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3100000009

第9章 曾参养志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周朝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与父亲曾点都是孔老夫子的优秀学生。曾子非常孝敬他的父母,尤其是他顺承亲意,养父母之志的孝行,成为后世普遍赞美和效仿的典范。

在日常生活中,每到吃饭的时候,曾子一定都会细心观察和体会父母的饮食口味与习惯,并将父母最喜欢吃的食物牢牢记在心里。因此,一日三餐,曾子总能准备出父母最爱吃而又很丰盛的菜肴。

父亲曾点深受圣贤教诲的熏陶,平常乐善好施,经常接济贫困的邻里乡亲。对于父亲的这个习惯,曾子也同样铭记在心,所以,每次父母用过饭后,他都会毕恭毕敬地向父亲请示,这一次余下的饭菜该送给谁。

在曾子的心中,时刻想到的都是父母的需要,父母所喜爱的一切事物,他也都会放在自己的心里,以便随时可以满足父母的心愿。父亲平时很喜欢吃羊枣,曾子就会在外出时尽量给父亲多带回一些。待父亲过世之后,曾子睹物思情,看到羊枣,他就想到父亲在世的情景,心中不免勾起无限的伤痛。所以从那以后,他就再也不忍吃羊枣了。

有一次,曾子到山里头去砍柴,只有母亲在家。不巧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一时不知所措,唯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礼,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头,希望曾子在山里心能有所感应,赶快回家。果然,母子连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忽然感觉一阵心痛,他马上就想到了母亲,于是,就赶紧背着木柴赶回家中。

还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给年迈的婆婆吃。当时梨蒸得还不熟,她就端给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气,也很懊恼,就把妻子休出家门。从此,曾子父兼母职,也没有再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儿子曾元从小就教育得非常好,使他后来也成为了贤达之人。

曾元在他长大成人之后,曾因为思念自己的母亲,向父亲请求是否可以把母亲接回来住,但是曾子并未答应。他告诉儿子说:“人一生最重要的无过于他的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在于孝道。一个女子嫁到丈夫家,最重要的是要使这个家能够承上启下,也就是能孝敬公婆,教导子女,辅佐丈夫。”

由此可见,曾子极其重视孝道。他认为妻子连蒸梨这种小事都处理不好,又怎能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怎能尽到一个儿媳、母亲和妻子的本分?如此身教会有损于家风,导致家门不幸,也会影响到后世子孙。所以,与妻子分离也实在是不得已之举。曾元听到父亲这番意义深远的话语,自然也理智地认同了父亲的看法。

又有一次,曾子路过一个叫“胜母”的地方,他很避讳这个名字,所以就不肯踏入这个地方。

孔夫子知道曾子是一个孝子,所以将“孝道”的学问传达给他。在《孝经》当中,夫子与曾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得一览无遗。他嘱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发扬光大。由此可知:曾子的为人和孝心孝行非同一般常人。

曾子不但对于奉养父母的身体非常的重视,即使在日常生活、言语行为当中,也非常的谨慎,唯恐有辱父母养育之恩,担心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而使父母蒙羞。

同时,他更非常留意如何教导自己的学生,时刻以自己的修身来做学生们良好的行为典范。所以,他的学生子思继承了他“养志”的精神,不仅使自己成为了贤人,他的学生孟子后来也成为“亚圣”。

曾子一生秉承孔夫子的教诲,依教奉行,专心致力于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来告诉我们,如何顺承亲意,如何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不但做到了“入则孝,出则弟”,还做到了“谨而信”,并且把夫子所教的这些德行流传于后世,培育他的学生。而由他所传述的《孝经》,也流传千古,直至今日。其间不知造福和成就了多少的家族与朝代。

纵观天下父母之心,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希望他们能有所成就。然而,成就“功名利禄”并不算真有成就,而成就“道德学问”才算真有成就。

同类推荐
  •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本书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本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
  • 明天在哪里

    明天在哪里

    苦金的短篇小说《明天在哪里》《听夕阳》就是这方面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不仅揭示出新一代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心绪,还透示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道远而任重;在艺术表现上也广采博取,写活了两个土家族儿童形象,鲜明地凸显出民族心理状态的新的发展,使作品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儿童特点浑然一体,也使儿童文学民族性更为丰富。
  • 培养富孩子

