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1600000024

第24章 文臣谋士(3)

获胜之后,张绣问贾诩:“我以精兵追击撤退的曹军,你说必败;我以打了败仗的士卒追击曹兵,你说必胜,这是为什么,并且你的每一句话都应验了?”贾诩说:“你虽然善于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初次撤退,曹操必然亲自断后。你的追兵虽精,曹操的后卫也是精兵,你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必败。曹操打败了你,就会留下别的将领断后。曹军断后的将领,虽然勇猛,却不是你的对手,所以你用吃了败仗的士卒就能打败他们。”张绣听了这番话,对贾诩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绣的兵力一天天壮大,这让袁绍眼热。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派人招降张绣,同时希望与贾诩合作。这时的张绣,虽然力量增强了,却还觉得势单力薄,很想投靠一个实力更强的人。当时的袁绍,就是实力最强的人之一。张绣见袁绍招降,就想答应,贾诩却自作主张,当着张绣的面,一口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张绣非常吃惊,想跟贾诩争辩。贾诩解释说,袁绍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容人,所以我们不能投靠他。曹操有三大优势,一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二是现在的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接纳朋友;三是曹操志向远大,虽然我们打败过他,他一定会不计前嫌,接纳我们。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军归顺了曹操。

曹操得知张绣来投,是贾诩出的主意,非常高兴,亲自接见了贾诩。他拉着贾诩的手,动情地说:“没想到,让我信誉传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并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当时的冀州,还是袁绍的地盘,贾诩不能去冀州上任,就留下来给曹操当谋士。

第二年,曹操与袁绍大战于官渡,双方激战半年,谁也不能取胜。曹操军粮耗尽,有点坚持不住了,担心再打下去,会拼光自己的老本。

关键时刻,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你与袁绍相持半年,仍不能取胜,是因为你顾虑太多,想求周全。现在,你只有抓住机会,果断出击,才能迅速取胜。”曹操说:“你说得很对。”就在这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得知家属犯法下狱,前来投奔曹操。许攸给曹操献计说,乌巢(今河南封丘西)是袁绍的军粮库,请曹操出兵偷袭乌巢。对许攸的计策,曹营中多数人表示怀疑,担心上当受骗,只有贾诩与荀攸力劝曹操,采纳许攸的计策。在他俩的劝说下,曹操采纳了许攸之计,派兵偷袭乌巢,一举战胜袁绍。河北平定后,曹操自领冀州牧,贾诩改任太中大夫。

曹操的实力日益强大,梦想一统天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攻占荆州,接着提出了顺江东下,夺取江南的计划。贾诩不同意曹操的意见,劝曹操安抚百姓,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曹操不听,率军南下,结果遭遇赤壁之战,大败而归,还差点丢了性命。

曹操占据中原后,开始向西发展。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中联军,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抵抗曹军。曹操设伏,击败马超大军。马超败北,提出与曹操划河而治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这年九月,马超又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把儿子送给曹操做人质,请求曹操罢兵休战。贾诩给曹操献计,要曹操假装应允,麻痹马超,暗地里积极备战,曹操欣然同意。不久,曹操又问计于贾诩:“如何击败马超和韩遂的联军?”贾诩献出了离间计。曹操依计而行,故意在两军阵前与韩遂叙旧,又故意涂改写给韩遂的书信,让信落入马超手中,结果引起马超的猜忌,使马、韩联军内部矛盾激化,互不信任。曹操抓住时机,对以马超和韩遂为首的关中联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最后大胜而归。

曹操一直不立太子,长子曹丕有些着急。三子曹植,才华横溢,英姿飒爽,人气很高。曹操认为诸子中,曹植“最可定大事”。这让曹丕心焦不已,暗中派人问计于贾诩。贾诩告诉来人:“你告诉将军,让他修养品德,勤于学习,日夜孜孜不倦,不违背做儿子的道义。这就够了。”曹丕听了报告,依计而行。一天,曹操屏退左右,要贾诩谈谈对于立嗣的看法。贾诩笑而不答。曹操问:“你为什么不说话?”贾诩说:“我正在想,故不答。”曹操问:“你想什么呢?”贾诩讲了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给自己带来后患的事。曹操猛然醒悟,打消了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一直记着贾诩的恩情,即帝位后,封贾诩为太尉,晋爵魏寿乡侯,封贾诩的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小儿子贾访为列侯。

魏文帝曹丕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丕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两国,先打哪个?”贾诩认为,眼下的魏国,应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养精蓄锐,再统一天下。吴、蜀虽是小国,却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一时难以攻取。曹丕不听贾诩劝告,坚持要攻吴伐蜀,结果以失败告终。同年,贾诩去世,终年77岁,谥肃侯。

