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1300000017

第17章

迎随之法,补泻之道也。迎者,迎而夺之。随者,随而济之。然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荣卫流行,经脉往来,其义一也。知之而后可以视。夫病之逆顺,随其所当而为补泻也。四明陈氏曰:迎者,迎其气之方来而未盛也,以泻之。随者,随其气之方往而未虚也,以补之。愚按,迎随有二,有虚实迎随,有子母迎随。陈氏之说,虚实迎随也。若七十九难所载,子母迎随也。

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在,察也。内为阴,外为阳,表为阳,里为阴,察其病之在阴在阳而调之也。杨氏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阴虚阳实,则补阴泻阳;阳虚阴实,则补阳泻阴。或阳并于阴,阴并于阳,或阴阳俱虚俱实,皆随其所见而调之。谢氏曰:男外女内,表阳里阴。调阴阳之气者,如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类。

七十三难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

刺之奈何?

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

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

诸经之井,皆在手足指补(梢),肌肉浅薄之处,气少,不足使为补泻也。故设当刺井者,只泻其荣,以井为木,荥为火。火者,木之子也。详越人此说,专为泻井者言也。若当补井,则必补其合。故引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各有攸当也。补泻反,则病益笃,而有实实虚虚之患。可不谨欤?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荣、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

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

荥俞之系四时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

其肝心脾肺肾,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也?

然。五藏一病,辙有五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众多,不可尽言也。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针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

五藏一病不止于五,其病尤众多也。虽其众多而四时有数,故并系于春夏秋冬,及井荥俞经合之属也。用针者,必精察之。详此篇文义似有缺误,今且依此解之,以俟知者。

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

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

此之谓也。有图。

金不得平木,“不”字疑衍。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者,木金火水欲更相平也。木火土金水之欲实,五行之贪胜而务权也。金木水火土之相平,以五行所胜而制其贪也。经曰:一藏不平,所不胜平之。东方肝也,西方肺也,东方实,则知西方虚矣。若西方不虚,则东方安得而过于实邪?或泻或补,要亦抑其甚而济其不足,损过就中之道也。水能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泻南方火者,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馀;补北方水者,益子之气,使不食于母也。如此则过者退而抑者进。

金得平其木,而东西二方无复偏胜偏亏之患矣。越人之意,大抵谓东方过于实,而西方之气不足,故泻火以抑其木,补水以济其金,是乃使金得与木相停,故曰欲令金得平木也,若曰:“欲令金不得平木”,则前后文义窒碍,竟说不通。使肝木不过,肺不虚,复泻火补水,不几于实实虚虚耶?八十一难文义正与此互相发明。九峰蔡氏谓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取相胜以浅其过,其意亦同。故结句云: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盖为知常而不知变者之戒也。此篇大意,在“肝实肺虚泻火补水”上。或问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当泻火补土为是。盖子有馀则不食母之气,母不足则不能荫其子。泻南方火,乃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馀;补中央土,则益母之气,使得以荫其子也。今乃泻火补水何欤?曰:此越人之妙,一举而两得之者也。且泻火,一则以夺木之气,一则以去金之克;补水,一则以益金之气,一则以制火之光。若补土,则一于助金而已,不可施于两用。此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或又问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五行之道也。

今越人乃谓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何哉?曰:是各有其说也。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者,五行之生化;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者,针家之与夺,固不相侔也。四明陈氏曰:仲景云,木行乘金,名曰横。《内经》曰:气有馀,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木实金虚,是木横而凌金,侮所不胜也。木实本以金平之,然其气正强而横,金平之则两不相伏而战,战则实者亦伤,虚者亦败。金虚,本资气于土,然其时土亦受制,未足以资之,故取水为金之子,又为木之母,于是泻火补水,使水胜火,则火馁而取气于木,木乃减而不复实。水为木母,此母能令子虚也。

木既不实,其气乃平,平则金免木凌,而不复虚。水为金子,此子能令母实也。所谓金不得平木,不得径以金平其木,必泻火补水而旁治之,使金木之气自然两平耳。今按陈氏此说,亦自有理。但为“不”之一字所缠,未免牵强费辞,不若直以“不”字为衍文尔。观八十一篇中,当知“金平木”一语可见矣。

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

当泻之时,何所置气?

