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600000015

第15章 乡情记忆(9)

在孩子们看来,不要说商店那二层小洋楼的气魄,可以使其他村庄悄然无声,即使高高的柜台后面站着的很洋气的售货员,那喷薄而出的远乡口音,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不由人从心底升起对李店这地方的向往来。就连从地头耕作回来的老黄牛,也迈着不同凡响的步子,从街上走过,一看到它们从容不迫的方步,就可知那都是见过世面的。如果把邻村的黄牛吆到李店来,让它们从街上走一走,说不定连步子都不知道咋迈了。

对于这样一个名叫李店的小镇,我是早已生出羡慕之心的,总想去看看。然而,希望的实现终究不易,每遇机会,任凭幼年的我怎样地哭闹,临了,仍是不能像邻家的孩子那样跟着大人蹦蹦跳跳着去。说是不易,因为大人们总是嫌我小,走不动一来一去四十里的羊肠小路,便一味地否决我的请求。看来,得到家里的许可真是比上天还难,我只好另寻他途。终于,机会不期而遇,我便有了第一次去李店的经历。

那是上小学四年级,老师们说要选几个同学到李店买面,我有幸在被选之列。

说是第二天就要去,我兴奋得等不及似的。农村孩子第一次离开村子,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该是和去北京看天安门没有什么两样的吧!

于我,去李店或许要比去北京还要迫切得多,因为去北京的奢望我是从来也没有生出过的,因而也就无法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了。可是去李店就不同,希望的火焰反复升起,又反复熄灭,看似实现而又未能实现,想必一定是膨胀到了极致。总之,在去李店的前一天晚上,我都是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度过的,整整一夜,翻来覆去,无法成眠。隔那么一会儿,我会起身打开窗子,看到圆月仍旧挂在天上,没有一丝要落下去的痕迹,月光下的村子,静得出奇,夜风不失时机地越墙而来,直扑胸怀,让人不禁打个冷战。连忙关窗,躺倒,仍是不能入睡。再次推窗,圆月已挂西天。月光不再明亮,房的影子也已占住了大半个院落,遥望东方,还是先前的一片墨色,离天亮还早得很呢。一夜间,这样起起坐坐,不知反复了多少次。等睡意渐浓,慢慢进入梦乡,已是天快大亮的时候。再次推开窗子,却发现天下了一场雨,雨虽然住了,但天空还阴着,地上泥泞不堪。看来李店去不成了,这样想着时,竟自委屈得哭了起来。到了学校,老师们建议天晴了再去,可同学们显然没有那么大的耐心。面对一群说什么也不听的孩子,老师除了同意外,还能再做什么呢?那次去李店,其印象无非是,路,真难走,除了雨后路滑之外,尚有路窄的缘故。

小河春秋

村北,有一条小河。现在是早已断流,河底裸露,只余一条毫不生动的河床了。

曾经,村里人把这条小河看做村子的灵性。有水存焉,村子就没有失去过灵气。对村子而言,“河”的概念可谓深入骨髓。其实,准确一点说,那不叫河,因为和“黄河”、“淮河”这些被称之为“河”的奔流者相比,它最多属于谷中溪流。但正像人们把赖以蜗居的这个小小村庄称为“村”一样,这条溪流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河”。也许因为过于平常,它竟然连一个供人们呼来唤去的“小名”都不拥有,更别论起有什么诸如夹在书页中传之久远的事迹了。即便如此,正像天雨一样,如果说独具磅礴之势倾泻而下者是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者也是雨的话,这山间轻流何以就不能称为河呢?说不定,它作为村里人的一个精神寄托,一走出村头,绕过山的尽头,就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入了黄河了呢?

