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500000034

第34章 手记之二十二:农民啊农民(1)

“现在农村有三难:看病难、养老难、上学难。”村主任李育俊这样说。

村主任李育俊还是个村医。

他说:“我们农民基本上是‘小病养大,大病等死’。在我的卫生所来看的都是头疼脑热,都是村子里的人。一年能卖出去1万块钱的药,平均每天有3个病人,一年大概1000人(次)。80%以上的病人要欠账,蛇蜕皮,年年看,年年要。如果不欠账,没有人会来看病,卫生所肯定要关门的。我行医二十多年了,有一些药钱永远都要不上,也没有打算要。明知道要不回,就算是积善成德,干一些善事吧。正常情况下,村子里每年都要死掉20多人。这几年人口不净增,死亡与出生、婚嫁持平。村里的杨吉泉,56岁,患胃溃疬,没有钱治疗,在家里蹲着挨痛,死掉了。‘五保户’张登祖,67岁,患肺心病,没办法,一次次地买安眠药,凑多了,全喝下去,睡在弟弟的热炕上,再也没有醒过来。汉永武,62岁,患慢性病,经常疼,没有医治,死掉了。许多老人都这样耽搁掉了,一个‘老病’就是理由,就把一个活人推到死路上去了。活人一场啊,农民的命真是太苦了。许多老人长期患病,叫我去看一看。子女们只让看一看,不说买药的话,只问这个‘老病’怎么办哩。我也只好忍着心痛说,这个‘老病’也就没有太好的办法,慢慢在家里养着,走着看呗。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天天遇着的都是这样的一些人。年轻人身强气壮,小病一抗就过去了,耽误致死的少。月子娃耽误掉的多。穷讲究,没有满月不能出门,有病了,就在家里烧香磕头地折腾。叫我去看,常常都是奄奄一息,没治了。妇女生孩子也有耽误掉的。农民都不去医院生,就在自己家里生。生得顺利,大人、小孩都平安。生得不顺利,不是要大人的命,就是丢小孩,还有大人小孩都保不住的。因为缺钱,去不了医院,住不起医院,吃不起药,这是农民最伤心的事。

“困难户把维中,与哑巴弟弟两个人过活。五十多岁了。那天说,我大半辈子没有吃过药,今年腰腿疼得很,快要命了,就去村卫生所买了些止疼药,花掉了5块钱,心疼得了不得。我这一年给卫生所帮了5块钱啊。”

5块钱,真不够一些人吸一根香烟,不够城里的孩子吃一口零食,不够一些人打一次电话说几句闲话,而一个农民竟把它看得比五十多年的生命还珍贵。这是何等的哀痛啊!

王国龙,34岁。光棍。其母张秀,60岁。母子相依为命。我走进这个家的时候,母子俩正在抹眼泪。

张秀说:“我耕种5亩水地。种小麦5亩,收1400斤;蚕豆2亩,卖500块钱。还有一亩没有平整,不能耕种。养猪1头,鸡6只。这5间房子是她舅帮着盖起来的。国龙三四年前患病,慢慢地不能下地干活,守在家里。在省城的一家大医院检查,说是脊髓病变,治疗花掉了6000块。病情有了好转,医生说还得交6000块作押金,继续治疗就有希望治好。没办法只得出了院,吃些中药维持。唉,真是难死人了。如果我上吊,有人给这么多的钱,我巴不得上吊哩。这钱不是树上的叶子,说摘就能摘下来。预备着把这房子卖掉,再把猪和鸡卖掉,看能不能把娃的病治好。这娃要有个三长两短,我这一把年纪了,还怎么过哩。要是娃前头走了,我就跟在后头呢,还有啥办法哩。亲戚庄邻的钱,都借遍了,至今一分都没有还上,娃的病不见一点好转。再张口去借,连人家的睑都不敢看呐。信用社已贷过一次款,没有还上。人家天天催着叫还上哩,现在连信用社的门前都不敢去呀。这里张家的放贷,虽是一分的利息,也不给我们这样的人家借一分钱。明摆着,你拿啥东西还账哩。我这命,咋这么苦啊。娃他爹死得早,也是没有钱祸害的。有钱医一医,或许不会那么年轻就早早地死了。过啥日子哩,眼看着连命都保不住了。老天也没有长个眼睛看一看,把我这把老骨头收走,换个我娃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不行吗?”