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

其阳气不足,阴气有馀,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馀,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荣卫通行,此其要也。

《灵枢》五十二篇曰: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荣气。盖补则取浮气之不循经者以补虚,泻则从荣置其气而不用也。置,犹弃置之置。然人之病,虚实不一,补泻之道,亦非一也。是以阳气不足而阴气有馀,则先补阳而后泻阴以和之;阴气不足而阳气有馀,则先补阴而后泻阳以和之。如此则荣卫自然通行矣。补泻法见下篇。

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

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见肝之病,先实其脾,使邪无所入,治未病也,是为上工。

见肝之病,一心治肝,治已病也,是为中工。《灵枢》五十五篇曰:上工刺其未生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

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服(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七十八难曰:针有补泻,何谓也?

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弹而努之,鼓勇之也。努,读若怒。爪而下之,掐之稍重,皆欲致其气之至也。气至指下,如动脉之状,乃乘其至而刺之。

顺,犹循也,乘也。停针待气,气至针动,是传气也。因推针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此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内者也,是固然也。若停针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卫气之分,女子则深其针而候之荣气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气,是谓其病终不可治也。篇中前后二“气”字不同,不可不辨。前言气之来如动脉状,未刺之前,左手所候之气也。后言得气不得气,针下所候之气也。此有两节,周仲立乃云:凡候气左手宜略重之,候之不得,乃与男则少轻其手于卫气之分以候之,女则重其手于荣气之分以候之。如此则既无前后之分,又昧停气之道,尚何所据而为补泻耶?

七十九难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

出《灵枢》第一篇。得,求而获也。失,纵也,遗也。其第二篇曰: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谓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言“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谓补者佖然若有得也,泻者恍然若有失也。亦第一篇之义。

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

迎而夺之者,泻也。随而济之者,补也。假令心病,心火也,土为火之子,与心主之俞,太陵也。实则泻之,是迎而夺之也。木者火之母,手心主之井,中冲也。虚则补之,是随而济之也。迎者迎于前,随者随其后。此假心为例,而补泻则云手心主,即《灵枢》所谓少阴无俞者也。当与六十六难并观。

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气来实牢、濡虚,以随济迎夺而为得失也。前云“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此言“实之与虚,若得若失”,盖得失有无,义实相同,互举之,省文尔。

八十难曰:经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

然。所谓有见如入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

所谓“有见如入”下当欠“有见如出”四字。如,读若。而,孟子书:“望道而未之见”。而,读若如。盖通用也。有见而入出者,谓左手按穴待气来至乃不(下)针,针入候其气应尽而出针也。

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

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

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是病”二字,非误即衍。肝实肺虚,金当平木,如七十五难之说。若肺实肝虚,则当抑金而抉(扶)木也。用针者,乃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此所谓实其实而虚其虚,损不足而益有馀,杀人多矣。中工,中常之工,犹云粗工也。按《难经》八十一篇,篇辞甚简,然而荣卫度数,尺寸位置,阴阳王相,藏府内外,脉法病能,经络流注,针刺俞穴,莫不该尽。而此篇尤创义切切,盖不独为用针者之戒,凡为治者,皆所当戒。又绝笔之微意也。於乎!越人当先秦战国时,与《内经》、《灵枢》之出不远,必有得以口授面命,传闻晔晔者,故其见之明而言之详,不但如史家所载,长桑君之遇也。邵肌乃谓经之当难者,未必止此八十一条。噫!犹有望于后人欤。

同类推荐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甜心的诱惑

    甜心的诱惑

    她不想毁了兄长未来,嫁了风流不羁的他。他别有居心,娶了视老公如无物的她。他说:陪我演场戏,演我老婆,期限一辈子!她说:请放心,我们之间没有离异只有丧偶!
  • 农家有女之蓝衣