姑且叫它小河吧!小河源自何处,没有人能说得清,流域多长,也没有人能说得清。但它的微末如芥、貌不惊人却有目共睹。因为细小,人们最容易把握它的脉搏。哪里是最窄处,哪里又是最宽处,村里人熟悉得跟自家孩子似的。它扭动着纤纤细腰,蛇一般灵动流畅,对两岸人家,来去交通,丝毫不构成威胁。就算最宽处,也只需架一段独木桥,并不费什么力气。即使雨季来临,秋水暴涨,那也不过是增加几处脚石罢了。如果是枯水时节,连脚石都不用,只需轻轻一跨便可跃过。但不论是春暖冰融,还是夏水淙淙,甚至冬月呈一带白冰,小河从来也不曾断流过。作为村子里唯一的水源地,小河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便可想而知了。

沿着河的南岸走一走,即可见藤蔓结瓜一样地吊着几处沙泉,或清或浊。泉边上杂乱地布满水桶底面盖上去的印痕,不用说,这些泉眼,正是村里人吃水的地方。

河边掏泉,说白了,泉水实际上就是河水,只是为了避免人畜混饮,才不得不有此一举。秋冬两季,河水看上去还算清冽,村里人便直接在河里取水。尤其冬天,河一封冻,冰下的水清澈见底,不愁没有水吃。春天稍差些,早春刚解冻,消冰水带着黄亮的泥沙顺流而下,沿河几乎找不出一处能澄清河水的地方,只好在河滩上不断地打沙泉。但躲过了春荒,一俟河水变清,人们又可担桶下河了。最糟糕的当数夏日,烈日曝晒,河水日渐瘦身尚在其次,更为无奈的是,河里生满了沤绿的水草,上面挂着逍遥飘浮的蛙卵,蝌蚪们来来往往,很是自在。蛙们更是敲鼓鸣唱,自得其乐,浑然不解人们沮丧的心情。等人们在沙滩上掏好了泉,还没用几天,泉边又见绿苔和水草,定睛一看,蝌蚪们早把这儿当做自己的乐园了。蹲在泉底的青蛙,鼓胀着两只大眼,透过水面,直瞪瞪地看人,吓人一大跳。更有甚者,那牲口也奇怪得很,每到这个季节,它决然不喝河里的水,不知是嫌河水有怪味,还是看见绿草、青蛙害怕,总之是一惊一乍,不肯近前。但沙泉里的水,它一点也不嫌弃,喝得咕咕有声。人畜争水,这泉水还有什么吃头?可想而知,这段时间,村里人的日子是最难挨的。

当然,村子依赖小河,不仅仅是靠它吃水。不是吗?春天了,人们会把黄亮的春水拦蓄在小坝里,担水点浇两岸快干枯的玉米苗、菜苗。人们用小河的水挽救着庄稼,用庄稼挽救着人们。夏天了,小河就成了村民的天然澡堂,孩子们必定要下河“打蛟水”、捉泥鳅。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身背晚霞的余晖,把草帽、满是汗渍的衬衫,扬手丢在河滩上,绾起裤子,赤脚钻进温热的水中,洗一洗满是汗水的头脸,再洗掉两脚泥土,顿感清爽轻松了许多。一天的劳累、生活的艰辛,在这一瞬间被河风吹了个净光。再不,等夏粮进场,打碾装袋,只等颗粒归仓,便提一篮子的脏衣服,去河里搓洗。知道这时小河的水无人饮用,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秋风吹起,人们还要把准备过冬的山野菜担到河里淘洗干净,然后压到缸里,一冬就不用发愁小河历尽沧桑,走过无数春秋。放眼望去,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条涓涓细流,却拥有一个宽阔的河床。早年的水浸漫之后留下来平展展的沙石平铺在地,形成河滩。可以毫不费力地推想,小河也有过汹涌澎湃的过去。比如,盛夏时节,上游下了暴雨,不出几个小时,河水卷着浪渣——一些木头、柴草等——满河床翻滚而下,人们会带着好奇,拥到河边,欣赏小河的另一面风采。勇敢者还下水去捞浪渣,用叉接住那些木柴,“啪”的一声,甩到岸上来。过个三五天,等木柴晒干,一根绳子捆回家,可当柴烧,也可煨炕。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及至河水翻出河床,对两岸的庄稼、村庄构成威胁,恐怕就是百年不遇的了。正如小河曾经拥有很宽的河面一样,它也拥有由宽而窄,由窄而细,由细而没的事实。只是人们未能准确把握它的走势与脉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河有了明显变化的,及至意识到有什么不妙时,小河已然断流。现在想起来,这个过程,恐怕也就十年的光景吧!

