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7200000011

第11章 山重水复(5)

要捉獾,只有一种可靠机会。獾最喜食玉米,不但每日剥吃,还要向洞里运输,多多益善,不知餍足。玉米收获时节,半夜时分,獾无分长幼,必全体出洞,来搬抢玉米,与人争食。玉米地在山下,獾洞都在半山,农民们就牵了狗,待狗与獾撕咬时,獾施展一双利爪,锋利无比,常把狗头、狗身挖得鲜血淋漓。农民也惧怕獾爪凌利,用长棍头上套铁圈,圈上有绳网兜,待狗和獾斗得乏了,就用铁圈罩住獾,带回家去;在铁笼里饿上三五天,待它肚腹空空,塞进一个小口大肚的瓷坛子里,封口严实了,深埋在自家院中。三五年过去,打开封口,捞出骨头,皮毛与血肉尽化做油膏,这便是上好的药。山里农民但有跌打损伤、烫伤冻伤、生发脓肿、关节炎症,便抹此油膏,能止痛消炎,祛毒败火,几乎是包治百病了。

老米才走片刻,那药就发出奇效,那只肿得发亮的脚背,止住了疼痛,淡化了火烧火燎的滋味。“老二”知道这药珍贵,把玻璃瓶打开,嗅到一股奇香,就压紧了盖子,如获至宝似的把药收藏起来。

脚背疼痛,思乡之情袭上心头:不知父母弟妹,在家可好;鲁菲远去广州,渺无音讯,似乎完全忘了自己。同来女生二十二人,若与鲁菲相比,没有一个能让他多看两眼,牵动情感。到这泾川县来,已经一个多月,金城尚不能让他留恋,这穷乡僻壤,让人怎能安心。国家大局如此,几百万知识青年都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自己是沧海一粟,只能暂时随波逐流,等待时机。

想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百思不得其解。七连三个排,一共八十九户人家,四百零二个人,只有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号称初中毕业;指导员和连长,都只念完小学;还有二三十人,五八年参加扫盲,晚上听课,验收成果时,说是脱了盲,还有证书相佐,可这些人都不会写信,不能读书看报;还有一大群小学生,都要去六连上学。

全连四百零二人,只有不到二百个劳动力。许多人才活了三四十岁,患上严重的关节肿大疾病,一瘸一拐地,摇摇晃晃,走路都勉强,完全不能参加生产劳动。

这些人虽然名义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林建二师的战士,真实的身份却完全是山沟里的农民。他们只有种地收粮的经验,教育城里的学生们实在别无长处。再教育关键是一个“再”字,“老二”换了几种想法,都不能自圆自释。但是他仅凭直觉,凭他对城市和农村那种巨大差异的对比,就知道这里不是久留之地,自己和其他的学生们,早晚都得离开。他们回金城,自己可是必须回到北京。

吃晚饭时,男女同学都来看望,“老二”拿出那瓶药来,吹嘘了一阵,又当众涂抹了一回,肿胀已经消退许多,开始出现了一丝瘙痒。

年忠义的象棋下得不错,只有“老二”是他的半个对手。山沟里没有电,点的煤油灯,鬼火似的,看一盘棋都费劲。两个人斗了一个多小时,三盘两败,已经比满盘皆输有了进步。“老二”知道,再下一个月,他就可以掌握年忠义的全部棋路,走出胜局来。

五月初,玉米苗出齐了,长到一尺多高。学生们都拿起长锄,学了农民手段,在地里间苗。这种活很轻松,大伙排着队,说说笑笑,手脚不停,向前走动。

这个时节,正是植物疯长的时候,恰好天公作美,下了几场透雨,树木新叶已经长成,新鲜碧绿,微风吹过,哗哗作响;新修的道路两旁栽的榆树和柳树,也都伸展出细嫩的枝条,繁衍出浓密的叶子。农民说这些树只要今年成活了,长大一些,明年开春,便开始疯长,碰到大旱,根扎得深沉,再也不会渴死。山坡上,闲花野草,蓬蓬勃勃;地里的麦子正在抽穗,长得有半人多高。山沟里到处梨花盛开,一片雪白。农民说梨树太多,每年各家各户去拣好的摘些回来,绝大部分落在树下,烂在地里。泾川县本是梨的故乡,“文化大革命”前种的树,现在早已经挂果,只是没人管理,任它自然生长,起点绿化作用。

