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2400000022

第22章 出印度记(2)

另一名警察略胖,留着乱蓬蓬的小胡子,眼睛快活地眨来眨去,衣服穿得也不那么严谨,看起来有点儿松松垮垮的。这大叔非常健谈,几乎接近话痨。在等车的无聊时刻,他实在是个聊天的好对象。

我问售票点在哪里,他说就在边上。我这才注意到那个看起来像厕所的房子,开着个小窗口,有铁栏杆,果然是售票窗口的模样。

这俩警察装备齐全,可在这站台上的办公家具总共是三把胶皮椅子。俩人或坐或站的,固守着以他们为中心的一小片区域,也偶尔看一眼西边人群密集处的动静。

胖警察笑着邀请我坐下,我们并排坐着聊天。刚才办手续的护照拿在手里半天,一直忘记放回去,他就拿过去翻着玩。翻了半天,晃着一本护照扉页上的照片说:这位女士是谁?我看她不在你们的同伴里。我也没注意看,随口说,这都是我们的护照啊,人人在场,完全可以对号入座的。他就递给我看,我看了之后就感到郁闷,不想解释了。

小高多嘴多舌说:就是他。胖子又仔细看了一眼照片,再看看我,有些尴尬地乐了。又指着我们队伍里的一名同伴,自找台阶说:过分瘦了,不好看。我忍不住瞟了他的同伴一眼,这家伙瘦得跟竹竿似的,听了岂非会有唇亡齿寒之感……但是那瘦子漠然听着,好像说的是别人,直到看见我打量的目光,才涩然微笑一下。

后来我被他这些跳跃性过大的问题和奇奇怪怪的疑惑搞怕了,就开始不停地问他问题。你家几口人啊?几个孩子,都几岁了?你信什么宗教?你上班多久了?你住这火车站附近还是阿姆利则市内,或者别的地方?……

他大概非常乐于回答这些问题,解说得堪称详细,有时候还带着生动的细节。于是这些细节又催生了更多问题,就这样源源不断地一问一答下去。我发觉自己此时简直就像一名媒体从业者,把提问当自己的工作了。

但是他说的内容我确实比较感兴趣,就像我对很多普通印度人的生活也都感兴趣一样,一旦这名胖警察以平民而不是国家机器部件的姿态和我对话,他谈论的种种信息对我而言,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从他说的这些话当中,可以体会到他生活得比较辛苦。上班地点在这个偏僻却有较高风险的小火车站上,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是回家并不方便。他的家在阿姆利则乡下,老婆孩子都离得远,平时见不着面,只有不值班的周末才有机会去看望他们。应该说在每个国家都有和他做相同工作并且面临这种种困境的人。我认为,假如把我放在同样的处境中,我很难做到像他这样乐呵呵的。

这样东拉西扯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提醒我说:车快要来了,该买票了。那时候售票窗口果然打开,刘师傅和小高他们在站台上来回走了很多次,这时就高兴地跑去给全体成员买票。这趟火车的票是20卢比,车票是一张窄小的硬纸片,有一段时间中国这个样子的火车票比较常见,后来似乎很少了。

两名警察就离开这里,往站台上人多的地段走过去,多半是要维护秩序。我们于是也往西边略微走了几步,归置好行李,预备上车。就在这时候,彬子从那边的人群中挤过来,还扛着他的自行车,行李也捆在上面。我们看到他能平安无事地被放过都很高兴。

彬子说:他们后来又问了一会儿,也没别的,就让我离开了。

如果这件事他没有额外花钱,在印度就算是难得了--想想当初我们合法入境时被额外收取的贿赂就知道。

一列火车

这列固定在每周一和周四发往拉合尔的火车终于到来,此时是下午四点半,而我们到达阿塔里车站的时候大概是上午九点半,在这车站混了七个小时的样子。

之前那胖警察已说过,每趟车都这样,要尽可能收齐过境的乘客才发车,这也是为了效率。我们这一行人则被时刻表上的“9:30开始进站”这句话给蒙住了,过早地来到这里。

火车是那种看起来比较老和旧,但也不算闷罐车的列车。车厢里的凳子是铁架子上搭块硬木板,坐在上面硬邦邦的。座位上方也是淡绿漆的铁栏杆,又像是铺位,又像是货架。坐我们对面的老妇人就把她的行李放那上面。

我到那上面躺了躺,非常不舒服,如果不是特别困特别累,要在这栏杆床上睡着,还是很需要点忍耐功夫的。

虽然站台上的人看起来那么多,分流到车厢里并不见拥挤,每个人都找到了座位。邻近的陌生人中,有大胡子缠头戴眼镜的锡克老人,也有戴着小白帽、随着火车前进的节奏点着头打瞌睡的老年******。印度教徒中的女性好辨认,但我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男印度教徒。

刘师傅和彬子面对面坐在左边靠窗的单人椅子上。我和小高坐在同一张多人座椅上。我们正对面椅子则被一名上了年纪的******大妈独自占据,反正大家都有座,也没人和她争。