干了的小河,就如一个干枯的眼眶,仿佛在苦等着一滴很大的泪水。村民除了怀念它的过去,惋惜它的消逝外,并没有因此而惶恐不安。相反,他们先是在村子的低洼处很坚毅地打井,后又在河滩取沙修建水窖,虽然井多为枯井,窖也因无雨而干涸,但一旦有雨,村民总是把窖灌得满满的,足够一年半载的用度。河水断流了,但人们却开垦了河滩,种上了苹果树,靠开春后的一点消冰水,通过点浇点灌,硬是救活了河两岸的苹果园。村民看着村东村西成片的果园,不禁暗自惊叹,小河有水的时候,人们为什么就没有想过种苹果树呢?而今水没了,苹果园倒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河之由小而没,正如事物的生生灭灭一样,世间万物不定都有这种轮回转化的过程。只是感叹于这河变化得何其快也,尚没能让人领略出它的风韵来,就已放弃了先前的活力,自甘消弭于石缝青草间。这也许正是一种自然力的见证,抑或更是人为作用的结果吧!

2007.11.13

山上人家

故乡的阳屲山,挂着数十户人家,他们和山下的村庄是一脉所系。远远望上去,极普通的,就像山顶上冒出的荆棘丛。

他们面南而居。沿着山上丰富的石板路拾级而上,曲曲折折中,不觉已进入门前逼仄的小巷。那巷子是高高的门洞参差而成的。置身院落,祖辈留下的土坯房早已无迹可寻,如今的阳屲山,红瓦砖墙,错落有致。恰是午炊时分,袅袅的炊烟笼罩了整个山梁,人立其间,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种风味。

他们的庄稼地,飘落各处,和山下人家的地交错着。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更迭,就这样,他们和山下的人常常照面,问候交流,彼此熟悉。一对耕牛,一条扁担,足以诠释他们的辛劳。于是,他们的汗水,掉在地上摔成瓣儿,开出遍地的庄稼、遍野的山丹花。

阳屲山的人家,山下都有果园呢!春节刚过,园子里的积雪尚未消尽,他们老早就去了,将一年的疲惫抖落在地。打好了地畦,把山沟里的消冰水用细管引到园子里,看着春水悄无声息地渗透,他们的脸上漾起舒展的笑意。等天气暖和了,冬月里淘净的细沙,全都铺到了地里,先用特制的木耙把沙推平,再用扫帚轻轻扫过——他们侍弄果园,跟照顾自己的婴孩一样细心呢!站立树下,温暖的目光从树上漫过,眼睛里,仿佛尽是芽苞和花蕾。不用说,到了秋后,这里又是胖胖的一地丰收。

最好是在三月来,会赶上阳屲山满坡的桃花、杏花和梨花,赶趟儿一样地开放。

还有三月雨带着山外的问候也飘来了,阳屲山的人家便沉浸在花的清香和雨的滋润里。最热闹的,是他们的苹果园,疏花、疏果、套袋,忙得在原地打转儿,都迈不开步子了。此时上山,是很幸运的。

杏黄的六月夜,一直醒着,大忙,他们磨镰哩,烙饼哩,收拾农具哩……黎明,蛐蛐儿正诉说着夜的凉意,牲口棚里的灯一亮,随即又一暗,村里的大门,东一声,西一声,吱吱呀呀地开了。连孩子们也提上拾麦穗的柳条筐,匆匆忙忙地赶十里山梁,跟着大人进山收割熟透的夏天去了。六月夜,谁都比风急啊!