张秀声泪俱下,王国龙躺在土炕上,望着天花板,不说一句话,眼眶里噙满了泪花,闪闪的,终于止不住滚下来,顺着两颊往下流。泪痕像两条蠕动的腿,扭曲着苦难的影子。

正午。阳光剌得人睁不开眼睛。

一个大姑娘正站在一间低矮的草房里,赤身裸体,披头散发,脸色惨白,眼光呆滞。这屋子窗户洞开,木门紧锁。土炕上连一根草都没有,也如这姑娘,赤裸而冰凉。据说,这姑娘从小就患了病,没有得到有效的医治,后来精神失常,渐渐地没有了人样。

“最大的麻烦是生病。”老支书王生荣摸着自己的腿子说:“我这腿和腰疼了好多年了,现在坐下去站不起来,站起来坐不下去,没有办法,眼看着要命呢。医生说可以治疗,要么住院,要么吃一些中药,也能奏效。哪来的钱住院吃药哩,就这样挨着吧,活过一天算一天,一甲子的人了,够本哩。害得起病,吃不起药。庄稼人就这么活着。没病就是干活,有病躺不倒还得干活,躺倒了再说。小病挨着,大病抗着,实在抗争不过去了,找村医看一看。村医说这病闹大了,才想些办法去大一些的医院诊断,但往往是没进医院门就知道自己不行了。病到晚期,像秋霜打过的树叶子,熬不了几个日子。村子里五十岁以上的人,没有一个健康的,人们浑身都是病。常常是自己觉着啥地方疼,就去卫生所随便买些药片片子吃。不逼急了,没有人去县医院检查,就是去了,也不肯按医生的要求查,还怕査出大病来。偶尔有‘送医下乡’的来了,人们光去检查却不买药,还说‘唉’我就这个病’。”

人口学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比例将达到14%~17.7%。在农村,老人与子女住在一起的比例超过80%,但是收人来源和生活料理依靠老人自己的比例分别超过50%和80%。现在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还算是便宜的。送干礼7000块,买‘三金’(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花了1万块,买衣服花了7000块,平时跑来跑去花掉了6000块。现在一般都要送‘三金一拖’,就是外加一辆拖拉机,我送的算是少的呀。办婚礼招待亲戚朋友花了14000块,收礼钱也大概是这样一个数字,掼了个平跤。人情嘛,有来有往。主要是买肉、买菜、买烟酒。烟是三块五毛钱的兰州烟,酒是一瓶子15块钱。我开过20年的车,儿子开了8年的车,都是给老板们跑运输,挣了些钱,凑下来就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现在手里连一分钱都没有了。农村的各种人情费也不少。礼钱是硬的,少不得。俗话说‘人情不是债,便把锅来卖’。娶儿嫁女,结婚一般都是30块到50块,贺寿也是这样。娃娃满月,小孩子百天剃头,学生毕业,盖新房、建新门,买拖拉机、摩托车,这些事都要去祝贺,一般都在二三十块上。过年了,走走亲戚,礼品也是不能少的。这几年以来,人们越来越讲究排场了,人情也越来越重了,人情消费越来越高了。过去主要是‘红白事’,现在又添了生日、满月、升学、修房、开业、结干亲,名目多得很。每户每年人情费起码上千元。往往以彩礼的厚薄和办喜事的排场来看女方的身价,评判男方的贫富,拿客人的多少来衡量家庭的社会地位。村里的人们过一个事情,都要讲究这个。”

“每学期的学费就像父母的紧箍咒。”这句话是一个叫李长彩的中学生说的。另一个叫张正强的中学生说:“为了供我和弟弟上学,家里卖掉了唯一值钱的一头耕牛。有多少次家里都是把买农药的钱拿出来让我去上学的。高三第二学期实在没有办法,家里卖掉了准备过年的猪。自从我和弟弟开始上学,家里过年就没有杀过一头猪。”

傍晚,我一路打听着走进老丁家。

院子里长着一棵杏树,一人多高,杏子已经摘光了,树下用砖头搭了一个鸡窝。北面是6间低矮的土坯房,老丁说是1982年盖的。东面是5间虎包头的堂屋,没有粉刷,也没有门窗,用塑料封起来,还没有使用。老丁说是2000年亲戚们帮助盖起来的。坐在院子里的一个小木凳上,我和老丁拉家常。老丁说话的时候,眼睛里始终噙着泪花。

