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5900000044

第44章 语文部(243种)(1)

鲁迅有深厚的国学语言文字功底。这里可以看几个例子。

日本学者增田涉拟纂汉语《大辞典》,鲁迅为之提供参考书目,说到《佩文韵府》等小学经典。《书信·340511致增田涉》中说:“《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等庞然巨著,书是见过的却从未仔细阅读过。我以为如非中国文学专家,则毋须购藏,但为编辑《大辞典》,也许是适用的书。//如仅用《辞源》、《通俗编》来对付,我以为太贫乏。此外,可从《子史精华》与《读书记数略》中摘录些认为必要的东西放进去如何?或从《骈雅训纂》(比《骈字类编》简明)亦可略为采择些。”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对小学工具书之熟悉。

《汉文学史纲要》讨论文字文明之起源,说道:“……倘将记言行,存事功,则专凭言语,大惧遗忘,故古者尝结绳而治,而后之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之法,今不能知;书契者,相传‘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易》《下系辞》)‘神农氏复重之为六十四爻。’(司马贞《补史记》)颇似为文字所由始。其文今具存于《易》,积画成象,短长错综,变易有穷,与后之文字不相系属。”并引《说文解字序》说:“故许慎复以为‘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但鲁迅又结论道:“要之文字成就,所当绵历岁时,且由众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这是对文字发生学的认识,鲁迅的意见,至今犹确。

鲁迅还对金石文字广泛涉猎。《坟·说胡须》中提到“汉武梁祠石刻画像”,就认为是清代学者黄易在山东掘得。据鲁迅意见,这类石刻画像中的人物胡须“多翘上”。这是针对一些“爱国者”意见所作的讽刺。鲁迅曾在西安看过一些帝王像,胡子也多“向上翘起”,有些名士就“毅然决然地说:‘这都是日本人假造的,你看这胡子就是日本式的胡子。’”鲁迅发现这些石刻画像,以及“北魏至唐的佛教造像中的信士像”,“凡有胡子的也多翘上”,证明了日本式的胡须其实源自于中国古代;而向下的胡子“倒是蒙古式,是蒙古人带来的”。这个公案表现了鲁迅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真相的追寻精神。这是他在浏览黄易《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之后的意见。于此可见,鲁迅对语言文字并非仅限于考释,还重视其文化分析,与分析中见出义理。

更有意味的意见可以从鲁迅对古文字学研究专著《流沙坠简》的认识中考见。

《流沙坠简》另有《补遗》1册。罗振玉、王国维合编。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甘肃等地考古,得到汉晋时期的木简运回国内,法国人沙畹曾经为这一批书简做过考释。罗、王二人又将其分类编排,重加考释,分为《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三卷,用力甚勤。该书在国学研究中极为重要。鲁迅在《热风·不懂的音译》中说:“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作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鲁迅此文作于1922年11月,时王国维尚在世。推崇一个在世的人,这在鲁迅是极为罕见的。于此可以考见,鲁迅对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国学,确实是心存敬意的。说鲁迅反对国学,反对传统,是不确的。

鲁迅一生求“真”反“伪”,举凡伪儒、伪佛、伪道、伪国学,都在他痛贬之列;而在这类痛贬的后面,其实是对真文化的珍爱。俗见看不到这一点,以为鲁迅攻击伪儒学,就是反对儒学;攻击丑陋传统,就是在反对优秀传统;显然,这是不了解鲁迅珍爱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

语文,语言与文字之合称。语文类专著,《四库全书总目》多不载,有一些则列入子部。今将与“语文”相关者裒为一编。其中一些专著可以归入“现代部”,如罗振玉、郭沫若、容庚之甲骨金石专著,上海广仓学会辑录刊印的古代砖瓦文字等,但是考虑到类别性质的一致,还是将它们归入“语文部”,以备检索。

鲁迅读过的语文编图书,现在可以统计到243种。本卷内分为“小学”、“古字”、“蒙学”、“其他”四个部类。“小学”类,包括传统音韵学、训诂学等著作。“古字”类,包括“甲骨文”、“金石碑刻”、“敦煌卷子”三个子类。“蒙学”类,则为传统蒙学专著。“其他”类,为以上诸类未包括的语文类著作。