    农家有女之蓝衣

    都市小白领儿蓝衣,一朝穿越又被下放到农村。自己本来就一小村姑,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都市。这是老天看自己不顺眼呢!还是不顺眼呢!怎么能这样子……破屋四处透风,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一穷二白,面黄肌瘦的一家子。蓝衣很是庆幸,自己所在的这个家很温暖,没有遇到刁钻的奶奶,也没有恶毒的伯母婶娘。幸运的是这里有善良的继母,忠厚的大哥,还有古灵精怪的弟弟。因为一首歌儿,蓝衣发现古灵精怪的小弟,原来是老乡。哎!妈呀,总算找到知己了!姐弟齐心,齐力断金!没关系,咱本来就是一小农女,大不了重头开始,带着家人脱贫致富奔小康。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那么,咱就从种树开始吧!一不小心,救回一个快要挂掉的妖孽美男子。这人赖到家里就不走了。非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说什么?要以身相许!终有一天身世被揭晓了,把蓝衣雷了个外焦里嫰,我累个去的,这是演的《梅花烙》,还是《狸猫换太子》?而倒霉的蓝衣还是被换出来的那一个。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一个狡猾的小农女VS腹黑世子爷的故事!欢迎亲们跳坑!精彩抢鲜看:片段一:蓝衣:你坐过地铁吗?坐过飞机吗?小弟: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瞬间惊喜的问道:你也来自二十一世纪?蓝衣和小弟激动的双手紧握,那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片段二:蓝衣:我看你身上那块玉不错,就抵救命之恩吧!妖孽男:你说的哦,我给你带上,不许摘下来。这可是我娘留给我未来媳妇的。蓝衣:……?我是要打算当掉的好不好?妖孽男: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现在我就是你的相公了。蓝衣………?你丫确定没有恋童癖?-------推荐微蓝的系列文《警花县太爷》讲述蓝衣和蓝雨重孙辈,楚廉和蓝霖这一代所发生的故事!http://www.*****.com/?info/779218.html好友七味美人的完结文《皇家嫡媳》http://www.*****.com/?info/676558.html
  • 笑着的剑

    笑着的剑

    她望着我,笑颜如花。腹下是血,簌簌流淌。我的心刺痛,仿若一把剑,洞穿了心脏,浑身冰凉,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我的心与她维系。我凝视她的笑颜,她的瞳孔已然涣散,可还是把努力的把最美的一面呈现。我瞬间泪流满面。在此刻我明白言语是苍白的,却无能为力,只有抱着她痛哭流涕。抚摸她娇嫩脸颊,我明白了,我们的心维系在一起,枉我从前不懂,枉我从前逃避。(番外篇放置的位置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 寻找救命血

    寻找救命血

    《寻找救命血》是以爱为主旋律贯穿全书的一本故事集。书中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倾力打造的52篇精品故事,分“人间有爱”、“世事如棋”、“沉钩新说”三个板块展示广大读者。
  • 改嫁皇后

    改嫁皇后

    前世的她是一名优秀的情妇,一个成功的商人,却没有朋友,没有爱情。今世的她是一缕异世幽魂,任是无情也动人,看她如何收获人情,如何斩获爱情。温文尔雅如他,爱她护她,却是别有内情,当层层真相被剥开,教她情何以堪?冷漠无情如他,强大到让她不得不步步为营。心灵失守是否敌得过家破人亡?她又该何去何从?
  • 韩娱之颤栗

    韩娱之颤栗

    公元2008年底,一名年仅20岁的美籍韩裔歌手正式出道。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沈熙铭渐渐露出他峥嵘的爪牙,将暮气沉沉的偶像乐坛撕开了一道鲜血淋漓的伤口他用他那炽热而强烈的性格和永不屈服的意志爱和恨着这个世界。他用他的音乐让那些命运的傀儡感到灵魂深处的颤栗。规则的邪恶大棒永远别想将他击倒,只要还剩下一口气,也要生啖对手的血肉!我说我想说的,做我想做的,你们爱TM的谁谁谁随你们怎样,我为我自己,别想阻止我我仍会坚持我自己的路,毫无怀疑的坚持那些tm的看不起我的鸟人,我会连同他和他的房子一起毁掉!-----------------------------------读者群:80168472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穿越千年爱上帅王爷

    穿越千年爱上帅王爷

    她,是个现代女孩,美丽大方,他,是唐朝王爷,专情如一,当她穿越千年,和他相遇,两人又会有怎样的邂逅,当面临回去和留下的选择时,她又会怎样选择??
  • 众神们的游戏

    众神们的游戏

    ‘神’在人们的眼中只是个传说,没人相信神也没人知道神是否存的,对于人类来说‘神’只是迷信,但‘神’是真真实实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并跟人类一起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爱丽丝、克里斯,是刚升入圣斯顿学院的学生,但在他人眼中却是一对奇怪姐弟,而被冠上‘奇怪姐弟’称号的两人却跟学生会的人有着某种关系,他们与学生会的成员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对学院的冰山少年‘东寺浩翔’有着不同的态度?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
  • 我是掌控者

    我是掌控者

    圣人道:“我要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神灵却说:“妄想。我才是你们的主宰,一切我说了算。”圣人和神明刚说完。易少冥就神色恓惶的嗫嚅道:“我不想扼住自己的咽喉,那样会憋岔气的。我只想掌控自己的命运,可以吗?”圣人和神明神情同时冷淡的乜了他一眼,傲然同声道:“就你,一个废物,凭什么?”“就凭,我还有热血,还有一颗永不认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