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500000019

第19章 手记之十一:“两栖”农民(2)

2002年,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一座蔬菜冷藏仓库。但村里的农民不种菜,我没有业务可做。没有办法,农民种菜还得引导。第二年,谁种1亩地的菜我补100块钱,结果种了300亩,我补出去了3万块钱。当年收购销售了七八万吨,挣了十几万块钱。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和品种,我承包了300亩地,种了两年,示范带动。我自己赔了,但把群众带动起来了。村民种了1000多亩的菜,我订单收购,两年挣了30万块钱。第三年就扩大到2000多亩了。现在已经辐射到周边的几个村子,种植蔬菜的面积1万亩了。我和省农科院签订3年的合同搞合作,在当地试验开发新品种。蔬菜种植由最初的2个品种,已经扩大到11个。根据本地实际,我打算重点推广种植绿菜花、白菜花、西芹和莴笋,三年内种植面积都超过1万亩。这样,群众有奔头,我有生意可做。试验的种苗,都是我公司的育苗温室培育的,无偿提供给村民试种,我保护价收购。去年培育50万株辣椒苗,种成功了,村民都赚了钱。今年培育了100万株,结果遇上罕见的恶劣天气,辣子苗得了立枯病烂死了。我又补充其他种苗,赔了25万元。为了长期利益,亏就亏了。现在村民种菜效益高,每亩地收人都在3000元以上呢,出门打工的农民都回来种菜了。种菜是露水财,赶不上行情,就得铲掉再种。经过这几年的折腾,村民们也适应了这个市场变化。以前你不搞订单,他就不种。现在只要你收购,他就种。赶上市场行情走高,他卖高;赶上市场行情走低,他卖低。赶不上市场行情,就铲掉,他也没有意见了。从不种菜到订单种菜,从试验推广到自觉种菜,这确实是一个过程啊。我付出了努力,村民增加了收入。今年,我在北京、上海、广东开了三个销售网点,把品牌打出去,做自己的真正的蔬菜生意3我摸索了6年,现在就要开始收获了。不过,城里的粮油生意也得继续做下去,两不误,两促进啊。

董万和(蔬菜营销户,41岁):

我七岁就没了母亲,是我父亲拉扯大的。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就务农种地。三年后,自己买了一辆东风牌卡车,跑运输给当地的水泥厂拉石料。那时候,各种费用低,能挣钱。四年后,就开办了一个石膏厂,生产石膏纤维板,自己搞装修。又干了四年,装修不用石膏纤维板了,企业被淘汰了。还能做什么呢?我想了几天,就买了一辆农用车,开始贩卖蔬菜。把白银的番瓜、黄瓜拉到青海西宁去卖,生意做得不错。当时县政府号召种高原夏菜,我就种甜脆豆,也卖到西宁去了。第二年,村民种了300多亩甜脆豆。我与村民签订合同,保护价收购,当年全部卖出去了。2001年我在村上建了一座冷库,专门经营蔬菜加工销售。当年的纯收人达到30多万元。采摘甜脆豆的时候,300多人在我的冷库里打工,都是本村的村民,光劳务费就支出了20多万。

现在,我一心一意经营冷库。从前年开始,不搞订单种植了。春播前,我的公司搞一些宣传,告诉农民今年要种什么,指出一个大方向。具体种什么,农民自由选择,收购价格随行就市。我有出口经营权,但缺乏周转金,受制于大老板。如果自己直接经营出口,利润空间就大了,我和种菜的农民都受益。我们这地方种的甜脆豆、荷兰豆,色泽、豆形都很好,品质全国一流。农民知道哪些药能用,哪些药不能用。我也装备了农药残留检测设备,超标的菜不收购,农民也就自觉地遵守农药使用标准。农民的观念变了,普遍认为菜种得好才有人收购,才能卖出好的价格。刚开始种菜的那时候难得很。农民认为祖祖辈辈种地,种出来的啥东西,就得收购啥东西。谁不收购,就要拉过来倒在谁家的院子里,要闹事。现在都按公司的收购质量要求种,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农民习惯了,把菜就种好了。我们种植营销的真正是绿色蔬菜,这不是空口说的,有农业部门的检测依据呢。

我承包镇农场的300亩地,租期是30年。灌溉不方便,主要种小麦、胡麻。从种到收,全用机械。雇用4个人,搞田间管理。一般年成,亩收人三四百元。

魏永慈(个体运输户,51岁):

这几十年,一路跑过来,不容易啊。我是1974年高中毕业的,先在村小学当了2年民办教师,后在县石油公司干了9年,当出纳员和会计。又到乡经委干了两年,当采购员,跑的地方很多,最远到了福建的宁河。又在乡砖厂当了两年的厂长,承包经营,三个人合伙,结果亏损了,散伙。