“我是1956年生的,老婆小我一岁,是个壮劳力。两个儿子,老大叫丁文元,老二叫丁文旦。争气得很,今年都考上了大学,一个是兰州理工大学,一个是南京信息工程学院。按理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可我高兴不起来,这几天背着两个孩子淌眼泪。我这个当爹的没有本事,两个儿子人学就得16000元,我怎么也搭凑不齐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亲戚朋友借遍了,给政府该张的口也张了,使尽浑身解数,才凑了11700元。眼看着报到日期就到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我在1983年得了坐骨神经疼,又是腰椎间盘突出,什么重活都干不成,住过一次医院,22天就将就着出院了。老病没好又添新病,这几年高血压病折磨得简直活不下去。现在就这么在家里养着,干不成体力活,挣不上钱,每天还要吃降压药和丹参片。我是电工,这活我也能干,可人家看我病兮兮的,谁也不要我干的。自己干,又没有设备,干瞪眼没办法。一年挣不上几个钱,脚下的窟窿越来越大。家里全靠老婆子硬撑着。去年她在附近建筑工地上干活,架杆塌下来差一点砸死,现在是脑震荡后遗症,也干不成重活了。哎,包工头撒手不管了,脑震宁30元,就吃一个星期,买不起啊,不吃又不行,头疼得要命。她的药主要是娘家的亲戚给买的。去年,外父跑到学校去叫小儿子停学打工哩,差一点断送了儿子的前程。这过的是啥日子,说不成啊。

“家里一年得搅6000元钱。两个儿子的学费和伙食费就得5000元。在学校他俩老吃的是从家里带去的饼子,一天上一次灶,大概花2元钱吧。回到家里自己动手,大的做饭,小的烧火。两个儿子从上初中开始就没有做过新衣服,穿的都是校服和亲戚们送的一些旧衣服:现在要上大学了,给每人买了一套新衣服,总共花了150元。初中三年,没有骑过自行车,十里路,他俩走来走去,到县域上高中了才坐班车。星期天轮流回家取馍。新华书店是他们的第二课堂,买不起书,每周星期天都跑去看。

“家里种6亩5分地,细算起来没有多少收入。1亩6分小麦收了1200斤,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呢。8分玉米收了800斤,添补着吃。3分高粱能扎100扔出去14万块钱。不交钱,过不了关,手续拿不到手,车开不到路上。跑在路上,各种费合起来,多得了不得。光停车费,每月就是300块。春运、春检费600多块,驾驶员、票员上岗挂牌分别是580块。如果超员拉客人,罚款就没个准,警察说了算。不超员挣不了钱,超员罚了款更倒霉。燃油的价格几乎天天上涨,每天也得100多块钱。两个人吃一顿饭,就是光填饱肚子,也得花掉十几块。淡季里,基本上天天亏损,旺季里一天能收入100多块。淡多旺少。一年四季天天跑,平均下来一天不到100块钱的收入。这车儿子媳妇合力跑了三年,还没有挣出来,银行的人隔三间五上门催贷款,心里焦灼得很呐。坐下来,仔细想一想,这小客车其实给公家跑着呢。农用车,‘兰驼’三轮车,不使用,停在家里,都有人会追上门来,收这费收那费的,害得农民把这庄稼地里使的车藏起来。”

苗生祥,运输队队长,管理着220多辆车。

苗生祥说:“要我说呀,这管车的上级单位实在太多,乡政府、县运管所、交警队、工商局、车管所、县交通安全委员会、县技术监督局、地税所、国税所、中心运管所,还有保险公司等十几家,都是婆婆,都有关口。光审验这一项,以‘东风’牌卡车为例。城市通勤费5000块,上检验台费330块,车辆维修费最低2000块,审验费70块,合起来就是7000多块钱。能买得起车而养不起车、跑不起车的原因就在这里。农民的头上庙太多,向农民伸的手太多。”

老支书王生荣说话的语调依然那么沉重,听起来每说一句话,都好像犁地拔麦子那样,要付出一身的汗水来。

他说:“现在最大问题是靠土地生活不下去。粮食价格低,农药和化肥不断地涨价,生产成本高而收人低,亏损着没办法种下去,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出外去打工,找活干,卖力气,养家糊口,谋个好日子过。村子里60%以上的人出去打工,1000多人在外谋生。分散在全国各地,最远的在东北,主要搞饮食服务。去年人均挣回来六七千块钱呢。留在村子里的基本上是老人、小孩和妇女,人称‘386199’部队。把土地交给这些人种,根本种不好。地力越来越差了,越种越没劲了。村里发动群众搞一些公益事业,根本没办法搞。你想想,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喊破嗓子喊来了一些人,也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和干不动活的妇女儿童。