山里野兔极多,并不怕人,常常人到了跟前,才飞跑出去,中途停下,站直了身子,回头观望。狗儿最讨厌兔子回头,穷追不舍,兔子跑上山坡,狗后腿短,追赶不上,站在山坡下吠叫。

六月下旬,麦子成熟了,连部给每个学生配发陇东农民特有的镰刀。山上的麦子耐旱,根系扎得深,全是冬小麦,不能用手去拔,必须用镰刀收割。这种镰刀很特别:一把长柄略有弯曲,柄头有块横木,横木下面有两个铁夹子,一把二十五公分长短的刀片,磨得锋利,几乎能吹毛断发,插定在横木铁夹子下。割麦人左手拢住麦子,右手用镰刀在麦子根部一寸高的地方迅速切断,再向前推进,如此反复三四次,前面的人用麦杆拧出一根绳来,平放在地上,把自己割的麦子放上去;后面的人跟上来,把自己割的麦子也放上去,再勒紧麦秆绳,把麦子拦腰捆扎结实,放在一边;尔后又是左手拢压麦子,右手挥动镰刀切割,几十个人排着队,把麦子一根不少的收割捆绑整齐。收工时,每人背三五个麦捆,顺便放到打麦场上晒干。

收麦的活,太阳越毒越好,那时麦子成熟了,麦壳闭了嘴,麦粒包得严实,不能脱落。此时若在两天里收割干净,损失就少;如果两天不收割,麦壳就松开了口,一碰麦秆,麦粒就从壳里跳出来,掉到土里。农民说的虎口里夺食,指的就是这两天的宝贵时光。

多亏麦子是个极为灵敏的活物,受了地形、山势、水土、种子、肥料、风向、阳光的影响,从来不肯同一天成熟。总是在十几天的时间里,东一垄地、西一块地分别泛黄,让农民们憋足了劲儿,跟定了麦子的行情,拼命苦干,把一年的劳动果实抢收抢割干净。

“老二”早就听说收麦子十分辛苦,怕晒坏了皮肤,特意穿着长衣长裤,戴上草帽,跟在农民身后,挥动镰刀,学农民一样收割。镰刀在农民手里,轻巧灵活,挥洒自如,一捆捆麦子摆在前头。“老二”虽然努力追赶,可是镰刀不听使唤,麦子割不干净,地上留槎,长短不齐,十分难看。他便运足了劲儿,割了捆,捆了又割,向前一看,已落后头镰百米之遥。头镰到了地头,又折回来,帮他割麦;身后老农也把他糟蹋的麦子,收拾干净。一天下来,已是腰酸背疼,衣服都湿透了,两只眼睛,受了额头上汗水浸润,蛰得发红,浑身辛苦,来不及清洗,回到窑洞里倒头便睡。晚上食堂改善伙食,半数学生卧床酣睡,不肯吃饭。

像这样劳动,连续十天,一个人蹲在地上,叠成三折,戴着草帽,遮蔽阳光,双手交替舞动,两脚挪移向前;汗水自头顶流下,麦芒从裤脚爬上,奇热难熬,奇痒难耐;不管是什么样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滔滔万言的人中骄子,在陇东的毒太阳下割三天麦子,保他思想呆滞、形容枯槁、行动迟缓、呐口无言。

“老二”坚持了七天,手臂和腿脚被麦芒刺得红肿,浑身力气都已耗尽,躺倒在窑洞里,一个星期都没有恢复过来。

最让他想不通的是,七个女同学,身躯娇小,形体瘦削,一个个弱不禁风一般,平时常要男同学呵护,在这麦收时刻,居然一个也不病倒,不耍赖,都好好地坚持了下来。他一个人躺在土炕上,把獾油膏抹在腿脚和手臂上,感到非常地孤独,为什么别人都能坚持下去,自己却爬不起来呢?也许,人真的是各有长处,像我这样身躯高大的男人,最不能容忍蹲在地下,长久地委曲求全。