贾诩一生,为人谨慎,善于自保。作为曹操的谋士,贾诩处处谨小慎微。即使这样,仍然担心曹操猜忌。晚年的贾诩,担心惹火烧身,常年闭门自守,不与他人私下交往。就连子女婚嫁,也不攀权贵,不事张扬。贾诩一生,频繁易主,面对风云变幻总能立于不败之地。其中的秘密在于贾诩有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韬略,还有灵活多变的战术。足智多谋善于应变,是贾诩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功著王室一时秀:北魏改革家李冲

鲜卑族统治集团建立北魏王朝以后,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同时吸收汉族政治家参与国家治理。尤其到了北魏中期,一批汉族政治家进入国家权力中心,在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汉族政治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李冲。

李冲,字思顺,生于公元450年,卒于公元498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李冲是名门之后,曾祖李暠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君,父亲李宝曾占据敦煌,北魏太平真君元年(公元440年),遣使内附,受封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李宝去世时,李冲年纪尚小,由其兄李承抚养成人。据史书记载,李冲从小性情雅静,为人大度,待人厚道,善于交游,好经世致用之学,有济世报国之志。

李冲在少年时期,就注意培养自己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其兄李承为朝廷命官,为官清正,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他对弟弟李冲与儿子李韶一样要求,不准他们像其他官宦子弟那样,耀武扬威,欺负百姓。在李承的影响下,李冲处处自律,善待邻里,常常帮助小民。由于李冲常随李承出入官场,很快引起官吏们的注意和好评,以至得到冯太后的青睐。

北魏献文帝末年,李冲被朝廷选为中书学生。孝文帝即位后,李冲升秘书中散,在宫中负责文书工作。不久,李冲升任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从此开始参与朝政,协助冯太后和孝文帝开展“太和改制”。李冲才智过人,扎实肯干,受到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宠幸和重用,10多年之间,不断加官晋爵,先后出任中书令、南部尚书、侍中、吏部尚书、尚书仆射等要职,成为北魏朝廷“位当端撰,身任梁栋”的重臣。

李冲为官一生,政绩卓著,其最大贡献可以概括为12个字:“立三长,行租调,革旧制,建新都。”

“立三长”是李冲协助朝廷推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北魏初年,地方政权的统治体制主要采用“宗主督护”制度。当时所谓的“宗主”,大都是汉族大地主。他们一般聚族而居,拥有大量耕地和权势。所谓“督护”,就是控制大批的农民,作为自己的“荫户”。这些豪强大户,拥有了大量的土地和农民,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向朝廷隐瞒人口和土地。北魏建国之初,由于连年战乱,人口大量流亡,土地大片荒芜。国家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却苦于无人耕种,白白撂荒。为进一步加强中央统治,从豪强大户手中争夺劳动力,复耕荒地,发展经济,成了朝廷面临的重要任务。

北魏太和十年(公元486年),李冲上书,请求朝廷废除宗主督护制度,建立“三长”制。他对三长制的解释是,五户人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三长,由当地的优秀人士担任。朝廷征丁时,三长享有免丁特权:邻长可免一丁,里长可免二丁,党长可免三丁。三长三年无过失,可以升等录用。

三长制提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建立三长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查隐瞒的土地和人口。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那些充当监护人的豪强大户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在朝廷的代表人物也纷纷跳出来,想方设法阻挠三长制的推行。李冲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关键时刻,冯太后、孝文帝和鲜卑贵族支持李冲。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是家族的奴隶和国家赏赐的隶户。建立三长制,加强中央统治,对他们有利。在皇太后和孝文帝的支持下,三长制在全国广为推行。

“行租调”是李冲协助朝廷推行的另一项重大改革。北魏初年的赋税制度,沿用了西晋以来的“九品混通”赋税制度,也就是将纳税人按家庭贫富分等级征税。这种税收制度,表面上公平合理,实际上极不合理。那些豪强大户,手中拥有成百上千的依附农民,纳税时却同普通自耕农一样对待,而地方官吏,由于能从豪强大户那里得到好处,所以常常“纵富督贫,避强侵弱”,赋税负担大部分落到了自耕农身上。这种赋税制度,造成了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的社会现象,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直接威胁到鲜卑族政权的稳定。

