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9300000047

第47章 斯人已逝,“誓碑”永恒(3)

曹翰将其送往京师,赵匡胤当面问他:“卿何不早归朝廷,劳朕诏命?”

卢绛说:“臣受李煜厚禄,只知事李煜,未知事陛下。”赵匡胤说:“李煜已臣事于朕,卿于草野还在等什么?”卢绛说:“臣闻李煜归命,但未受王爵,故臣未能归附天朝。”据说这一番话也曾打动了赵匡胤,认为他“颇忠赤”,很有一颗赤诚的忠心,赦免了他。但在歙州被杀的龚慎仪有个侄子在政事堂见到卢绛,就用手板击打他,并入殿上奏说:“臣叔被卢绛冤杀!”赵匡胤闻听大怒,就来质问卢绛为何要杀龚慎仪。这时正好曹翰破宣、歙二郡时,卢绛没有金帛贿赂,曹翰也顺势入奏说:“卢绛乃一奸贼,陛下存之,为国家日后之患矣!”

于是赵匡胤命人斩杀卢绛。卢绛呼叫道:“陛下以铁券诏臣,恕之以不死。今以微罪一旦见杀,千古之下且彰陛下之无信!”赵匡胤说:“朕为龚慎仪杀贼而已,何负于卿!”按《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说法,枢密使曹彬曾上言极力保奏卢绛,说此人骁勇,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可以赦免他不死。但是赵匡胤说:“卢绛状貌酷类侯霸荣,安可留也!”

两种说法有异。但前说有“丹书铁券”,自不当杀;后说就因为长得像投降大宋又背叛大宋的北汉将军侯霸荣,就杀人,更属不当。卢绛冤。

七、庇护亲族法不公

赵匡胤的太太孝明王皇后,有个胞弟名王继勋。最初为内殿供奉官,后来做到虎捷左右厢都虞候,领彭州防御使。王皇后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但这个兄弟是一个带有精神病性质的恶人。他在西京(洛阳)做官时,曾强行购买民家子女做奴仆。这倒也罢了,更可恶的是,这些女仆稍稍有点让他不满意,就被杀掉。杀掉也罢了,尤为可恶的是,被他杀掉的人,还会被他吃掉!吃人,也罢了,还要“脔割”了吃,也就是一块一块割下肉来吃!吃人后,他倒是吐骨头,然后用小棺材装上死人骸骨,抛在野外。被他买来的女仆实在是比屠宰场的牛羊下场还要糟。史称这样的女仆,被他杀了一百多人,以至于到他门下来买卖女仆的中间人和棺材铺的老板,要频繁出入于他的府邸。他住在深宅大院之内,外人不晓他的酷虐残忍。直到有一天,他府邸的围墙坍塌,侥幸没有死的奴婢纷纷逃出,跑到宫中来告状,赵匡胤这才知道有这么一个罪恶滔天的小舅子。

赵匡胤很爱他的王夫人,但这一年王夫人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小舅子又惹了这么大的祸事。老赵对他的处罚是:削夺官爵,勒归私第,令甲士看守软禁。不久,又下诏将其流放登州。但是还没等他到达登州,又下诏赦免,改右监门率府副率。右监门是宫禁亲兵十二卫之一,率府率是侍卫军中负责山泽土产的官员。王继勋那么大的罪恶,不但没有正法,还给官做,虽然降级使用,但那一百多冤魂如何安息?

这个王继勋又被分到西京做官,而且再次犯法,史称太祖还是因为王皇后的缘故,只是对他给予了“薄责”。

王继勋故实,是圣君管理下的经典案例。这个案例证明了:无论多么优秀的圣君,如果没有司法的独立和公正,都将无可避免地存在漏洞。圣明如赵匡胤,也不例外。赞美圣君,必须看到圣君治理的有限性。

这个叫王继勋的凶妄罪犯,直到太宗赵光义时代才被正法。赵光义将王继勋捉来,同时还逮捕了从事女仆买卖的中间人,甚至还有一个跟王继勋来往,也曾吃过人肉的和尚。

王继勋仗着与皇后的戚族关系,还经常挟势凌蔑将帅。一般人都躲开他,不与他争。但有个大将马仁瑀不吃他这一套。逢到他倨傲待人时,就与他奋争对抗,甚至急眼了还捋胳膊挽袖子要揍他。王继勋因为害怕他的勇猛,只好略微屈让,但是过节越来越深。有一次,老赵要到郊外“讲武”

