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9300000035

第35章 未竟之志(1)

契丹不可灭,但燕云必在得。“封桩库”理应散财而谋幽燕。然而老赵被赵普一番邪论蛊惑,由“契丹之祸”转至“藩镇之祸”,终于被未可知的形势夺气,元首气馁,将士寒心。大宋没能在它武力最为强盛的时代迈出捍御北境番邦至为关键的一步。

郭无为奇人异相

北汉是大宋的心病。无论“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北汉都是“卧榻”之侧最顽梗的“他人”。北汉与契丹的联盟,令大宋投鼠忌器。第一代君王刘崇死于公元954年,第二代君王刘承钧继位。公元960年大宋建国,到公元968年,刘承钧病死,这八年间,北汉主动发起侵扰大宋的战役就有十几起;而大宋除了建国初荆罕儒主动攻伐北汉汾州、王全斌等主动攻伐北汉乐平(今山西昔阳)之外,就没有过大型战役。赵匡胤曾经答应刘承钧,尽他一世,不与北汉开战。老赵说话算话,直到刘承钧之后,才继续对北汉用兵。

刘承钧之后,他的养子太原尹刘继恩即位。此人上身长下身短,史称“乘马即魁梧,徒步即侏儒”,长得有点怪,没有什么韬略,治国外行,更不懂政治之凶险,连自我保护都不懂。他办公住宿都在勤政阁,而左右亲信都留在太原府廨。有人告诉他,应该请过去这些亲兵入宫来警卫,刘继恩不听。有一天,宫中置酒宴请诸大臣及宗子,饮罢醉卧。供奉官侯霸荣率十余人挺刃进入阁中,反锁阁门。

刘继恩醉中惊起,绕书堂屏风转圈跑,哪里还跑得掉。被侯霸荣捉住机会,一刀刺去,破胸而死。宰相郭无为知道后,立刻派兵登梯子进屋,杀了侯霸荣和他的同党,迎立刘继恩的兄弟太原尹刘继元为帝。刘继恩立不过六十天。

侯霸荣,与原来那个闽国将领李仁达有一拼,都是小说中吕布吕奉先式的人物,个个反复无常。此人多力善射,跑起来能追上奔马,曾经在并州一带为盗,北汉刘崇时被起用为散指挥使,驻守乐平。王全斌攻乐平,侯霸荣率所部投降,赵匡胤将其补为内殿直。不久,他又跑回北汉去做了供奉官。现在又谋杀国主,准备提着刘继恩的脑袋再来投降大宋。不料被郭无为所杀。《续资治通鉴长编》说:“或谓(郭)无为实使(侯)霸荣作乱,亟诛霸荣以灭口,故人无知者。”此议可备一说。但侯霸荣确非善类,他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做法,为老赵深恶痛绝,以至于当他发现南唐过来的降将卢绛状貌类似侯霸荣时,下狠心杀了卢绛。

刘继元,也是刘承钧的养子。他刚刚即位,赵匡胤就开始了征北汉的军事行动。大军一动,北汉已经侦知。刘继元急遣使上表契丹,一面请求契丹正式册立自己为君,一面请兵为援。又派遣侍卫都虞候刘继业等人领军扼团柏谷,任命将作监(掌管公室建筑、器用制造、朝服刺绣等)马峰为枢密使,监其军。马峰是太原人,刘继元的妻子就是马峰的女儿。

刘继业,就是传说中的名将杨老令公杨继业,本姓杨,幼时在刘崇麾下,赐姓刘,宋太宗时归降大宋,又复姓杨,单名一个业字,此是后话。马峰至铜锅河(史上地名往往据音而记,此地又有记为铜温河、铜涡河、洞过河等种种不同,源出山西平定县,流经太原入汾水),与宋师李继勋先锋何继筠相遇,大败,被斩首两千余级,弃马匹五百余,还失去两员大将。何继筠夺取汾河桥,薄太原城下,焚外城延夏门。刘继元遣殿直都知(禁军中的武官)郭守斌领城中内直兵(相当于负责警卫的宫廷卫队)出战,又败。郭守斌中流矢,退入城中。北汉佐胜军使李琼也投降了宋师。这是开宝元年(968)的初冬,赵匡胤闻报,当即派遣使节带着诏书到太原,晓谕北汉主刘继元归降,许他为平卢节度使,又别赐郭无为、马峰等人诏书四十余道,各有归降后的封赏,许授郭无为安国节度使,马峰而下,都做藩镇大员。这一批诏书到了太原,都要先经过宰相郭无为之手。史称郭无为“得诏色动”,有了投降的意念。他只出示了招降刘继元的一副诏书,其他的全都藏匿起来。揣摩他的意图,是不想让他人先降。史称郭无为“自是始有二志”。

