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4400000038

第38章 北洋时代(18)

直隶还只是战胜方分赃,但长三角就不一样了。卢永祥对齐燮元恨之入骨,他在江浙之战中失利后辗转日本随后出关投张,日子凄凄惨惨,着实很不好过,说来说去这不都是齐燮元闹的?所以,此刻卢永祥想的就是借助奉系的力量收复失地,赶走齐燮元。奉系也想向长三角地区发展,这个地方有多肥谁都知道,之所以张作霖能在西北问题上对冯玉祥让步,道理就在这,长三角可比那苦寒的西北强多了。这是三方形成的默契,皖系和奉系都想向长三角发展,但是皖系没有军队,而奉系缺乏人脉,双方联合起来倒是能够有所作为。

齐燮元此时在江苏日子也不好过,部将跟他关系不佳,然后自己操守又不好,所以江苏士绅民众都不喜欢这位斜眼司令,巴不得让他走。北京政府下令让齐燮元滚蛋,齐燮元没办法,只好滚蛋,原本齐燮元觉得自己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但是突然之间风云突变,此公又看到了还魂的机会。原来,北京政府派来江苏的不是别人,正是与江苏军队素有瓜葛的卢永祥,而跟着卢永祥一块儿过来的还有五六万张宗昌的奉军。这下江苏傻眼了,这不是前脚走了狼,后脚虎进门吗?

张宗昌的部队“威”名远扬,纪律败坏那是出了名的。张宗昌本来是皖系的人,自从皖系失败后就投奔张作霖去了,说实话张作霖对这个外来户并不感冒,甚至瞧不上张宗昌的做派,所以在本次直奉战争中让他打头阵,充当炮灰,没承想张宗昌却歪打正着,借着吴佩孚撤退的当口立下大功。这人运气还真是好,本来以为铁定会死,没想到冯玉祥倒戈,吴佩孚撤退,而吴佩孚和自己是同乡,所以双方的军队也多是山东老乡,老乡不打老乡啊,结果张宗昌竟然靠着这个收服了吴佩孚的残兵。张宗昌的部队大多是歪瓜裂枣,军列看着横七竖八,根本没有正规军的样子,其实张宗昌也是土匪出身,并且还沾染上了很多土匪的坏习气,比如人称他为狗肉将军,就是说他嗜赌如命,爱好牌九。

江苏人当然不能欢迎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军队进来,所以齐燮元马上从主要矛盾转为次要矛盾了,虽然还是有激进分子认为应该既不留齐,也不迎卢,但是毕竟卢永祥和他带来的奉军要比齐燮元可怕得多。出现这种场景,免不了一场大战,而这场大战不单单是牵扯到这几个当事人,浙江的孙传芳当然也害怕卢永祥回浙江,所以颇有唇亡齿寒之感。

奉军南下已经不可阻挡,虽然孙传芳态度强硬,但是齐燮元在江苏还是失败了,卢永祥和张宗昌很快便进驻南京,眼看着江苏是很难保住了,齐燮元和卢永祥现在考虑的是上海。丢掉江苏也不能丢掉上海,这基本是孙传芳和齐燮元的共识,估计这也是大家的共识,江苏很有钱,但是上海更发达。北京政府的目标当然也不仅仅是江苏,可以值得庆幸的是,卢永祥在上海经营多年,有很深的人脉。比如上海有很多他的旧部,只要把旧将安到旧部,上海便唾手可得。但是齐燮元显然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卢永祥和张宗昌进驻南京的第二天,便联合卢永祥驱逐了上海的军事长官,并联名表示要共御奉军。

当然了,跟江浙战争一样,一旦仗要打到上海来,上海的社会名流,有头有脸的商人士绅都会联合举愿反对战争,而且他们的影响力看来也不小。更重要的是,洋人也不希望在租界密布的上海开战。这次名流们提出了上海不驻军的要求,彻底驱散盘绕上海周围多年的战争阴云。本来呢,如果别的地方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一定是在做梦,但是上海毕竟特殊,北京政府也觉得在这样可以随地捡大洋的地方打仗确实是煞风景,所以北京政府同意了这样的要求。