(军事演习),两人都受诏到郊外。他们觉得这也许是个机会,各自命令自己的部下,到时候借机灭了对方。俩人还做了准备,到市上私自买了白蜡杆,准备械斗。老赵得到这个情报,下诏“讲武”取消,还将马仁瑀出放为外官,对王继勋则不做任何处理。

马仁瑀做瀛州防御使时,他的侄子因为醉酒而误杀平民,按律当死。但是苦主爱戴马将军,也知道此案是醉酒误杀,于是来为马仁瑀侄子求情,说是“误杀”可以“过失伤人”论罪即可。马仁瑀说:“我为长吏而侄子杀人,这是他恃势恣横,不是什么过失。我岂敢以己之亲而乱国法哉!”于是令有司“论如律”,按照律法处理。对被杀的民家,还给以布帛,由他出资为之棺敛。

在处理王继勋的公正方面,赵匡胤做得还不如马仁瑀。

《太祖誓碑》

老赵有千错万错,却有一项亘古未见之德政,令大宋在本质上脱略了五代乃至历史上的种种野蛮军政,进入了文明世界,为中国历史提供了了不起的政治和思想的增量贡献,给大宋带来了恒久的光荣。这就是《太祖誓碑》。

按宋陆游《避暑漫抄》,关于“誓碑”的来龙去脉大略是:赵匡胤践祚第三年,秘密镌刻了一个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壁室内,谓之“誓碑”。“誓碑”用销金黄幔遮蔽,夹壁室门钥封闭甚严。并诏敕有司:从此以后,天子岁时祭祀,及新天子即位,到太庙礼毕后,要由有司奏请恭读“誓碑”上的誓词。届时,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侍者跟从,其余的侍从一律站在远处,不得窥见。这时,皇上要到“誓碑”前,拜跪、瞻仰、默诵,完毕,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皇上在此有何誓言。从此以后,历代帝王都要按此行事。

一百多年,没有人知道“誓碑”的内容。直到靖康之变,兵乱中,太庙各门皆洞开,才有人得以窥见“誓碑”。据说,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南宋高宗赵构因为起于仓促,没有见过这个“誓碑”。《宋史·曹勋传》说,靖康末(1126)金灭北宋,武义大夫曹勋随徽宗北迁,徽宗还嘱托曹勋,日后若有可能回南方,可转告高宗:“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也说徽宗“又言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王明清《挥麈后录》也说“太祖誓言,得之曹勋”。曹勋终于有机会从金国回来,他见到赵构,带来了徽宗的帛书和寄语,告诉赵构关于“誓碑”的内容。所以,自赵构开始的南宋,也继续了太庙的盟誓。大宋十八帝,都受到了“誓碑”的绝对制衡。

但这三条内容,有不同说法,清王夫之《宋论》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

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大宋立国,非贵族上位(这方面与大汉很像,刘邦也不是贵族),但它依然造就了前所未见的政治文明。我倾向于认为:时势造英雄,但英雄也造时势。大宋的“文明时势”,即由赵匡胤“英雄人物”所造就,其中至大之功,是“誓碑”。没有“誓碑”,就没有大宋三百二十年的“文明时势”;就像没有杰斐逊,没有《独立宣言》,就没有美国的大格局,没有孙中山,没有《建国大纲》,就没有中国的新格局一样,没有赵匡胤,没有“誓碑”,就没有大宋的“文明时势”。制度之建构,源于种种合力,在很多历史时刻,是圣人、大贤、智者、英雄个人的作为,推动了制度的建构。

保全柴氏子孙

为何“保全柴氏子孙”?因为柴氏“无罪”,老赵得到的大宋乃是由“逊周”而来。但历史上那么多杀戮前朝元首,以便斩草除根的故事,老赵为何不去做?此即去往代戾气,养天下和气。老赵有“天下目标”。他听闻、看到、亲历的梁唐晋汉周,戾气太深重了。培育国脉,养成一点祥和之气,“胜残去杀”,须有“英雄手段”。这是真的“强者”的“宽容”。

而历届宋帝也确实待周氏后人不薄。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有一条专说“宋待周后之厚”。宋太祖迁周恭帝及符太后到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太后曰周太后。

但同时为后周在洛阳建六庙,派出官员迁移神主牌位,命后周过去的宗正(管理皇室和太庙事宜的官员)按时祭享。又派遣工部侍郎按礼数到后周太祖和世宗的陵墓拜谒。开宝六年,郑王柴宗训病逝,老赵穿了素服为之治丧,辍朝十日,谥号曰恭帝,将陵墓放在世宗的陵墓之旁。