同类推荐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完美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新语文课外读本: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 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

    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

    本书是北大教授张颐武最新散文集,本书为作者的华丽转身之作。作者在这本书中一改大学教授以往在大家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不谈学术,只谈为人处世之道,是作者少有的一本适合不同读者的老少咸宜的正能量读物。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古人洞穿人情世故的通达,生命思考的透彻,待人接物的谦和,学习追求的执着都让我们有茅塞顿开之感。看这些人生的警语,常常觉得自己处事的缺点毛病都被说中了,自己的局限和短板以及努力的方向被讲清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从这样的一句渗透着古人对人生感悟的话语中得到启发。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生命是一场旅行(下)

    生命是一场旅行(下)

    当你没有达到目标时,也许你可以说:“是的,但看看我们途中所发现的东西!看看这些因为我尽力去做而走进我生活的美妙东西!”生命正是挖掘的过程中才具有活力。而且我相信到最后真正要紧的还是过程中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逆天书神记

    逆天书神记

    少年江杰,幼年遭逢家庭巨变,身负血海奇冤,受尽打压、委屈,却在艰难逆境中成长、进步、征战,纵横天下,终成一代星空书神。
  • 娇妻甜甜宠:阎罗不霸道

    娇妻甜甜宠:阎罗不霸道

    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哇哦,果断扑上去!单纯阳光小正太?快到碗里来!邪魅美如画的妖娆美男?求勾搭!不过,这位戴面具的大叔?您哪位?挡着我看美男了,让一让可好?“嗯?昨天的洞房花烛你可还满意?来,为夫再帮你好好回忆回忆!”“叔叔,我们不约!”(读者交流群:591792123)
  • 幻世江湖客

    幻世江湖客

    苍天如狱,修真本是逆天而行,尘缘已尽,何须执着?万事万变,最终没什么不变的是世界,始终不变的,那是本心。执着是必然过程,而非必然结果,若是连本心都变了,还修个屁的真,逆个屁的天?哈哈哈哈,妙论,妙论!
  • 风雪漫歌行

    风雪漫歌行

    恨平生,情断青丝,秦关漫漫无人会许一生,且歌且泣,红尘作伴到白头乾坤混沌,我只手撑破,笑看四方千载迷局,我打碎棋盘,纵横捭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愿获你一度欢颜万古作茶,岁月碾尘,我对你的真心依旧芳纯
  • 东林本末

    东林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帝天下之两世孽缘

    女帝天下之两世孽缘

    男尊女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缘来缘去非流水,花开花落有心知。万物阴阳两均分,孰高孰低凭人为!凤凰昂首,脚踏苍龙,权倾天下,女帝为尊!
  • 火指

    火指

    这是一场战争,也是一场传说。是仙也是妖。这里是历史的遗迹,也是未来的科技。
  • 河西人物

    河西人物

    河西村的那些人物们,一个比一个有个性,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 别被自己干掉

    别被自己干掉

    身在职场,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犯下的错误杀死的。要成长,要成功,首先要战胜自己。本书罗列了职场人必须规避的九种禁忌,即九种“自杀式”,作者对每一种禁忌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自救法”,以帮助你规避职场禁忌,取得更好的发展。
  • 绝世妖孽:废材擒天下

    绝世妖孽:废材擒天下

    一夜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神秘领域随之消失,则她随着帝国跨越地球来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她堂堂1009年的特赤手,竟穿越落败之女的身上,背负丑恶骂名,未婚夫带着新欢上门来找揍,她一手反掌打的他们狗血淋头。她是天下第几?天下第一。前会杀人,后会救人,可谓样样第一,岂容尔等放肆!幻灵被废?被药物控制?她逆转局势,让这些灰飞烟灭!神器神兽滚滚来,萌兽求收养。凡界动荡?一招全平!神界挑衅,看她如何力挽狂澜,一手遮天!“想跑?”某不要脸的妖孽狗腿的跟在她后边。“你很无聊。”某女一脸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