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5900000027

第27章 文集部(206种)(1)

文集即诗文家之专集和别集。

一人之文集,为一人生平之结集,往往动辄数卷。比如《蔡中郎文集》10卷,杜牧《樊川集》20卷,魏了翁《鹤山文钞》32卷,程俱《北山小集》40卷,《渭南文集》52卷,何孟春《馀冬序录》65卷,计有功《唐诗纪事》达81卷,而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并《日记补》更达64册之巨……诗文家之才情多见于文集。而才情有大小,识见有高低。认识一个作家,莫过于阅读其文集。浏览诸家之文集,更益于考见诸家之异同。国学之养成,在博览,而文集为重镇。鲁迅于此沉潜有年,积累下极为厚重之学识学养。

鲁迅早年即开始购藏诗文家文集(别集),1912年日记即有记载。阅读既广,臧否则始有据,取舍也便自由。鲁迅对作家风格之分析多见于《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并散见于多篇文章。民国初期,承明清文风,文人学者多有喜欢“小品文”者,鲁迅对此有批评。鲁迅作文形式短小,但风骨沉毅雄健,与当代书写者比较,风格独特,无人可以替代。可谓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鲁迅之品味和品位远迈时贤,不特远离甜腻浮艳,也且远离激情激愤。鲁迅所欣赏者,在不动声色之真相揭橥。鲁迅冷硬文字的后面,是真相真实。鲁迅独立人格的后面,是求真求实。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构成鲁迅最重要的叙事。荆天棘地中,世界对鲁迅构成了责任和问题,因此需要审视。怀疑地估量世界,构成了鲁迅彷徨无地的大幻灭。“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影的告别》)鲁迅之叙事,无论小说杂文,赖大幻灭而生成大见识、大视野、大境界。

当论客们赞赏着《陶渊明集》飘逸的“采菊东篱下”时,鲁迅看出了陶集中“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这样“坚实有趣”的爱。而在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

同样的意见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中也有,鲁迅说:“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这才是一个‘文人浩劫’。例如蔡邕,选家大抵只取他的碑文,使读者仅觉得他是典重文章的作手,必须看见《蔡中郎集》里的《述行赋》(也见于《续古文苑》),那些‘穷工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委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手头无书,也许记错,容后订正)的句子,才明白他并非单单的老学究,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明白那时的情形,明白他确有取死之道。”

《花边文学·读书忌》中说:“屈大均的《翁山文外》,其中有一篇戊申(即清康熙七年)八月做的《自代北入京记》。他的文笔,岂在中郎之下呢?可是很有些地方是极有重量的,抄几句在这里——//‘……沿河行,或渡或否。往往见西夷毡帐,高低不一,所谓穹庐连属,如冈如阜者。男妇皆蒙古语;有卖干湿酪者,羊马者,牦皮者,卧两骆驼中者,坐奚车者,不鞍而骑者,三两而行,被戒衣,或红或黄,持小铁轮,念《金刚秽咒》者。其首顶一柳筐,以盛马粪及木炭者,则皆中华女子。皆盘头跣足,垢面,反被毛袄。人与牛羊相枕藉,腥臊之气,百余里不绝。……’我想,如果看过这样的文章,想像过这样的情景,又没有完全忘记,那么,虽是中郎的《广庄》或《瓶史》,也断不能洗清积愤的,而且还要增加愤怒。因为这实在比中郎时代的他们互相标榜还要坏,他们还没有经历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于此可见,鲁迅不能忘记的大恨其实是源于大爱。

鲁迅像充满仇恨的刀客孤独地行走于万花谷中,将《药》和《过客》之类的文章投掷给世人之际,他说:创作总根于爱。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计有“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多种;今将“总集”划归“丛书”部,余则斟酌变通,为“文集”部。

鲁迅读过的文集部图书,现在可以统计到206种。本卷内分为“诗词歌赋”、“别集”、“杂集”三个部类。“诗词歌赋”包括《总目》之“楚辞”、“词曲”。“别集”即《总目》之“别集”。“杂集”则包括《总目》之“诗文评”以及其他。

