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2600000008

第8章 宋人关于“舍传求经、会通三传”的理论阐释与学术实践的理论阐释与学术实践(2)

第一,经传有矛盾时,信经弃传或者说“援经击传”。如孙复解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曰:“水不润下,麦与禾黍之苗同时而死,故曰‘无麦苗’,非谓一灾不书,伤及二谷乃书也。案:伤一谷亦书,定元年冬十月陨霜杀菽是也。此圣人指其所灾而实录尔。”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三,《通志堂经解》本。 “一灾不书”是《公羊》之语,孙复以定公元年经文与之相矛盾处对之进行驳斥,是标准的“援经击传”。承孙复所开之风气,刘敞、叶梦得、家铉翁等人对杜预注《左传》所言的“经误”都作了明确批驳。如《左传》有庄公六年“冬齐人来归卫俘”的经文,而传文为“冬齐人来归卫宝”,杜预言“《公羊》《谷梁》经传皆言‘卫宝’,此传亦言宝,唯此经言俘,疑经误”,叶梦得批判曰:

经言“卫俘”,传作“卫宝”,《公羊》《谷梁》亦作“卫宝”。《书》曰“俘厥宝玉”,则俘亦宝也。而《左氏》例“诸侯不相遗俘”,俘,囚也,则与宝为二义,故杜预遂疑经误。按:经书“齐侯来献戎捷”、“楚宜申来献捷”,传以捷为俘,则经盖以俘为宝,以捷为囚,当从经,不必改俘言宝也。叶梦得:《春秋左传谳》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杜预据《公羊》《谷梁》经传及《左传》之文对《左传》的经文表示怀疑,是合乎情理的,孔颖达作疏时就根据“保”的古文字形“”与“俘”相似而认为“俘”为“保”字之误,而“保”与“宝”古通用。应该说,孔氏的结论是正确的,清人赵坦例举了多条证据证明“保”与“宝”相通详见赵坦:《春秋异文笺》卷三,《皇清经解》本。叶氏对杜预与孔颖达所言理由视而不见,对《左传》之例进行批驳,强调经、传在“俘”、“囚”问题上的差别,从而得出“当从经,不必改俘言宝也”的结论。叶氏这一结论的得出非常武断。他忽略了《公羊》《谷梁》经文为“卫宝”的事实,按其结论,正确的经文当是“卫俘”,《公羊》《谷梁》的经文为误,但他没有对此作出说明。如果按他所言“经盖以俘为宝”,则用“宝”与“俘”是一样的,《公羊》《谷梁》经文不误,《左传》传文亦不误,也就用不着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了。由此可见,宋人一味强调尊经,有时也难免矫枉过正,流于穿凿,宋人自己对此已有所认识。晁公武就说:

大扺啖、赵以前学者,皆专门名家,苟有不通,宁言经误,其失也固陋;啖、赵以后学者,喜援经击传,其或未明,则凭私臆决,其失也穿凿。均之失圣人之旨,而穿凿者之害为甚。晁公武着、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第二,虽不对三传之说进行驳斥,但对经文的解释常与三传不同,或者对三传都不以有何大义的经文大加阐发。如刘敞解庄公九年“夏,公伐齐,纳纠(“纠”,《左传》作“子纠”)曰:

此子纠也,何以不曰子?讳也。曷为讳?襄公之子也。父母之仇,弗与共天下;昆弟之仇,弗与共国;君之雠视父母,师友之雠视昆弟。然则其言纳何?纳子纠,宜也;公纳之,不宜也。或问于孔子曰:“以德报怨,何如?”孔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刘敞:《春秋传》卷三,《通志堂经解》本。

《左传》对此没有任何解说,只是记载齐公子小白已经先由莒国入齐即位。对齐公子纠称“纠”,《公羊传》认为君前臣名,当时身为臣子的齐公子纠相对于鲁庄公必须以名为称。刘敞认为《春秋》书“纠”,是为了隐讳齐公子纠是鲁庄公杀父雠人齐襄公之子的事实,为鲁庄公帮助杀父雠人之子而讳。再者,《公羊传》认为经文书“伐”又书“纳”,是为了说明即使鲁庄公采取军事行动也无法使齐公子纠入齐即位为君,即“伐而言纳者,犹不能纳也”;《谷梁传》则认为“当可纳而不纳,齐变而后伐”,是讥鲁庄公没有掌握好护送齐公子纠入齐的时机;而刘敞认为经文书“纳”,是孔子对鲁庄公“以德报怨”的讥刺。由上分析可知,刘敞的解释与三传全然不同对刘敞此条经文的解释,主要采用了冯晓庭《宋人刘敞的经学述论》(台湾东吴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之说,详见该论文第136~138页。襄公二十一年“晋栾盈出奔楚”,《公羊》《谷梁》均无解,说明它们认为当中没有什么微言大义,《左传》只是详细记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及过程,刘敞却从中阐发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云“道莫难于治天下,而天下之治在国,国之治在家,家之治在身。身不治,国、家不可得治也”刘敞:《春秋意林》卷下,《通志堂经解》本。

