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18

第18章 用指科导学评加估人实文践的理念(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依据国际教育质量评估调查研究结果,对11国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就决定教育质量的因素问题进行了分析。尊崇教师职业(包括增加薪资和开展培训等)、重视教育和对教育的高水平的承诺、政策的连续性、保证投入、竞争氛围、扩大教育机会、鼓励教育创新、促进非正规教育发展、缩小班级规模等,被认为是影响了不同国家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但是,一般理论和他国经验由于受到背景影响而不大可能仿效和相互传递,通常“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的改革措施在政治上甚至要比那些以扩大教育机会为宗旨的改革措施更难以贯彻执行”。同时,由于时间的因素,“某项教育政策的影响也许非等到它已实行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脱离其他政策和趋势而孤立存在”。报告在其所介绍的相关研究中提到,幼儿保育、教员的性别、教育支出、学校组织方式和教师行为模式、强有力的领导、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高期望值、及时评估、有效的教学安排、在职培训和家长的积极参与等都有可能影响学习的效果。

研究发现,在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加比在发达国家更有利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当教育投入增长到一定程度时,新增投入带来的质量和效益将衰减。对学校的条件投入不会自动带来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的提高。对教育质量的投入,如在教师的质量、教学材料的数量与质量、教育设施的标准与功能、班级大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投入,会对教育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人均经费较低的时候,在质量上的投资会产生相对更高的效益。但是,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自身的健康与营养状况以及校内外的许多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管理因素等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育的质量。还有一些隐性的东西,如组织的风气、教师对工作的执着与投入以及家长的关注等难以用金钱去投入的因素,也都会对教育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上述全球监测报告提出了改进教与学的质量的政策框架,包括了教育过程主要影响元素及其不同的层次:处于最核心地位的是学习者,其次是教与学,然后是相关的环境,最外围的是教育部门的政策,另外与知识相关的基本建设、学校管理与管辖以及人力与物质资源三个方面是横跨相关的环境和教育部门的政策的。被认为促进更好的教育质量的政策包括:吸纳所有的学习者;通过适切的目标、学科的平衡、时间的很好利用、促进更好的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政策、评估反馈等途径,包括加强国家课程政策和营造安全而善待学生的环境等教学资源建设,改进教与学;通过改善培训、增加收入和吸纳教师等途径来投资教师;改进学校建设工作;支持学校,促进信息的交流;实施政策变革,强化协商、全面绩效问责和腐败防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曾提出了支持高质量教育的10个关键方面。在学习者层面,高质量教育应该:找出学习者,认可学习者的知识和经验,使内容具有适切性,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强化学习环境。在系统层面,高质量教育应该:创设支撑性法律框架,执行好的政策,进行支持和领导方面的行政能力建设,要求和获取足够的资源,测量学习结果。

印度国家评估与认证理事会(NAAC)采纳7项评估认证标准来保障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这个7步质量标准的字首加在一起刚好是英文中的“质量”(Quality),这些标准包括:追求卓越(Questforexcellence),理解概念(Understandingtheconcept),行动导向(Actionorientation),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Learnercentricapproach),应变的革新(Innovationforchange),建设能力的培训(Trainingtobuildcompetencies),常年的活动(Yearroundactivity)。

我国在教育普及和质量提高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而言,教育质量保障与改进系统是不健全的,途径是比较单一的。教育评估过度依靠考试手段,全面质量测评与监控体系不到位。今后,在全面构建我国的教育评估体系时应该从教育质量保障与改进的四个相关方面出发进行体制创新(见图3),以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质量保障与改进的工作格局。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科学的价值观是优质评估的重要保证,因为评估者的不同价值趋向将直接影响到对于教育质量的认定,科学的价值观将有效地保证教育评估的客观公正。

当评估者准备参与一项评估活动时,首先应该坚持一种追求真理、探明真相的科学精神,抱持一种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质量标准为依归的科学态度,努力探索可以真正找出教育质量、落实教育绩效的科学方法。评估者应该首先转变原有的观念,更多地采取体现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的新的质量视角。那么,从教育评估者的层面如何来处理教育质量呢?

一是全面质量高于多元质量。国家管基本面的质量要求,除此以外不去过多地干涉不同的办学主体和受教育者的多元质量,这些多元质量才更有可能较好地形成。一方面,多元质量是个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能靠一时间的评估去促成,外部的干涉更有可能会阻碍个性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和本科这样的“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阶段,重视通识教育和通才教育的全面素质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不能由于片面追求多元质量而忽视了全面质量的要求。作为外部评估者当然要对多元质量保持敏感,也要认可实际存在的不同质量要素,但是立足点应该主要放在国家要求的、经过学校自我定义的、评估标准要求的有限的基本质量的全面达成,而不是这些以外的评估者本身认为重要的各种质量要求。

二是教育质量高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目标只是实现教育质量目标的工具性质量目标。教育的质量最后主要体现在学习完成以后学生的质量,而学生的质量是显性的和隐性的课程、课堂教学、校内外活动、学校文化、同伴影响、社会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课堂教学的作用虽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它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作用。在我国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的问题比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问题要突出得多,因此,评估者应该十分重视教学以外的教育质量的问题。