其实上海提出的要求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废督裁兵的翻版,只不过,上海更进一步,不是裁兵,而是废兵,不要军队了。而这个口号也得到了卢永祥的响应,卢永祥其实早就有过这样的主张,这次旧调重弹,是有着什么样的考虑呢?估计卢永祥是不想让奉军变成太上皇,自己受制于奉系,支持这一猜测的证据就是安福系老大。被派去安徽的王揖唐同样也持此议,而其他省份却响应者寥寥。卢永祥依靠奉系回到了东南,但是又不想奉系成为他日后的主子,所以废督裁兵看似是在唱高调,实质上是卢永祥的无奈之举。这样的把戏当然瞒不了奉系,督军可以废,但是军务善后督办一职还得设,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

这次在东南的战事应该说直系还是受到了打击,丢掉了江苏,上海也变成了完全的******,而皖系看似风光,实际上就跟段祺瑞在中央的角色一样,卢永祥也只不过是奉系在江苏所设的傀儡而已,为的只是利用卢永祥的人脉和声望。在民国,没有军队,就一切成空,皖系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北洋军阀的残阳

经过直奉的两次大战,直系可以说是从顶峰跌落,实力大受影响,而且随着南方军事实力的发展,北洋已经是日暮西山,迎来了最后的残阳,即便是残阳,北洋还是要给我们表演前几年一直在上演的剧目——争斗和内乱。

后起之秀

奉系之所以让卢永祥去东南,王揖唐去安徽,实际上并不是说奉系把皖系当兄弟,要在兄弟危难之际拉一把,而是仅仅要利用这两人在所在地方的威望和关系,等到这两个人利用完了,也该被一脚踢开了,事情就是这样发展的。很快,张作霖就下达了指示,让头号幕僚、心腹爱员杨宇霆来江苏,而让姜登选去安徽,而卢永祥和王揖唐屁股还没坐热,就滚蛋了。

张作霖胃口很大,想要鲸吞长江,但是这毕竟是直系的地盘,奉军在此人生地不熟,加上水土还不服,自己还把对这两个地方熟门熟路的皖系干将给赶跑了,老张显然太性急了,性急可是吃不了热豆腐的。张作霖这么搞,当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任命个督军啥的很容易,但能否控制住这块地盘可就难说了。一般来讲,像这样的外来势力是很难得到地方上的认同的,更何况奉军的口碑并不好,只要有人煽风,奉军的大院就会起火。

这次煽风点火,要把奉军驱逐出去的不是别人,正是直系的后起之秀孙传芳。孙传芳本来就对奉系南下颇为不满,而此前江苏丢失后跟奉系言和也是无奈之举,现如今张作霖把卢永祥和王揖唐一脚踹开,换上自己的人马,看起来是准备在长江流域大发展了,而这则无疑直接威胁到了孙传芳的浙江地盘,孙传芳还能坐得住吗?更何况,孙传芳历来是把长江流域当成自己后院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因此,这次孙传芳要在直系新败、丢土失地之际力挽狂澜,从而奠定他在直系内部的地位。孙传芳一直为吴佩孚所看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玉帅虽然处理人事关系并不太佳,但是看人倒也挺准。而孙传芳这哥们儿到底几斤几两,有多大能耐,玉帅有没有看错他,马上就会知道了。

但是孙传芳面对的对手也是硬茬子,杨宇霆号称是张作霖的小诸葛,一直为老张所倚重,在东北也为奉军的强大、经济的发展立下了大功,可以说是奉系中的头一号。当然,这次老张派他出来,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原因是杨宇霆才能确实有,但为人处事可就一般般了,得罪的人太多。杨宇霆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在民国很多高级将领都由此毕业,这些将领自成一派,号称是士官系,当然和士官系并列的还有保定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以及鼎鼎大名的黄埔系。杨宇霆此人性情傲慢,恃才傲物,颇得罪了一些人,老张对他的性格也很头疼,因为杨宇霆得罪的人还都不简单,比如张学良,又比如郭松龄,都跟他有过节,杨宇霆最后会倒霉也就是这个原因。此时的杨宇霆在东北已经混不下去了,基本上就是到处招人恨,跟当年皖系的徐树铮倒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张没有办法,加上他也有意愿,就让他来江苏了,毕竟奉系要在江苏发展,就需要像他这样的得力人物,所以杨宇霆来江苏,一方面是来收拾局面,另一方面也是避祸。

去安徽的姜登选也不好对付,他是奉系的军事支柱,在所谓的奉系五虎将中是最让人放心的,治军严谨,为官清廉,诚实守信,平易近人,深得士兵的爱戴。不过,姜登选也很倒霉,因为他跟郭松龄也不对付,最后酿成了惨剧。姜登选是直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第一路军的总司令,为奉系击败直系立有大功,此次张作霖让他去安徽,也是托付重任之意。

