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6900000021

第21章 一把火烧出来王士珍!

装备不足,训练不到位,粮饷不够用,军心涣散,战斗力普遍低下。

总之,一支能打败仗的军队所有特点全部具备。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无知并且盲目自信,认识不到自身的缺点。

对于裁军一词反应强烈是每一个护短指挥官的通病,一旦裁军,就会有自家兄弟被开除出去队伍。

夏峰不以为然笑道:“你说你这帮弟兄们带出去都是能以一当十的好汉,可我怎么见不到一支部队应有的那种杀气与威风劲,也感受不到猛虎下山的气势。给我的感觉却是死气沉沉,弱不禁风,就像是一只太阳底下躺着晒太阳打盹的家猫无二。最基本的日常训练都搞不到位,还能出去打仗?能拉的开枪栓吗?”

唐好鑫被讽刺的脸红脖子粗,张张嘴巴也找不出一句辩解的话来。

孙德祥叫苦道:“千总,这也不能怨我们呀,要知道这朝廷都快一年没管咱们了,扔天津这鬼地方,不发军饷,不发装备,也不搭理,整个一个三不管。吃饭都是问题,野菜都快没得吃了,哪里还有力气去搞训练呀。还有整个冬天,千号弟兄们都是穿着单衣过冬的呢。”

这说的也是哈,没人管,没人搭理,没钱没粮,饿着肚子也没力气端的动枪杆。

再者说了,就目前这个状态,这支残兵部队竟然没有一个人出逃或者是投敌,这也说明了这支部队的忠诚性够好。

既不能贸然的解散这支部队,也不能被这支臃肿的队伍把自己活活的拖进泥水潭不能自拔。

难题又扔到了夏峰的头上,这让他有些犯了难,难不成就这么养着?

这样一来,自己是有多少银子也不够用的。是得找一个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夏峰闭眼在军前开回踱步,好奇的士兵可以看见他紧皱的眉头锁在一起,再一看五位把总端端正正紧张的站在一边,便知道可能要出事了。

队伍不自觉的乖乖站的整齐,生怕麻烦摊到自己头上。

记得红军经济困难那时候提出过一个口号,叫啥来着?

夏峰现在有些痛恨自己以前为什么没有学好历史了,不然也不会困扰到自己的头上。啥口号呢?夏峰脑瓜灵光一闪,对了,想起来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既然不能全部解散部队,那可以把这支部队拆分开来呀,一半训练,一半出去赚赚外快,既能充实钱包,又能锻炼身体学点儿本事,这样子一来,可是一举两得呀。

“有法子了!集结部队!所有人一个不拉的一刻钟全部这里集合!如有迟到者,驱逐军营!立刻,马上!”夏峰下达了上任以来第一个正式军令。

军令如山,命令传达出去,短短的三分钟之内,新编第一营965名活人全部集结到夏峰面前。

虽然衣衫不整,灰头土脸,但毕竟是一支听话的军队。

夏峰站到三个木箱摞在一起的简单高台上,争取让所有人看到自己。

气沉丹田,大声喊道:“弟兄们!我是你们长官!你们的集合速度令我很满意,首先在这里多谢诸位弟兄愿意给我夏某人一个面子。既然大家今个都来了,那就是咱们新编第一营的生死兄弟,愿意认我这个营长。”

夏峰冲所有人抱拳表示感谢,他们只是抬头静静地看着夏峰,偶尔有几个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但随后也保持安静。

夏峰道:“今天是夏某上任第一天,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夏某也不例外。也有三把火要烧一烧大家,希望弟兄们早早做好心理准备。”

“想必弟兄们心里都明白,朝廷不愿意管咱们,咱们已经是一支被抛弃的队伍,在朝廷眼中,就是附骨之蛆。甚至在有些人认为,新编第一营除了平白的浪费大量军饷钱粮之外,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不瞒大家说,支付军饷的银子都是夏某自己掏的腰包,朝廷没有给咱们拨下一分一毫。

我可以给大家交交底,除了我自个的私房钱,已经没钱了,榨干了骨头也榨不出一分银子来了。现在我给弟兄们一个机会,拖欠军饷已经发下去了,但下一次发饷钱的时候我也不清楚。

如果有想要离开军营另谋生路的,站出来磕俩头,砸锅卖铁我另外再给你补贴十两银子送你离开,并且保证以后不会为难你们,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说话算数!”

夏峰铿锵的话扔在这里,目光向下扫去,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迷茫,更多的是思索。

士兵们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敢做这第一个领头人。

夏峰心里也怕,五千两银子分完军饷,剩下不到两千,他刚刚也说了,回家的人每人送十两。如果这些人都走的话,夏峰至少还要掏一万两!

那样的话,夏峰只能把自己一并卖给他们了。

许久,军中走出一个瘦小的身形,咬咬牙扑通跪在地上,冲夏峰一连磕了三个响头。

“大人,俺家里还有六十岁的老娘等俺养活,俺现在不能死,也不敢死,对不住了,大人!俺走!”