秋来了,阳屲山的人家会住到苹果园里,给苹果取袋,先剥外层,轻微地透点光,过几天再剥里层,让阳光一下子把苹果围起来。不出十天半月,满园的苹果便一个一个地红透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摘取,像捧着宝贝似的。等山下的马路上汽笛响起,他们知道,阳屲山的苹果又要到很远的外地旅行去了。此时的阳屲山,正是秋醉流红时。

阳屲山的第一个大学生,打起背包,赶山下的早班车时,故乡的人们都被惊喜震醒了。而那年,Q城一个花朵般的姑娘,来到阳屲山,死活要给小栓子当媳妇,着实让故乡惊讶了。小栓子这小伙儿心灵手巧,在村子里小有名气。别看他成天和土地打交道,但学手艺却样样快、样样精。后来去Q城学打戏鼓,不仅鼓打得不乱点儿,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在Q城剧团里学啥会啥,什么琵琶,什么扬琴,什么二胡,什么三弦,到小栓子手里,一件一件全变得乖巧听话。这不,小栓子的这些能耐,愣是吸引住了Q城的这位姑娘。当她坐班车长途颠簸来到阳屲山,并且没有嫌弃小栓子家的土炕,也没有嫌弃小栓子家煤油灯照亮的夜晚,依然要做这里的小媳妇时,故乡的人们被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温情温暖着。虽然,小栓子说服了姑娘,第三天就送哭哭啼啼的她回了家,但故乡的阳屲山从此却多了几分神秘和魅力。

山上人家,现在已悄然换了新装,早已不是当年小栓子家那样的境况。这里的人们,正在铆足了劲追赶着山外飘来的和风。用不了多少年,她会和外面的世界缩短距离,相信是以另一种风度!

2007.02.26

同类推荐
  • 像花儿般灿烂:女生雅楠的博客

    像花儿般灿烂:女生雅楠的博客

    本书是18岁女生冯雅楠的博客文字和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网友留言的精彩选辑。在书中,你将看到一个美丽女孩真实感人的内心世界,那里包含着爱与自由、坚强与勇敢、友谊与亲情…… 而在这场与癌症抗争的搏斗中,在这个爱与勇气传递的过程中,那些与她相知相遇的孩子们也经历了生命面对重创的人生,他们突然间长大了。雅楠用心和生命奉献给我们的作品,充满了勇气、希望和生命的意义……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1917—1927年是青年胡适名满天下、如日中天的巅峰十年。他引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公众舆论,参与思想、政治论争,争夺文化霸权,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短短十年,青年胡适一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公共知识分子”、“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本书大量征引第一手材料,跳出胡适研究窠臼,纠正周策纵、唐德刚、林毓生、周质平、罗志田等名家旧说,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多面胡适”
  • 风云大玉商

    风云大玉商

    该作品描述了三个玉商家族“郑家”、“马家”、“王家”的恩怨情仇,以及主人公顾玉鹤与三个女人的传奇情感经历,再现了真实战争环境下小人物的坎坷命运。书中主角顾玉鹤的养父是一位闻名遐迩的玉雕高手,不料他在雨夜离奇被害。顾玉鹤为寻找真凶,带着妹妹月亮来到翠龙谷,随即两人的命运发生了离奇转变。误打误撞、李代桃僵、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的怪事频频发生。随着顾玉鹤命运的起伏颠簸,《风云大玉商》中每个人身上都展开了一场真诚与丑恶,忠诚与背叛,放弃与坚守的博弈,在悬念叠生的布局中,最终引发出一幕幕爱恨情仇。
热门推荐
  • 我不成仙1:断尘绝念

