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7600000015

第15章 人生篇(1)

1980年11月20日记

11月20日星期五阴

进入候机室,到处是耀眼的光。水磨花岗石地,把人的影子倒映出来,又那么光滑,举步稍高,就有随时滑倒的可能!逼得你不得不走起交际舞来:轻轻扭着腰肢,顺势滑行。这一切,弄得人头有点晕了。

我急于返兰,1206次航班(北京一西安一兰州)改乘1202次三叉戟。

13时40分,1202起飞了。

我坐在中间靠近窗口的座位上。刚一落座,就看到前排的椅背上印着“救生衣在您的座椅底下”。救生!啊,生命随时有危险。我不禁毛骨悚然,这简直是玩命!我的心木了。我不由想起:离校时,跟老婆子吵架,我说“如果我死在你前头”等等。有一位同志送行时说我不得见你了。”这是出口成谶吗?看来,这次是天赶地凑,谁叫我改乘啦!我不由地检査起“救生衣”来!可是,见别的同志似乎也泰然,也就镇定一点了。

轰隆隆,发动机响了。只觉机场内的房屋、树木向后倒退,向后转去,接着便看到机身前高后低,倾斜着。突!突!机身向上忽抬了几下,于是房屋、树木逐渐在眼底消失。我偏头向窗外一望,啊,好一片茫茫云海。我真佩服第一个把飞行叫航行的人,一个“航”字用得太妙了。向下看机身,似乎只是上下动摇,并不前进,太空一片蒙蒙漠漠、空旷渺茫,太阳像一个小火球,包在这万古荒原中,我不由想起,未有生物的万千亿光年之前,地球上也一定是这个样儿。洪水弥漫,无草无木,一片死般的寂静,难怪杜牧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了,这天宫也真够清冷了。我正想着,突然服务员拿着一些小记事本走到我们跟前来!“哦,这是——”一位乘客不禁失神,我也想起别人讲的飞机失事前,要乘客写遗书的事,不由一怔。飞机直往下落,心,空得很,像吊在半空中。我像触了电,麻木了。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看看周围的人,有大军官,有年青的招待员,还有带着贵重物品的人。似乎又不太怕。正乱着,忽然服务员叫道大同机场到了!”我这才松了口气。

我体味了一次人们死前的情景:脑子里一塌糊涂,什么都构不成形象,亲人的面容也记不清楚。想一件事,突然被另一件事中断掉,结果什么也想不成,也无所谓怕。总之,像喝醉了酒,头里边只是轰轰响,看不清东西,听不清话,大脑指挥失灵,四肢和身子软瘫,只是晕,发潮,有点高烧昏迷的样子。一点都不怕。怕,只是人神志清醒时候的感觉。临死前,喜、怒、哀、乐、爱、恶、怕等什么感情都似乎没有,想到的往往是让自己的仇人同死。

下了机,我暗暗发誓:以后谁倒出钱让我坐飞机,我也不坐了。难怪,国家供给飞行员一月九十元的伙食,实在太有损健康了。坐一小时飞机,其对有机体的损害,不下于发40℃的高烧一小时。

但是,既然票买定了,还得坐。

第二次从大同起飞,我的心情是大不一样了。我想到的不再是死、是地狱,而是天堂。

“旅客们!现在已经飞人七千米高空,机内温度24℃:机外42℃”广播员播送着,声音混响,很不清晰,这与空气稀薄是否有关系呢?舱内一直未播送过音乐,我本来随身带着个收音机,想放。终于未放。如果放开,不知将是怎样的。

飞入七千米高空,毫不夸张地说:“别是一洞天。”在大同机场,明明是乌云密布,这时的半空中,却是阳光灿烂,低头俯瞰下界,黑浪翻滚,像一个墨汁的湖。风,绝不是人们说的飞沙走石,因为这里是玉宇无尘,连半片纸、一丝尘都千金难买,风纯粹是一种空气流动,甚至气流也看不到,只能听到呼呼声,感到冷热的交流。

进人甘肃境界,空姐说“下雨了”。只是看到一片迷茫,两机翅上一星雨丝都没有。雨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从脚底掉下去。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很滑稽的问题:到底是“天下雨”还是“云下雨”?“下雨了”这个无主句在此时此境,如何解释?

