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6300000072

第72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哲学名著(8)

《善恶的彼岸》在尼采所有的著作中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以它为临界点,承上启下地说明了作者作品的特性。在本书中,充分地体现了尼采“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和权利意志与超人哲学”的哲学思想。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尼采从根本上否定了西方的形而上学的传统,挑战之前的一切西方文明,并进而提出了他自己的“行动哲学”。这为20世纪非理性哲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本书中,尼采力图界写“善”与“恶”这两个相对的词,以图区分道德和非道德这两种观念的界限。他发现人们对于使古代道德准则和现代人的需要相一致的做法是很矛盾的,并且渐渐认识到人们常常会在道德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作出妥协。在这部书中,尼采寄托了他的思想——确立道德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行为构造一个可操作的基础。因此,这本书是尼采对一种新道德体系作出的贡献之一,其中触及到了哲学的许多深层的理念。

·作品概要·

《善恶的彼岸》是尼采中期创作的作品,是阐述其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也为其后来《强力意志》等作品打下了基础。

在书的开端,作者就提出了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衡量每一个人提出的善恶的标准?许多时候哲学家们所表达的自我意志包含了一种强力意志,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意愿达到控制其他资源的目的。正如尼采在书中所言:“伟大的事物为伟大的人而保留着,深渊为深刻的人而保留着,柔和的东西和震颤的东西为精细的人保留着,总而言之,一切少见的东西为少见的人保留着。”这也正说明,人们只有追寻更为伟大、深刻和精细的东西,才能够导出真正的生命之善。

此外,书中还对何为“强者”作了精彩的论述。尼采指出:虽然没有力量的人不是强者,但专制、强迫他人听命以实现如宗教意志等目的的人同样也与强者没有丝毫的关联。同时作者还强调了人们能够通过教育得到更好的意志,认识更多更好的事物。

最后,作者对于书首所提及的概念做了一个自我分析和总结。他认为真正的善恶并没有唯一的完全统一的标准。并指出真正的强者能够通过他们的自我教育,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运用自我强力意志认真严肃地做事,以达到自己所定义的善恶观,实现真正适合人类本性的生命意志,进而慢慢体验到人生真正的本性需求。同时他们能够通过自己所坚守的信仰,与同类进行共同的劳作,最后通过自我超越与创作,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不朽的传奇。

·经典章节·

1

真理意志注定诱使我们做许多冒险事业,所有哲学家迄今都怀着敬意谈论过那无人知晓的真实性,又有什么问题是它没有向我们提出过!提出的是些多么叫人觉得奇怪、令人困惑、成问题的问题!说来话长,然而又似乎还没有开始。如果我们变得不再轻信,失去耐心,不再烦地躲开,那有什么奇怪?不正是这个斯芬克斯最终教会了我们自己提出问题吗?究竟是谁在这里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内心的这个“真理意志”究竟是什么?的确,我们曾长久地停下来思考这种意志来自何处——以致我们最终一动也不动地伫立在一更为根本的问题面前,我们质询这种意志的价值。假定我们需要真理,那为何不需要虚妄?不需要不确定性?甚至无知呢?真理的价值问题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抑或是我们自己站到了这一问题面前?在这里,哪一方是俄狄浦斯?哪一方是斯芬克斯?这似乎是一大堆问题,一大堆问号。怎能让人相信,这问题以前从未有人提出过,似乎是我们第一次察觉到它,瞥见到了,大着胆子提出了它。因为提出它是有危险的,或许没有比这更大的危险。

2

事物怎能源自其对立面?譬如,真理源自谬误,真理意志源自欺骗意志,慷慨源自自私,智者的慧心源自贪婪。这是不可能的;谁这样想谁就是傻瓜,而且是傻瓜中的傻瓜;具有最高价值的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根源,有其自己的根源——它们的根源不会是在这个转瞬即逝、充满诱惑、虚幻不实、卑鄙龌龊的世界上,不会在这一团妄想与贪婪之中,面是在神的怀抱中,在永恒中,在匿而不露的上帝那里,在“自在之物”中——它们的根源一定在那里,绝不会是在别处!这种推理方式暴露了一种典型的偏见,借此可识别出所有时代的玄学家,这种评估方式隐藏在他们全部的逻辑方法背后;依靠在这种“信念”之中,他们尽力探求“知识”,探求某种最终庄严地冠以“真理”之名的东西。玄学家的根本信念是相信价值的对立,就连他们当中最谨慎的人,也未在一开始就提出疑问(正是在开始时最需要提出疑问),尽管他们庄严地发誓:“de Domnibus dubitandum。”因为首先可怀疑的是,究竟是否存在对立;其次可怀疑的是,玄学家认可的普通评估和价值对立,难道不会仅仅是肤浅的推测,仅仅是一时的想法,何况还很可能是产生于某一角落,也许产生于地狱——或借用时下画家常用的话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青蛙透视画法”。尽管可把许许多多价值归于真实、明确和无私,但一般说来,仍可赋予虚伪、欺骗意志、自私和贪婪以更高、更基本的生活价值。甚至那些好的、受人尊敬的事物,其价值所在可能正是暗中与那些邪恶的、显然对立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纠缠,相互交织在一起——甚至于实质上正与它们别无二致。但哪一个愿意与这种危险的“猜想”沾边!要想考察这种猜想,必须等待出现新型的哲学家,他们将有别样的趣味和志向,与迄今流行的那些相反——一些名副其实地做危险“猜想”的哲学家。说实在的,我已看见这种新型哲学家开始出现。