小学类(44种)

■《博雅》

[三国魏]张揖编撰。本书为研究古代词汇和注释的词书,篇目次序据《尔雅》。该书广收三国以前经传诸子辞赋谶纬之类的训解,周秦两汉的文字古义,赖此而得到保存。许多散佚不传的古义,也赖此而得窥端倪。但也有错误,特别经过多年流传,信息遗失较多,到清代已经很难恢复本来面貌,于是有王念孙作《疏证》,解决了很多问题。书原题《广雅》,避隋炀帝杨广讳改名。参《广雅疏证》条说。

《译文序跋集·〈小约翰〉动植物译名小记》中说,因为翻译原文一个昆虫名Ohrwurm,费了很多周折。文中说:“我的《新独和辞书》(作者按:即《新德日词典》)上注道:蠼螋。虽然明明译成了方块字,而且确是中国名,其实还是和Ohrwurm一样地不能懂,因为我终于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放出‘学者’的本领来查古书,有的,《玉篇》云:

‘螋,虫名;亦名蠼螋。’还有《博雅》云:‘螋,也。’也不得要领。我也只好私淑号码博士,看见中国式的号码便算满足了。还有一个最末的手段,是译一段日本的《辞林》来说明它的形状:‘属于直翅类中蠼螋科的昆虫。体长一寸许;全身黑褐色而有黄色的脚。无翅;有触角二十节。尾端有歧,以挟小虫之类。’”于此可见鲁迅翻译工作的认真。

■《方言》

[东汉]扬雄著。训诂经典。全称是《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系因循周秦派遣轩使者调查各地风俗语言的掌故。据《风俗通义》可知,周秦时代,政府往往在秋收之后,派出使者到各地采风,借此了解民情。该书为扬雄搜集西汉各地方言和异体字编辑而成。今本存13卷。扬雄除了“下去”搜集,也向来京的士人调查记录,用了27年时间,方才告竣。

《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等提及此书。购于上海来青阁。见《日记·1934/1/1》。

■《方言疏证》

[清]戴震疏证。训诂专著。该书是对扬雄《方言》的注释。1部4册,购于上海来青阁。见《日记·1934/1/1》。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宋]丁度等纂。韵书。5卷。为《礼部韵略》之增订本。礼部,宋代的政府机构,掌管教化。宋景德四年(1007年),礼部曾颁行《韵略》一书,又称《景德韵略》,专为科举考试而制定,为《广韵》的略本,所以称《韵略》。丁度等人编纂的此书是对《礼部韵略》的解释,此书于字下先列官注,后列释文。官注为主考官和应试举子所遵守,释文则为各方所参考。有《四部丛刊》本,《日记·1934/11/17》等提及此书。

■《复古编》

[宋]张有撰。文字学。1部3册,鲁迅于琉璃厂购得,“又《古学汇刊》第十编一部二册”总计“银一元五分”,见《日记·甲寅/11/7》。该书后来并《居士传》、《会稽郡故书杂集》草本,寄给周作人(见《日记·甲寅/11/10》);其中《会稽郡故书杂集》草本系鲁迅辑佚绍兴古贤文集,委托周作人交由绍兴许广记刻书铺刻印。

张有,字谦中,好篆书。晚年因时人治学疏于语言文字,离析偏旁,据许慎《说文解字》辨证文字俗体之讹误。该书共收字三千余,以平、上、去、入四声分隶诸字篆书正体,俗体附于卷下入声之后。后人又有《增修复古编》。

■《广均》

[宋]陈彭年(961-1017)等撰。即《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古代韵书。其为传统音韵学经典专著之一,是研究汉语中古语音的重要著作。《日记·1923/5/1》提及此书。

■《广雅疏证》

[清]王念孙(1744-1832)著。训诂专著。该书是对《广雅》(即《博雅》)的注释,从整体上补正《广雅》文字,辨证《广雅》误采,纠正前书误说,嘉惠后学不少。1部8册,2元5角6分购得,见《日记·乙卯/1/2》。

■《汗简》

[宋]郭忠恕(?-977)撰。文字学专著。3卷。所谓“汗简”,是“杀青书简”的意思,说明书中所收“古文”(即古字)是古人用以书之简牍上的文字。有《四部丛刊》本,见《日记·1934/2/6》。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五代宋初时期文字学家、画家。