最后两个字是他拼尽全力喊出来的。

夏峰哈哈笑道:“好!敢于直面生死,说出心中所想,也不失为一个爷们!就凭这一点,你就比这里一多半人要强!拿好银两,回家买块地,过个安生日子去吧!”

那人领了遣散费,又冲所有人磕了个响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军营。

有了第一个领头的,陆陆续续的有人上前磕头,学着他的样子,拿钱走人。

弟兄们越走越少,唐好鑫等人心里很是着急,都是从战场上九死一生下来的弟兄,这感情怎么就这么不牢靠呢!

“一……二……三……四十……六十……”

待到没有人走动的时候,夏峰心里默默的清点剩余人数,走了一百六十人,还剩下八百人。

或许这最后剩余的八百人就将成为新编第一营的正式班底。

“还有没有人要离开了,我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愿意离开的,现在依然可以拿钱走人,现在不走,以后可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有没有人了!”

一连问了三次,再也没有一个人离开的时候,夏峰心中默然舒畅。

这比他预想的效果要好的多,他的预想中,能够剩余一半就已经差不多了,现在足足剩下了八百人。

夏峰点头道:“留下的弟兄们,从这一刻开始,你们真正的成为新编第一营的军人!从这一刻开始,放弃你们原来的番号。放弃从前的荣耀,忘记战败的屈辱!从这一刻一切从头开始!”

夏峰顿顿,又大声道:“我重新介绍自己,我是营官千总夏峰,这五位把总是哨官,你们将会在三天内重新规划你们的编制,我会带给你们一套全新的训练方式。

可能会与你们之前的训练方式不同,但是要相信,到了战场上,一定都会用的上,一切演戏都是从实战角度出发。咱们没有额外的军饷收入,一切只能靠自己。倘若不想一辈子都被叫做逃兵败寇,不想一辈子脑袋上顶着废柴的帽子,不想当一个窝囊废。一句话,跟着我,有肉吃,有钱花,打胜仗,有官当!想不想要这种生活!”

士兵们挥舞拳头,撕心裂肺的呼喊道:“不当废柴!不当逃兵!不当窝囊废!有肉吃!有钱花!打胜仗!有官当!”

“你们吃谁的粮,花谁的饷!”夏峰喊道。

“吃夏大人的粮,花夏大人的饷!”

夏峰成功的调动起了这支部队沉寂已久的激情,带着激昂的活力步入夏峰的篇章。

张航默默的将刘铭传的一纸调令吃进肚中,他有理由相信,这个留洋归来的年轻人一定会带着这支残兵部队步入辉煌,创造未曾有过的传奇。

……

深夜,点点繁星忽明忽暗,一轮残月挂在天际,渤海吹来的海风让天津卫的营帐中带着丝丝寒意。

桌案上那盏煤油灯噼里啪啦燃烧着火苗,夏峰借助昏暗的光线查阅五位把总做出的每一个人的档案分析。

令他头疼的是,这五位哨官都不认字,请人代写的文章也是五花八门,最主要的问题是,好些个繁体字夏峰也不认得。

大部分内容只能靠猜。

夏峰打个冷战,将身上裹着的毛毯紧了紧,桌案上摆放着两堆早就已经分开好的档案。

一部分是军事素质过硬的人才,一部分是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夏峰的打算是将部队彼此分开。一部分训练,另一部分有手艺的出去赚外快养家。这样一来,训练赚钱两不耽误。

何乐而不为呢?

“咦?这是?”

不经意间,夏峰的目光落到了一张便筏上面,吸引他的不是苍劲有力的书法,而是上面的内容,入目的六个大字:论革新军事法。

夏峰拿起来仔细的看了看,不看不知道,夏峰只得是点头佩服。

寥寥一页纸,虽然仓促了些,但是上面所写的军事训练方式已经很是接近现代化军队了。从行军、训练、驻防等方方面面均有提及,高深的远见准时令人佩服。

想不到我新编第一营竟然还有如此人才!

夏峰心里暗喜,他虽然有些现代人的思维,可是毕竟没有当过兵,能给出大体的指导,但是具体的训练方式他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不同了,部队中有人才!

肯定是接受过西式化培训的人才!

目光落到署名上,夏峰不由得嘶嘶倒吸一口凉气!王士珍!

夏峰险些惊讶出声来,大名鼎鼎的北洋三杰之首的龙杰竟然会现身他的新编第一营中。

让他如何不激动!

“来人!来人!”

抑制住心中的狂喜,夏峰决定把他召来。“赶紧去把那第一哨第一队的王士珍找来。”

王士珍是谁?熟知民国历史的都知道这可是一个响当当的重量级人物,通俗说就是北洋军的扛把子,袁世凯之下的第二把手,与段祺瑞、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

只是不清楚的是,这未来北洋军的头号人物不知为何会出现在他的军营中呢?

难道是天意?此时的夏峰只能将所有理解不透的问题统一归位天意。

“参见千总大人。”

帐外进来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人。

夏峰打量他道:“你就是王士珍?”

王士珍回答道:“是的,大人,小人便是。”

夏峰又问道:“站起来回话吧,这些东西你是怎么写出来的?你是学过呢还是从外面抄的呢?”

