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700000013

第13章 老广播

时下,故乡农村谁家没有个彩电、洗衣机、电话等家用设备。就拿最能代表农村当时最高生活水平的结婚彩礼来说,日子越过越好了,村姑们的眼界就像村头的大路不断地开阔,眼光也就像夸父不断追赶着时代的太阳,对彩礼的要求不光标准要高,更要注重时尚。比如,现在姑娘出嫁向婆家要的是“三金一机”,即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和手机,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她们要的是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自行车,时称“三机一车”,这被八十年代的“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就高级多了,如此上延到改革开放前的七十年代,只要能在婆家要一件军用的毛绒领黄大衣,那就是最高消费了。虽然,那些具有标志性的东西不一定让每一个农村姑娘如愿以偿,但她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美好向往是她们守望麦田的最大心劲。

社会在不断变迁,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彩电、洗衣机、电话的普及与运用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了,不要说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就是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手机、电脑也已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住房、汽车也开始成为农村百姓包围城市的重要标志,并且异军突起,以其强劲的态势涌动春潮,冰释了城里人长期看待乡下人土里土气的偏见与前嫌。

现在,农村人坐在家里,就能从电视上看到国家形势,世界风云。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家里唯一能知晓天下事的就只有一个悬挂在墙壁上的小广播。当广播线从公社拉到我们队上时,家家都拴上了有线广播。光阴稍好的人家广播是铜喇叭,我父亲东拼西借凑了伍毛钱买了一个纸质的,那是我们家唯一的一件音响设备,父亲就非常爱惜,用木头做了一个匣子,匣子上旋了一个贯钱图案,一来散音,二来装饰。广播装上后,我非常高兴,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广播下面接地的地线旁倒上水,就像现在给我精心饲养的盆花里浇水一样勤快,从未忘记过。说也奇怪,广播就像一棵小树,浇水后它的声音就“长高”了。那时的广播由公社广播站专门管理,放一些政策新闻,通知一些重要事情,有时公社书记在广播上直接宣讲,有时大队支书像现在换电视频道一样,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到他所领导的每个社员的耳中。我最害怕听的是大队支书在广播里严厉批评上中农成分的人如何如何的话,我最爱听的是一些革命歌曲。有些歌曲是毛主席语录,比如像“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有些是时代的颂歌,比如《东方红》,这首歌曲虽然广播里经常放,但我百听不厌,不光是它的歌词好,曲谱也好听,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歌的曲谱是由陕北民歌改编过来的,怪不得当时我觉得是那样的亲切上口,悦耳动听。歌曲是时代的强音,岁月的心声,行进的步履,记忆的烙印:《我们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八十年代人们满怀信心的喜悦心情;《春天的故事》唱出九十年代人们颂歌春天的心声;《走进新时代》,把亿万人民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的豪情壮志酣畅淋漓地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对老广播最大的缅怀与感恩是1979年发生的一件事。大约是7月底的一天晚上,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照例围坐在土坑上听广播。当听到要播放全公社考上大中专的学生名单的通知时,我们全家都屏住气息,没想到我的名字也在其中,母亲高兴得留下了泪。第二天,我的名字就像长上了翅膀一样在全大队的蓝天上飞起来。因为,我们大队就我一人考上了师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赞美声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我的母亲走出家门都让人刮目相看。我沉浸在父老乡亲的夸奖声中,对广播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兴致,如果不是广播的及时传送,也许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知道这知识改变命运的好消息,也不会知晓广播竟有如此强大的宣传效应。可以说是广播让我的家人在全队人面前抬起了头,是广播让我找回了自信的勇气,鼓起了人生的风帆,踏上了新的征途,开始了新生活的起点。

从广播、电影到收音机、电视再到有线电视与互联网,我见证了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历程,也真切感受到了“当惊世界殊”的诗句魅力。老广播,这个在农村再也找不到的时代产物,永远在我的心中再现一段逝而不往、永远难以忘怀的质朴时光。

同类推荐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散发出一股清肃的正气,饱含着世道人心里的坚硬与柔软、沉重与轻盈、虚伪与真实,语言老道而实在,不矫饰、不夸耀。于寻常处见光亮,从日常里书抒性灵,笔触细腻。内心丰富。《雨声不断》分为真实生活、往事如烟两辑,主要收录了悬崖上的舞蹈、凝望、那人、光头、倚窗而立、面对石头、我身体的伤疤、夜的体验等作品。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看完烧毁