再如文公元年“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左传》只详记其事,《公》《谷》二传都认为经书会葬合于礼,但赵鹏飞认为书会葬为“非礼”之行为,曰:“诸侯五月而葬,僖公之薨至是三月,而王使叔服来会葬,非礼也。非天子不制度,不考文,而天子自失之,非所以示制。”赵鹏飞:《春秋经筌》卷八,《通志堂经解》本。又如昭公二十二年“王子猛卒”,三传都没有涉及建储之事,黄仲炎却发挥出人君当重视建储之事,早立储君,早选贤臣辅佐,以避免自己身亡之后大臣们各以私意立君而引起祸乱的道理来黄仲炎:《春秋通说》卷一一,《通志堂经解》本。

二、会通三传

任何一门学问的发展都离不开已有的成果,完全自创是不可能的。三传是最早诠释《春秋》的著作,故解《春秋》经也不可能完全置三传及其注疏不用。所以,宋人主“舍传求经”,但并不能弃三传不用,而是破除三传壁垒,会通三传,根据自己解经的需要,对三传的合理处加以吸收。

在思想认识上,宋人对三传之失多有指责,但也充分肯定了三传的可用之处。欧阳修曰:“夫传之于经勤矣,其述经之事,时有赖其详焉,至其失,传则不胜其戾也。其述经之意,亦时有得焉,及其失也,欲大圣人而反小之,欲尊经而反卑之。取其详而得者,废其失者,可也;嘉其尊大之心,可也;信其卑小之说,不可也。”欧阳修:《居士集》卷一八《春秋或问》,《欧阳修全集》本,北京:中华书局,2001。他认为三传虽有失,但在述事、述意方面都有可取之处。王皙则以“有瑕之玉”比喻三传,主张弃瑕而用玉,用其合理之处。曰:

左氏……又有广录杂乱不实之语,混合其间,固当裁取其文以通经义,如玉之有瑕,但弃瑕而用玉,不可并弃其玉也。二传亦然,其大义虽失,内有数句可用者,亦裁而用之,以遵君子宏通之义。王皙:《春秋皇纲论》卷五《传释异同》,《通志堂经解》本。

李纲则认为经为本,传为枝叶,经必待传而通,“弃传而观经,则是去甘石之书而窥天也”;对三家传注“异同不合之说”,学《春秋》者“宜精思深考,揆之以道,索之以理,取其是而去其非”李纲:《梁溪集》卷一六三《书襄陵春秋集传后》,《李纲全集》本,长沙:岳麓书社,2004。许翰针对有学者只重《左传》的行为也“道三《传》不可偏废”许翰:《襄陵文集》卷一○《答李格朝奉论春秋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叶梦得承“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的说法,曰“夫《春秋》者史也,所以作《春秋》者经也。故可与通天下曰事,不可与通天下曰义”,将《春秋》分成了“事”与“义”两个方面。他认为三传因各有所偏,故都不能尽得《春秋》大旨,“《左氏》传事不传义,是以详于史,而事未必实,以不知经故也。《公羊》《谷梁》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而义未必当,以不知史故也”,因此他作《春秋传》“乃酌三家,求史与经,试尝为之言,以俟后之君子而择其中”叶梦得:《春秋传序》,载《石林先生春秋传》卷首,《通志堂经解》本。

在学术实践上,宋人会通三传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经文兼采三传。汉唐时期,三传间壁垒森严,经文的差异是三传各自的标签,不可能相互混用。啖、赵、陆打破三传壁垒,根据解经的需要,首开混用经文之端,至宋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作法。孙复、刘敞、程颐、孙觉、崔子方、胡安国、叶梦得、李明复、黄仲炎、家铉翁等人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兼采三传经文。由于是按需取用,“各家自三传中所采的经文并不尽相同”汪嘉玲:《胡安国〈春秋传〉研究》,第56页,东吴大学硕士论文,1998。

第二,注文兼采三传之说。对应经文上的三传兼采,宋人在为《春秋》作注时,视解经需要三传兼采,不做任何说明,也无任何规律可循。下面以刘敞《春秋传》为例,对此作一说明。