在天海上,还有无数奇观哩。抬头远望,天上有天,天上天如同一口大水晶盘,倒扣在云头。云海在天边弥合处则是一带雾光,以草淡绿色为主,间有粉红、嫩黄,发着光,犹如涂上了萤光色。

云海上,薄薄的云,像飞絮铺在机身下,浓重的云,如撒下的铅粉末,积成块的云,如蹲狮、如奔马、如白兔、如游龙,有的崔巍峥嵘,如森林,如叠嶂。飞机开足马力向山峰冲去,好,机一到,山不见了。只见到缕缕青烟丝儿在机身周围团团转,像风吹柳絮杨花,像烟囱中的滚滚白烟。等飞机过去,回头看,山还是山,这云儿真会捉弄人,像传说中的魂魄,似有形却无形。我想借苏东坡的两句诗改用一下:“不识云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些云朵儿,有时会幻化成亭台、楼阁模样,可又不像是海市蜃楼,没有那么真切。看着那似此非此,似彼非彼的万千气象,任你想吧,你看它像个什么,就像什么,就那么一团团,爱山的,看它像山,爱兽的,看它像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到的是什么呢?当然不是科学上的抽象概念,不是天文,不是地理,而是神话……苏轼在千年前说我欲乘风归去,犹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那只是幻想。哪知数百年后,我这个姓苏的却亲历了。我看着机舱碧绿色的丝绒地毯,招待员们托着茶盘,敬上香茗,杯子是汉白玉雕的……这不是天宫的玉宇琼楼么?再过一千年,我们的子孙将会到怎样的境界呢?

由于大同停机时间长,到兰州时,已经是月华东升了。这时,在地下的人,看我们这架飞机从月宫边掠过,他会不会想到我们从窗口中见到了嫦娥,在天河边碰见了牛郎织女呢?想到这些地方,又感到在空中航行,有无限妙趣。

可是,一下飞机,从幻想中跌入现实后,一算账:三千里行程,两小时半航行,八十一元机费!哦,八十一元。在机场取行李、吃饭罗唆了一个多小时,从中川机场到市中心又一个多小时,估计在我们落脚之时,1202三叉戟又从兰州飞降上海了。

1980年11月20日

三位情侣

我已年近古稀,老伴辞世也已经五度中秋了,她,恰是人月团圆的那天离我而去的。此后寂寞空虚、百无聊赖便时时袭来,特别是对春花、见秋月、游名胜、度佳节更是难乎其耐。在无计排遣之际,自然想起了“青梅竹马”时的三位情侣。这三位无须“众里寻她千百度”,只要回眸伸臂,咫尺可及。而且她们之间情同姐妹,耳鬓厮磨,获一即可得三。谁?从实招来!请君稍安勿躁。当然不会是曹阿瞒曾想“以娱晚年”的“东南二乔”,也不会是玉环、虢、韩三姐妹——那是帝王之尊才能消受得了的,一介寒儒,老而且丑,焉敢作非分之想?即是等而下之,以求其次,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倒不如索性来个“神交”(心理满足)。古人中就有“友风而子雨”的,就有“梅妻鹤子”的,也有“年年岁岁一床书”的,情之所钟,也就“物我俱化”了。我的情侣非梅非鹤,是书、文、笔。

