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8600000014

第14章 不要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1)

——保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的问题就是家庭的问题。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孩子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来自家庭,因此,解决了家庭问题,孩子的问题也就自然消失了。

和谐、温馨的家庭会让孩子更加健康、开朗、阳光,不和睦的家庭,却会让孩子变得暴躁易怒,甚至内心阴暗。因此,对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其良好的人格和性格的养成,有着很大正面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模式是会“遗传”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待家庭的态度往往会被孩子“继承”下来。在每个家庭中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其实这些都是家庭关系在孩子小时候打下的烙印,只是那时候孩子还小,这些东西被压抑在了潜意识之中。等孩子长大后,遇到同样的情景时就会无意识的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家庭模式“遗传”。

1

记住:不要把工作上的坏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承受着来自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压力,然而在人前,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人们会时刻隐忍、压抑着这些压力和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坏情绪。但是,离开了工作场合后,有很多人会把这些压力和坏情绪带回家中,向家人无节制地发泄,但压力得到释放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将坏情绪带回家中会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特别是影响孩子的成长。

张小东是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工作非常认真,经常早出晚归,备课至深夜,还时时留校辅导学生。不过近来张老师变了很多,工作不再积极,一脸的疲倦。因为他发现自己原本聪明、阳光的儿子张灿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而且像躲瘟神一样躲着自己,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这让张老师非常郁闷,睡眠也跟着受影响。

无奈之下,张小东老师找到了著名的心理学家钱铭怡教授进行咨询。钱教授的分析结果让张老师大吃一惊,这一切原来都是由张老师打儿子那一耳光引起的。

两个月前,学校下发了优秀教师评选的通知,连续几年得到“优秀教师”称号的张老师毫无悬念是这次评选的最佳候选人,结果却大出张老师的预料,刚来不久的刘老师获得了今年的“优秀教师”称号。表面上张老师对这件事好像很不在意,心底里却感到异常郁闷。这件事情严重影响了张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上课也常常心不在焉,回到家中也没有了以前的亲切感,特别是对自己的儿子,怎么看他都不顺眼,看到他就想骂他。一天下班回家后,见儿子居然在打游戏,这让他大发雷霆,把儿子大骂了一顿后,竟然还动手打了儿子一耳光。儿子呆了几秒,而后冲进自己的房间,把门一关就开始哇哇大哭。当时张老师也没多想,气呼呼地坐下来看电视。

第二天早上,张老师去儿子房间叫他起床,发现儿子坐在桌前发呆,看到自己来了,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自那以后,儿子就常常这样。钱铭怡教授说,这是他将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中的结果。为此张老师后悔不已。

角色冲突,特别是不同角色间的冲突是很多负面情绪产生的罪魁祸首。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角色间冲突常常是由于人们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冲突。最常见的就是上述案例中,这种将工作情绪带回家中的现象。将工作情绪带回家中,会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利。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孩子,特别是小孩子,身心正处在发展之中,其人格须在成年早期才能稳定,期间,父母的教育方式、人格特点、行为方式将对孩子的人格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孩子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得来的。所谓观察学习,就是儿童在生活中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得到强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一种学习。班杜拉认为,环境,特别是榜样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这里的“榜样”指的是孩子观察模仿的对象。孩子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行为,通过榜样行为的结果强化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将坏情绪带回家中,对孩子、配偶进行发泄、争吵,最终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孩子尚小,心智尚幼,行为模式没有形成,在处理坏情绪时,孩子并不知道还有更好、更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家庭中的这些“发泄”方式,则会被孩子误以为是一种定式,误以为坏情绪本该如此处理,进而内化这种行为模式。所谓“虎父无犬子”、“将门虎子”等等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在孩子人格发展期间,孩子模仿父亲的行为,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在其成长之后,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了。

而且,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还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惊吓到孩子,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导致某些需要不能满足,影响其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异常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小时候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种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结虽然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但在一定条件下还是会发挥作用,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最重要的需要就是安全感的满足。如果这个时候将工作中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使之安全感得不到满足,那必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家庭教育的时候,切记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不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情绪是具有感染力的,负面情绪将影响孩子的心情,并使孩子觉得是自己做错了,才让父母生气的,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节家教智慧

今天的坏情绪,明天的大后悔。每次回家前深呼吸,放下情绪,开心地陪伴孩子玩耍,度过一段欢乐的家庭时光。这既是一种享受,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

2

工作再劳累,也不要冲着孩子大吼大叫

孩子非常天真,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和父母,并且这两者常常是连在一起的。父母要是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了一点不高兴、不愉快,孩子一定会内归因,认为父母之所以不高兴,就是因为自己哪里又做错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在教堂里,一位老夫人正在忏悔,这位太太三十年来每天都在这忏悔,每次她都要忏悔几个小时才走,因为她的孩子是因她而失踪的。这位太太叫露西,是老格林的太太。除了忏悔外,格林太太每天都游走在大街上,一边贴寻人启事,一边寻找自己的孩子。