判断郭无为“有二志”,除了他藏匿诏书之外,还跟一个叫惠璘的大宋特务有关。当初,有司派遣惠璘“投降”北汉去卧底,假装说自己是大宋殿前散指挥使,郭无为命他为北汉供奉官。期间,惠璘应该向宋师传递了不少情报,等到宋师进入汉境,惠璘觉得卧底工作已经完成,就准备“返回母亲的怀抱”。他逃到边境时,被守边官吏捉住,上了枷锁送回太原。郭无为知道这是一个大宋间谍,故意将其略略审过,按照惠璘编造的口供,释其无罪。当时有一个军官,似乎知道一点惠璘充当细作的蛛丝马迹,就去告诉马峰,请以惠璘交给负责刑狱的官吏严加勘问。郭无为知道后,大怒,将这个军官斩首,灭口。

郭无为开始劝谏刘继元纳款称降,但刘氏不从。郭威还在做后汉枢密使时,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讨李守贞,郭无为曾到军门来求见。郭威向他询问当世之务,他回答得很漂亮。史称郭威“甚奇之”。但有人担心郭威握重兵在外,又延揽天下奇士,容易引起后汉隐帝的疑心,不是防微虑远之道。郭威认为有理,就没有收纳郭无为。郭无为于是隐居山里,自号“抱腹山人”。若干年后,北汉的枢密使段恒知道他有道行,就向刘崇推荐。刘崇正在招募天下士,与郭无为一聊,大悦,当即封官为谏议大夫,参议中书事,与段恒一起同平章事。

郭无为也是一怪相,据说长得四方额头,尖嘴,所谓“奇人异相”,也许说的就是这类人。史称郭无为“好学多闻,善谈辩”。乱世中,他也应该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才。

“砍柴兵”奇军突起

宋师这一次讨伐北汉,没有提防契丹。果然,契丹来援。李继勋等人没有必胜把握,引兵而还。北汉乘机入侵,大掠晋州、绛州之境。

当时,南汉、南唐都还没有平定,赵匡胤觉得这个北汉实在是让人讨厌,攻之不克,弃之不爽,又奈何不了它。想想不管什么“先南后北”战略了,给它一个教训再说。

这时,一向铁板一块的北汉,内部也出了问题。刘继元的妻子段氏,曾经因为小的过错被刘承钧的太太郭氏所责备,不久病死。刘继元就怀疑是郭氏干的活儿。当时郭氏正穿着丧服在刘承钧的灵柩前哭泣,刘继元就派遣嬖臣用绳子勒死了郭氏,并且将宫中与郭氏来往的嫔妃拷打侮辱,连男女之嫌都不避讳。刘崇的十个儿子都被刘继元幽囚起来,不到一年,全都死了,只有刘铣假装疯傻活了下来。北汉,正在从内部掏空自己。

早在收江南之前,老赵违背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攻打过一次北汉。大宋开宝二年(969)正月,赵匡胤派遣殿中侍御史等十八人分往诸州,调发军储运赴太原。又遣使四十九人到各地征发兵卒,屯于潞州、晋州、磁州等地。随后,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等,各领兵赴并州。一切准备就绪,老赵下令亲征太原:以皇弟开封尹赵光义为东京留守,枢密副使沈义伦为大内部署;昭义节度使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建雄节度使赵赞为马步军都虞候,向并州开发。几天后,车驾发京师。诏各路在太原城下会合。