隐公五年“春,公观鱼于棠”(“观”,《左传》作“矢”),刘敞解释为:

何以书?讥。何讥尔?观鱼非事也。隐公将观鱼,公子彄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者,纳民于轨物者也,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非此二者,谓之乱政。故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出而治兵,入而振旅,以考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而已矣。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君所不及焉。”隐公弗听。棠者何?齐上之邑也。刘敞:《春秋传》卷一,《通志堂经解》本。

这段训解对“棠”的解说以及认为《春秋》书“公观(矢)鱼于棠”是为了讥刺鲁隐公,与《公羊传》一致。“观鱼非事”的说法,则与《谷梁传》“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公观之,非正也”等见解如出一辙。所陈述的公子彄(臧僖伯)的劝谏之辞,则是删裁撷取自《左传》的记载。刘敞《春秋传》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四库馆臣便言刘敞《春秋传》“不尽从传,亦不尽废传”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六《春秋传》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仔细分析刘敞对三传的采用,可发现一个特点,即《左传》一般取所记之事,取“释义”处很少,而对《公羊》《谷梁》则多取义。

刘敞是宋代开风气之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开创的这种会通三传的解经模式为宋代大多数《春秋》学者沿用,成为理所当然的解经之法。苏辙着《春秋集解》便以《左氏》为主,参以公、谷、啖、赵诸人之说苏辙:《春秋集解引》,载《春秋集解》卷首,《三苏全书》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朱长文着《春秋通志》“兼取三传而折衷其是,旁考啖、赵、陆淳诸家之义,而推演明复之言,颇系之以自得之说”朱长文:《乐圃余稿》卷七《春秋通志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胡安国《春秋传》也“事按《左氏》,义取《公》《谷》之精者,采孟子、庄周、董仲舒、王通、邵尧夫、程明道、张横渠、程正叔之说以润色之”晁公武着、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取三传合理之处。吕祖谦撰《春秋集解》,“博考三传以来至宋儒诸说,摭其合于经者撮要编之”朱彝尊:《经义考》卷一八七引张萱语,北京:中华书局,1998。陈傅良着《春秋后传》,“通二传于《左氏》,以其所书,证其所不书,庶几善求笔削之旨”赵汸:《春秋左氏传补注序》,载《春秋左氏传补注》卷首,《通志堂经解》本。张洽《春秋集注》“凡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与汉唐以来诸儒之议论,莫不考核研究,会其异同,而参其中否”张洽:《缴春秋集传等申临江军使衙状》,载《春秋集注》卷首,《通志堂经解》本。程公说着《春秋分记》,“推《春秋》旨义,即《左氏传》分而记焉,事虽因于《左氏》,而义皆本诸圣经,又旁采《公》《谷》及诸子之说精且要者附正其下”程公说:《春秋分记序》,载《春秋分记》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家铉翁着《春秋集传详说》,“取三传之能得圣人意者,列之篇端,传有不能尽,兼采诸儒之说,诸儒所未及者,然后述其鄙见,不敢因人之所长又从而毁之也”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卷首《纲领》,《通志堂经解》本。“三传之是者取焉,否则参稽众说而求其是”家铉翁:《读春秋序》,载《春秋集传详说》卷首,《通志堂经解》本。

总之,宋人承中唐啖、赵、陆之风,在思想认识与学术实践上都体现了“舍传求经、会通三传”的特点,使啖、赵、陆时代的“异说”变成了宋代的主流学说,《春秋》宋学最终取代了《春秋》汉学。

同类推荐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

    灯红酒缘、光怪陆离,这个时代是如此陌生,周洁茹将光代的生活刻画得纤毫毕现,将一些现象展现得如些直接,直接到令你吃惊。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吗?当然是!这就是当今的这个抒情时代!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有一颗过分文艺的老灵魂,却梦想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曾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写作,多篇影评在网络备受好评,获得万千推荐率,形成个人独特创作风格,并逐渐被读者喜爱与支持,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另有个人博客,日记以生活散文、情感随笔居多,点击率曾一度跃居网易博客排行榜前列。现为《东方风情》影评专栏作家。近年来,多篇作品发表于《女友》《读者》《南腔北调》《矢量年华》等国内一线杂志。
热门推荐
  • 灰语年华