第二天,冯子规和赵文军也累倒了,三个人守在窑洞里,长吁短叹,终于有了点生气,时间也飞快流逝。

参加了这唯一的一次麦收劳动,虽然不能坚持到底,但“老二”体验了“汗滴禾下土”的刻骨铭心般的辛苦。从此之后,他在任何条件下,不管什么场合,再也没浪费过一粒粮食。这是他农村生活中最直接、最贯彻始终、最让他获益匪浅的主要收获。

七月初,麦子收割完毕,全部运到打麦场上准备碾压。漫山遍野的杏都熟了,人少杏多,摘不完吃不尽。金城的学生们,生平不曾有机会任意地爬到树上去摘取丰收的果实,他们把杏一筐筐、一担担地运到窑洞里,玩了个尽兴;实在无法消耗,把几条大狗唤到窑洞里来,教它们吃水果尝鲜;狗儿们低头躲避,与学生周旋片刻,窜出院里静卧。

梨和苹果成熟的时候,已到八月中下旬,农民们把没有虫咬和碰伤的梨用麦草一个个分隔开,装在筐里,运回窑洞里存放;到了春节前后,这些硬梨就会变软,聚集出香味,糖分也充足了,特别爽口好吃。

苹果品种差一些,有点酸涩,“老二”不太喜欢。他的心思,全在窑洞外面那六棵核桃树上。他自小就喜欢吃核桃,但是从来没有见过核桃树,不知道核桃是怎样生长在树上的。从他第一天住在这儿的时候,就开始关心这六棵核桃树。它们几乎长得一模一样,有八九米高,整齐地排列着,树冠巨大,枝干伸展得宽敞舒畅。核桃树准备挂果时,“老二”开始练习爬树,仔细地观察这些深墨绿色的小小青果,为什么能长成外壳坚硬,色泽褐黄的核桃。

山里的鸟儿从来不在果树上做巢,它们知道果树是林中骄子,与人的心思贴得最近。人对果树的照料,是对鸟儿们的无穷骚扰,鸟儿们在远处的树巢中,望着果树们啼叫。核桃树木质极其坚硬,核桃树的叶子阔大而厚韧,核桃的果皮像马的臀部一样光洁而富有弹性。“老二”在这六棵树上攀爬得久了,发现核桃树上竟没有什么害虫,树干都是光洁的,树叶都是完整的,核桃在微风吹动时,幽光暗淡。他在两棵树上找到了可以坐下读书的、宽大的树杈,又在树枝上拴牢一根绳圈,松松地套在两腋之下,手里捧着一本书,伸展开两条腿,搭在两股枝干上,一页一页地翻书阅读。微风驰来,万叶婆娑,浮想联翩,睡意朦胧,书本离手,随风翻动;时间若黄河流水,缓缓逝去。眼看那核桃疯长,乒乓球已经比核桃小了。

“老二”摘下一个核桃,寻来菜刀,从正中劈开,仔细分辨:墨绿色的果皮包着核桃硬壳,白色的果肉,正在灌浆,用舌尖轻挑,又苦又涩。农民在旁看了,哈哈大笑,告诉他:“柿子和核桃在水果里是最晚成熟的,这两种果子,一软一硬,一甜一香,摘得早了,苦涩不能下口,九月中旬,才是收获时节。”

“老二”听罢,记在心里,耐着性子,坐在树上读书。冯子规在树下聒噪,要摘核桃尝鲜,他便委婉说明,温言劝止;别人看见,还以为他在刻意守卫,严禁他人染指呢。冯子规眯着眼,要看“老二”在树上能熬坐到几时!