王士珍答道:“回大人的话,小人曾经在光绪十一年时读过三年天津武备学堂。对于西洋式训练略懂一二。”

同类推荐
  • 国共往事风云录(三)

    国共往事风云录(三)

    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经历了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坚定一个中国的信念。这期间,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上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中。
  • 亡清兴汉传
  • 宋末杀手之王

    宋末杀手之王

    硝烟飘到遥远尽头,战场也被风沙掩埋。呐喊在空气里沉默,古剑在残风中腐朽。为战斗而生的灵魂,开始为生存而战斗。没有号角的年代里,生存是唯一的出路。
  • 三国之戍卒传奇

    三国之戍卒传奇

    崛起于戍边军队中的小卒,后世穿越的货车司机。一场场激烈的生死搏斗,无数次权谋与美色的激烈交锋。先登营、白马义从、西凉铁骑云起的时代,曹操、吕布、袁绍争雄的汉末。生与死造就的人生,铁血与柔情共存。这是我的三国也是你的三国,且看名将为你带来的三国之戍卒传奇。
  • 丝绸之路在宁夏

    丝绸之路在宁夏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丝绸之路在宁夏》为《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中的一部。宁夏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了《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丝绸之路,也称大丝道。宁夏就是这条大丝道上的一大驿站。丝绸之路将中原与西域、中原与草原连在一起,有利地促进了中西方商品、文化、宗教思想交流。这几大板块的文化给宁夏境内留下了大量的中亚文化遗存,还在宁夏境内生成了各种宗教文化。翻开《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丝绸之路在宁夏》,您将看到悠远的丝绸古道上,往来的各国使者、商人、冒险家、传教士的身影,物种起源的流传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
热门推荐
  • 自古痴情多薄命

    自古痴情多薄命

    美丽才女苏娇娇因一次邂逅,委身于英俊绅士的史密斯,谁知史密斯布下陷阱,迫使苏娇娇沦为间谍。苏娇娇用美色拉拢高级科学家叶秋明,盗取了国家高级机密图纸。叶秋明因不堪忍受灵魂的痛苦折磨而自杀身亡,特别部门的侦查工作就此拉开了序幕……
  • 忽而风吹过

    忽而风吹过

    当我喜欢上你,我从没想过放手,。但是我不想争,不想抢,也不想勉强。习惯了顺其自然,因为相信,是我的永远不会走,不是我的在强求也不会陪着我。
  • 一八七七新纪元

    一八七七新纪元

    新书《帝农时代》,第四组签约作品——————————————————————————————————一部农民工的童话,一段平凡到惊奇的传说,亮点在帝,根本在农,无需掩饰带有泥土芬芳的阳光气息,就从1984年的瓜洼村开始说起……“他开启了一个时代——”《时代》杂志如是说。——历史思路写都市文——诸位多多捧场———————下面直通车————
  •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为什么服装店的镜子要斜着放?为什么商场里的导购员总是说“咱们”?为什么你总觉的别人买到手的东西比你便宜?为什么女性不买东西也喜欢逛商场?为什么超市里的口香糖摆在收银台旁?你明白这些奥秘吗?你是否意识到其后的心理动因呢?……消费,每天都避免不了。每天看一点,你会发现,成为购物达人如此简单!
  • 草根的逆袭

    草根的逆袭

    他高考成绩优异,却因为家庭贫困,放弃上大学,从小山村当中走出,进了城,当了一名泥瓦匠,他的命运,从此注定?在时代的洪流当中,一名年轻的民工倔强地抬着头,直着腰,一路向前,他要向世人证明,这最好也是最差的年代,其实只属于拥有梦想并且不断努力永不退缩的人....
  • 赤那巡山

    赤那巡山

    赤那,即为狼,这是最为凶狠,狡诈的生物群体。他们喜欢狼,他们也是狼,是一帮在饥寒交迫中巡山的狼群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忽然为王

    忽然为王

    离宫二十载,流落万里遥。归来方五日,便已登九霄。龙纹帝国终于有新皇帝了,只是坐在这龙椅上的,不是那文成武德、才貌双全的大皇子;也不是那手拥重兵、实力雄厚的二皇子;更不是那些个居心叵测,野心勃勃的亲王们,而是这个不知从何处冒出的黄毛小子。云帆原本只打算悠闲地做一个傀儡皇帝,他甚至在登基的时候就预觉自己定要背上“昏君”的骂名。只是在这危急之际、存亡之秋,他的前面有挨挨百姓,身后有至亲骨肉,他不得不死死地扛着。扛着扛着,便扛出了一个群臣拥护,万民爱戴的明君。
  • 嫁之初,吾本善

    嫁之初,吾本善

    我将萧棠之拦在床帏内,挑眉正色道:“春宫有言曰,扑倒夫君的娘子方是好娘子。萧棠之嘴角一勾,蓦地伸手将我拉过,天旋地覆,却不想,扑倒不成反被调戏。想来夫人是愿意记起了,为夫甚是欢喜。”我面色一讪,顺势将头埋了埋,天作证,失忆非我愿,我是真想做个善良妻子的。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