三十年前的5月8号晚上,那是一个噩梦,格林太太永远都记得那一天。晚上十点,天还下着大雨,“这真是糟糕的一天!加班到现在,连天气也欺负我!”格林太太心里想着。不一会就到了家里,打开门,她看到十岁的小格林正在看电视,顿时心里一股无名火,对着小格林吼道:“你怎么还在看电视啊!赶快去睡觉!工作这么累,我烦着呢!”小格林愣了一下,委屈地看着她,说:“妈妈,我想再看一会,就一会。”“不行!”小格林双眼噙着眼泪,委屈地回房间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格林太太发现小格林还没起来,于是,就去了他的房间。不一会,格林太太就惊恐的冲了出去,手里拿着一张纸。

“怎么了,亲爱的?”老格林问道。

格林太太来不及解释,把纸一丢就跑了出去。格林先生拿起那张纸,也是一脸的惊恐!

那张纸上写道:“爸爸,妈妈,我走了。你们不爱我了,我就是看一会电视,妈妈就发那么大的火,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你们不再爱我了,才会这样的。以前我看电视妈妈都不会发这么大的火,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让你们不再爱我了。我走了。”

自那以后,格林太太一直生活在痛苦与悔恨之中,也一直在寻找着她的孩子,可是三十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孩子的世界是非常单纯的,在他们的世界里,父母的高兴是他们引起的,父母的烦恼也是他们造成的。因为孩子不会做理性的推理,他们的判断力是有限的。小孩子不能分析出父母是因为不开心,因为工作的烦恼而对自己发脾气的,相反,更多的孩子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才使得父母这么对自己的。这时,孩子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因为以前可以让父母高兴的行为,现在却使父母生气了。这让孩子很疑惑,无所适从。

父母总是因为工作中的劳累,对孩子大吼大叫,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让父母喜欢、高兴,认为自己是不被喜欢不受欢迎的人。在幼年就形成这样的自我认知,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和将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内归因的归因方式也会被保留下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纳提出了著名的归因理论,他认为,内归因的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倾向于外部不稳定归因,即认为他所获得的成绩都应归因于运气好,这种人对成败几乎没有任何感觉;而在失败的时候却倾向于内部稳定性归因,即认为失败是由自己的能力不足造成的,这种人会自责,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用,在失败时会体验到非常大的痛苦。维纳还认为,只有内部不稳定性归因的人,才会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的程度,才会有较高的努力动机,并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如果孩子形成了这种内部稳定性归因的话,这个孩子以后将不再有自信,而总是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听天由命,终难有所成就。即使成功了,也会认为是自己运气好罢了。

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将烦恼放下,开开心心的陪伴孩子。如果将工作带来的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而引起了孩子的情绪变化,一定要及时发现、停止,并对孩子进行情绪上的抚慰。要告诉孩子,自己发脾气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做得不好,只是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让自己心烦,孩子是最棒的。

本节家教智慧

工作可以带回家,但是家庭不是工作的延续。不要因工作辛苦向孩子发泄情绪,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3

不要把工作的规则带回家

习惯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最大的坏事。

当今社会,人们似乎和外人在一起的时间多,而陪家人的时间少。和外人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伪装,或者说带着一定的面具。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习惯,形成一种固定思维,特别是处于管理阶层的人。工作中的规则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庭关系的规则应是和谐、理解与体贴,相互支持,相互提携。这两种规则有所冲突,若将工作中的习惯、规则带回家中,不但影响家庭关系,更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北大心理咨询室来了一个新生,她叫王艳娜,来到北大本来是件开心的事情,可是她却提不起一点兴奋劲来,因为她发现室友都不喜欢她,都很小气。

同类推荐
  • 超越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①

    超越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①

    在本书中,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这些刘氏家书影响了千万家长、老师的育子方针与教育理念,也改变了千万学子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视野。跨越二十年的成长,穿越二十年的对话,父情子心相互辉映,育子经典历久弥新……这是影响千万人的励志家书,这是激励千万人的人生参考。
  • 产后美容瘦身保健全书

    产后美容瘦身保健全书

    生育对女性的身体影响很大,产后的女性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于产后女性身体内激素分泌的变化以及精神压力、产后调养不当等原因,新妈妈会遇到一系列的烦恼,诸如黄褐斑的出现、皱纹的增多、肤色的晦暗、头发的脱落、指甲的断裂及生育性肥胖等等。 为了帮助爱美的新妈妈重新获得昔日的风采,我们从美容瘦身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帮助新妈妈锻炼身体相关部位的肌肉,减掉多余的脂肪使新妈妈尽早恢复苗条的体型。愿本书能给您带来幸福和快乐,让您轻轻松松地告别产后的烦恼,漂漂亮亮、风风光光地做妈妈。
  • 胎教必修课