三是核心质量高于特色质量。特色不能成为降低质量标准的借口。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定位不准、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比较严重,而在接受评估时一些学校往往会出于整体实力不足而临时去提炼自己的特色以弥补不足。事实上,学校的特色是通过调动核心的资源、围绕核心的课程开展教育教学并形成核心竞争力而实现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整体质量优加特色方面的质量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特色不是基本的质量要求,没有明显的特色仍然可以是比较好的学校,但光有特色而整体质量比较差就肯定不是一所好的学校。只有上升到核心竞争力的质量(暂且称之为“核心质量”)才能反映学校教育的有质量。所以,在评估中更多地强调核心质量而不是所谓“特色”质量是必要的。

四是过程质量高于结果质量。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政府和社会更多关注的是结果,过程质量主要应该是由办学者自身关注和决定的。所以,要建立强调办学主体的过程参与的校本评估认证制度。作为评估者,应该立足于发展过程中的服务。

五是内部质量高于外部质量。评估者应该明白,学校拥有的质量比可以向外部展示的质量更重要,内部质量保障是外部质量保障的基础、前提和归宿。教育评估中的弄虚作假是怎么来的?除了法制不健全和诚信文化问题以外,主要是由政策选择和体制安排的失当造成的。凡人均有一种控制自己行为的欲望,所以,对事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过程中拥有部分话语权是十分重要的。人如果完全失去对自身事务的支配权,就只能被动应付甚至蒙混过关。居高临下式的领导、专家评估加规范缺失使学校不胜其烦,使学校失去信心。强调主体参与的校本评估认证制度已是当务之急。在现代民主法制社会里,明确所有权和事物管理权和各自的职责显得更为重要。

六是相对质量高于绝对质量。与自身比发展总是比与别人比高低更加重要。具有不同背景、处于不同条件的学校之间的直接比较往往是没有意义的。由于原有起点不同、目前的条件不同、影响结果的因素不同、结果质量满足不同,终极用户需要的程度也不同,所以在评估中应该主要关注体现教育增值的绝对质量。

同时,在政策与体制层面应该如何通过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安排体现科学的价值观呢?

一是质量定义优先于质量保障。质量定义是质量保障的起始点,在错误的质量观下面定义的教育质量和制订的质量标准将不能真正地保障教育质量。质量概念的多样性与质量实现途径的多元化决定了质量保障不是保险箱,而是源头活水。质量保障所保障的是不断新定义的质量,是不同的办学主体及利益相关人所定义的质量,也是教育同行在认识不断提高后界定的质量。所以,在保障教育质量时要首先在正确的质量观指导下明确质量的标准和达成质量标准的途径,不正确地认识这些标准及达成途径,所谓质量保障将变为“盲人摸象”。

二是质量保障优先于质量改进。从广义角度讲,质量保障本身就是质量改进的基本途径,质量改进也是为了保障质量,但是从狭义角度讲,质量改进主要围绕质量提高的未来目标、途径、策略、过程与结果,而质量保障则关注已有目标的达成。这两个不同的立足点体现了评估的不同的价值趋向。尽管对于质量改进的认识有利于质量保障,但是保证已有目标的实现是达成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改进主要是通过院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的,教育质量的保障体制的核心是解决院校内部质量如何保障与改进的问题,因此从政策与体制层面设计教育评估时应该把外部评估的立足点放在已有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最低质量标准的达成,而将过程中的教育质量改进和内部保障的任务留给学校。

三是价值提升优先于绩效问责。在实际的评估实践中,经常有手段与目的倒置的情况。所看到的成绩往往并非意味着学校的发展,有些学校把绩效展示出来,其实它在做的是另一套东西,是很落后的东西。评估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之间以及外部的管理要求与学校的价值追求之间常常对立。结果是,外部评估人员一离开,学校一切照旧,不仅做法上依然故我,而且想法也毫无改变。其实,开展正当的评估能促进质量,减少评估同样能。目前的评估过多、过滥,对于以人为工作对象的教育系统,尤其要慎用评估,保护教师职业的专业自主权,甚至对学生接受批评或表扬时的反应也要保持敏感,对学校的自我规划、自主发展体现尊重。教育评估应该更多地成为被评者自身增进知识、提升价值的过程,而不是外部强加的居高临下的绩效问责过程。

四是政策体制优先于评估项目。在教育评估实践中,其实多一个少一个评估项目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评价政策与体制的正当性、适切性和有效性如何,它对评估的实际效果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在考虑改革教育评估的具体项目和方案前,应该立足于首先改进相关政策和创新评估体制。

五是人的发展优先于机构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会发生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本末倒置的情况。其实,学校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评估必须坚持“姓教”,把“育人”放在工作首位,不能为了学校的各种利益牺牲学校服务对象的利益。如果评估使师生不满意了,甚至逼着师生做假了,那么这样的评估对学校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伤害,这个问题与学校能不能评上个优还是良无法进行比较。