李冲敏锐地看到了旧的赋税制度的弊端,提出用“租调制”代替“九品混通”赋税制度。所谓“租调制”,其核心是赋税按人而不是按户摊派。按人摊派,也不是按人平均摊派,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男人和女人、主人和奴婢承担的赋税是不一样的。例如,租调制规定,80岁以上的普通百姓,可免除一个儿子的劳役;因孤寡老弱贫穷而失去生活能力的人,由三长内的百姓供养。总的来看,租调制比较合理,有着明显的人性化特色,使国家的赋税分担更加合理,减轻了广大贫苦农民的负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国家的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实行租调制的同时,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朝廷又颁行均田制,促使大批农民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脱离了豪强大户,耕种从国家手中分到的土地,进一步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支持下,李冲集中精力推行三长制、租调制和均田制,三项体制改革密切配合,成了北魏统治的三大支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抑制了汉族地主势力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被战乱破坏的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北魏国力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三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以后的地方管理体制,大都承袭了三长制。李冲创立的三长制,几乎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基层政权的组织模式。

与三长制和租调制不同,“革旧制”则是对李冲协助朝廷推行的一系列改革的统称。北魏是鲜卑拓跋族建立的政权。鲜卑人进入中原之前,逐水草而居,过的是游牧生活。从社会制度来说,处于奴隶制社会初期。鲜卑人的礼仪、律令、官制、服饰,让中原汉族难以接受,生活方式也与中原汉族格格不入。特别是国家法律,几乎一片空白。国家无成文的法律,执法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就连人命关天的事,也是当权者一句话甚至挥挥手就决定了。从官府到百姓,无法可依,一切事都是一两个人说了算。更可怕的是,当时的刑罚,仍然保持了奴隶制社会的残酷性,动辄满门抄斩,频频激化社会矛盾。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对鲜卑贵族统治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了保证国家政权的运行,从北魏初期开始,朝廷陆续制订了一些法令,但这些法令过于简单,执行过程中漏洞百出。冯太后和孝文帝认识到了这一点,决定对北魏的礼仪、律令、官制、服饰等等,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

在这场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中,李冲既是各项改革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又是各项改革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很多重要法令,由李冲亲手起草。这场社会变革,难度最大的是对鲜卑族旧俗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禁止穿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汉话;鲜卑贵族死于洛阳,不得归葬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还要改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孝文帝太和年中期,李冲又组织力量,改革了官制,确定百官秩品,共分为九品,其中每品又分为正、从二等。官有从品,是北魏首创。同时,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确定了鲜卑贵族的姓和族,姓为高,族次之。还根据中原汉人的习惯,制定了新的礼仪。这一系列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也加速了鲜卑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同汉族的相互融合。

孝文帝在推行各项重大改革的同时,又做出一项重大决策,那就是排除鲜卑旧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反对,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河南洛阳。从迁都到建都,李冲作为朝廷重臣,都是主要参与者。

鲜卑族拓跋部于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建立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平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城作为都城已不能适应全国形势发展的需要。从经济的角度看,平城地处边塞,农业和手工业很不发达,又无水路漕运,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连粮食供应都有困难。从军事的角度看,平城北邻另一个少数民族柔然,时常受到柔然的骚扰。当时的北魏仍雄心勃勃,想象着一统江南的宏伟大业。北魏要经略南方,在地理上,平城既偏又远。从政治的角度看,鲜卑族入主中原,各民族的反抗连绵不断。要有力地统治中原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必须依靠汉族士大夫的合作。平城是鲜卑贵族聚居的地区,民族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这种合作。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孝文帝亲政之后,提出了迁都洛阳的方案。

李冲因“器怀渊博,经度明远”,被孝文帝委以重任,负责新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李冲不负众望,在整个新都的建设中,事必躬亲,“勤志强力,孜孜无怠,且理文簿,兼营匠制,几案盈积,剞劂在手,终不劳厌也”。“年才四十,而鬓须斑白”。让人称赞的是,在洛阳都城的建造中,李冲充分考虑了政治、军事、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城市布局比较合理,显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洛阳城建成后,很快成了北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为北魏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本书从财富产生、膨胀的角度,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颇具代表性的民族实业家如何从一无所有、普普通通,凭借个人的才智,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成为亿万富翁的人生奋斗历程;展示了一幅幅挑战自我、走向灿烂的动人传奇,是当代人追逐财富持续增长的指南。每个故事都记述了主人翁的辛酸、痛苦和遭受打击的情节,同时也贯穿着成功者自豪和振奋人心的喜悦。换句话,每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情味,能让我们与成功者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激励我们向困难挑战,迈向成功之路
  •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中国近现代历史因一些人物而风起云涌,如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北大之父蔡元培,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市场经济第一人顾准等。本书讲述了他们在困难中跋涉、在孤独中前行的探索历程,其深刻思想与坚定信念透过历史的烟尘,依旧光芒四射。
  •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读,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的生意经。
  • 不是希尔顿,是帕丽斯