书,算是结发妻。我从5岁在家诵读“三、百、千”开始,到后来上学读书——教书——与人合作或受佣写书,以至于今,朝朝暮暮,形影不离。读到进入角色时,往往“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巍巍乎志于山,洋洋乎志于水,其乐也陶陶,哪里有什么空虚?不过说来有点汗颜,竟没有读出什么名堂来,只好再去“热剩饭”,把儿时背诵如流的《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四书》以及唐诗宋词选本等再拾起来咀嚼。也许是“温故而知新”吧,往往还会嚼出点新味来。年轻时读《红楼梦》总是赞扬宝黛的,现在重温感觉大不一样了。认为堂堂高干的孩子,整天在脂粉堆里“泡妞”,“大受鞭笞”,活该!感到要我选孙媳妇,宁可选宝钗式的,若来个黛玉,医药费都掏不起。读《说文》见“企”(本义为踮起脚尖)字,悟出了有人则企,无人则止,企业的兴衰主要在于人才。另外,还应聘承揽点“家教”的活儿,收点“束修,囊中也不太羞涩了,又亲近了“书”。

文,只能充作红颜知己了。前几年也曾舞弄着赚过点稿费;近几年,出书要“预支”,发文要倒出“版面费”,只好应聘当个期刊编辑。一上班,《花季之梦亭》《亲情友情筵》《教师文笔宫》……《优秀作文大观园》的栏目一个个从眼前闪过,目不交睫,心不稍懈,手不停改,页不停翻;随着文稿所叙所抒,时而喜,时而悲,时而乐,时而愁;情感在流,时间在流,不经意间,时已至午,感叹一声“后生可畏”,其乐融融,哪有工夫品味寂寞。

笔,充其量只是个女秘书的位置。读书请她作笔记,改文著文请她帮忙。可从练书法来说,深交是在“文革”中了。那年月,除红宝书《毛选》外,别的书不姓“黄”,便姓“黑”,都被当“四旧”破掉了,我能看的只有字帖。我有幸借到了一本文渊阁的碑帖,据说是清宫秘籍。夜深人静,凭枕半卧欣赏起来,颇有点“夜半掩门读禁书”的惊喜。时间一长,居然看“活”了,撇、点、挑、捺,那么美,那么有神韵。其中最人神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法帖,明知并非真迹,可复制到乱真的程度,也够我叹服了。白天,借写大字报、出专栏的机会就暗记着字形来练。现在一有闲暇就提笔“填空白”:或铁画银钩,或龙飞凤舞,兴之所至,任意挥洒,虽与“王体”大相径庭,可也孤芳自赏,自得其乐了。

汉武帝想死在“白云乡”,汉成帝想死在“温柔乡”,我无孔方兄帮我吃补药、找老伴,而且也不愿自找死;有书、文、笔三位情侣伴我终生,老死“书文乡”,吾愿足矣。

(发表于2001年11月《读者周刊》第9期)

书运

我本不是块读书的料,自幼耍刀弄棒,惹事生非,加之10岁上突然家道中落,等米下锅尚且难乎为继,哪有余钱买书看?可这“运”一到,秕谷也能落到瘦麻雀嘴里。有个河南书客买了我爷爷几条毛毡,毡钱支付不了,临走时就把卖剩的书用来顶账。爷爷斗大的字不识一升,本不想顶,可又别无讨债良法,只好迁就了。我十二岁时,打开那个在墙角尘封多年的“宝库”,哇!“四书”“古文”的各种版、“五经”残卷,小说、鼓词、宝卷,乃至麻衣相法、“阴宅”、“阳宅”,道经佛藏……五花八门,简直是慈禧吃剩的宫筵,我也就饥不择食地狼吞虎咽起来,且不说“三、百、千”,即是《幼学》、“论”、“孟”也能顺背如流。幸好学校的先生讲的也是古书,不用经常去执经问难了。15岁时,我的舅父闫象睿去世了。舅父原本生于素封之家,书自然是有的,去世后表哥们只是争家产,谁要旧书?便被我父亲“借”来了。这批货中,主要是医药书,另外有《辞源》《传家宝》,还有一套专供举子人科场用的“五经”缩印本,字如米粒,可以装在墨盒夹层底中,这批货自然也成了我的“包袱”,父亲逼我背汤头歌诀,乏味死了。上了师范速成班后,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李庆善老师,发现我学力“超常”,要给我开小灶,特意把他订的《人民文学》、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夏丐尊的《文心》介绍给我,作为课外读物。先生知道我是“球癖”“饭桶”,怕混过去了,就限定一周作几千字的笔记交他审阅。师命难违,又是“关心”我,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吧!侥幸的是毕业时混了个全班总分第一,总算是给恩师交了差,实际上那些书我并未读透。