    我不成仙1:断尘绝念

    她是“半路出家”的女主角:“这不是坦途,也不是绝道。它只是一条……我选的路。”他是“德高望重”的师父:“难道你觉得,我会这么轻易被一只大白鹅收买吗?至少也要两只吧?”他是“尊师重道”的“师弟”:“你有什么资格被称为大师姐?连我也打不过,你不服,我会打到你服。”它是众生景仰的崖山:“虽然咱们崖山都是靠脸吃饭的,有什么不服气的,咱们拔剑台见!”……茫茫十九洲,强者如云,实力为尊,且看最帅仙侠女主角,如何践行“拔腿”美学,创十九洲不灭传说!
  • 重生壕宠,老公太凶猛

    重生壕宠,老公太凶猛

    她重生成破产千金。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他强行绑到民政局登记结婚。“女人,取悦我,我就饶了你。“这男的疯了吧!传说他富可敌国,那她岂不是可以继承很多“遗产”?可是竟然连零花钱都不给她?传说他冷酷霸道,这倒是真的!就连在床上都不许她睡觉!喂喂,我只是个重生的,圈养报复什么的请不要找我啊!
  • 家有灵妻是个宝

    家有灵妻是个宝

    爱情不需要太过轰轰烈烈,淡淡的也可以很美。幸福淡淡的,才能如细水长流般直到永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若是偶而路过觅园,你会看到一个红衣的长发女子站在开满荷花的湖边。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别害怕,因为她已经发现你了。其实你不用害怕,她只是在跟她的“朋友”谈话,刚好被你看见了而已。
  • 一起文艺,一起青年

    一起文艺,一起青年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文艺青年成了一个贬义词,从人们嘴里说出来,不仅显得古怪生硬,还有些格格不入。其实抛开成见,我们真实面对自己,我们会发现,曾经年少的那个自己,也像我们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文艺过……当我们看到苏韦桐对爱情对艺术那份傻气、率真、固执、坚持时,我们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苏韦桐经历过的,我们曾经也经历过。写这部小说,不是给文青们正名,而是让我们看到内心里的那个自己:文青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真实过好我们的每一天,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就不会自怨自艾。
  • 噬灵之刃

    噬灵之刃

    一把来自地狱的魔剑,一把出现斩人后便会吸收对手灵魂的魔剑。一件地狱之子送给一个懵懂少年的礼物,一个普通少年作为代理死神的凭证……
  • 见鬼档案我与鬼之间的故事

    见鬼档案我与鬼之间的故事

    灵异传闻、恐怖故事到底是不是空穴来风?一宗灵异事件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别有用心的目的还是真有怨念亡魂的作祟?所有的一切都让研究了一辈子灵异档案的艾仕帧教授为你一一述说......本部作品首次将艾仕帧教授创作的《灵异理论》公开并将其用来解读社会上热传的灵异故事。利用艾仕帧教授所掌管的灵异档案,将最为真实的、原始的灵异事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本部作品内所有的灵异事件,或许没有最为血腥、最为恐怖的场面描写,但所有的一切都“贵在真实”!
  • 神左门

    神左门

    天下将乱,看导演与影帝之间的较量。没人有错,只是执念不同罢了。
  • 多情摄影师:模特公司私密事

    多情摄影师:模特公司私密事

    我是名普通的摄影师,自打遇见她之后,我的一切都改变了。
  • 异界龙腾

    异界龙腾

    异界的荒岛,隐藏在密林中的远古飞船,这就是段涛睁开眼睛看到的一切!他在飞船中意外地找到了一件神奇的铠甲,从此开始了他的异界历程。
  • 吓死人不偿命

    吓死人不偿命

    神秘的丛林,可怕的公墓,惊悚的火葬场,绕不出去的迷宫-------。夏飞逸带你进入一个又一个让你惊声尖叫的故事,波浪式的情节设定将故事和你的心情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好看让你无法呼吸、无法释卷。如果你胆小,请走开,如果你胆大,请点击观看!准备好了吗?深呼一口气,本书吓死人不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