从1989年开始跑车搞运输就到现在了。80年代坐班车到兰州,下车先办两件事。一是买一张兰州报,一是吃一碗马子禄牛肉面。

1989年买了一辆东风牌卡车,开始跑运输。主要是从靖远煤矿给市区里的锅炉房拉煤。当年就拉了5000吨。那时候,市区里烧煤的锅炉房多,用煤量大,利润也好。曾经有四辆卡车,一年要拉20000多吨煤。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五年。现在锅炉改烧天然气,烧煤的少了,市场也小了,去年才拉了10000多吨煤。80年代一吨煤50块,去年每吨煤260块,今年涨价更高了,我挣的是运费。过去每吨给40块,现在给60块。运送1吨煤,利润就是10块钱。汽车是自己的,司机是雇用的。要天天跑,不能停。过去一直发800块的月工资,现在发1500块。过去煤多好拉,乱采乱挖的多,有证无证都开采。现在煤少了,无证小煤矿全部关闭了。煤不好买了。我干的时间长了,就靠关系,基本能保证货源。干这事不欠账,一月结一次,点票子,麻烦少。把各种关系维护好就行。

2005年我发现村上一个叫海家沟的地方,有200多亩耕地荒废了,挺可惜的。我跟村干部商量租了下来复耕,租期是3年,头两年不交租金,第三年每亩交100块钱。当年,我花了十几万块钱,把地整平,把水渠配上了。前年全部种上了玉米,成功了,收人了30万元。去年种的是洋葱,收了800吨,当时卖不出去,就埋在地里等机会。结果埋到今年春天,还是卖不出去,冻掉了,烂掉了,打掉水漂了。洋葱主要是外销,前年市场行情特别好。我赌了一把,结果输惨了。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太多,没有办法出口。农产品销售风险大,种在地里是钱,拿到市场上就不值钱了。

洋葱种失败了,就养牛。我从山东买了98头肉牛,自己办牛场养了55头,让农户以牛还犊的方式养了43头。今年下半年就要繁殖了。把牛养成,每头牛能赚3000块钱。饲料不发愁,那200亩地都种玉米,秸秆青贮。养牛就是为了把玉米秸秆消化掉,牛粪又是好肥料。这样,种养结合起来,良性循环。

从根本上说,我的心里惦记着家乡,惦记着土地。这两年种地雇当地劳动力,工资每年开支10万块,给当地农民增加一些收入,我心里面也是高兴的。去年洋葱种亏了,但工资一分钱都没有少。我对土地有感情=这两年种地,隔三两天就跑去看一回。庄稼长得好,那感觉就像心里开了花。外国人担心中国的粮食会出问题,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有地就要种,不能荒废了。像我这样年龄的人,挨过饿,见过饥荒,对土地有感情。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这个感情了。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不在土地上用功,一个心思都跑到城里打工,是个大问题。只要土地上的收人提高了,农民还是愿意种地的。现在的问题是农民种地比较效益太低了,一算账对比,就撂下土地进城了。其实,城市里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也不是遍地黄金。在城里打工挣钱,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这个村离县城近,有先天优势。土地面积大,土壤又好,搞设施农业,种瓜种菜还是有奔头的。现在农民手头都缺钱,靠贷款,利息高,肯定不愿意。这是一个瓶颈,看怎么破解呢。

我的户口在村上,家在市区。生意在城里,根还在土地上。我的心愿是让三个孩子好好读书。将来种田打工,都需要文化。搞农业也是现代农业,决不能干没有文化的事。村里还有我的老房子,哪一天城里没有事情可干了,就回乡下去。现在做生意,离不开城市。人老了要在城市里生活,我看这是一个落后观念。将来的农村,交通便利,购物方便,空气干净,环境优美,最适合人居。我做乡下人比城里人自豪。我是“两栖动物”,身在城市,心在农村啊。

同类推荐
  •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那已是上个世纪的早晨。燕赵故地朔风呼叫,水陆码头的天津卫硝烟弥漫。海河两岸冰天雪地,七连勇士们出生入死,在黎明前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指导员马占海倒下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和霞光一样火红,各路大军潮水般地向金汤桥涌来,战友们将那面旗帜高高举起……
  • 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从前没有情人节

    从前没有情人节

    从前没有情人节,那时的爱情却似乎更加简单纯粹,也格外浓烈。那个时代的爱情,通常是源于手写的情书,一支笔,几张雅致的信纸,再将一股浓浓的深情流经笔端化作墨迹,化作一个个溢满爱意的文字,便造就了一封情意缠绵的情书。而五四时期的情书更是因其肆无忌惮的缱绻缠绵,让第三者读来要掉一地鸡皮疙瘩。其中的痴、傻、肉麻、撒娇是中国人压抑了两千年热情井喷般地爆发。历数中国文坛,这样的代表性人物更是繁若星汉,鲁迅和许广平、巴金与萧珊的,徐志摩和数位红颜,沈从文和张兆和……这些情书或狂热直白、或真挚朴素、或诙谐幽默。它们记录这些爱人间真挚的情感,也一再提醒我们那早已模糊的爱情原本的模样。
  • 她认出了风暴

    她认出了风暴

    本书讲述了萧红从儿时到死亡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着重讲述了萧红短暂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萧红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萧红的一些进步青年好友状况。萧红在困境之中仍坚持不懈地创作,克服经济困难和身体上的疾病,最终留下了传世名作。其对文学创作执着的精神令后人敬仰,而她的个人遭际又令人唏嘘不已。
  • 鲁迅精品选