    培养富孩子

    当今时代就是智慧经济的时代。智慧经济是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在知识产业中占主导的经济形态。智慧经济通过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活动使社会资源不但得到优化配置、而且得以优化再生。智慧经济,使知识主体化、个性化、功能化、价值化、增值化。智慧也不等于知识。得诺贝尔奖靠智慧,获奥林匹克数学冠军靠知识。是培养聪明还是培养智慧,是培养智慧还是培养知识,是智慧型和知识型两种教育类型的本质不同。由这个本质不同决定其他一切具体不同。智商、情商、财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综合素质的三大基本要素。综合素质就是新时期创新教育、智慧型教育的新模型。
  • 警犬出击·义犬

    警犬出击·义犬

    金曾豪,著名文学家,以其澎湃的才情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优秀的精神食粮,以他的作品为蓝本创作的动漫、连续剧、电影还多次被搬上大荧幕,展现了儿童文学应有的独特魅力!
  • 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蓝色童话经典

    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蓝色童话经典

    童话用最温柔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现一切美好的感情和事物,让我们的孩子享受最温馨的精神滋润。该书收录了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童话故事,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武凡仇遇

    武凡仇遇

    树上飘落下一片又一片的叶花,男人搂着武子,做在树下乘凉武子和平常那样,随着男人越走越远在路上男人回忆起村子的点点滴滴,可他最后还是避开继续回忆的念头,独孤复仇之路,离男人越来越近..........
  • 捡了个女鬼俏媳妇

    捡了个女鬼俏媳妇

    女怕嫁错郎,男怕上错床。因为便宜租了个房子,房东仁义还悄悄赠了我一个媳妇。一番风雨,几日缠绵,我以为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砸在了我的头上,可谁知,我这媳妇根本就不是人,我这宠物也不是一般的宠物,背后的隐藏秘密,我做梦都不敢想象……
  • 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

    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

    核心员工是企业乃至所有组织的核心力量,是连接“头脑”和“四肢”的“脊柱”,所以核心员工应该具备超凡的能力,能够在企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那么核心员工该如何修炼自己,好让上下都满意呢?
  • 蕉窗雨话

    蕉窗雨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奇之贼行天下

    传奇之贼行天下

    一个穷屌丝,在中了五百万的当天,却离奇失踪了。一个阔少爷,谈笑间便让一代魔神陨落。洪门、神器、丹药、铭文...当所有这一切都聚集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一个传奇?
  • 流年过客

    流年过客

    时光匆匆、岁月无痕。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部不能回放的电影,曾经的我们是那样的青涩、童真。回不去过去就像那梦中的伊人,让人留恋、思念。在校园的那些岁月里,我们曾经一起努力,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所有的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继续着,相聚虽然短暂,但确永远都是那么的美好。一段旅程、一点收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希望曾经拥有。。
  • 挣扎于都市

    挣扎于都市

    这篇小说讲述了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的故事,描述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创业家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挣扎着生存;买不起房的已婚年轻人如何在大都市中挣扎;大龄青年如何在大都市中挣扎;各种白领和蓝领如何在大都市中挣扎、、、、、、既有物质层面的挣扎,也有精神层面的挣扎;既有生存层面的挣扎,也有意识层面的挣扎;既有发展的挣扎,也有自我价值的挣扎、、、、、、展现在你视野中的是一个物欲横流和精神空虚的时代,有形形色色的人为了苟且,为了诗歌,为了远方,而选择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无论现实怎样的残酷和未来怎样的迷茫,生活总得继续下去。
  • 清秋未迟月向晚

    清秋未迟月向晚

    命运翻云覆雨的手啊,从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怜人。当你眼见着赖以存活的温暖被一丝丝搅碎,当你被仇恨蒙住双眼,被拖进污泥与血水的深渊,是否还能看见,遥远的,爱人眼底的光亮?当你完完全全被痛苦淹没,只要还活着,就是重生。爱恨匆匆的尽头,命运轮盘已缓缓转动。
  • 大箭师传奇

    大箭师传奇

    华夏守护神兽为何会出现在异界大陆?教廷圣女为何会成为每个国家公主的梦魇?中华田园犬又为何会叫灵灵兽?人类弓箭手到底又能厉害到何种程度?一切尽在《大箭师传奇》本书将回归本源,没有一拳打爆山,也没有一击捅破天……有的只是兄弟、热血和战场,当然,也有套路打怪升级掉宝和美女……《大箭师传奇》期待您的阅读、收藏和投票。
  • 异界追踪实录

    异界追踪实录

    从一个丑逼人类成长成绝世美妖王,要花多大的代价?!可是成了妖王就万事如意拉?不!在这个社会,就算是妖王,也要自力更生。比如,做任务赚个小钱,惹了祸还要肉偿……天杀的,我可是绝世美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