■《汗简笺正》

[宋]郭忠恕撰,[清]郑珍(1806-1864)笺正。文字学专著。郭氏《汗简》历来不被人重视,郑珍撰此专著,也是为了攻难《汗简》,认为可以不读,因为错讹太多,妄托太多,不足信。但近年来随着出土金石资料的增多,人们发现《汗简》所论往往与彝器相合。因此,《汗简》开始受到重视。该书鲁迅购于琉璃厂,见《日记·壬子/10/20》。

■《汉隶字原》

[宋]娄机(1133-1211)辑录。文字学。见《日记·丙辰/7/13》。娄机,字彦发,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累迁至资政殿学士,知福州。

深于书学。尝合蔡邕诸人笔力通神之妙,辑《汉隶字源》。

■《急就篇》

[汉]史游撰。字书。又作《急就章》。旧时童蒙读物。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急就者,谓字之难知者,缓急可就而求焉。”该书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四言,以韵体文形式介绍姓氏、名物、职官等。该书对中国蒙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提及此书。参《百家姓》条说。

史游,精字学,善书法。因作《急就章》,后人称其书体为“章草”,又因草创之义,称为“草书”。《急就章》实开草书之先河,为传统书法的重要篇章。

■《急就章草法考》

[清]李滨(1855-1916)撰。文字学。9卷。友人郭令之赠鲁迅,见《日记·乙卯/10/12》。

■《句余土音补注》

[清]全祖望(1705-1755)撰,陈铭海补注。1922年吴兴刘氏《嘉业堂丛书》本。见《日记·1935/1/31》。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为学推崇黄宗羲,自称为梨洲私淑弟子,对乡邦文献颇为留意。著作颇丰,撰有《鲒琦亭集》38卷及《外编》50卷,《诗集》10卷,还有《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经书问答》等,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其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做出了巨大努力。

■《龙龛手鉴》

[辽]行均撰。4卷。作者为北方高僧,文字学家。该书为辨正字形、注音释义的字书,主要用于僧徒识字念经。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

《日记·1934/12/8》提及此书。行均,俗姓于,字广济。书原名为《龙龛手镜》,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祖父“翼祖”赵敬的“敬”字,而改刻为《龙龛手鉴》。这部书不仅传入中原,而且早在当时已传入朝鲜半岛。这也是当时辽与王氏高丽等国文化交流的又一佐证。

■《名原》

[清]孙诒让著。2卷。本书是关于文字起源及其演变的小学著作。《书信·180104致许寿裳》、《日记·戊午/3/9》提及此书。

■《佩文韵府》

[清]张玉书(1642-1711)等人编辑。分韵编排的语词总集、正集和拾遗各106卷,全书所收词语约60万个。此书旧时主要用于作诗检韵。因康熙书房名“佩文斋”,书名取自于此。

■《缪篆分均》

[清]桂馥撰。即《缪篆分韵》。字书。鲁迅代钱稻孙往琉璃厂购买,见《日记·乙卯/6/26》。

汉代玺印使用的文字,一种为笔画平正方直,字形庄严雄浑,结构或增或损,变化多端,显然受到汉代隶书的影响,这种篆字多不合“六书”之旨,所以称为缪篆,“缪”字含有谬误之意。汉印中还有一种在篆书上加鸟、鱼、虫的形象,或笔画屈曲回绕,这种文字生动灵巧,富有图画性,也有人认为这种书体才是缪篆,因为它更有绸缪之意,故名缪。清桂馥将汉、魏印文,统称“缪篆”,并类编其文为《缪篆分韵》。

■《埤雅》

[宋]陆佃著。训诂专著。20卷。该书不释语词,专释名物。作者自称辅翼《尔雅》(埤,有增加、助益的意思;雅,当指《尔雅》),但内容、形式与《尔雅》都有区别。见《日记·壬子北行以后书帐》。鲁迅寄周作人阅转周建人,《日记·癸丑/3/13》:“上午寄二弟信并《埤雅》一部四册,《尔雅翼》一部六册,缘三弟欲定中国植物之名,欲得参稽,以书来索,故付之也。”