宋仁宗嘉祐四年,下诏取《柴氏谱系》,在柴氏诸房中推年纪最长一人,要他按岁时奉祭周祀。还录用周世宗的从孙柴元亨在宫中供职。又下诏:以后每次郊祀,都要录取周世宗后裔子孙一人为官。至和四年,封柴氏后人柴咏为崇义公,给田十顷,奉周室祭祀,并给西京洛阳的周庙祭享器服。

神宗时,录取周世宗的从曾孙柴思恭等人给予公职。熙宁四年,崇义公柴咏致仕,子柴若讷袭封。

徽宗时,再一次给后周恭帝的后人赐官,为宣教郎,监周陵庙,并规定世世代代“为三恪”。所谓“三恪”,就是本朝奉前代三朝的子孙为王侯,表示他们是本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恪”,有“敬”的意思。这是古来“兴灭国,继绝世”的礼制规定。三千年前的西周王朝成立后,以周之前的舜后陈国、夏后杞国、殷后宋国为“三恪”;后周则以后唐、后晋、后汉的后人为“三恪”;大宋曾封隋、唐、五代后裔,并吴越、荆南、蜀汉等国后裔为官,主宗庙祭祀,也是“三恪”的礼制延续。这类做法体现本朝“宽容”之义,同时显现视前朝为正朔,从而本朝也为正朔的意思。宋徽宗的做法,就是承认后周为正朔,这对在世的柴氏后人是极大安慰。从历史文化有机性考察,这也是将本朝纳入历史长河的一种法统安排,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一种历史连续性。历朝历代,无论优劣,皆在这种连续性中。是光荣是丑陋,都在时间的流动中,不可分割,不必截断。历史,很早就开始了,因此,不必“历史从我开始”。就这个意义言,“三恪”之礼,意义重大。

大宋南渡后,高宗也不忘柴氏后人,还特意选柴家的长者袭封崇义公。南宋理宗时,又诏周世宗八世孙、承务郎柴彦颖袭封崇义公。赵翼对此评论道:“此皆见于《本纪》及《续通鉴长编》者。盖柴氏之赏延直与宋相终始,其待亡国之后,可谓厚矣!”这些都是见诸《宋史》中的《本纪》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录。于此可见,对柴氏的恩赏一直与大宋帝国相终始,大宋对待亡国者的后人,可以说是很优厚了。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五代以来的诸帝亡国之后,几乎都没有后代;只有大帝柴荣的后代,历宋三百余年,世袭不断,与五代诸帝比较,应该是最幸运的,因为,逊帝柴宗训,遇到了千古一帝赵匡胤。

不仅如此。赵匡胤还由柴氏后人,推及其他亡国者的后人,也给予了很优厚的待遇。赵翼《廿二史札记》说“宋初降王子弟布满中外”,说大宋与诸国“角力而灭其国”,从不“猜防疑忌而至于杀戮”,这是大宋独有的特色。

湖南周保权投降,授千牛卫上将军;荆南高继冲纳土,仍令镇守其地;南汉刘鋹被擒,仍封恩赦侯;孟昶既降,赐第京师,封秦国公;南唐李煜城破始降,封违命侯;……赵翼对此评论道:

统计诸降王及诸降臣,无一不保全者!此等僭伪窃据之徒,归降本非素志,况新造之邦,民志未定,国势易摇,岂能一无顾虑?乃其主皆赐第京师,居肘腋之地,其子弟臣僚又皆分职州郡,掌兵民之权,而庙堂之上不闻操切猜防,入仕新朝者,亦帖然各效其勤,无反侧不靖之意。于此见宋太祖、太宗并包天下之大度,震服一世之神威,非诈力从事者所可及也。后之论者往往谓宋开国之初,即失于弱。岂知不恃诈力以为强者,其强更甚也哉!

统计下来发现,各位投降的亡国之君,没有一个没有得到保全!像此等僭伪窃据的伪国国君,归降大宋,本来不是他们所愿意的,何况新造的大宋帝国,民心未定,国家的形势容易摇动,太祖赵匡胤就没有一点顾虑吗?乃至于竟为这些伪主赐给京师的宅邸,居住在天子肘腋之下,他们的子弟臣僚又都到各个州郡去做官,掌管兵民之权;而庙堂之上,并没有听到有急切、猜忌、督防之术,而到大宋做官的人,也都老老实实地各尽职责,没有反侧不定的异志。于此可见,宋太祖、太宗,并包天下的大度,镇服一世的神威,这可不是靠着诈力做事能得到的效果。后世论大宋,往往要说开国之初就失之于软弱,岂知不依靠诈力做到强大的君王,比那些依靠诈力而成为强大君主的人更强大啊!