山上果树繁多,都是五十年代栽种,到了挂果时,交通不方便,也无人收购,只是各家各户,随意摘采。人能吃多少?果子绝大部分掉在树下,烂在土里,来年仍然滋养土地,孕育着一种无人期望的丰收。也有些人家,把杏、桃、梨、苹果抬回家里,混合在一起,煮熟了喂猪。猪儿们虽然外形笨拙,一张大嘴,却极为灵巧,不但吃掉果肉,还能嗑开果核,吃掉杏仁桃仁。

山里人珍惜的水果,只有柿子、枣、核桃。

农妇们待柿子熟透时,剥挤掉皮核,把白面和柿肉混拌得均匀,烙出饼来,软糯香甜,是乡村里的待客佳品。枣可以晒干,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碰到婚庆喜事,红枣又是吉祥食品,与花生相配,含“早生花生”之祝福。至于核桃,农民们晒干后珍藏,逢年过节,或是贵客临门,不管是什么样的饺子馅里,加上剁碎了的核桃仁,那才能显出隆重待客的诚意。

这三种果树,受地气土壤影响,农民们种了又种,养了又养,只是很难成活。韩家嘴学生窑洞前的这六棵核桃树,还是郭连长二十岁时,请来了一位果树种植专家,选出上等树苗种下,精心呵护了二十多年,才有了今天这等繁茂景象。这些往事,学生们哪里晓得,大伙盼的,只是核桃成熟,上树摘采,尽兴玩耍一回罢了。

九月上旬播种完冬小麦之后,农忙基本过去,十几个学生放了假,结伴回家探亲。留下的学生,郭连长召开会议,让大家安心,分期分批,都可以回去看望父母。大会结束时,郭连长又专门讲了柿子和核桃,让同学们珍惜,不要糟蹋了,连领导要统一组织收摘,按人分配,大家都能吃得到。

转眼间已到秋风送爽季节,“老二”在树上读书疲倦,昏昏欲睡,阵风袭来,凉意侵人,打了个激灵,伸展腰肢,跳下树来。人尚未站稳,树上便有核桃落下。他拾起来细看,褐黄色的外壳已经坚硬,表面坑坑洼洼,沟渠密布,似那天外来客一般,与在城市里花钱买的完全一样。他又爬上树,凑到核桃面前细看,原来是有些核桃早熟,墨绿色的外皮咧开口子,要把核桃丢弃。“老二”在树上四处寻找,多数核桃还不曾开口,只摘到六七个,拿到窑洞里,与冯子规、赵文军分吃。

冯子规是个鬼机灵,拿来一把螺丝刀,向核桃蒂缝中插入,左右一扭,分成两半。几个核桃,微甜清香,吊起大伙胃口,都到树下坐着,仰首盼望,直看得心痒难熬,冯子规便去摇树,六棵参天大树,哪里摇撼得动?自己大笑着念叨:“蚍蜉撼树谈何易。”农民们在旁边殷殷告诫:“当心郭连长看见,熟了你们的皮。”

晚上十点钟,风完全停了,冯子规睡不着,叫起“老二”和赵文军,要到树上再寻些能吃的核桃。这时节正在朔望之间,虽然晴空万里,群星闪烁,但白日里稠密的核桃,都隐身于暗影浓荫之中,一双锐眼,无法搜寻,若盲目一般。“老二”因在树上攀爬坐卧得久了,对这六棵大核桃树,熟若自家婴孩,只摸那咧开口子、将要成熟的摘,一个小时,也不过拿到一二十只,揣在口袋里。冯子规和赵文军人在树上,却不知核桃长在哪里,一双手伸出去搜寻,不分好歹,只要碰到,便掠进口袋。

天黑时,郭连长到老米家喝酒,品尝老米白天套住的野兔,吃着很有滋味。几个人喝了两斤散装高粱酒,又饮了十几盅酽茶,都透着浑身精神;郭连长要老米和老贾陪他出去走走,看看学生们都在干些什么。