■《骈雅训纂》

[清]魏茂林注。《骈雅》,明人朱明父所著辞书,收集古书中双音词语,依《尔雅》体例,分条解释。《书信·340511致增田涉》提及此书。参《佩文韵府》条说。

《骈雅》大体以解释双音词为主,凡两字成为一义的,以及字异义同的都类聚而加以解释,所以称为“骈雅”。魏茂林注《骈雅》,将原书7卷分为16卷,每条分别为注,引用的经史子集书有256种之多,各书都载明篇名卷数,并注明所根据的版本。魏茂林,字宾门,号笛生,晚年自号兰怀老人。乾隆、嘉庆年间人。

■《切韵》

[隋]陆法言著。中国最早的韵书。该书在中国音韵学史上地位极为隆重,隋唐的语音系统,赖此而得以考证,且可以据此而上溯下推汉语音韵实际;各种方言的语音变迁,可以据此建立关系联系。因此该书影响了后代许多音韵学家。《日记·1922/3/17》等提及此书。

■《切韵指掌图》

传[宋]司马光著。但后人有怀疑。该书不是图解《切韵》、《广韵》之作。隋唐时代,“切韵”的意思是切正语音,规范语音。宋初以后,“切韵”成了“反切”的别名:“切”是反切上字,“韵”是反切下字,因此该书反映了宋代音韵的实际情况。

鲁迅看到的是《四部丛刊》影宋本,《日记·1934/7/30》提及此书。

■《群经音辨》

[宋]贾昌朝(998-1065)撰。有《四部丛刊》本。见《日记·1934/2/3》。贾昌朝,字子明。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赐同进士出身,补常州晋陵县主簿。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以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宋史》卷285有传。《四库全书》原隶经部小学类二“字书之属”,后经纪昀再加审核,认为此书汇集群经音义,“丝牵绳贯,同异灿然”,实为训诂一类著述,便将其改隶小学类一“训诂之属”,置于“《匡谬正俗》之后,《埤雅》之前”。

■《释名》

[汉]刘熙著。解释字义之工具书。其特点是:用音近字解释字义,同时推究事物之所由来。

《汉文学史纲要》推论文词远义引用该书意见说:“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鲁迅对此结论道:“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绣矣。”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说:“我们中国的文字,对于大众,除了身分,经济这些限制之外,却还要加上一条高门槛:难。单是这条门槛,倘不费他十来年工夫,就不容易跨过。跨过了的,就是士大夫,而这些士大夫,又竭力的要使文字更加难起来,因为这可以使他特别的尊严,超出别的一切平常的士大夫之上。汉朝的扬雄的喜欢奇字,就有这毛病的,刘歆想借他的《方言》稿子,他几乎要跳黄浦。唐朝呢,樊宗师的文章做到别人点不断,李贺的诗做到别人看不懂,也都为了这缘故。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字写得别人不认识,下焉者,是从《康熙字典》上查出几个古字来,夹进文章里面去;上焉者是钱坫的用篆字来写刘熙的《释名》,最近还有钱玄同先生的照《说文》字样给太炎先生抄《小学答问》。”

《日记·1927书帐》等也提及此书。

《释名》刊行后长期无人整理,到明代,郎奎金将它与《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称《五雅全书》。因其他四书皆以“雅”名,于是改《释名》为《逸雅》。从此《释名》又别称《逸雅》。

刘熙,字成国,约生活在桓帝、灵帝之世,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

■《说文段注订补》

[清]王绍兰(1760-1835)撰,[清]段玉裁(1735-1815)注。文字学。本书为《说文》的补注、订正。《日记·甲寅/11/15》提及此书,见《说文校议》条说。

王绍兰,字畹馨,号南陔。家世通儒术,少好学,深研经史,著述宏富。

■《说文发疑》

[清]张行孚撰。6卷3册,鲁迅在书摊购得,“铜元六十枚”。见《日记·甲寅/9/27》。

同类推荐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以词作著称于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其词作被称为“英雄之词”、“词中之龙”。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辛弃疾除了词作著称于世外,还写有大量的诗文,辛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秋风送爽,是人们喜获丰收之时。近日,由陕西省发改委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张焕军创作出的散文随笔集《换一种方式去开始》,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8月26日下午,著名军旅作家、书序作者王宗仁、责编贾云与作者等人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茶韵书香座谈会,大家一边品尝陕南绿茶,一边再次阅读此书,交流读后之感,肯定了书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本书是从语言的角度专门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中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的一部著作。
  • 送别