这是说,老赵不仅对柴氏优待,对归附的诸国国君也优待,原因是自身的强大。

未尝轻杀一臣

赵匡胤,不靠“诈力”而强大,是强中之强。这一切,源于老赵内心的强大。

他对自己所秉持的圣贤道义,有天然的自信。他做应该做的事时,没有犹疑,毫不勉强。待己之“俭”,待人之“慈”,待天下之“简”,全出自然之天性。“俭、慈、简”是最接近于“仁”的品性。儒学论“止于至善”,“至善”事实上是一个最佳平衡点。按照角色化原理,每一个人都在共同体中扮演一个角色。每个角色都在“表演”中。但角色可能会有变化,譬如,对儿女而言,是父亲,对太太而言是丈夫,对“君王”(上级)而言是“臣下”(下级),对“臣下”而言是“君王”,对国人言,是广义的“朋友”。传统对“止于至善”有个说法:为人君者,其“至善”之境就是“仁”;为人臣者,其“至善”之境就是“敬”;为人子者,其“至善”之境就是“孝”;为人父者,其“至善”之境,就是“慈”;与国人交,其“至善”之境就是“信”。这类“至善”境界,都是躬己自求的结果,外力是不可能强加于角色的。现在可以看到,赵匡胤在反求诸己的程序中,对“仁”这个境界有感觉。由于赵匡胤“君王角色”的自在呈现而不是表演,以“仁”为背景色,大宋天下,慢慢演绎为一个“和解”主题的共同体。

老赵试图与各类“敌人”和解。他在通往“仁”的至高境界中,踏实地迈出一步一步又一步。

为何“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人”?

老赵应该记得周世宗柴荣曾经下过《求言诏》。正是因为这一篇《求言诏》,引来了名臣王朴的《平边策》。昔日即使尧舜禹汤这样的“上圣之君”,文武成康这样的“至明之主”,都在求逆耳之言,苦口之药,何况不及他们的人呢?士大夫,是国之精英,是读书的做官人,或做官的读书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大宋“天下为公”的基本职官结构。大宋不是为了独夫利益治国,不是为了部落利益治国,不是为了政权利益治国,而是为了全面共同体而治国。这样就需要士大夫也即邦国精英的深度介入。

《续资治通鉴》记录:太祖在长春殿,对宰相薛居正说:“古之为君者,鲜能无过,朕常夙夜畏惧,防非窒欲,庶几以德化人之义。如唐太宗受人谏疏,直诋其失,曾不愧耻;岂若不为之,而使天下无间言哉!为臣者或不终名节,陷于不义,盖忠信之薄而获福亦鲜,斯可戒矣。”古来为君主的人,很少有没有过失的人。朕常常整夜想这个事,有畏惧感。如果能时时想到防止为非作恶、节制个人欲望,也许可以做到“以德化人”的大义。譬如唐太宗,他接受臣下的谏诤上疏,臣下对他的批评直接责备他的过失,他也不觉得惭愧。这样,不如不做有错误的事,让天下没有不满的言论,不是更好?古来为臣的人,有些人到最后没有保持住名节,终于陷自己于不义。这是因为忠信之心太薄,所以获得的福祉也少。君臣如此,可以自我戒惧啊!

同类推荐
  • 纪元1066

    纪元1066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依靠他的自我奋斗,同时也要照顾到此刻的历史进程。上天于我们不公,但是我们人类从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种族,我们想要的更多,就从我们身边开始,让王座上的蠢材去死吧!让远在亚平宁七山丘上的老迂腐去死吧!让敢于向我们亮出刀剑的人或是畜生,都去死!!孩子,你与我们不同,因为你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你看的比我们远,也就走得比我们更远。老爹我,很期待~~~(ps:此作品基于一部游戏《十字军之王2》两部美剧《冰与火之歌》or《维京传奇》)
  • 我是王威

    我是王威

    我是王威,无论是现代还是三国,只不过我从一个小小的普通让成为了一个在乱世之中求生的小人物。本文正式转到磨铁,更新速度以磨铁为主,各位见谅。
  • 重生之大科学家

    重生之大科学家

    一个穿越故事。一个研究生穿越到清末的故事。一个物理学研究生穿越到清末创办大学的故事。最初,他只想活下去,只想传播自己的知识。清末民初,救国图存是社会的最终问题,任何一位中华子弟都肩担此责,不容推卸。如何救国?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思考的问题。学术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历史的浪潮推动主人公,一步一步前行;他也努力挣扎,试图改变一些东西。本文宗旨:有yy,有限yy。普通读者群:211099249。VIP读者群:211103902一群、211105082二群。欢迎加入
  • 一代英才周瑜

