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2500000047

第47章 中医护理

97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①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器官和组织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利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而且无论人体的生理功能还是病理变化,都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和影响。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交叉又统一的关系,人体不断地进行自身调节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适应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的资料(如舌象、脉象),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两者是不可分割的。975.何谓“五行”?

答:“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976.何谓“五脏六腑”?

答: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977.何谓“奇恒之腑”?

答: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包六种器官组织。奇,异也;恒,常也。其形态似腑,为中空性器官,功能似脏,能储藏精气,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名奇恒之腑。

978.五脏与六腑的生理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

979.何谓“后天之本”?

答: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980.何谓“先天之本”?

答: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981.何谓“奇经八脉”?

答:奇经八脉:奇,异也。指有异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合称“奇经八脉”。

982.何谓“得气”?

答:是指对经穴作针灸或推拿等刺激时,受者局部或沿经络循行部位有酸、麻、胀、重及触电等感觉,而施行者也同时有针下沉、紧或吸针等感觉,表示经气已至,治疗有效,故曰“得气”。

983.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①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②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③感应传导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等。

984.何谓“六淫”?

答: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985.何谓“七情”?

答: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

986.七情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答: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987.何谓“正气”?

答: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调节、康复能力,简称为“正”。

988.何谓“邪气”?

答: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六淫、疠气、痰饮、瘀血、七情等),简称为“邪”。

989.何谓“四气、五味”?

答: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性和味。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990.望神的内容有哪些?

答:望神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观察精神意识活动;二是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991.何谓舌诊?

答:是指通过对舌质的颜色、形态,舌苔的苔色、苔质等变化的观察,来判断正气的盛衰、分辨病位的深浅、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断病势进退的一种诊断方法。

992.何谓闻诊?

答: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

993.闻诊的内容有哪些?

答:听声音,主要是听病人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的变化,以及呃逆、嗳气、喘哮、叹息等音响的异常;嗅气味,主要是嗅病人的病气、分泌物与排泄物的异常气味。二者均可帮助分析病位所在及病情的虚、实、寒、热。

994.何谓“八纲辨证”?

答:通过对四诊所取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这八类证侯归纳,以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995.大黄和番泻叶的功用有哪些?

答:大黄、番泻叶均为苦寒攻下药,泻热通便为其共同特点。大黄性猛力专、直达下焦、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为泻下药之“将军”,并能凉血止血、破瘀行血、清热解毒,用于肠胃积滞,大便秘结,血证,牙龈、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瘀血阻滞的多种证候;番泻叶入大肠,泻积热,通大便,利水消肿,用于热积便秘、脘腹胀痛等,临床多以单味用,开水泡服即可。

996.中药的常见剂型有哪些?

答:中药常见的剂型有汤剂(水煎剂)、散剂(粉剂)、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服剂、糖浆剂、药露、贴膏、针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特点。

997.解表药的煎煮要求及服用方法如何?

答: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故浸泡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服用解表药时,应趁热服,同时服用热稀粥,服后避风寒,或覆被取暖,以助汗出,但解表取汗以遍身微汗为最佳。

998.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服用中药煎剂,一般是每日一剂,一剂药物通常煎煮两次,将两次煎煮的药液完全混合后分2~3次服完,以使药力平均;特殊情况如急、重症病人,也可一日连服两剂或更多,以增强药力,维持药效;②不同的药物服药时间及方法亦有所区别:如清热药宜凉服;温里药宜温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补益药或养生抗衰老药物宜在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病情紧急的宜顿服;呕吐或小儿病人宜少量多次频服;③慢性病服丸、散、膏剂者,应根据病情需要和医嘱而酌定剂量,定时服药;昏迷病人可制成汤剂鼻饲给药。

999.方剂的变化有哪些?

答:方剂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药味加减的变化:在主症不变的情况下,随症状的轻重和兼症的多少,适当增减药味,以改变适应范围;②药量加减的变化:在方剂药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减药物的用量,以改变原方的效能;③剂型的变化:在药味、药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剂型发生变化,从而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

1000.使用逐水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用枣汤送服;②从小量开始,以免量大伤正,如服后泻下过少,病证未除,次日加量;③服药于清晨饮食未进之际,使药力直接攻逐水饮;④得快利之后,糜粥自养,以防饮食伤脾。

1001.何谓“同病异治”?

答: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或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相同。

1002.何谓“异病同治”?

答: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1003.何谓“急则治其标”?

答: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1004.何谓“缓则治其本”?

答:是指在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标病产生于本病,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

1005.何谓“夙根”?

答:指旧有的病根。以哮证为例,伏痰为其夙根。

1006.临床上如何鉴别哮证与喘证?