车驾行至安阳附近,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韩重赟来朝见。老赵对他说:“契丹知我此行,必率众来援。他们会以为镇州、定州无备,将会由此路进入太行。卿可为朕领兵倍道兼行,出其不意破之。”

于是以韩重赟为北面都部署,领命前行。几天后,老赵到达晋中边城潞州,本来还想继续北上,但遇到了初春的霖雨,暂时在此驻跸。当时从诸州调运的粮草器械,都集中在潞州城内,车乘往来无章法,各种车挤在一起,塞满城中道路,难以行走。老赵认为军需物品如此稽留,实在没有道理,属于调度无能,就想加罪转运使。跟随老赵前来的宰相赵普道:

“六师刚到此地,而转运使获罪,敌人听到,会认为我们储备不足,指挥无方,这不是威慑远敌的办法--敌人知道,会小看我们。此事只需要选择一个善于治理繁重复杂事务的官员来此州管理即可。”

老赵即命户部员外郎、知制诰王祜速来权知潞州。王祜来后,当即制定规则,组织精干,发遣车乘,行路无阻。老赵想想,随军也需要粮草调度,就命枢密直学士赵逢为随驾转运使,铸了印鉴赐给他。

宋人魏泰《东轩笔录》说,“太祖圣性至仁,虽用兵,亦戒杀戮”。这一次亲征太原,道经潞州的麻衣和尚院,老赵就曾躬祷于佛前曰:

此行止以吊伐为意,誓不杀一人!

这一次北征只有讨伐为主,发誓绝不杀一个无辜者!所谓“不杀一人”,不是一个人不杀,而是一个无辜不杀。

北汉主刘继元派遣侍卫都虞候、侍卫亲军及宫廷卫队的高级指挥官刘继业等人屯兵团柏谷。

北汉宫廷卫队指挥使陈廷山领数百骑在团柏口侦逻,正赶上宋师李继勋前军来到,陈廷山当即率所部投降。刘继业等见宋师正盛,知众寡不敌,领兵奔还晋阳(今太原)。刘继元大怒,罢刘继业等人兵权。

李继勋等大军到达太原城下。当时契丹使者内侍韩知璠来晋阳册命刘继元为帝,晋阳于是夜开北门放韩知璠进城。第二日,置宴,群臣都来参加。宰相郭无为忽然在庭中大哭,并拔出佩刀来自刺。刘继元降尊纡贵,亲自快步走下台阶,拉着他的手让他入座。郭无为道:“奈何以孤城抵抗百万之师啊!”事后猜想,郭无为此举大概是想以此来动摇国人之心,为将来归附大宋累积资本。

赵匡胤驻跸潞州第十八天,捉住一个北汉特务,老赵亲自问他城中状况。这个特务很会说话,他说:“城中士庶遭受刘氏荼毒很久了,日夜盼望车驾,只恨来晚!”老赵听后大笑,给他衣服放他走了。

正月的一天,车驾进驻太原城下。两天后,开始在太原南筑长连城,工程浩大,又遣使发太原诸县民工数万人赴城下。这一招,老赵应该是在郭威那里学来。郭威当年讨李守贞,就用了城外筑城的方法,将李守贞生生困死。那时,年轻的赵匡胤刚刚从军,正在郭威部下。

不久,闻听大宋皇帝亲征太原,北汉不少官员开始来降,老赵一律好言慰抚,有赏赐。同时,又分派李建勋军于城南,赵赞军于城西,曹彬军于城北,党进军于城东,总为四寨围逼敌城。

一天黄昏,北汉兵突出城门,偷偷来犯西寨。赵赞率众与战,有飞来弩矢穿透了赵赞的一只脚。赵赞力战,北汉兵不退。形势似乎不妙。当时党进正派东寨都监李谦溥在西山伐木用来做军需,李谦溥远远地听到战鼓声,知道有战事。虽然此地不是他的营栅所在,虽然他也没有得到上级党进的命令,但他还是率领砍柴的部下兵士前来参战。此役,在李谦溥乃是偶然参战,但在战场上,对敌方、我方而言,这就是一支“奇兵”。奇兵突起,对两阵中敌方,就是一种震撼,对我方,则是一种激励。宋师见有援兵,士气大振;北汉兵见赵赞“有备”,随即仓皇退去。