1956年进了西北师院,到图书馆一看,天哪,光图书卡片就几十柜子!这书海要淹死人啦,四年大学目录都背不下来,别说读了。哎,孟子不是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吗?读不完就索性不读了,上球场,校系级运动员的伙食有补贴哩。可是厄运难逃,整风、反右接连开始了。先是“右派”拉我入伙,后是“左派”推我当先锋,怪烦人的,溜之乎也,逃到阅览室去避风。那个第六阅览室里多是禁书、残本、品位不高的劣等货,所以黉门学子很少涉猎,我就藏在那里随心所欲地去品尝,不过边看边忘了。

毕业后分配到了中学,谁都一天到晚围着知识量有限的教本转,总算松了口气。但是,天不佑我,1966年教高一语文班时,一个姓张的学生把我告到党支部,说是“苏老师在课堂说黑话”。本来自《燕山夜话》受批后,我就警惕了,一次讲鲁迅的文章,我不敢发挥就背诵鲁迅别的文章中的句段做印证、互参,张学生程度有限,听不懂,就告到了党支部。支部干事说,学生听不懂的就是黑话,用白话说怎么会听不懂。我有口难分,就被停了课,罚到图书馆去和“右派”陈整理图书。图书馆里红黄蓝白黑的货色都有,不想读也能沾上一些。

尔后的岁月中对书总是避之不及,正如怕撞上车的人满街跑着躲车往往撞到了车上。一辈子人快完了,认了命吧!正是:你怕读书书碰头,故纸堆中一生休;权势财物料无望,幸剩诗书慰老朽。

(原载2001年1月《读者周刊》,有改动)

德艺双馨窦世昌

金龙缠绕,银星闪烁;掌声雷动,赞叹不绝。“啊咳——呸——”随着唾向“李陵碑”的一声,观众面前出现了一位白须金甲的金刀杨令公,扮演者便是窦世昌先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窦世昌先生的这般唱、做、念、打、舞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造诣,自有其渊源。1938年先生出生于凉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耳濡目染熟悉了诸多文史知识;童年师从名伶徐明德、李化仁练功学艺,文武兼习,双管齐下。少年时期走南闯北,遍访名师,取其所长。1960年甘肃省青年演员汇演中,一出《逃国》,艺压同侪,荣获一等奖,声名鹊起,誉满秦陇。1991年之前任永昌县剧团团长,1991年之后任金昌市艺术团艺委会主任,直到退休。

先生工文武须生,他在《逃国》中伍员的三转身,《卖华山》中赵匡胤的三枪,《抱火柱》中梅柏的水袖,可谓凉州梨园的绝活。然而,先生并未固步自封而是继承创新,与时俱进,遵循程式而不泥于程式。如在《杀庙》一戏中,将韩琪的“倒八锤”出场改为中速“浪头”,省去了不少烦琐的动作,且表现出了韩琪急于寻找民妇的迫切心情。2001年12月31日的《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他在《武家坡赶坡》中扮演的薛平贵剧照。

两年甘肃省艺术学校的进修,使原本文学功底较厚实的窦先生在戏剧理论方面更加系统化,从而摆脱了“匠”气,向“家”、向“艺术大师”的档次迈进。他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专业性论文,为秦腔理论又丰富了一笔,成为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同类推荐
  • 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

    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

    本套书集合了国内最受中学生欢迎的5位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优美而浪漫的文字中绽放明媚的生命活力,给青少年以励志、启迪的力量。
  • 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电视、网络、报刊传播媒体 填满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 越来越少,而读书、读优秀的作品、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是青少年成才的一 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读书作为一种更主动、 更理想、更有利于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不曾改变,也 不会改变。读书塑造人的品德,读书陶冶人的理想,读书培养人的情操,读书使 人成才、使人获得力量。读书成就了历史的所有的伟大人物,也成就了当代 世界的亿万富豪、政治...
  •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三册,做教师要优秀,更要注重细节。一本关于教师教学细节的宝典,送给每一位渴望成功的辛勤教师,让贴心的点滴细节温暖你的心。其中的思想、机智、技巧、情感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尼采的快乐物语(相约在微博)