我们说过,张作霖把卢永祥和王揖唐一脚踢开并不明智,因为傀儡也有傀儡的用处,有时候不用傀儡是要出问题的。傀儡有什么用处呢?傀儡通常具备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实力,第二个特点就是在所在地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傀儡虽然无权,但也偏废不得。老张心太急,傀儡都不要,卷起袖子就想自己上,这样干很不理智,因为这些地方奉系不熟悉,没有皖系,他们是很难理顺关系的。所以说,从一开始,奉系其实很不利,天时地利人和中,除了天时(奉系新胜,士气正旺),其余两者奉系都不具备。所以说,老张想要在长江流域站稳脚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果不其然,等孙传芳牛刀小试,奉军就只剩下四处奔命的分了。这就要说杨宇霆了,此公到江苏来自也想开创一番局面,可惜,此公气焰倒是挺嚣张,就是眼高手低,对动作频频的孙传芳也没有足够的警惕。于是,等到孙传芳跟各方面打好招呼出兵奇袭之后,杨宇霆居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权衡之下,觉得硬拼实无胜算,直接抵抗都不抵抗,就命令部队北撤了。杨宇霆一退再退,直至离开南京,北渡长江,一路跑到徐州,而后准备联结张宗昌、姜登选在此地决战,好歹要挽回些颜面。

杨宇霆不战而退,当然要跟张作霖有所交代,而张作霖一向信任杨宇霆,加上杨宇霆本来也是他派来江苏的,这下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同意杨宇霆在徐州决战的计划了。孙传芳很高兴,整个江苏基本是杨宇霆白给,而徐州的决战,他也有把握——因为张作霖居然任命张宗昌为老大指挥徐州作战,张宗昌这个人虽然运气好,在直奉大战中出了风头,但是实际上他那点战术水平根本不值一提。果然,张宗昌的部队跟孙传芳的部队甫一交手,就输了个稀里哗啦。

奉军本来野心勃勃地要攻取长江,但是没承想孙传芳一发兵,杨宇霆就光顾着跑了,把江苏白白丢给了孙传芳,而后在徐州的决战中,又任用了根本就不堪大用的张宗昌,失败当然也是理所当然。杨宇霆毕竟是军师出身,真在战场上打仗,还真是心虚怯战,前怕狼后怕虎的,让直系轻轻松松就收复了江苏,这个脸可算是丢大了。当然,客观地讲,江苏毕竟是直系经营多年的地盘,奉系想在这儿讨到便宜几无可能,但是输可以,这么输就坍台了——杨宇霆这次可是抽了一直以来对他欣赏有加的老张一个响亮的耳光。

孙传芳经此一役名声大噪,自任长江五省总司令,赶走了气焰嚣张的奉系,直系这座将倾的大厦又被他撑起来了,后起之秀立下了大功,接下来就要老将出马了,没错,吴佩孚就要趁着这个机会复出了。虽然已经是残阳落日,但是老吴在彻底走下舞台之前,还要搞一把最后的疯狂。

家经难念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直系因为内讧在直奉二战中大败,而新胜的奉系内部同样也不消停,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算盘。直系和皖系的矛盾都有个中心人物,直系是吴佩孚,皖系是徐树铮,但是奉系不一样,奉系给人的感觉就是谁谁都好像关系挺紧张,很少有能尿到一个壶里的。

奉系中大概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个是张作霖土匪时期的把兄弟,这些人是奉系的元老,张作霖起家时候的元勋;另一个派别就是张作霖经营东北时期所任用的后进实力派,这部分人是奉系从土匪向北洋劲旅转变的关键,也是奉系的核心人物。在直奉二战时,两派势力基本是各为半壁,而新派势力则是与直系正面交锋的主力,这其实就说明奉系的大权已经基本上转移到了新派手上,而旧派则是仗着老脸和面子靠资历吃饭。但是大家不要误以为奉系的内部矛盾是这两个派别之间的矛盾,其实张作霖的把兄弟们也都知道能力不济,所以甘居二线,把大权转移给了年轻人,奉系的矛盾其实是新派势力之间的矛盾。