    看完烧毁

    在日趋庸俗化、功利化的阅读环境中,有质量、有深度的文学性书籍,更值得我们努力像市场推广,《杂花生树》作为一套优质的文化散文丛书,堪称一阵吹进心灵的清风!《看完烧毁》一书,正是这阵清风中,非常雅致的一缕。
  •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热门推荐
  • 南唐后主李煜传

    南唐后主李煜传

    本书全面评说了南唐后主李煜秉性任意纵情声色、以亡国的措施图存、落魄投降的故事。
  • 宅女的羞涩爱情

    宅女的羞涩爱情

    我叫默默,我周遭那些不认识我、不熟悉我的人,都叫我宅女。是的,我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可是我一点都不像你们所认识的女主角那样活泼可爱、热情大方,我只是一个有点平凡的宅女!
  • 沙弥尼戒经

    沙弥尼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年宠一世爱

    十年宠一世爱

    她不知道自己一直在某个人的规划里,每一次的相遇她都觉得是缘分。他知道自己得到她不是偶然,是自己费尽心思才得来的宝贝,一定要好好呵护。
  • 假如木棉不曾盛开

    假如木棉不曾盛开

    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我想暗恋总是少年时期最美也最青涩的一段回忆,对于大多数人,不过就是回忆罢了。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把这近乎于卑微的感情延续了下去,三年,五年,十年,无关等待,无关信仰。我讲的是这样一个女孩子的故事,爱情,其实只是一个人的事。或许会觉得慢热,但是你也许会看到这里面有你,有我,有我们当时那些年少的日子。
  • 帝后凶猛

    帝后凶猛

    当水灵嫩模,穿越到爹不疼娘不爱的肥妹身上——嫌我胖?分分钟瘦成倾世绝色,让吾皇垂涎三尺,可望而不可及!看我傻?啪啪啪打脸要你好看,后妈、妹妹轮番被虐。后宫苦闷,沈青青搅动风云,翻云覆雨。吾皇万分宠爱,小模特溜的飞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湖难混

    江湖难混

    我写网络小说,是在做一件不好意思的事。真的,我是一个才漂白的社会流氓。干这等高尚的活,怕会有很多人笑话我。我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智商和情商都不过关,爱说胡话。不过,我说的胡话全是很容易听懂的话,这蛮好,想必大家更容易看懂。还有一件事很好。我的胡话是从真实故事说起的。大故事中的数百个小故事,基本上每一个故事值得你开心地去看,看完后开心回味,然后认真去想。至少,我有一点敢肯定。看完这本书,将来,你走在大社会这条江湖的道路上,有一丝帮助。说严重一点,这本书,可以成为你踏入纷杂人生的《社会学》教科书。爱撒谎的人做不了江湖大哥。因为我是一个江湖大哥,所以,我不骗你们。请原谅我,我又说真话了!
  • 隐末

    隐末

    行走于这个世间,便是不断的看着他人的故事,走着自己的故事,生活从来不缺乏惊喜,也不缺惊吓。她无奈被推于风口浪尖,以为自己毫不在乎,可是终究不能做到无心无情,她不算是个善良的人,可是这世间的对错又岂能简单区分。或许费力而寻的结局不过一场笑话,可是又如何,从何时开始,她所寻的早已不是结果,她在乎的是这沿途的风景以及一起看风景的人。
  • 一字封天

    一字封天

    无尽神通,让你耳目一新!无穷杀招,让你眼前一亮!一步一个脚印,为你揭露神幻异世!*********************************每天雷打不动最低六千字更新!求票、收藏、打赏、评论、指错!本书适合细嚼慢咽,不适合狼吞虎咽,可翻来覆去品味。
  • 校草的三十一日恋人

    校草的三十一日恋人

    情只在动容的那一刻产生,在那个凉风的秋季,他们,一个一眼清纯如水,一个满脸冷漠不屑,一切皆因缘遇,情动最初,爱的是深沉,他生性薄凉,却为了她,渐渐有了情绪,他本冷漠无情,却因为她,爱的执着疯狂。在那个将要落日的半边蓝天下,他抱着她,左手半抚着她的脸轻声说,“天凉了,以后我都会抱紧你……”她只是要他放开,他却一把揽紧她,低下头微微靠近,冰冷的薄唇覆上了她的唇瓣,带着一抹霸道与柔情在她唇间肆意辗转,鼻间充斥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烟草味,他紧紧的拥着她深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