    送别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热门推荐
  • 一秒情深

    一秒情深

    一眼一心一世追随,仿佛命定仿若天赐,爱与不爱,配与不配,只是最单纯的想要相识,明明不想被搅扰的思绪,随时间逐流该何去何从(本文乃小白作者处女作,文笔不够,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一起变得更好)
  • This Side of Paradise

    This Side of Paradi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XO是最美时光

    EXO是最美时光

    【这本小说超级无聊所以可不可以不看?因为这不书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所以真的很差,我不想丢人却又不知道怎么删除作品所以我只能拜托你们了!而且十万三千多字我也不舍得删……】对的是我错的是我。想你的是我爱过你的也是我。时间带走了一切、却带不走对你的思念。封锁一切迩旳消息,却封锁不了这颗心,什么都不必说,涐爱沵,足够。遇见你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意外。鹿晗,我很幸运在我有生之年遇到让我最爱的人,原来我也可以这么相信爱情~
  • 路上有你我他

    路上有你我他

    人的生命有始有终。似乎,一开始全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人们信心满满踏上了各自的人生旅途,却无一例外到达了同一个终点,殊途同归。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会付诸毕生,趟过流年逝水越过桑田沧海,执着地追逐着属于自己的那条金光大道。路在脚下,路上有你我他。或许,这才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
  • 灵妖传

    灵妖传

    盘古开天辟地之时,世界分为了阴阳两界。灵魂妖魔所在的阴界,万物生命所在的阳界,宇宙就是由这两股力量融合而变得完美!为守护阴阳之平衡,继承了先祖信仰的猎魔人们早已蓄势待发……
  • 皇图主宰

    皇图主宰

    千年前,御天神帝破界而出。降林混沌界,各界天骄任杰杀负前来!此各界打乱,群魔乱舞,修士死伤惨重!传说:御天神帝得之天书九卷,各界天骄杀负而来。曾有人道:“得天书者,主宰苍穹!”天书守护者天女爱恋御天神帝,造暗面天道算计。御天神帝怒发冲冠,只为红颜血染三千界。各界天骄为争天书,联合击杀御天神帝。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天女自此不得而知,天书九卷也因此堕入凡尘!各界天骄北麓几乎尽数灭亡!即混沌争霸为止,天骄人杰只剩五人。白帝.青帝.明帝.长生帝。永昌帝。此混沌秩序新定,各界修士分为五脉,五帝各支一脉。且千年一主帝!……………………………………
  • 姜初,我们可不可以不哭泣

    姜初,我们可不可以不哭泣

    栀子花往往象征最单纯的爱恋那一年,他十四岁,她十岁她不懂事无理取闹,他百般呵护视如珍宝
  • 新雨后

    新雨后

    一场雨,改变天地。“世事无常,天道确平常的很。”(ps:新人,更新慢,嗯,还有感谢徐正航提供的封面)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血影记

    血影记

    五百年前,瀛和大陆入侵神舟,一个魔一样的人物俯视着神州大陆芸芸众生,用一种睥睨天下的语气对神舟武林发出威胁:“当我降临时,凡是不臣服我者,都将臣服于我,凡是我不能宽恕的,都将尸骨无存。”幸而,神舟大陆诞生了一位天纵奇才--铁宇龙,创奇阵--“九天伏魔阵”。武林豪杰尊其为主,战瀛和大陆入侵者于云山,三天三夜,屠其十万之众,瀛和众贼子败退,一代天骄铁宇龙成为神舟大陆传奇人物。五百年后,当那笼罩神舟大陆五百年的魔又一次降临,面对这空前的浩劫,神舟大陆将要何去何从?没有人预料到这是千年以来又一个传奇的开始,一柄剑,两个人,多少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这个时代注定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但没有人能否认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震烁古今的时代、一个风华绝代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