    鲁迅精品选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的文学创作,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可珍视的思想文化经典。继承并认真学习,研究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不断培育、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的人文素质,必然是大有裨益的。《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鲁迅精品选》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散文集《藤野先生》以及散文诗和部分诗歌、杂文等。希望通过阅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鲁迅精品选》能帮助你更透彻地了解鲁迅,开拓阅读视野,获得智慧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热门推荐
  • 乱世颜

    乱世颜

    女尊帝国废材七公主,从小就被贬谪到荒山之中自生自灭。现代科技强大试验品落颜兮强大阵容,电闪雷鸣之时,就是我夺嫡之时。妖孽纷纷踏至,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天下第一阁魅洛阁阁主颜兮公子是人尽皆知的断袖公子。【作者君脑洞大开,不喜勿进】
  • 极致宠爱:总裁的情人

    极致宠爱:总裁的情人

    她的婚礼上,他用枪抵着新郎的头,冷笑道:“你若敢嫁给他,我便要了他的命。”她看着他,眼里全是恨,语气却带着无限哀求,“你到底想怎样?”“做我的女人,跟我回去!”他几乎是命令口吻对她说。“决不,我宁愿死!”当她发现自己冰冷的心,被他渐渐的融化,才知道他的禁锢掠夺,不过是想让她生下孩子,送给他那即将过门的妻子。当她执意要离开的那一刻,他冰冷的世界全部幻灭,悔恨,无尽的懊悔,他愿意穷其一生只换她一人。五年后,当她再次出现,站在他的面前。他便疯了一般的宠她、爱她。而她热情,任性,不要名分,她只做他的情人。却不知她真正要的,是他的命!
  • 斑走天下

    斑走天下

    这个世上不会事事如你所愿,活得越久…越是能体会现实里只充斥着无奈痛苦以及空虚…听好…世间万物…有光的地方必定有阴影,若有胜者这一概念,必定同时存在着败者。若心生维持和平这种自私的想法,就会挑起战争。若想守护,爱必会衍生出恨,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无法被分离,这就是现实…
  • 小爷爱上一名男子

    小爷爱上一名男子

    待到权倾朝野君临天下又是忙于百姓社稷,以冠明君千古,终了却是一生用尽青丝蘸了白雪那时允出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也已是百枕孤寂淌一滴泪,谁人晓知人君华富一生的无可奈何,随波逐流的恋恋不舍其实他呀跌跌撞撞走来心头一直有个记挂的人,怎奈事与愿违。
  • 如果我们睡过你会娶我吗

    如果我们睡过你会娶我吗

    余诗二十一岁,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一切,她为了救母亲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 岛主倾城
  • 天生治疗师

    天生治疗师

    想写一本女人为主角的玄幻,因为身为女人,也想拥有热情挥洒,逍遥无憾的江湖生活。当然也会有爱情,亲情,友情。且看林淼淼如何演绎江湖儿女,爱恨情仇,快意江湖。推荐!评论!收藏!投票!一个都不能少吖~~~加油!!
  •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藏传佛教宁玛新伏藏传承者,敦珠法王新宝藏持有者,国际西藏学会发起人,《西藏仁波切》著者。——杨瑞智巴活佛。由西藏活佛亲自作序,第一本真正的佛商养成手册。东方人管理企业,要运用适合东方人的管理方法;现代人感悟佛法,要应用适宜现代人的佛门法则。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无往不利;一个有智慧的团队,将战无不胜。这是一个属于佛商们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 狼牙特战队

    狼牙特战队

    狼牙刀锋,丛林战神,铁血柔情,谁与争锋。败,也要对手肢残体裂。胜,就要傲气冲天!看一个新兵蛋子的兵王传奇,为战友报仇,为知己义无反顾,为国家抛洒热血,一把飞刀,一把钢枪,一身好功夫,一腔热血,一段奇遇,看新兵蛋子王峰怎样从一个新兵一步一步的成长为众人仰慕的兵王,如何成为站在世界最高峰的兵王。新兵连的遭遇,集训队的苦练,任务中的磨练,知己的患难与共,真挚的战友之情,他们是热血的战友兄弟,他们更是敌人眼中冷血而令人恐怖的狼牙特战队。
  • 出逃婚约:首席的弃爱娇妻

    出逃婚约:首席的弃爱娇妻

    家有超极品公公,新婚第二天看见他站在阳台上闻着我的内裤……新房惊现死猫,内衣不翼而飞,搬家后怪事连连……婚后生活乱成一团。方青山跟我保证:我一定会努力,许你一世安稳。可是转瞬间,他却牵着别的女人的手站在我面前,跟我说:梦琪,我们离婚吧。不日之后,小三的尸体出现在新房楼下的下井道里。我这个情敌,成了理所当然的杀人凶手。小三,又是小三。离婚,又是离婚。多么俗套的戏码,却让我差点丢掉了性命。如此夺命惊险的婚姻,我如何保全自己,而我的爱情,又在哪里?方青山,说好的一辈子,难道就是这般的短暂吗?而守护我一生的人,你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