出院门时,郭连长让老米把枪带上。老米背着枪,又提了根长棍,三个人都带上手电筒,便向韩家嘴走去。

风完全停了,小半个月亮挂在空中,道路依稀可辨,路旁的玉米地里,有动物跑窜的沙沙声。酒劲慢慢涌上来,身体都有些燥热。郭连长解开衣扣,大笑着说:“小时候听我爸说,人到五十,自己给自己下绊子,我说啥也不相信,老米,看你脚下,当心绊倒了!”话音未落,老米脚下一软,就势跌坐在地上。郭连长拉起老米,让他走在前面,自己跟随在后,叫老米两腿叉开二十公分,不要互相碰撞,保证走得稳。老贾在后面,看郭连长已有点东倒西歪,便知道他们两个都有些醉意,自己便多加了小心,背了老米的枪,在后面跟着走。

三里盘山土路,转眼间走完。郭连长直奔那六棵大核桃树,用他那布满老茧子的手,亲热地把每一棵树拍了又拍,想起了二十岁时种树的情形,每天给树苗浇水,眼巴巴地看它们长大。农谚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核桃十八年。真到了核桃挂果时,正是六十年代初,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生产大队派出基干民兵守护着,家家户户来树下分核桃时,小孩子们不准到跟前来,都远远地看着。那个时候的庄重、珍惜、企盼,让郭连长激动不已;是他,用自己的劳动,造福一方人民。

同类推荐
  • 六月霜

    六月霜

    《六月霜》十二回,写的是秋瑾烈士殉难事的传奇。作品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一是塑造一个从事“家庭革命”的女子社会活动家形象,二是谴责社会政治的黑暗,终不失为近代小说史上一部上乘之作。
  • 霍乱

    霍乱

    加缪笔下的鼠疫和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为世界文坛留下了不朽的经典。《霍乱》作者却另另辟蹊径,将传播于淮河流域的灾星进行历史与文化的拷问,让美与丑的东方人性在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中对比昭彰。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审美是现代的,美联社向的思维和反叛的表达成为《霍乱》的价值所在,独行客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作者是写实主义与现代派文学的贯穿者,他以不同寻常的艺术手法将极其普通的社会现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大家带着思考进入阅读,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一位引人瞩目的另类作家。《霍乱》荟萃了作者近年来最有影响的中篇精品。
  • 清水里的刀子

    清水里的刀子

    本书收录了“果院”、“娘家”、“黄昏”、“家事”、“列车上”等短篇小说作品。
  • 无声戏

    无声戏

    《无声戏》另名《连城壁》,讲述了以宫闱生活隐私、民间男女风月等为主的故事内容,语言精雕细琢,词句华丽香艳,极具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
  • 混蛋男人

    混蛋男人

    陈美红在他的怀中扭累了打累了,渐渐不动了,睡着了般。莫言呆呆的任由她这样睡了一会,然后站起身来把她抱起,径直向她的卧室走去······把她放到了床上,正要直起腰板时,忽然陈美红的一只手向他的脖子绕去······
热门推荐
  • 道尊

    道尊

    孟木从乱星海内逃出一缕残魄,却发现已是三千年之后。当年的谄媚小弟云鹤子,如今已是万里道祖,道统万千。当年的未婚妻子詹琴仙子,如今已是瑶池太上,掌管三千女真。当年的愚笨表弟,如今已是太上剑尊,受万人跪拜。孟木站在中州望着众仙为自己前世所树立的万丈道像,一时间陷入了回忆。各位读者老爷,试看十章,不满意再看十章,看到满意为止咩。
  • 宝贝复仇,男人你要负责

    宝贝复仇,男人你要负责

    (网游实景小说:商业大亨)我闭上眼睛,纵身一跳,那凛冽的山风在我耳边咧咧作响。四周的景色迅速在我眼前滑过,伴随着身子重重的向下坠落,心中也随之空落落的,似越沉越深,心中却突然升起一抹不甘。不!我不死!我不想死!我不要死!我睁开了双眼,含着浓烈的不屈。为什么要死的那个人是我?为什么我要变成这样?为什么他们可以幸福?可以结婚?不要!我不要死!我的眼泪随之滑落,在空中飞舞向上。随之越来越快的风声在呼啸,我狠狠的摔进了谷底,那猛烈的疼痛由头传入了整个身子。如万千蚂蚁在撕咬,在腐蚀,浑身如同骨头全散开来一般。疼的我慢慢没了知觉,渐入了黑暗。
  • 一直在