六是多元参与优先于价值推销。任何评估都具有价值判断和价值推广的作用,任何评估活动也都摆脱不了评估者价值趋向的影响,但是评估者试图推销的价值,离开了主体的参与和利益相关人的多元参与什么也无法改变。即便是学校在教学方面有最严格的统一规范,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由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具体决定的,而涉及到教育理念、高层次的思维、品德培养、情感沟通等层面的问题更是由教师个体决定的,即便是管理最严格的学校对于这些方面也几乎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教育评估不论是作为一种管理活动还是一项专业服务,评估者在涉及对于师生的表现评估和对于学校的绩效问责时必须明确自己的疆界和有限性,积极吸收作为发展主体的被评者及利益相关人参与评估过程,并尊重他们自身的价值,要严格杜绝把被评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较的语言和口吻。

三、树立人文的教育绩效观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20世纪二元对立的社会思潮,由于人类活动本身无法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摆脱其中之一的影响而在理论上不断得到调和,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调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和互补才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的认识论基础,任何相互分裂、排斥和对立的观点都是无益而有害的。片面强调科学性将导致见物不见人、讲理不讲情,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则将导致认识的偏差和理性的丧失。作为人才集聚地和培养、塑造人的地方,大学的管理和大学的评估更需要同时强调科学性和人文性。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被鲁迅、柏杨等中国顶层知识分子评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湮没百年的社会学经典译著,作者明恩溥在二十多年审慎研究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生动概括、描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实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其观点客观犀利。以前的人是怎样的?别人眼中的我们又是怎样的?今天的中国由何而来?几百年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哪些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了解和思考这些,对个人的自省自觉,甚至对民族的振兴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益的。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热门推荐
  • 幽灵船

    幽灵船

    《幽灵船》系鬼马星撰写的悬疑推理小说集《酷法医》系列的前传。延续了以往“鬼马星作品”的叙事风格,除采用犯罪与破案同时并进的惊险小说模式外,还采用了双线齐发的推理格局,增加了不少魔幻小说的元素。
  • 猎血魔人

    猎血魔人

    一个只要吸收血就能增强功力的人,一个杀道的世界。
  • 茅山第一届令

    茅山第一届令

    茅山第一届令,人与鬼不得私通天师毛一凡,为捕僵尸王,协与女儿毛子琪和弟子宋从安南来灭尸:玄魁!声名大噪,却引来神迹堂的神棍堂主的冯子叶妒忌,两人遂变成冤家。毛一凡虽与冯子叶是冤家,却想收其子邓文为弟子,因邦为五世奇人。毛一凡在寻尸王之际认识了邓浩然,二人成为了莫逆。邓文最后受毛真诚感动,成毛一凡的徒弟。而毛一凡却被邓浩然陷害放出千年女鬼,邓浩然漠然离他而去。毛一凡失落时得村姑余乐扶持,两人产生微妙的感情。此时玄魁修得归来,复仇在即。毛一凡没有邓浩然的帮助独自一人是否能消灭玄魁!而千年女鬼又有何下场!结局都在茅山第一届令……
  • 永恒心界

    永恒心界

    心界简介:一片天地,一片虚无。本源之力,混沌之元。上古苍穹,十大主神,十大诸界,亿万轮回。天道规则,暗藏何种秘密,诸神两派,如何争锋。盘古身陨,主人公如何继承盘古本源之法,成就涅盘圣体,无上天尊。天道阴谋,如何破解,为亿万生灵博得一线生机……大彻大悟,撕破苍穹,混沌之外又是什么天地。相由心生,我随心动,一片心界!
  • 高冷bossVS小娇妻

    高冷bossVS小娇妻

    阴差阳错她嫁给了他,新婚之夜被抬到书房看甜美娇妻如何反虐高冷总裁大boss
  • 拳倾天下

    拳倾天下

    他有兄长支撑,默默无闻,经脉独特,是名师之下的一个废徒。一朝兄长被害,愤怒的他独挑大梁,觉醒星河脉络,点亮五脏七星。从此出离宗派,崩碎枷锁,替兄休妻,迎回兄长骸骨,仇人家族上上下下,无人能挡。以拳开道,没有他到不了的地方!和光同尘,没有他吸收不了的的力量!七情六欲,供他驱使!五行阴阳,玩弄鼓掌!武皇武帝是什么东西,神灵妖魔又长什么模样?天下之大,吃我一拳再说话!
  • A Mortal Antipathy

    A Mortal Antipat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城笑

    倾城笑

    她是绝美的,残忍的踩着父亲的尸体,冷酷的放弃孩子乃至自己的生命,走向那仿佛的光明。皇宫里,她只是他身边一个不受宠的妃子,他们之间的爱刻骨铭心、惊心动魄,却也沉重得让人惋惜。
  • 通天道途

    通天道途

    修仙如行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天修仙,不进则亡。修仙无坦途,大道通天。看我辈如何,与天战、与地斗、与人争、平坎坷、渡劫难。踏出一道通天途。
  • 冰火魔神

    冰火魔神

    孤儿姜凡为了寻找身世,却踏入了一个惊天阴谋里。黑色的苦海,七彩的神山,仙人都不敢闯入的禁地!他该如何寻找真相?请看六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