她斜靠在一个当枕头的鼓鼓囊囊的白布口袋上,头巾半遮着脸,有时候会打呼噜。看她的胳膊腿不算强健,金色底上撒着小碎花的女袍裹着她的身体,凸显出一个较为壮观的小腹。她肯定不是在怀孕,这状态应该是生完很多个孩子之后的发体。小高说她跟活菩萨似的。我觉得她主要是太发福了,赘肉掩盖了脖子和腰线。

不远处另一名黑披肩砖红袍的大妈和她情况类似,都是腹部太显眼,看不大出来腰身在哪里。但是她们对首饰颇用了些心思。金袍大妈的披肩是金的,手臂上就是一串金色的镯子;红袍大妈的披肩是黑色滚金边镶小珍珠的,她戴的镯子就是金黑相间的釉彩玻璃镯,每一个都很细,大概有十多个,拢在手腕上老大一串。

我们坐着这列什么都硬邦邦、堪称很硬朗的火车,说了一会儿话,也觉得疲累了。之前在车站耗了太久,此时都不大有精神。但这也不是睡觉的时候,起码我睡不着,只能看着外面的田野发呆。

旁遮普一带无论对印度还是巴基斯坦而言,都是富饶之地,因为这里有五条河流,水源充足。旁遮普这个地名就是“五河”之意,令人想起中国的四川。这一路上几乎全部是旱田旱地,具体种的什么作物,在火车里一样也辨认不出来,总之是一片油绿。

中途看见一个地方,天上拉着几道电线,地上用很高的木栅栏配合乱成团的铁丝密密地缠绕,把田地分剖成两半,看起来是非常显眼的一道界线。我怀疑这就是印巴分治在旁遮普田野上的表达方式。

这是可以理解的。除了双方在边境和关口设立驻军对峙,还有广阔的土地毗邻,总不能让军人组成一道人墙去当界碑。

一道伤痕

将旁遮普平原撕裂的那道充满敌意的结实栅栏,在油绿的背景中,非常冲击人的视觉,从远处看起来甚至可以说有点儿美感,令人忍不住要想起和它有关的很多事情。它实际上是一道丑陋的栅栏,简直可以说是印巴分治留下的伤痕之一。

1947年的印巴分治,固然有英国人在其中做手脚,更大的原因是印度的宗教和种族冲突问题。这次分治,把原来的英属印度划成三块,印度在中间,左右两块属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当时称东巴,现在的巴基斯坦称西巴)。散居各地的印度教徒和******因此背井离乡,进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迁徙,据说牵涉的人口大约有3000万人。在这迁徙过程中,宗教冲突和种族仇恨引发的骚乱开始了,至少有100万人被杀。甚至有火车被拦截在路上围攻,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整整一车人中极少有人能够侥幸存活下来。

这是当时震惊世界的一件大惨案和大悲剧。牵涉进去的不仅有印度教徒和******,还有为数不少的锡克人。

印巴分治时的种族屠杀,不仅是一次政治危机。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分析,此事同时是一次身份认同的危机。

这些在冲突中肆无忌惮屠杀他人的人,忘记了人的身份的多重属性,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属于某个国家、宗教或种族。但是冲突的双方直接把自己划归于“印度教徒”或“******”的概念之下,在极少数狂热分子的挑动下,大批印巴人失去理性,卷入冲突,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极为不堪的一幕。

然而这场屠杀没有赢家,尽管双方死伤的人数并不相当。两个国家和不同的宗教、种族都被严重伤害了,分治时的惨烈经历从此被写入历史和民族的记忆,成为某种长时间的阴影。这种沉淀为集体记忆的重大事件,又将为后来的人提供新的身份认同材料,造成更多的恶果。

这一场酷烈的冲突,后来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重大反映。巴基斯坦后来更出现分治后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叫作“分治文学”(中国研究者习惯称“伤痕文学”),其中很多作品都对分治和仇杀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这场大骚乱中,同在旁遮普的锡克人当然也无法置身事外,他们不可避免地要从西旁遮普(巴基斯坦拉合尔方向)向东旁遮普(印度阿姆利则方向)迁徙,中间也和******发生了冲突。一部叫作《悲恋印巴》的电影,就讲述了分治冲突期间一名锡克男子和一名******姑娘的悲剧爱情故事。

而印巴分治六十多年来,那道刻画在两个国家和相关民族身心上的伤口,并不能说已经平复。纵贯旁遮普平原、将它撕裂成两半的那道严防死守的栅栏,则是这巨大伤痕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更不用说两国驻军对峙、连升旗降旗都充满敌意的瓦伽关口。

从阿塔利开往拉合尔的火车,经常成为恐怖袭击的对象,以致每一趟火车都要被严密检查,同样是分治及骚乱留下来的后果。也许每一次袭击都是在重新撕裂这道伤疤,让两国人民再次回忆起令人恐惧的1947年。

看见旁遮普田野里那道栅栏之后,没过多久,我们的火车就有到站的光景了。即将靠拢的站台是瓦伽关口的站台,但是已经属于巴基斯坦。月台上的警察穿的制服都与印度警察有所区别。