    一直在

    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吗?很高兴当我再次遇到你时,你还在追逐梦想。你还是那样的不羁,很开心生活并没有改变你的性格,我想就这样一直陪着你。这几年你都经历了些什么?原谅我无暇顾及你,只为了再次见面。面具下那个仍然直率的你占据了我全部的心,对不起,原谅我的冷漠,哪怕全世界都塌了,我只要你过得好。星空之下,仲夏蝉鸣,小男孩漆黑的眸子映着闪烁的星光,对着漫天星空说:“怡尔妹妹,我今后一直在你身边,好吗?”“好啊。”不远处埋头捉萤火虫的小女孩抬头咧嘴笑的很美。
  • 迥异美男入怀来

    迥异美男入怀来

    靠之,你们这些有权有势的居然敢暗算老娘?无论人鬼神魔,统统拍扁!什么?被美男迷了眼,下不了手?那就,拔光他们衣服,刷洗干净,让老娘来亲自教训教训!什么?佛主也来参一脚。靠,我的男人我做主,管你佛主不佛主!
  • 威武健硕忠勇护主的罗威纳犬

    威武健硕忠勇护主的罗威纳犬

    罗威纳犬外形粗犷、乐于工作、极聪明,有着极强的守卫本领。然而,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 口袋里的笔仙大人

    口袋里的笔仙大人

    平凡初中生项小宇偶遇住在笔筒里的小神仙,从此开展开一段啼笑皆非荒诞离奇的故事。和项小宇一起开启奇幻之旅吧。
  •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又名《荒野的呼唤》是作家杰克·伦敦于1921年发表的著名小说。故事叙述一名叫巴克的狗历经磨难,最终回到了自然的野生环境。小说十分畅销,后被多次改编成电影。整个故事以阿拉斯加淘金热为背景,讲述了在北方险恶的环境下,巴克为了生存,如何从一条驯化的南方狗发展到似狗非狗、似狼非狼的野蛮状态的过程。巴克是一条硕大无比的杂交狗,它被人从南方主人家偷出来并卖掉,几经周折后开始踏上淘金的道路,成为一条拉雪橇的苦役犬。在残酷的驯服过程中,它意识到了公正与自然的法则;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它懂得了狡猾与欺诈,后来它自己将狡猾与欺诈发挥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
  • 旁观者:置身局外

    旁观者:置身局外

    我,是旁观者。观事,知命,助人。此为我之职责,却非我之所想。——“老姐,你看我是不是文艺了一把!”回首,却想起,此处无人……——我,是旁观者,所以……
  •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石雕概述、我国古代的石雕、工艺石雕精品鉴赏、建筑石雕精品鉴赏、宗教石雕精品鉴赏、石雕的收藏。
  • 重生门下:童女谣

    重生门下:童女谣

    她,一个没落的秀才之女,大宅里毫不起眼的丫头,却有着最为明亮的眼睛。他,一个被拐卖的天骄少爷,大宅里最闪耀的风景,但他的眼睛却从未停在任何事物上过。他,一个最为年轻英俊的少帅,出身高贵给了他一颗高贵的心,他一手缔造了一个重生的她。她,重生归来,成为都统府高贵漂亮的小姐,前世今生双眼都不自觉的被面如冠玉的他所吸引。他,重回望族,成为城内最炽手可热的最佳郎婿,却内心冷漠无比,却被所有未婚女子又爱又恨着。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都统,高贵的灵魂让他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他,首府风度翩翩的大少爷,似乎完美的没有任何缺点,却爱上了青梅竹马的她,是真命,还是孽缘。他,城内城府最深的黑白大少,难道同样爱上了大家都心仪的女子?一纸缔约,终究如何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