奉系的新派分为这几个小集团,分别为郭松龄为代表的陆大派(国内军校出身的军官),杨宇霆、姜登选和韩麟春为代表的士官派(留日归来的军官),张宗昌的所谓齐鲁系,然后就是李景林自为一派。李景林和张宗昌是属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过日子的人,虽说和其他人没有太好的关系,但至少也没有太深的仇恨。郭松龄人称郭鬼子,城府极深,素来和张作霖的太子小六子张学良交厚,被张学良引为肱股,是小张太子党势力的核心人物,两个人的关系好到吃则同桌,卧则同床,张学良对郭松龄言听计从,极为信任。而士官派虽然在奉军人数不多,但是因为基本都是上层军官,所以能量极大,杨宇霆是其中的首席人物。杨宇霆是老张的头号幕僚,得罪过不少人,甚至同为士官派的姜登选和韩麟春都有点看不上他,当然最跟杨宇霆过不去的是张学良和郭松龄,原因当然是他位高权重,仗着老帅的倚重有些目中无人。

陆大派和士官派的矛盾当然是权力斗争的产物,张作霖欣赏并倚重的是士官派,所以在利益分配上士官派总能高陆大派一头,这也没办法,海归吃香自古皆有。但是郭松龄却总不平衡,老是觉得张作霖亏待他,既然在老张那儿讨不着好,他就在小张身上下工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更何况小张这样的纨绔子弟,郭松龄的功夫很到位,小张已经基本上被他捏到了手心里,外人都知道他们关系匪浅,郭松龄的意思就是小张的意思。

郭松龄就是奉系中的冯玉祥,天生都有反骨,稍有不顺心就想着造反的主儿,这次闹到想造反,也是事出有因。我们前文说过孙传芳在长江流域驱逐奉系大获成功,士官派的杨宇霆在江苏直接就是大开城门,放敌入城,江苏基本就是白送给了孙传芳,而后在徐州的较量中又是大败而回,士气大挫。按说杨宇霆放弃地盘又损兵折将,老张怎么也该处罚他呀,但是老张对杨宇霆真不是一般的信任,就跟段祺瑞倚重徐树铮一样,丢了地盘折了军队,回来之后杨宇霆居然吗事没有,接着****的总参议,仍然是手握重权。郭松龄觉得自己为奉系卖命效力,但从不见老张对他有任何大的嘉奖,而杨宇霆仅仅因为是海归,就可以打了败仗回来之后照样掌权,照样威风,有那么办事的吗?

同类推荐
  • 唐途风月

    唐途风月

    “我跨越千年只为了轻声吹响,那悠悠的牧笛,夕阳夜色,斜风细雨;只为了亲眼见证,那万国来朝时的鼓磬笙歌,黄钟大吕;只为了,在战马嘶鸣狼烟滚滚中,亲手擂响那激荡千年的隆隆战鼓,嘶吼那回响万代的铁血战歌,掀起腥风血雨!只为了……只为了追逐你,掩映在花枝绿叶间的白衣飘飘,青丝如墨,让那如晨露般娇嫩含羞的明眸,在夜幕中,闪耀在我每一个梦里……”让我们一起,拨开千年沉寂的层层迷雾,去探访,那炫目而又鲜活,如梦幻一般精彩的……大唐!
  • 梦在大唐

    梦在大唐

    这就是一个正经逗逼的故事。没错,我就是要正经的逗逼。女强+小弱受男主看惯了激动人心的小说以后,不妨来看看这本。只有脉脉温情。
  • 拳戏天下

    拳戏天下

    他穿越了,他重生了!每天夜里他都会看到无边黑暗中有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就像一双色迷迷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盯着自己。他不甘于当一辈子的浮夸权贵,一心想要学武,历经艰难之后,学会了一套拳法.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抄着拳头的穿越少年,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最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打自己想打的人!
  • 三国杀枭姬

    三国杀枭姬

    三国杀同人小说征文大赛参赛作品那三国,乱世群雄争霸,三国鼎立,英明传世。这三国,千百鬼煞下凡,内奸反贼,祸害苍生,围绕着的仅仅是一个“杀”
  • 伪宋

    伪宋

    背运的数学专家意外穿越时空,别人穿的都是开元康乾,他却好死不死落在宋末的女真窝里。别人回去驱除胡虏反金复宋,他却莫名其妙变成渤海人给大金当起雇佣兵。别人为功名利禄不惜负却天下人,他却站在家国民族的十字路口迷惘徘徊。他重情,却得不到情;他重义,却被人指为不义。倒霉的主角偏偏好运连连,灭大辽,擒天祚,攻北宋,俘太子,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在力与欲之间他会不会迷失自我?是甘为异姓马前卒,还是慷慨弹剑许家国?命运把他抛到历史的风口浪尖,他又如何对待命运?
热门推荐
  • 刺神