    一代英才周瑜

    生在东汉末年,为了天下苍生,他不得不放弃个人的安居乐业,而征战沙场。在这场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他是否能全胜?而他最终又能否和自己心爱的女子携手到老?
  • 五代小书生

    五代小书生

    穿越到五代十国,家有良田千倾,又有小鬟相伴。本来也算个优哉游哉的富家阔少。奈何莫名掉进巨坑,徒然人财两空,眼看就要到手的荣华富贵,全都灰飞烟灭,不翼而飞。和郭威拜把子,和冯道论权谋,和赵延寿当情敌,给耶律德光当师爷,与花蕊夫人玩暧昧,和花间词派比文采。五代十国,茫茫乱世,求生实属不易,旷世极品小才子苏小丁奇葩的谋生之路,就此上演。~~~~~~~~~~~~~~~~~~~~~~~~~~~~~看厌了唐宋明清,小弟带你感受下五代十国的历史风情。每日两更,弱弱的求收藏~~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妻来妻往

    穿越之妻来妻往

    本书讲述了现代腐女+色女=慕容兮颜,冒冒失失的穿越到一个架空世界。运到纯情蛇王。发生一段跨时空的动人爱恋。。。。。本书结局未定,N多男主各种纯情,各种爱,各种搞笑,各种闹。。。请各位友友多多打赏,多多向朋友推荐。谢谢~(≧▽≦)/~
  • 狂妃之祸:蛇王的绝色王后

    狂妃之祸:蛇王的绝色王后

    “蛇啊,不要过来,别过来”面对她的是一条巨大的黑蛇,吓昏过去,他变化成人,浅浅的绿眸看见她变得深邃,妖娆的面容浅紫色着装,她绝美容颜,有一双绝美的紫色眼眸,他爱上了她,而她更爱他,为此她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她为他不惜牺牲性命,他抛开一切救她,当她睁开绝美的眼眸时她不再是她,她冷漠心狠,最终的离他而去,他展开了寻妻之路,他发誓:若再见她,绝不再让她离去,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可他该怎样才能找到她
  • 完美造化

    完美造化

    天地有始谓之玄黄,天地初开而生,蕴天地万物,造化之母,是为万物之源,天地之根本;宇宙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为天地之母,谓之洪荒;浩瀚的宇宙中,星系众多,星辰无数,奥秘无穷;在这生灵纵横,万族林立的星空中,来自地球的叶莫是否能够在这神话般的时代立足,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完美造化,为您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星空,尽请期待……
  • 美女的功夫神医

    美女的功夫神医

    一个只知道占便宜的好色神医,绝不肯吃亏的奇葩男人,而且还是一个无良的大色狼,在他的思想里,就是想要娶很多很多的漂亮老婆。在被自己的师傅,一个同样无耻下流的老头赶下山之后,在一次撞车之中遇到了一对性感美丽漂亮的姐妹花,就这样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却成就了胡言的热血一生,过着幸福刺激的生活。
  • 血脉之契

    血脉之契

    “为什么你能从千里之外将我召唤至此地?说”墨天的表情不觉带上了狠厉,手下的力道越发重了一一顿觉的呼吸困难“墨氏先祖当年遇难是曾经得一人所救从此与其定下生生世世的血脉之契,以紫眸为标志,不会忘了吧?”一一不答反问
  • 神国怒世

    神国怒世

    天边有龙,衔宝而居;星芒日曦,六世徘徊;诏令世界,声闻于天……一句“世间从未有过的剧情”,能否留住英雄心……
  • 倩心晶莹

    倩心晶莹

    本书主要描述了王家,罗家,张家,三个家庭之间的感情利益纠纷。及男女主角之间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之间所做的种种思考和决择。书中各色人物轮番登场,为了自己或别人共同演绎出人生的各种角色。
  • 荏苒时光遇见你

    荏苒时光遇见你

    十年,人变了,心变了,你变了,我却没变。
  • 契约的交错

    契约的交错

    契约的交错,契约者的碰撞。飘散的契约洒落于元耀之中,绝对的能力不同的传奇。或许你有一天也正好与它擦身而过,落在你身后人的肩头。但是不要去羡慕,能被被契约选中的代价往往是你我所不能认同的......一张被遗忘的契约却不知为何飘落到了另一个世界,人群之中不断寻找着契约者。不过它所带来的除了能力以外却还带来了灾难、厄运与不幸......死神没有感情,可是他却不想失去感情。
  • 轮回之千年等待

    轮回之千年等待

    百年轮回,千年等待。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