于是,这次的印度之旅,留在我记忆中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那道缠绕着铁丝的木栅栏。它是历史留给印巴两国的伤痕,也是它们今天所面临的某种困境的象征。

眼前已是巴基斯坦,印度则被留在身后。

据说,它们曾经是一个整体。

同类推荐
  • “老鬼”话新疆

    “老鬼”话新疆

    不错,凡是来过新疆并游过新疆的各方人士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但是我却说,新疆是个“鬼”地方!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地势跌宕起伏,地貌奇异瑰伟。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和海拔-154.43米的世界第二洼地——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俯仰相瞩,而它们的高度差,竟然是8765.43米!“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曾是一句形象、贴切地反映新疆气候特点的名言,几乎家喻户晓。
  •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 台湾,你一定要去

    台湾,你一定要去

    一本书,缩短了两岸之间的距离!一种情怀,展开了关于台湾的娓娓讲述!一次记录,打开了一个让世界了解台湾的绝佳视角!台湾的地理、历史和文化铸就了她独特的魅力,也锤炼出一种多元交融的气质。作为一个在大陆生活二十余年、移民加拿大20年、游历过世界多地的海外华人,作者有幸随家人在台湾居住一年,得以充裕的时间行走于台湾的山水、城市之间,饱览名胜古迹,领略人文风情,并以其客观、独特、深远、广阔的视角以及朴实、平和、凝练、饱含深情的笔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行走台湾、游历台湾的美好记忆,以娓娓道来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台湾的感人故事。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该书以文化散文笔触记述西藏见闻、复原文化旧貌、自身感官体会为主,以此来讲述和剖析西藏这片土地和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该书不同于以往的游记类书籍,单纯从视觉感官上以“记流水账”的形式,来直观讲述西藏的风景以及自身的经历。作者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以一种文化人的视角来感触西藏,探寻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除却迷人的风光、神秘的宗教和古建筑遗址,还有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和藏文化的独特与伟大。
  • 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热门推荐
  • 盏茶

    盏茶

    这会已经是过了立秋的日子,可我的心里却始终放不下暮春与盛夏,想象中那一场场山雨的凄凉落寞,当然也就想起来了在这场打工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女孩,还有心里那种淡淡的牵挂。也许这份情只有盏茶的时间,况且写这篇文的时候正是七夕,连呼吸都会变得那么浪漫的日子,所以也就用了盏茶的题目,以为这个题目中是带有很浪漫的绝望的,写这么一份情感,希望前路如何,那个女孩过的快乐就好,各位幸会了,这篇文章,献给许同学。
  • 标准的凡人流

    标准的凡人流

    这是一个标准的凡人流的修仙故事,主角叫张三。
  • 途魔

    途魔

    无魔不成仙,无执不成念。仙道,魔道,天人道,澄清玉宇万里埃。
  • 练珍丹

    练珍丹

    玉锦:“牧羽寒,你决定好了嘛?这一世的代价是:下一世的孤独终老。你真的绝定好了吗?”慕羽寒:“来吧,这一世,谁也不能阻挡我!”。。。。。。
  • 夏末繁花似锦意

    夏末繁花似锦意

    由叛逆张扬的富家小姐到家庭遭遇打击后的自立自强,渐渐成熟的她却再一次遭遇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你相信,这世上有超能力吗?
  • 超极品教师

    超极品教师

    功夫高手重返校园,开启教师生涯,调教调皮学生,征服冰山女教师,一路扮猪吃虎,俘获女人心。从此单挑之王化身强势老师,调教萝莉,开始暧昧人生。
  • 最强王者之权势

    最强王者之权势

    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过目即逝、普普通通、貌似很高冷但却很平凡!但是在这许许多多的人中,有些人他拥有着别人无法触及的地位与权力,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被推上高位,走向阴谋的最深处,接受着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死亡?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开始罢了!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对我们隐瞒了什么,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在操纵着我们,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已经欺骗了我们多少次,我更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世界到底是不是世界,或许,我也早已忘记,这个世界是不是还存在着,而我活着的意义,就是死去。——————————————这里是:笨蛋与不良与英雄!我还是:传说,那个男人!
  • 山河梦之重生南唐

    山河梦之重生南唐

    本仰慕李煜,可一场巧合,却让他一开始就站在了李煜的对立面……彼时,大周初立,南楚新平,吴越在东,后蜀在西,恰江山如此多娇娥皇待字闺中,女英尚未长成,花蕊夫人正当妙龄,正美人倾国倾城子云:江山,我所欲也,美人,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江山而取美人也二者不可得兼,是吗?……第一次写书太仓促了,写得有点乱,暂定一段时间,思考准备一下本书出现的历史人物,请勿对号入座
  • 天罡大陆

    天罡大陆

    这是一个独立的大陆,人类,妖兽,魔怪占据三方,三足鼎立。每个人都有一种天赋,天赋有好有坏,天赋好的人被誉为玄师。看“万里挑一”无天赋废柴如何逆袭大神。
  • 狮子座:女王进化论

    狮子座:女王进化论

    某人不算美,却把美男收囊中;某人不算太聪明,年级第一稳稳拿某人其实很单纯,只是很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