    灰语年华

    讲述的是一只有情有义的小狼,小时候受了小女孩的救命之恩,为了报恩,力尽千辛万苦,终于如偿所愿;小狼的一生犹如烟火一样璀璨……
  • 天师守护神

    天师守护神

    我是个孤儿,从小在山中长大。他是个孤儿,是大公司的总裁。我,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成为了他最好的“守护神”。本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后来怎么变成他做了我的守护神呢?
  • 小野猫擒郎记

    小野猫擒郎记

    艾玛,还是一纸契约,她既当老婆还当保姆,她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用俗语来说就是野猫一枚!重点眼前这个男人太难搞,太过分,太腹黑。看小野猫怎样擒获这匹饿狼!他们从契约到相爱,因猜忌而分离,再我相濡以沫,是否能真正的懂得爱的真谛。
  • 浴火女神傲天下

    浴火女神傲天下

    她,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他,是冷如冰山、杀人如麻的顶级战神有一天,她遇见了他,便倾心于他,怎料,换来的却是他无尽的折磨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残暴慢慢变成了溺宠,她更加沦陷可当她怀孕数月,他来了,但不再有温柔溺宠的眼神,他拿着一碗堕胎药,递到她面前,宛如死神般的声音传到她耳边:“你真以为你成了枝头上的凤凰,本王宠你,你因为要让你生死不能!”她喃喃问:“为何你要这样对我,我何曾得罪你,我会让你后悔的!“好!我等着!”他俊美的脸在她眼中是多么刺眼,她用尽一身力,跳下了悬崖。再度睁开美目,她仍是她,但身份却变了,她是大陆上四大教派之首——紫幽楼楼主的孩子,下任紫幽楼楼主,让人闻言丧胆的雾之女神,大陆上唯一一个能与他媲美的女神,再次相见,后悔万分,,她还能原谅他吗?
  • 沐沐含情之瞥一眼幸福

    沐沐含情之瞥一眼幸福

    周思怡,未婚先孕的单亲妈妈,七年前遭遇初恋的背叛之后,她和家里决裂,从学校退学,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经过最初的慌乱不堪之后,生活总算逐渐稳定。但表面平静的湖水,真如她以为的那样吗?卓一洋,父亲是市公安局局长,他从小的教育都是军人化的,他唯一的理想,也是当一名优秀的刑警。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学习,没有其他,直到巧遇一场意外的爱情……他与她的相遇,用一句古诗来说,就是,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个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和一个尝尽人间冷暖的单亲妈妈,谁都没有想到,爱情是怎么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待到已成定局时,才猛然发现,彼此的人生,似乎就是为了这一刻而存在。他那么明亮透彻,像是在她灰色的生活里,照进了一束亮光……
  • 月下侠骨柔

    月下侠骨柔

    一个侠骨柔情的少年,他不想找麻烦,麻烦却来找他;他身遭不幸,却勇于斗争,以此来夺回本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我,要说的就是这个少年的故事,这是他的故事。
  • 天芒记

    天芒记

    天降天芒,懵懂少年,漫长修炼,逐步解开天芒的奥秘。亘古时期,大燕王朝,多少英雄岁月,铁骨铮铮。群王世家,几辈大业。潜伏数年。古云,正统血脉。修仙之路路漫漫。在权位与长生,在享受与寂寥,看他如何行遍漫漫人生路。修仙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一步步成长,在休闲与勤奋中修仙,那才是一种情怀....修仙世界危机重重。人心不可测。苦难的锻炼。挫折的考验。折戟沉沙,又获奇遇。传统仙侠,风云再起,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触摸我们望向那长生大门。上古遗族,海外真的遍地宝藏吗?老屋还你一个原始原本的仙侠世界,百态尽掌握之中。
  • 冰琴冷画

    冰琴冷画

    元和大会上,她以他的首席弟子出席并坐在偏席……那此后的灵魔册封大会上,她成功夺得一代剑师的席位……那一夜他们结为夫妻,并相许生生世世守护在对方的身边……而在灵界战争中,他身受重伤,昏迷不醒。她奔走四方,终于得到唯一个方法————以你的死换取他的生。冷画,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诺言你违背了…………
  • 修罗鬼门

    修罗鬼门

    我叫马飞,从小跟师傅抓鬼除魔,十八岁当校花保镖,斩百年老妖,除千年尸王,一人一刀一路斩妖除魔。QQ书友群:530236150
  • 柴氏春秋

    柴氏春秋

    胡亮,因一场车祸回到异空间中类似于五代十国的时期,并从此成了柴荣。此后苦学武艺,成年之后执掌柴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唐门,随大周高祖郭威南征北战。群雄逐鹿,辽阔江山,苍茫大地,看他如何驱除胡虏,一统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