    胎教必修课

    对时下许多80后年轻的准妈妈来说,由于忙于工作,而缺少对每月胎教常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胎教必修课》精心地为职场准妈妈播报每月胎教健康方案和重点注意事项,使您在“职场上”和“孕场上”都更胜一筹。同时,还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养生法,贴心地为您奉献四季胎教养生方案和不同体质准妈妈的胎教方案,相信一定对您的孕期生活大有裨益。
  • 爸爸妈妈讲给女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女孩听的励志故事

    女孩的幸福,也许就从一篇励志故事开始!与其用唠叨让孩子厌烦,不如抽出一点时间给她讲个故事,技能打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能增进亲自关系。励志故事是培训优秀女孩的最佳方案,通过励志故事,培养出一个尊贵优秀的女孩!
  •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老卡尔·威特在54岁时得子,没想到他的儿子却是一个智商低下的婴儿。但他没有放弃,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小卡尔。威特在8岁时便能够自由运用6个国家的语言,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便获取博士学位,16岁时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热门推荐
  • 不合常规的飞翔

    不合常规的飞翔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李文忠公事略

    李文忠公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丫头 你个骗子

    丫头 你个骗子

    一次诙谐的相遇,一段跌跌撞撞的旅程,一份懵懵懂懂的爱恋,一种如梦初醒的觉悟,一场断情弃爱的复仇······她,无意踏入娱乐圈,却为了姐姐和妈妈,成为一位五音不全的蹩脚艺人。“你个骗子!”他发出既冰凉又阴森的声音。于是,在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中,她被迫撒下一个个底气不足的谎言,他接连不断的识破她一个个漏洞百出的谎言,却唯独解不开她内心的情愫。最后,她猛然发现,从故事的开端就是一场谎言,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令人悚然的骗局······============================================友情链接s的新文,《指尖的泡沫》,请大家多多支持!http://novel.hongxiu.com/a/504368/
  • 白衣神王

    白衣神王

    时空溃败,天地崩塌,一个纪元跌碎了。一个老人颤巍巍的走出了那末世文明,背对着泯灭的宇宙,仰天悲呼:谁敢复苍穹?万年沉淀,时空重构。且看今朝少年踏天而上,为兄弟生,为佳人死,义惊天,情动地,战万古英豪,掌天机造化,再现神王英姿!
  •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瞬间读懂你周围的人,3秒钟看穿旁人内心。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机制、犯罪心理预防……犯罪也有心理学。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了如指掌。
  • 上蔡语录

    上蔡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众龙众·伏地龙

    天众龙众·伏地龙

    “天众龙众”系列是最世文化继“骑誓”系列之后重点策划的奇幻书系,由最世实力作者张瑞、陈奕潞、自由鸟、宝树联袂打造。《天众龙众·伏地龙》结合印度神话和佛教说法,出神入化地重构了八部众之一“摩睺罗伽”的故事,将八部众的渊源巧妙地一一展现开来。该部作品,作者不仅研究了不少资料,还曾亲自前往敦煌等地采集素材找寻灵感。全文构架清晰,设定大胆有趣,将佛性、人性与兽性的冲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担任该系列收官之笔的宝树此次首度涉足古风玄幻,用自己独特的叙述方式将该题材驾驭得恰到好处。与《天众龙众·伏地龙》同期上市的《天众龙众·金翅鸟》更是另一番精彩!
  • 魂极后

    魂极后

    一个出生就引起天地异象的人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前世,而他又该怎么样寻找他的前世。强者之路,充满坎坷,但强者之所以为强者就是不回头勇往直前。且看残月如何从一个弱小的人物历经种种磨难终于今生前世相逢,突破魂极,唯我独尊。我为天,天为我。
  • 凌府异客

    凌府异客

    灵客们的使命,就是遵从灵糜的命令,不得违抗。这次灵糜下达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去庞大的凌氏家族找到并取回一把长6寸半的玉扇。期限是三个月。欧阳倩蝶没得选也没得躲,每个灵客左手环指上的印环不容许他们抗拒灵糜下达的任何命令。她不想多想,灵糜的承诺犹在耳边:完成这个任务,他们一行可获得自由。这是所有灵客所期待的。她迫切地想逃离,但是,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她必须卸掉一生下来就附有的灵力。孤身进入凌府且不能带着任何灵力又不经世事的她,在侯门里会碰到什么事,她能像以前那样干脆利落迎刃而解、顺利地找到玉扇吗?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她的命运将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呢?
  • 青春恋曲之爱如诗意

    青春恋曲之爱如诗意

    滚滚红尘,有爱才美丽,有爱才牵动着你我跳动的心,有爱才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的悲欢离合,有爱才让你觉得万家灯火中有你的温暖,有爱才让你的一生情有所属。爱是一世的情缘,是一生的陪伴,是心底最深的眷恋,是人间最温暖的感觉,是不了的红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