答:哮证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1007.何谓“真心痛”?

答:是胸痹心痛之重证,其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休息或服药后仍然不能缓解,脉结代,伴有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1008.何谓“关格”?

答:此为阴阳离决,开合之机已废的表现,因阳竭于上则水谷不入,阴竭于下则二便不通,故称关格。

1009.何谓“五更泄”?

答:因肾阳虚衰,泄泻多发生在黎明前后,五更时分,阴寒正盛而阳气未复,致肾阳更衰,釜底无薪,不能温煦腐熟水谷而泻,称五更泄。

1010.泄泻与痢疾如何鉴别?

答: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在胃肠,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1011.何谓“中风”?

答: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1012.中风病“阳闭”的症状有哪些?

答:中风病“阳闭”的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1013.中风病“阳闭”的病机有哪些?

答:病机为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

1014.中风病“阳闭”的治法及代表方有哪些?

答:治疗应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代表方选羚角钩藤汤加减,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1015.何谓“癃闭”?

答:癃闭是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又以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1016.何谓“消渴”?

答:消渴是指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1017.消渴病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答:①辨病位,根据“三多”症状侧重的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的不同,即多饮为主者在肺,多食为主者在胃,多尿为主者在肾;②辨标本,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③辨本症与并发症,消渴病的并发症较多,如:痈疽、眼疾、心脑病证等,个别病人消渴病的本症不明显,而是以其并发症为线索进而诊断本病。1018.何谓“虚劳”?

答: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性证候的总称。

1019.何谓“水肿”?

答: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则全身水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1020.阳水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答:阳水的临床特征是发病较急,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

1021.阳水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答:阳水的治疗原则是阳水以祛邪为主,应予发汗、利水(尿)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

1022.如何区别咳血与吐血?

答:咳血与吐血的区别是:咳血,血自肺来,血色鲜红,常混有痰涎,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日,大便一般不呈黑色。而吐血,血自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

1023.何谓“疮疡”?

答: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患。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1024.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答:①外感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②感受特殊之毒:虫毒、蛇毒、疯犬毒、漆毒、药毒、食物毒和疫疠之毒;③外来伤害:跌扑损伤、水火烫伤、寒冻等;④情志内伤:七情过极或不及;⑤饮食不节:恣食高粱厚味,醇酒炙"或辛辣刺激之品;⑥房事损伤:早婚、房劳过度与妇女生育过多等。

1025.火肿、寒肿、虚肿、实肿;虚痛、实痛、寒痛、热痛是如何区别的?

答:①火肿:其肿色红,皮薄光泽,烘热疼痛;②寒肿:肿而木硬,伴有酸痛,皮色不泽,不红不热;③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④实肿:肿势高起,根盘收束;⑤虚痛:喜按,按则痛减;⑥实痛:拒按,按则痛剧;⑦寒痛:皮色不变,痛处固定,痛而不热,得温痛减;⑧热痛:皮色焮红,灼热疼痛,得凉则舒。

1026.外科内治法原则有哪些?

答:①消法:运用不同的具体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②托法: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方法,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此法适用于外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之虚证。③补法: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此法适用于溃疡的后期。

1027.何谓“疔疮走黄”?

答:凡生“疔疮”,出现疔毒走散,毒入血分,内攻脏腑之急性危重证候者,称为“疔疮走黄”。

1028.如何预防“疔疮走黄”?

答:不可妄加挤压,避免碰撞局部;不可过早切开;忌灸、忌针挑;忌服发散药;忌烟酒、辛辣、鱼肉;忌房事及愤怒。

1029.如何预防乳痈?

答:①产后可用橘核30g煎水服,防止乳汁郁滞;②妊娠后期,常用温水洗乳头,乳头内陷者,洗后轻揉按摩牵拉;③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注意乳头清洁,产妇乳汁过多、哺乳后尚未排尽者,可用吸乳器或用手挤压按摩,使乳汁排出,防止淤积。

1030.毒蛇咬伤的急救处理有哪些?

答:①缚扎:咬伤后,就地取材,于伤口的近心端缚扎,以阻止静脉血回流而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原则;②排毒:扩创法(沿牙痕作“十字”切口或纵形切口,挤压伤口周围,同时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吮吸法(可用口吮、拔火罐、吸引器等将伤口毒血吸出)、针刺法(用三棱针刺“八邪”、“八风”穴);③解毒:使用中西药解除体内蛇毒;④使用有效蛇药:采用辨证施治方法,辨证用药。

1031.“缠腰火丹”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答:缠腰火丹,又叫“蛇串疮”、“蛇丹”,西医称为“带状疱疹”。多因情志不遂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毒邪而诱发。

1032.如何辨脓之有无?