3

我一直在注意着哲学家,阅读了他们的大量文字,此刻我暗自思量,大部分自觉的思维肯定属于本能活动,就连哲学家的思维也是如此;在这方面,人们须重新学习,正如人们对遗传和“天赋”已有新的了解。正像生育行为在整个遗传过程中的作用很少被考虑过,“自觉”也很少与真正意义上的本能相对而言。哲学家的大部分自觉思维,都不知不觉地受本能影响,被逼入一定的轨道。在其全部条理性和看似自主的活动背后,有评估,或明白些说,有哲学家对维持特定生活方式的需要。譬如,确定的事物比不确定的事物有价值,虚幻不如“真实”有价值:这种评估尽管对于我们有调节上的重要性,但仍可能仅仅是表面的评估,是特殊种类的无知,只是维持像我们自己这样的生物所需要的。总之,个人并不是“衡量事物的尺度”。

§§§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

《悲剧的诞生》

·作者简介·

同上

·作品导读·

《悲剧的诞生》这部作品最为特殊之处就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度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全是民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加以佐证,因此,正宗的古典文学对它一向都很不屑。但尼采却打破了这种认知,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看做是追寻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甚至从这其中升华出了一种哲学。那么他是凭借什么来理解这种无凭无据的神秘现象呢?

当然,尼采并非凭空猜测,而是根据自己的某种体验,也就是上述所谓的“一种被确证的、亲身经历的神秘主义”。在这一点上,尼采有清楚的意识。在创作本书的时候,他的酒神理论遭到了朋友的质疑,问他要证据。尼采便在一封信中说:“证据怎样才算是可靠的呢?有人在努力接近谜样事物的源头,而现在,可敬的读者却要求全部问题用一个证据来办妥,好像阿波罗亲口说的那样。”

·作品概要·

全书共分为25节,前15节讨论了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发展、悲剧的诞生、悲剧的主要特征、悲剧的灭亡等问题。之后的一些章节则主要描写了作者在结合近代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尤其是结合近代德国艺术与社会的现实上,讨论了悲剧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悲剧的再生和在悲剧的再生中德意志民族所起的作用等问题。

日神和酒神是贯穿本书的两个概念。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他光辉的普照下,万物尽显美丽的外观;而酒神则象征了情欲的放纵,诠释了一种痛苦与狂欢相互交融的癫狂状态。尼采用日神和酒神的象征意义说明了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甚至也说出了人生的意义。

尼采认为,古希腊艺术产生源于日神的冲动和酒神的冲动,悲剧则产生于二者的结合。在悲剧中,一面是崇尚合唱抒情的酒神,一面是组织舞台幻境的日神,但悲剧的根基却是酒神的放纵与激情。当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想要将悲剧置于日神的基础上时,悲剧就走向了灭亡。

尼采的悲剧世界观强调:只有在酒神状态中,个体生命的毁灭和整体生命的坚固才会被人们认识清楚,并由此产生一种快感,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尼采认为悲剧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非科学的、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因此尼采强烈地批判了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他认为这种浅薄的乐观主义,只会让人类丧失其生存的基础,而人类也只有在悲剧的再生中才能实现自我拯救。

尽管尼采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不能全盘接受他的那种人生观——从人的本能出发,视酒神状态为人生的基础,反理性、强力意志等近乎荒谬的言词。

·经典章节·

§§§第一章

假如我们不仅达到逻辑的判断,而且达到直觉的直接确定,认为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梦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这两类型有关,正如生育有赖于雌雄两性,在持续的斗争中,只是间或和解;那么,我们对于美学将大有贡献。这两个名词,我们假借自古希腊人,他们使得明敏的心灵能领悟到希腊艺术观的深奥的秘义,当然不是在概念上,而是从他们的极其明确的神像上,从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这两个希腊艺术神,我们认识到,古希腊世界,阿波罗的雕刻艺术和狄奥尼索斯的非造型的音乐艺术之间,就其起源和目的来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这两种如此不同的倾向彼此并行,但多半是公开决裂。互相刺激而获得不断的新生,在斗争中使得这种矛盾永久存在,而“艺术”这个共同名词不过是表面上为它们架桥梁;直到最后,凭借希腊“意志”的玄妙奇迹,这两者又结合起来,终于产生既是狄奥尼索斯型又是阿波罗型的阿提刻悲剧艺术作品。为了更深体会这两种倾向,让我们首先把它们看作两个分歧的艺术境界,梦境与醉境,这两种生理现象显出一种对照,类似阿波罗型与狄奥尼索斯型的对照。鲁克勒提乌斯(Luorotius)曾设想:庄严的神像,首先是在梦中对人类的心灵显现的,伟大的雕刻家也是在梦中见到这些超人灵物的辉煌形体。假如你向这位古希腊诗人询问诗的创作之秘密,他同样会提出梦境,正像亨斯·萨克斯(Hans Sachs)在善歌者(Meistersinger)中所说的那样,对你指教:

朋友呵,这正是诗人的责任;

去阐明和记下自己的梦境。

信我吧,人间最真实的幻影

往往是在梦中对人们显现;

所有的诗艺和所有的诗情

不过是对现实之梦的说明。

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

《纯粹理性批判》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此外,他还是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因此,他也被公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中最后一位主要的哲学家。

·作品导读·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而又隐晦难懂的创造性哲学名著。这里所说的“纯粹理性”,指的是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的“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所进行的一种考察,以期了解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就可以避开独断论和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书中以“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展开了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并对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进行说明。接着又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此外,书中还据此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并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巨著,它取代了旧的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作品概要·

《纯粹理性批判》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和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并对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等做了详细的说明,由此确定他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最终体现了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为真正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作品约有40余万字,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经典章节·

§§§第二部第二编第一节泛论理想

吾人在以上论述中已见及离感性条件则无对象能由纯粹悟性概念所表现。盖斯时缺乏概念之“客观的实在之条件”,其中除思维之纯然方式以外,绝不见有任何事物。顾若以纯粹悟性概念应用于现象,则能具体的展示此等纯粹悟性概念,盖因在现象中,纯粹悟性概念获得经验概念所专有之质料——经验概念不过具体之悟性概念而已。但理念之离客观的实在则较之范畴更远,盖以不能见有“理念在其中能具体的表现”之现象。理念含有一种完全性,无一可能之经验的知识曾到达之者。在理念中,理性之目的仅在系统的统一,而欲使经验的可能之统一接近此种统一,顾从未能完全到达之也。

但我所名为理想者则似较之理念去客观的实在更远。我之所谓理想,非仅指具体的理念而言,乃指个体的理念而言,即视为仅由理念所能规定或已为其所规定之个体的事物。

人性(以之为一理念)在其完全完成之程度内,不仅包有属于人之天性及构成吾人所有“人性概念”之一切基本性质——此等基本性质推展至完全与其所有之目的相合,此等目的乃吾人关于“完人”之理念——且在此种概念之外,尚包有其理念之完全规定“所必需之一切事物”。盖一切矛盾的宾词,每组之中仅有其一能适用于“完人”之理念。在吾人所谓理想,以柏拉图之见解言之,则为神性之理念,为“神性所有纯粹直观之个体的对象”,为“一切可能的存在中之最完善者”,为“现象领域中一切模本之原型”。

同类推荐
  • 一灯如豆

    一灯如豆

    本书是短文集,收集了作者近年的小品、散文八十多篇。作者以清丽、细致、沉思的笔触写出对寻常生活的点滴感悟。视角独特,耐人寻味。作者为自己的文字画了二十余幅插图。尽管稚拙,与文配合读来仍能感到更为亲切动人。
  •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这是一个亿万人情不自禁地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歌唱的诗的时代,一个不能没有诗的时代,一个诗人和诗篇喷泉般涌现的时代。想到这些,我就常常要想到新四军。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热门推荐
  • 那个夏天我遇见了你

    那个夏天我遇见了你

    当三个美女碰上三个帅哥,当16岁的老师碰上18岁的学生时,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 韩娱之乐章

    韩娱之乐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当梦醒了也就结束了。新书上线
  •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月老很忙

    月老很忙

    月老祠香火惨淡,于是,我来到了人间,嗯!拆散一对是一对。
  •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2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2

    一群少年,他们在一个叫葵花街的地方,上演着成长与迷惘,奔跑与跌倒,冷漠与离散。在小小的世界里演绎小小的执着、背叛、错过、梦想,还有爱。
  • 情圣战神

    情圣战神

    神秘的大陆上孕育着神奇的人类,当情力和战气共存当一代战神降世,所谓情圣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当情圣之谜解开时,谁会有那个机缘成为真正的情圣?一个是控制,一个是战斗两者的成王之路有何不同?神奇的大陆,将要因为他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 降妖路游戏

    降妖路游戏

    这是一个游戏,这是一个单机游戏,闲暇更新
  • 万物能量源泉

    万物能量源泉

    一次死而复生的经历……一块古老的玉佩……一次无意中的探险……一个凶杀现场……一张失落的化验单……孟有容死而复生后,身边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为了解开谜团,他和他的小伙伴们踏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冒险旅途……
  • 宇宙的起源

    宇宙的起源

    在恒星之间茫茫的黑夜里,存在着气体云、尘埃和有机质。通过射电望远镜,我们发现那里有数十种不同的有机分子,这些分子的大量存在,表明生物无所不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很可能是宇宙的必然规律,只是时间迟早不同而已。在银河系的几十亿个行星当中,有些行星可能永远也不会产生生命,有些行星可能有生命的兴亡,或者只是停留在生命的最简单形式而已,但是在一小部分的星球上可能有比我们人类更高级的智慧和文明。
  • 人生提醒:心态篇

    人生提醒:心态篇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心态好,运气就好。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来。记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一旦失去他,就跳出去,要学会调整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