诗词歌赋类(75种)

■《白华绛跗阁诗集》

[清]李慈铭作。为《越缦堂集》单行本。10卷2册,鲁迅5角购得,后与《乐府诗集》12册、《陶庵梦忆》4册、《古学汇刊》第4编2册等,寄周作人阅。见《日记·癸丑/3/8》。

■《长恨歌》

[唐]白居易(772-846)作。《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诗。

■《出军歌》

[清]黄遵宪(1848-1905)著。见于《人境庐诗草》。《坟·灯下漫笔》说到的“三千余年古国古”,就出自于此。

■《楚辞》

辞赋集,汉初编辑而定。以屈原、宋玉作品为主。“楚辞”是一种文体。

《离骚》是集中最重要的作品,鲁迅读《楚辞》,曾对《离骚》有过多次引用。鲁迅对《楚辞》整体评价较高。

《汉文学史纲要》第4篇有言:“战国之世,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轹诸子。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又认为《楚辞·九章》对后世影响亦深。鲁迅说:“今所传《楚辞》中有《九章》九篇,亦屈原作。又有《卜居》,《渔父》,述屈原既放,与卜者及渔人问答之辞,亦云自制,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设为问难,履韵偶句之法,则颇为词人则效,近如宋玉之《风赋》,远如相如之《子虚》,《上林》,班固之《两都》皆是也。”参《离骚》条说。

论及《楚辞·九歌》,鲁迅说:“《楚辞》中有《九歌》,谓‘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屈原放逐,……愁思怫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俚,因为作《九歌》之曲’。而绮靡杳渺,与原他文颇不同,虽曰‘为作’,固当有本。俗歌俚句,非不可沾溉词人,句不拘于四言,圣不限于尧舜,盖荆楚之常习,其所由来者远矣。”(作者按:引言之中引文见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论及宋玉之《九辩》,鲁迅说:“稍后,楚又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虽学屈原之文辞,终莫敢直谏,盖掇其哀愁,猎其华艳,而‘九死未悔’之概失矣。宋玉者,王逸以为屈原弟子;事怀王之子襄王,为大夫,然不得志。所作本十六篇,今存十一篇,殆多后人拟作,可信者有《九辩》。《九辩》本古辞,玉取其名,创为新制,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论及《楚辞》名篇《招魂》,鲁迅说:“又有《招魂》一篇,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欲召魂魄,来归修门。司马迁以为屈原作,然辞气殊不类。其文华靡,长于敷陈,言险难则天地间皆不可居,述逸乐则饮食声色必极其致,后人作赋,颇学其夸。句末俱用‘些’字,亦为创格,宋沈存中云,‘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乃楚人旧俗’也。”沈存中,即沈括,引文即见于《梦溪笔谈》卷3。

论及《楚辞》中有争议的《大招》,鲁迅说:“唐勒景差之文,今所传尤少。《楚辞》中有《大招》,欲效《招魂》而甚不逮,王逸云,‘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审其文辞,谓差为近。”

鲁迅作旧体诗,也多从《楚辞》中取材。《楚辞》对鲁迅国学性格的养成,相当重要。鲁迅对《楚辞》和屈原的文化意义有过反思,时有批判之声,但又从不放弃阅读,于此可以概见鲁迅的心路。参《离骚》条说。

■《楚辞辩证》

[南宋]朱熹著。书订正旧注之误,用工甚勤。唐李公佐撰《古岳渎经》,说僧伽降伏妖怪事,朱熹为之“辩证”说:“……本无稽据,而好事者遂假托撰造以实之。明理之士皆可以一笑而挥之,正不必深与辩也。”朱熹立身正大,一生秉持儒家立场,是大贤模样;但是将神话传奇用“不语怪力乱神”的意见来弹纠,就有了批评错位的嫌疑。《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此案。