答:①有脓:按之灼热痛甚,以指端重按一处,其痛最甚者,肿块已软,指起即复,脉来数者,为脓已成;②无脓:按之微热,痛势不甚,肿块仍硬,指起不复,脉不数者,为脓未成。

1033.疮疡与脏腑的关系如何?

答:①由于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因此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疮疡的发生。如肝气郁结,脾胃湿热等均可发生疮疡;②体表疮疡的病变也可影响到脏腑而发生病变。如头痛、颜面疔疮等可因毒热炽盛,或因气血不足而使毒邪走散,内攻脏腑,出现走黄等症。

同类推荐
  • 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医乃仁术”,界定了医学应当作什么和不应当作什么。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是一种物质手段,“医乃仁术”决定了它只能是行善之举。现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
  • 中草药入门400问

    中草药入门400问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一题一议的问答形式,从中药药理与归经、中医药学历史渊源、中药产区分布、炮制与养护贮存、药用植物考略、医方与中成药、名老药店号及名胜药市等7个方面对中草药知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全书重点突出,易读易记,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可称得上中医药学的“小百科”,适合各医药单位人员、中医药院校学生、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药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 生理学

    生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肾脏的排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等11章内容。
  • 中医师是怎样炼成的

    中医师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将主人公以身试医、以身试药的切身体验和对中医理论及辨证用药的深刻体会深入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兼备,适于中医业者和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欣赏。
热门推荐
  • 四国纷争

    四国纷争

    讲述主人公巴克李在四方大陆西神国发生的故事,母亲虽然是实权贵族家庭掌上明珠,却因为未婚生子而被逐出家门,虽然衣食无忧却饱受非议,巴克李更是被剥夺了贵族的身份,但爱子心切的母亲仍然在小巴克未见过面的父亲的帮助下为巴克植入未知等级的魔晶,不是贵族却享有贵族才能拥有的魔晶,巴克开启了在四方大陆西神国的一段传奇经历。
  • 江邻幾杂志

    江邻幾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潘多拉的眼泪:第七个天堂

    潘多拉的眼泪:第七个天堂

    她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女,倒在大雪里奄奄一息时一个神秘少年救了她。那邪魅的笑容,仿佛恶魔一般囚禁着她的心。五年之后,她带着强大的复仇心理回来了。凭着秦家私生女的身份,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最高点。他是荧幕前的宠儿,是高高在上娱乐界的大明星。孤冷清傲,一尘不染的如同神谪。她冷漠,她无情,她恶毒。最终,那冰冷的心又会为谁而融化成了一滴滴热泪。你知道什么叫做意外吗?就是我从来没想过我会遇见你。但是我还是遇见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爱上你,但是我却爱了。
  • 星际战

    星际战

    星空纪9876年,为了对抗虫族和贝塔文明联手发动的战争,逆转战争的形式,阿尔法文明派遣了一艘名为“亚特兰蒂斯”的宇航舰,在银河系第五象限寻找太阳系的古人类。古人类是人类联盟的最高长官耶和华,在星空纪8994年创造的。古人类的身体里蕴藏着这个宇宙最强大的生命奥义!可是,当“亚特兰蒂斯”宇航舰到达地球的时候,人类已经在之前的某一时刻灭亡。不得以,阿尔法文明利用“考古专用”的时空机器,让一个叫慕峰云的地球人,来到了星空纪9876年,他将肩负起重建人类联盟,恢复宇宙势力平衡的重担......本书,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谢谢支持!
  •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本书内容分五卷,包括:九条法则、打开心门、定点观察、见微知著、生态“阅读”等。
  •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秦始皇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个帝国由于缺乏统治经验——尽管秦始皇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它还是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的大汉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过不温不火的统治时期,汉武帝的诞生,为这个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如果历数历代帝王,也许只有汉武帝才算得上是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伟大君王……本书是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
  • 最强杀魂

    最强杀魂

    花有花魂,树有树魂,刀有刀魂,剑有剑魂,世间万物皆有魂,人是万物中最具灵性的,故人有灵魂……杀手马三机缘巧合下融合了从异世穿越而来的强者——马天元一生的记忆,从而走上了魂修之路,在凝结魂核时由于杀念太重,成功诞生了世间有史以来第一尊独一无二的杀魂……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宫心传之梨殇

    宫心传之梨殇

    飞花流转,瑞雪映红颜香消如烟,玉石碾化前缘缘深缘浅,似水柔情如梦如幻花非薄颜,遥望明月星天落红依旧,东风已过境迁似缘非缘,梨落静庭泪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