    刺神

    刺者,诡变之道,刺客,一个游走于刀口浪尖的职业,他们是黑暗的宠儿,也是近身战中的王者,予我三寸之地,敢叫天翻地覆,冷青阳,一个外表质朴内心却狡诈如狐的乡村少年,怀揣着那套“丛林法则”的他来到了齐风大陆,且看他如何成就那刺神之路。
  • 鹊踏枝

    鹊踏枝

    游江南,惩贪官,看宦海浮沉,她是皇后,他是辛苦争皇位的皇子,被朝堂与宫廷斗争包围,战场厮杀并肩作战。不容于世俗的爱,在权势、皇位与情爱之间徘徊,待到觉悟时,已是被迫分离。时光未能催人老,却摧毁了他们厮守的梦,那么生不相从死相随,以为相守黄泉,却原来仍在红尘兜转。开了本新书《大唐女宰相》,写上官婉儿的,大家去支持下吧,这次一定写得让大家满意。
  • 瓦罗兰之迷

    瓦罗兰之迷

    一个神秘的充满魔法与奥义的世界,一个充满战火的大陆。一位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接受召唤,来到了这个大陆开始了他的使命,拯救处于战火中的大陆,将迎接来自神灵的怒火,且看他是如何完成使命的。
  • 落峰之凡劫

    落峰之凡劫

    猎人出身的凌云为自由和守护落峰山寨而在,加入到一统落峰大陆的战争洪流之中。在坚定的建立落峰山寨联盟的同时,与云英结为夫妻,在兄弟们的鼎力相助之下,与晋阳结盟,和天龙全力相抗。就在战争之劫落下帷幕之后,没过几天安生日子的落峰大陆山河震动,发生真正的凡间之劫。
  •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本书作者谈的教育经验: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正面教育为主;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引导启发为主。“放”是指家长要及早敢于放手,使孩子尽早融入到社会中去接受历炼,使孩子尽早自立成才。
  • 爆笑萌女的恋爱史记

    爆笑萌女的恋爱史记

    一个拥有双面性格的女孩,为了救妹妹,而去圣亚贵族学院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救出妹妹菱纱,接下来是离开,还是接受爱情呢?
  • 秘密

    秘密

    《秘密》中,我们看到的是青年打工者良子偷窥城市女人的“秘密”,以及他横死的命运。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打工者与城市女性之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距离,只能以“偷窥”的方式建立联系,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 涅磐之梦

    涅磐之梦

    秦唐是不幸的,因为他背负着冰山老娘的执念,过了一个很不愉快的童年。秦唐是幸运的,因为冰山老娘的执念,给了他远远超过同龄人水平的能力。秦唐是幸运的,因为冰山老娘在临死前,终于放弃了她的执念。秦唐是不幸的,因为与老人家一起走过的最后那段日子,让他更需要情感的寄托。不管是幸运还是不幸,秦唐都开始在这个星球上,为了追逐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梦想而努力着——尝尽天下美食、看尽天下美景、阅尽天下美女……本文的故事就随着秦唐追逐梦想的脚步展开——这里有能力者,这里有剑与魔法,这里有神秘的符文……为您呈现出一幅不一样的玄幻画卷!……………………国际惯例: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宁愿

    宁愿

    她瑟缩在副驾驶座上,眼带惊惶,纤白的指尖无意识地揪紧了身下皮椅的坐垫。身旁的男人脸色铁青,目光阴郁得似能滴出墨来,搁在方向盘上的手青筋暴起,鼓动着愤怒的力量,似乎下一秒钟就会毫不犹豫地挥来她的方向。她直到此时才真真正正感到害怕,心底有个声音一直自嘲般呢喃:“看,你还以为他有多么容易被敷衍?”天然呆的闺中尤物遇上饥饿多年的大灰狼!
  • 旷世奇星爱你不用讲

    旷世奇星爱你不用讲

    故事讲了一位旷世大明星和一位半路而红的女明星爱恋纠缠,一路上有许多羁绊,坎坷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