老赵听说西线有战事,急忙率众来援,到了战场,敌兵已退。听说有“援兵”,就来检阅,但一看这些“援兵”,并非“精甲”,都是穿着很随便的士卒,一问,才知道是李谦溥的“砍柴兵”。老赵非常高兴。

大宋福将党进

当天,北汉名将刘继业又率突骑数百人来犯东寨。这就犯到了党进驻守的地盘。党进跃马挺身来斗刘继业,刘继业不敌,败退,党进紧追,麾下数人跟随。刘继业跑到壕沟深草中藏匿,北汉兵从城楼上望见,不敢开城门,从城上射箭救援。又从城楼垂下一根绳子,刘继业抓住这根绳子爬上城去,这才得以逃脱。

党进乃是大宋一员福将,此人可能有契丹血统,但后晋时期就已经活跃于中原,后周时为铁骑都虞候。他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但他参与的所有战阵都是赢家,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宋人文莹《玉壶清话》说起居舍人辛仲甫出使契丹,契丹主问他:“你们中朝那个叫党进的家伙,真是一员骁将啊!请问,你们那里像党进这样的人物有多少?”契丹主的意思是,党进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属于我们契丹族群,而中国没有这样的人物。辛仲甫回答道:“像党进这样的人物,鹰犬驽材而已,我朝行伍中,像他这样的人物不可胜数。”辛仲甫巧对,算是折冲樽俎间的一次小小“外交胜利”,史称“虏主”多少有点沮丧。但说党进这样人物“不可胜数”却不真实。事实是,党进这样的人物很少见。他在太原城下将名将刘继业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就不简单。

此人很有一点传奇色彩,史称党进形貌魁岸,平常待着时很安静,每当打仗,穿上甲胄,就兴奋得毛发皆竖,目光如电,史称“望之如神人”。

有一次党进看到有人在街市上演戏,就问演戏的人,说的什么台词。演戏人说:“正在说韩信。”党进大怒,说:“你对我说韩信,见到韩信就要说我!这是三头两面之人!”将那无辜的人打了一顿棍子。

又有故实说,天寒地冻的一个雪夜,党进在烤炉前酌酒自饮,吃得醉饱,满身是汗。他在厅前“扪腹徐行”,感到燥热,于是自言自语说:“天气不正。”恰好被门外站岗冻得瑟瑟发抖的卫兵听到,就回应说:“小人这里,天气却很正。”卫兵敢这样说话,似乎也没有受到惩罚。

有故实还说党进颇有孝心,但也有“变诈”。说他曾受诏巡视京师,只要听到里巷间有畜养鹰鹞的市民,一定要取来放走,还一边骂道:“买肉不拿来供养父母,反来饲养禽兽吗?”但有一天,晋王赵光义的一个随从臂上架着雏鹰来到市上,被党进看到,就呵斥他放鹰。随从说:

“这是晋王的鹰啊!”党进马上就变了态度,对他说:“你可要小心养视,别叫猫狗什么的伤了它!”还掏出银子来给他去买肉。此事在民间传以为笑。

明冯梦龙纂辑《广笑府》,也编派党进一个笑话,说党太尉很蠢。一次,有人来信说:“偶有他往,借骏足一行。”偶尔有外出之事,要借您的“骏足”走一趟。党进很吃惊:“我只有两只脚,若借给他,我如何行走?”下属告诉他:“信上说的啊,是向你借马,’骏足‘只是对马的一种尊称。”党进笑道:“如今世道真是不同,原来这种畜生,竟也有个道号。”

过去军中将校,自都虞候以上,入朝时,都要将自己所掌管的士兵数额记到手持的木棍上,像朝官所带的笏板,以备皇上所问。有一天赵匡胤问道党进掌多少士卒。党进文盲,不识字也不识数,就将手中木棍举一举说:“都在这上面了。”老赵大笑,认为此人朴直,待他更为优厚。