■《楚辞集注》

[南宋]朱熹著。鲁迅作《汉文学史纲要》第4篇开列“参考书”,该书在其间。

■《楚辞天问笺》

[清]丁晏撰。该书是作者对屈原名篇《天问》的笺注。《日记·1926/11/5》提及此书。

■《大人赋》

[汉]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7)作。该书为汉大赋名篇之一。

《汉文学史纲要》评价该赋说:“武帝既以《子虚赋》为善,相如察其好神仙,乃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意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非帝王之仙意。惟彼大人,居于中州,悲世迫隘,于是轻举,乘虚无,超无友,亦忘天地,而乃独存也。……既奏,武帝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盖汉兴好楚声,武帝左右亲信,如朱买臣等,多以楚辞进,而相如独变其体,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与当时甚不同。故扬雄以为使孔门用赋,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

班固以为西蜀自相如游宦京师,而文章冠天下。盖后之扬雄,王褒,李尤,固皆蜀人也。”细细品味,不难从中体会鲁迅对司马相如暗寓之褒贬。鲁迅之“春秋笔法”堪称独步文坛。

司马相如,字长卿,四川南充人。西汉辞赋大家。

■《东莱先生诗集》

[宋]吕本中(1084-1145)作。20卷。有《四部丛刊》本。吕本中,学者称东莱先生,南渡初期人。稍后又有一东莱先生,乃吕祖谦。此《诗集》当指吕本中,非吕祖谦。见《日记·1934/2/3》。

■《董若雨诗文集》

明末清初董说(1620-1686)撰。《日记·1935/2/1》提及此书。董说,字若雨,明亡后为僧,法名南潜,字宝云。

■《杜诗详注》

[清]仇兆鳌(1638-1713)编著。鲁迅文章中屡屡引述杜诗,应该就是出自此书或其他杜诗集。《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中国向来就是‘当面输心背面笑’,正不必‘新的时代’的青年才这样。对面是‘吾师’和‘先生’,背后是毒药和暗箭,领教了已经不只两三次了。”这里的引诗就见杜甫的《莫相疑行》。

■《咄咄吟》

[清]贝青乔(1810-1863)撰。见《日记·1934/11/3》。贝青乔,近代诗人。曾投效奕经军幕,参加浙东抗英军斗争,曾潜入敌占之宁波刺探军情。贝青乔的诗多写亲身所历事,《咄咄吟》两卷,是系统地反映奕经军幕及浙东军事的一组史诗。

■《泛梗集》

[清]吴之章著。诗集。有章太炎序。友人所赠。见《日记·甲寅/9/1》。吴之章,字松若,号槎叟,清诸生。

■《方泉诗》

[宋]周方泉作,[清]朱竹垞书。即《方泉先生诗集(竹垞钞)》1册,周作人寄阅,见《日记·甲寅/1/1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周方泉诗评价不高。

■《丰草庵杂著》

明末清初董说著。该书收录作者10种诗文集。《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参《西游补》条说。

■《古诗十九首》

东汉后期的诗歌。有各种集子收录。鲁迅所见当为《文选》本。

《野草·题辞》中说:“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所谓“各各夺取它的生存”之“它”,应指“野草”;“各各”则指“践踏”者、“删刈”者。鲁迅自比其以“生命”写成的作品为“野草”而不是“乔木”,有对“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也即生存环境的诅咒之意。所谓“陈死人”,典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汉文学史纲要》第8篇有专论,鲁迅说:“《文选》又有《古诗十九首》,皆五言,无撰人名。唐李善曰:‘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然陈徐陵所集《玉台新咏》,则其中九首,明题乘名。审如是,乘乃不特始创七体,且亦肇开五古者矣,……其词随语成韵,随韵成趣,不假雕琢,而意志自深,风神或近楚《骚》,体式实为独造,诚所谓‘畜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者也。稍后李陵与苏武赠答,亦为五言,盖文景以后,渐多此体,而天质自然,终当以乘为独绝矣。”引语见明胡应麟《诗薮》。这里认为《十九首》可能为枚乘所作,但这仍是一个需要继续考证的文学史问题。

