只要有钱,她会连祖坟都不要,扒拉出来送人。”

“至于虎溪国,国主是个昏庸无能之人,最怕的就是燕国。只要我们搞定燕国,虎溪国会在风国的后院点上几把火,那样,风国就会很快撤军。”

“另外四国,鲁国国君鲁工子是个痴迷木工匠术之人,一直以鲁班后人自居。我记得,父皇您的宝库里收藏着一份《鲁班秘记》,送给鲁工子作为退兵的条件,他肯定会答应。鲁国重礼,是个爱面子的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无不把礼仪放在首位。只要他鲁工子收了我们的礼物,我们派人在鲁国国都内悄悄散步消息,大肆宣扬,就算他鲁工子不退,国内的舆论压力也会逼迫他撤兵。”

同类推荐
  • 战歌之心

    战歌之心

    战火纷飞,长歌嘹亮,谁来高歌一曲,热血男儿当志强,浊酒一杯心四方,难得一场人生梦,横刀过问许柔肠。在这里英雄辈出,群雄四起,百族林立,他横空出世,将是金戈铁马,屠龙唤神,只为在这落英缤纷的大世界立足,成就不朽霸业。
  • 一剑光寒耀九州

    一剑光寒耀九州

    “人若阻我我斩人,神若阻我我斩神,天若阻我我斩天。”杨影语,“看我执手中剑,斩尽一切,终得清明!”西门吹雪无情剑道在无尽杀戮世界中的演绎。无尽杀戮世界中,荒野少年,选择职业招换出一具骷髅兵时,得西门吹雪斩天失败后的剑元一枚,在无尽杀戮世界中勇往直前。
  • 御神座

    御神座

    银白色的巨龙在荒山之上放纵的嚎叫,狰狞而华美的龙翼缓缓扇动龙威浩浩荡荡;暗夜的神国里披着黑袍戴着银冠的君王冷冷凝视着世间;死去万载的古尸,倚靠在墓碑之上邪异的扒扯着自己的名字,猩红的双眼满是残暴。万族共生!昏暗的大地上血流成河,铅色的墨云掩盖了一切!强者峥嵘!黑铁王座下枯骨成山!无数的英雄在辽阔无边的天地间演绎着自己的传说,战火不断硝烟四起,狼烟下铠甲正染血,无双的灵技,强大的血脉,锐无可挡的神魂!葬歌已经吹响,末日已经来临,执我戈矛,天下无双!新建QQ群:528270878会在里面听取大家的意见,望支持哦
  • 龙血天帝

    龙血天帝

    矗立九山八海,笑傲六道群魔。天地以我为尊,九界唯我称帝!一枚龙血原石改变了筋脉尽断的少年楚歌,让他重回武道,窥大道万千,练就万般神通,成为九界至高天帝!
  • 寰宇战王

    寰宇战王

    遥远的未来,人类的潜能被无限激发。这里的强者可以手撕猛兽,翻江倒海,举手投足间可以毁灭一座城池,夷山丘为平地。更有甚者可于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
热门推荐
  • 坤玄盘隐

    坤玄盘隐

    一个被征入军队的普通山村少年,一心只想成为赤峰铁骑的骑兵。看似平静却风云暗涌的盘隐大陆,天赋平平的坤宁,如何成为中州大地的传奇,又如何令整个大陆震动?充满未知和隐秘的盘隐大陆,日渐强大的武道,神秘古老的灵术,坤宁如何登上巅峰?兄弟情义,儿女情长。走出村庄,坤宁开始了他坎坷却又不平凡的一生。神秘的摩罗山脉,炎州的夕族人;北方的幽冥海,受过神之祝福的海族……盘隐大陆上,看坤宁如何翻云覆雨,撼动乾坤!
  • 报告总裁:你的挚爱刚离婚

    报告总裁:你的挚爱刚离婚

    丈夫出轨,和小三弄死了我的孩子,却不让我离婚。“想报复?做我的女人,无论你想要做什么,都会得到最有利的支持,而没有人敢质疑我闫祯的眼光。”他将我困在了他和墙壁之间,让我只能盯着他一丝不挂的健硕身材。“而你,一点都不吃亏。”总裁大人以诱人的条件引我出轨,我到底要不要扑倒这个行走的荷尔蒙?
  • 倾梦三世

    倾梦三世

    一部三世情缘,一部旷世奇恋诉说着命运不在自己手中的一群人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当爱碰上了命运,随心还是放弃。当公主碰上王子,能披上婚纱吗?一直在寻找有你的世界,而你却一直在逃避。有你想要的英雄救美,有你想要的王子,更有你想要的英雄。激烈帅酷的打斗,让人缠绵纠结的爱情,让你虐泪的剧情。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洪荒兽皇

    洪荒兽皇

    一个只有魔兽的世界里,要想变强,只有不断的杀戮,吞噬。还要有胆量,气魄,还有运气。要么成为人上人,要么被人碾压。
  • 竞技一生

    竞技一生

    一个深爱游戏的少年,以游戏体验人生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着这个世界。从少年到中年,从台前到幕后,从虚拟到现实,从事业到爱情,从黑暗到光明,从纷乱的社会中穿梭不定,唯一不变的只有他的本心。
  • 脉诀阐微

    脉诀阐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闲侃历史

    闲侃历史

    历史故事的一些感悟,视角独特,一家之言。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 在乡下度过的日子

    在乡下度过的日子

    一个在特定的时代发奋走出“农门”的学子,壮年以后归乡省亲,通过与坚持在乡村老家养老的父母一段生活,感悟到曾经与现代在思想、文化、认知、情感诸多方面的巨大变化。此篇专门奉献给对经历过和未经历过中国近代几十年风云变幻的的朋友们,感受中国文化的渊源和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