    尼采的快乐物语(相约在微博)

    《相约在微博:尼采的快乐物语》紧随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微博经典形式,展开对尼采快乐之路的探讨。《相约在微博:尼采的快乐物语》从六大方面2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安全,将真正的快乐物语一一道来。书中采用了尼采的经典名言,加以适当的解析,文章的最后更有广大网友对生活的见解之语,使读者对人生的概念以及获得快乐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爹地,妈咪跑路了

    霸道总裁:爹地,妈咪跑路了

    一次竞争,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他也给她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一张照片,让他对她的心更加坚定,而她,却一无所知。一张照片是他们爱情的起点,也是,他危机到来的罪魁祸首。一次意外,她被他逼得不得不让他们“天人两隔”再见之时,她已然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他的执着会感化她的心吗?
  • 恰到轻寒微雨时

    恰到轻寒微雨时

    她是诗宗小诗仙,诗剑江湖,却只心系一人;他是背负灭门惨案的医家后人,纵然对她有千般关怀,却忘不了最初的那个人……而另一个他一直默默的看着一切,守护着对他而言是唯一的小诗仙……
  • 末日之狂尸

    末日之狂尸

    时间:从前的从前,现在的现在,未来的未来地点:末日大陆末日大陆有两大种族:人类和僵尸人类和僵尸,听名字就知道这两个种族是不共戴天,水火不容,见面就死磕的不同阵营。两大种族相生相克,征战不休,从远古到现在,从未改变。僵尸很强大,不死不灭,吃了人之后就跟磕了药似的更变态。不过还好,末日大陆的人类据说都是狂神的后裔,身体里流动的都是狂神的血脉,在经过觉醒之后,人人都可以变成异常强大的狂战士。于是,争斗更加激烈了!主人公布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华丽丽的穿越了!不仅如此,还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大陆公敌——狂魔。悲催的步勇在逃亡途中,阴错阳差之下,竟又变成了僵尸!
  • 江湖·泪

    江湖·泪

    国内首部王家卫风格武侠,同名影片即将全国上映 与从不同的文字,与众不同的情感,与众不同的情节,与众不同的结构带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江湖。 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自由,关于理想,关于破灭,关于孤独
  • 萨特

    萨特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白鹿青崖间

    白鹿青崖间

    年轻有为的君王、鞠躬尽瘁的大臣、风流倜傥的诗人、绚烂多姿的舞蹈、香醇可口的美酒……构成了盛唐最美的风景。天朝大国,四方来贺!物极必反,花盛必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盛装登场,山河呜咽,生灵涂炭……面对安禄山的屠刀,封长清、张巡、李光弼、郭子仪等挺身而出,捍卫大唐江山……诗仙李白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曲折的人生经历见证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 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手教原是各凭本事,取世上多余之财为我所用,天下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纵然一掷千金又何妨,你便叫作金还来,如何?”“多谢师父赐名,弟子就叫金还来。”一个小偷和一个小丫头的故事。
  • 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

    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商场职场如战场,但只要你是个会用品德和智慧的人,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你就不会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雷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做人靠德 做事凭智》借鉴历史,立足现实,把古往今来关于靠德做人、凭智做事的案例和道理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明白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 巅峰之星族崛起

    巅峰之星族崛起

    寰宇之内,百族争辉。位面跟时光交汇的暗流地带,生活着弱小的星空一族。他们遵守时空法则,信奉量尊,百量年相安无事......九量年一次的‘辉争’已然拉开序幕,而战火几经蔓延,逐渐扩将至星空边境。弱小的星空一族,无端被战火波及,陷入绝境......
  • 明伦汇编皇极典宸翰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宸翰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