■《海赋》

[晋]木华作。《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七)》提及此赋。

参《枯树》条说。

■《寒山诗》

[唐]寒山(约691-793)作。附拾得、丰干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总3卷1册,《日记·癸丑/1/12》提及此书。

■《汉郊祀歌》

传[汉]邹阳等人作。该书为汉乐府歌辞。共19章,今存《汉书·礼乐志》中。

《汉文学史纲要》提及此诗,作《郊祀歌》。章太炎曾以篆书书写,赠弟子许寿裳。《书信·360925致许寿裳》中说到要为老师章太炎集资出集子:“与革命历史有关之文字不多,则书简文稿册页,亦可收入,曾记有为兄作《汉郊祀歌》之篆书,以为绝妙也。”但章太炎此作品未见。

■《湖唐林馆骈文》

[清]李慈铭撰。许季市赠送,见《日记·1921/12/16》。

■《剑南诗稿》

[宋]陆游著。鲁迅所引陆游诗句,或出《陆放翁全集》,或出《剑南诗稿》。此书16册,鲁迅寄赠周作人,见《日记·乙卯/1/6》。

■《江赋》

[晋]郭璞作。《且介亭杂文二集“·

参《枯树》条说。

■《锦钱馀笑》

题未定”草(六至七)》提及此赋。

[宋]郑思肖(1241-1318)作。诗1卷。郑思肖为南宋遗民,元时不仕,常自称“大宋孤臣”。临终前,尝嘱其好友说:“思肖死矣,烦书一位牌,当云:‘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遗著有《所南文集》、《心史》、《铁函经》、《一百二十图诗集》等。其多种诗集宋元不刊,明时始出。但有后人伪托,未必全是思肖原作。《日记·1935/3/22》提及此书。

■《枯树》

[北周]庾信(513-581)作。《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七)》提及此赋。鲁迅说:“读者是种种不同的,有的爱读《江赋》和《海赋》,有的欣赏《小园》或《枯树》。后者是徘徊于有无生灭之间的文人,对于人生,既惮扰攘,又怕离去,懒于求生,又不乐死,实有太板,寂绝又太空,疲倦得要休息,而休息又太凄凉,所以又必须有一种抚慰。”

■《离骚》

[战国]屈原(约前339-前278)作。长篇抒情诗。鲁迅多次引用该诗。小说集《彷徨》扉页题词:“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取自《离骚》。鲁迅在1926年编辑《彷徨》,6年后,鲁迅作《〈自选集〉自序》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料这大话竟夸得无影无踪。逃出北京,躲进厦门,只在大楼上写了几则《故事新编》和十篇《朝花夕拾》。”从这检讨之中,可以看出世事怎样影响了鲁迅的心情,以及鲁迅心情的变化。

《集外集拾遗·自题小像》那首著名的小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其中的“荃不察”

就出自《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 北大岁月

    北大岁月

    本书精选来自北大教授、北大学生及北大校园报刊上的美文佳作,书中让你重回到上个世纪上半叶时期的北大,重温这段感人的历史。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珠宝的前世今生

    珠宝的前世今生

    每一枚珠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些传奇,一些故事。那些围绕着珠宝展开的爱情与战争,无不说明珠宝的魅力不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之下。在故事的流行色彩后面,珠宝知识被轻松而愉悦地娓娓道来。时尚、知识、传奇,尽熔铸于作者精悍幽默的行文之间。
热门推荐
  • 神眼少女

    神眼少女

    与妖为伍,与人成群;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扬善除恶挥写地域风情;拥有神之眼便能勘破世间万物,世间百态;平凡的高中生活,艰辛的除妖之路。
  • 正宗男神追美记