    不是希尔顿,是帕丽斯

    她的诸多“破格”行为早已使她跳脱出了著名家族的框框,“我不是希尔顿,我是帕丽斯”。她是让人们爱恨交织的问题名媛,酒驾入狱前,上百名粉丝向施瓦辛格请求赦免她的理由是:“因为她的美丽和激情,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 张学良身影集

    张学良身影集

    本书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张学良将军的世纪人生。全书在颂扬张学良将军丰功伟绩的同时,对其坎坷、曲折而又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人生、家庭生活、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与祖国大陆亲人朋友的交往、长寿原因、定居夏威夷原因、未回大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均有详尽的阐述。
热门推荐
  • 天才皇妃:皇叔快入坑

    天才皇妃:皇叔快入坑

    皇叔?这么年轻?得了吧,这个世界连穿越都有,还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宛白虎着脸看向南宫离开始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皇叔,我这是关心你,你看看你现在的智商万一以后你自己的孩子继承了你的“优良传统”那就不得了了!我这都是为你好,你不感激我就算了还这么说我哎呦我心绞痛!”宛白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把南宫离说的一愣一愣的!
  • 邪王溺宠:天才少魔女

    邪王溺宠:天才少魔女

    她是仙界至高无上的仙尊,因爱人亲人双双背叛,一朝惨死;她是遗孀国紫家大小姐,本应享尽荣华富贵,却因废柴之体而被庶妹活活打死;仿佛冥冥之中的注定,三世之劫,当她变成她,大陆将会有怎样的变数?他是魔界之子,邪魅残忍,却唯独对她一见钟情。强强对决,当腹黑碰上腹黑,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都市之异世高手

    都市之异世高手

    霄枫,他八岁时就离开了庞大的家族,跟着自己的师父专心修炼,后因接下来师父的一个任务,最后一直闯荡着都市的世界。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问天轮回传

    问天轮回传

    点睛:九世轮回重返天道,摸爬滚打逆天改命,称霸天下傲立九天概要:一个懵懂少年,在校中学生,却因家族使命来到洪荒大陆(平行世界),这里强者为尊,拥有严格的武力等阶划分:武者,武师、武王、战者、战师、战王、圣者、圣师、圣王、尊者、大帝。看他如何智勇双全,打破世俗,逆天改命,一飞冲天。卖点:一股神秘力量掌握轮回之力,为达不可告人之目的,以无上威能屡次逆转时空以修正错误,最终败在承载天命的男主手中。
  • 奈何桥的摆渡者

    奈何桥的摆渡者

    学校后山血红色的城堡,忽然出现的腐朽古墓,从天而降的带血的玫瑰花,不翼而飞的同校同学,神秘吓人的羊皮卷书,幽深黑暗的小路,白色招摇的小船,是奈何桥的摆渡者在向你招手:一个人死亡那么寂寞!
  • 墨玉之破碎次元

    墨玉之破碎次元

    一个坑爹的“天坑”使得刘丰获得了一块墨黑色的玉佩。一觉醒来。刘丰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打破了次元壁!来到了二次元的世界。在二次元的世界中。刘丰终于找到了自己所存在的意义。
  • 重生之闺门毒后

    重生之闺门毒后

    前世,屠凤栖为四皇子鞍前马后,却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家族尽灭,就连自己那尚在襁褓中的孩儿都被剥皮挖心,死相惨烈!重回豆蔻,她势要这朝局震荡!骗她害她欺她之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渣女来找茬,让她有来无回!渣男想强娶她,先问你皇叔答不答应!传闻大昭战王,杀戮果决,冷血无情,却偏偏对屠凤栖温柔宠溺。她一身火红长裙,手拿长鞭凌空一甩,笑的娇俏明媚:“战王舅舅,要么娶我,要么死,你选哪样?”
  • 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毒医狂妃:邪性鬼王,轻轻宠

    毒医狂妃:邪性鬼王,轻轻宠

    〖1V1,绝宠〗“叫夫君!”“不要――唔!”她一把推开他,“谁准你亲我?!”“不从?那夫君便亲到你从为止。”她,21世纪迦叶门的全新最强修士,本是美男事业双丰收的人生赢家,却被一道天雷劈到了异世。上有后妈庶姐欺凌压迫,下有渣男色鬼虎视眈眈。什么?想虐她?做梦!她翻手虐渣,覆手成神,再修绝世功法,驾驭洪荒神兽,身怀惊世之才,玩转异世大陆!可是,这只又在眼前乱晃的纯禽鬼王殿下是想干嘛?不是说好了把彼此当空气么?什么?你快窒息了要我亲亲才能起来?不不不,鬼王殿下别过来,我们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