北边草原兵常常趁着秋高马肥侵凌中原,中原因此就要有“防秋”之举。越是到了秋天,越要防备北方。党进就曾被派往北边“防秋”。但在走之前,要来“辞阙”,到宫中来向皇帝告辞。一般都要在宫殿侧门内拜别。老赵知道党进没啥文化,就派个小吏对他说,你是个边臣,可以免了这个礼节。但党进非要来“辞阙”。领班的大臣也知道他文化水平太低,就替他在笏板上写了很简单的词,教他背下来。等到轮到他的时候,最后要说几句辞别的话了,他却一个字都想不起来了。就抱着笏板跪在地上,半天,仰起头来看着老赵说:“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

同类推荐
  • 秋风宝剑

    秋风宝剑

    一把秋风宝剑,伴随着大清帝国命运的跌宕起伏,注定了赵念清无可奈何的一生。无法改变的出身,难以逃避的现实,看似辉煌和荣耀实则诸多无奈的孤寂人生,充满纠结和凄婉的爱情......
  • 明朝小和尚

    明朝小和尚

    一颗救人心,两手杀人剑重生之后成了一个小和尚唯一的苦恼就是不是生在大唐佛法盛行的时代这也就罢了,谁知道和尚都当不好只好转行做起了大买卖不能打家劫舍,不能偷人偷东西那只好偷心做大官人家说不负如来不负卿但是在他看来却是宁负如来不负卿
  • 东风暖

    东风暖

    一个钦犯女儿的出身,一段卖身为奴的经历,一场主仆宫围步步惊情的历练,一腔慈悲救苦报国的成长。问心之所向,梦之所归,看春风桃花,赏秋霜月华。【读书文系】
  • 北宋大郎

    北宋大郎

    穿越成谁不好,偏偏是五短人士。矮脚老虎王英也行啊,好歹还有个好老婆,可是却成了世界知名的绿帽王,小胖子看着这副身躯,只能无语凝咽
  • 英雄归

    英雄归

    无忧无虑的山村小孩,因为战乱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却一路奇遇,相识当朝皇子,一起征战天下。然而儿女情长,钩心斗角之后,英雄所归何处!
热门推荐
  • 天之刺客

    天之刺客

    何为刺?尖锐者也。刺者,一击必杀,击之则退。天地之道,虚无缥缈;刺之道,至高至深。大道三千,吾独取一瓢。看吾手握星辰,得大道而逍遥。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
  • 陨星之影

    陨星之影

    一把被封存在墓地深处的黑色镰刀。一个不谙世事的神秘女孩。“墓地的守墓人?那是什么?”“就是守墓人哦!”
  • 现世修仙师

    现世修仙师

    背负血海深仇的洪峰为报仇雪恨,踏上了一条不平凡路。洪峰信奉:“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洪峰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仇人,报仇报得酣畅淋漓。
  •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妇女怀胎十月期间是十分注重胎教的,除了注意保健外,还注意精神修养,情操的陶冶,为胎儿提供身心舒畅、情绪稳定的母体环境,并通过有意识的感官活动,刺激胎儿大脑思维反应,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 龙吟天地

    龙吟天地

    我本无心争斗,奈何世间不肯放我。也罢,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看一个无知少年如何成就无上功绩,看一个游走生死边缘的人生,如何越挫越勇。
  • 薄荷味的微凉青春

    薄荷味的微凉青春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里,小镇里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女孩,她学习好,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走出了小镇,来到了大城市,她遇见了两个女孩,可她没想到,她们会成为闺蜜,而且一起经历了许多奇妙、烂漫的事情。
  • 金瓶梅

    金瓶梅

    西门庆结义、王婆说技、药鸩武大郎、狮子楼误打李皂隶……等故事的叙述,描写出官、商、霸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西门庆罪恶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
  • 寒光图记

    寒光图记

    唐武周年间外有突厥契丹虎视眈眈,内有群雄争斗不休。炀帝藏宝图重现江湖,大周王朝继承之争愈演愈烈。前代的纠葛,权臣的野心,诱人的宝藏,帝位的争夺。野心,欲望,贪婪,权利,仇恨这一切的一切即将拉开帷幕。
  • 宠爱

    宠爱

    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她的文字,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神幻之梦烛

    神幻之梦烛

    前生今生,故事多种元素。任何一个故事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