    正宗男神追美记

    李炮从一个屌丝逆袭成为男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欢迎大家加入小戴的群群,小戴不止是一个网络写手,同时也是腾讯旗下龙珠平台的游戏主播希望喜欢小戴的朋友加一下咱们的QQ群(群号是:127978622)希望大家多多鼓励多多支持,小戴无以为报,只有贡献更好的作品给大家,我爱大家么么哒!每天的直播信息,和新书更新的信息都会及时发布在群内,希望大家多多鼓励!!
  •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

    散文集,收有《消逝的钟声》、《白沙河情愫》、《老井》等作品,其中《消逝的钟声》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并获2010年度最佳散文奖。
  • 天堂创元纪

    天堂创元纪

    残酷战争后的末日世界里,为了节省资源启动新一轮的拯救世界计划,高层不得不开展一段潘多拉计划。计划于末日后的世界年150年发布,这一年因为潘多拉计划的展开,全息游戏成功发展。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将进入全息游戏舱,他们将在一款名叫《天堂创元纪》的游戏里重获新生,而“蓝手”组织的新生金沐却立志要在全息游戏里开启一段帝国王朝!
  • 邪帝狂妻:盛宠腹黑特工妃

    邪帝狂妻:盛宠腹黑特工妃

    【此文暂停发布,正在大改文之中,新文《呆仙萌妻:尸王,咬他》已发,萌萌的腹黑的女主vs纯情的千年僵尸王】她,本是异世特工,一朝穿越为魔界之女,父母宠爱,兄长呵护,一家人其乐融融,谁知一夕祸事生,家破人亡,带着家传功法跳入火山口,不曾想却再次重生,附身到一具小尸体上。三世为人,乱葬岗重生,只为报那血海深仇,把那魔界高高在上之尊拉下位来,谁知,却无意间惹到了个妖孽的他!他,凰冥国师,圣殿之主,天下驱魔人之首,亦正亦邪,权倾朝野,谁知,却偶然见瞧见了个有趣的小尸体,从此,便对那可爱的腹黑小豆丁强势霸宠穷追不休!乱世风云,谁主沉浮?万里河山,皆在我手!血染狂花,我辈惊华!
  • 风吟剑

    风吟剑

    “我是爱管闲事将奇,将军的将,奇怪的奇。我有个朋友叫无影蠢小偷银空空,他一直在吃却永远吃不成胖子。我有个送快递的朋友金本木。还有个朋友是开酒楼的爱臭美的老板娘。我将奇爱喝酒,但是管闲事的时候绝不喝,所以很少喝。我将奇用剑,可惜是把锈迹斑斑的破剑,武起来都会叫
  •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

    文艺青年夏安,在循规蹈矩和追求梦想的选择之间不断纠葛的唐文心,事业成功家庭失败的女强人苏珊。三个女人,在北京这座城市,留下的无法遗忘的故事。
  • 桀傲风云

    桀傲风云

    问世间谁主浮沉,唯我段郎主浮沉;问世间谁握乾坤,唯我段郎握乾坤;只因我傲,桀傲,不可一世的桀傲。主人公本是在现代努力工作赚钱供自己亲妹妹上学的年轻小伙子。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到学校接妹妹回家的途中突然的倾盆大雨使得他们来到一颗古老的大树下避雨,一声雷响,一道无情的闪电将两人分开。当他再次醒来之时已经是一位世家家主的二儿子,名为段郎。两兄妹来到这片异世界大陆又将会上演出怎样的一段传奇。
  • 神医娇女闯情关

    神医娇女闯情关

    小女子初出江湖,即卷入爱情的旋涡:师父准备好的女婿深情款款;母亲初恋情人的儿子霸道掠情;神秘浪子如影随形;风流公子邪肆无耻;皇室姻缘纷乱无绪……孤身山野丫头又怎样,照样闯进了皇室宅门的后花园!
  •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朴实实用的人生箴言。祖祖辈辈用经验和教训口口相传留下的忠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世间浅显平实而又深邃奥妙的智慧,教你发现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的意义。这些口口相传的金玉良言,是人间至理,因为它们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谆谆教诲,是纯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