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7600000040

第40章 清代土地制度变革:摊丁入地(3)

农村中的小手工业者因为免除了丁税,从而可以集中精力从事手工业生产,一些有技艺的手工业者也因为无丁银之累,可以到外地或城镇从事手工业生产,这样又促进了城镇工商业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在乡地主”(absentee)日益增多,再加上其他因素的作用,土地产权制度以及经营制度发生了巨变,发展出一种类似英美法系的土地批租制度(“thelandleaseholdsystem”或者“theleaseholdsystem”)。在这种制度下,作为批租财产的买方,获得租约规定期限内的批租财产(即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相应地,买方需要按照租约支付租金(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分期支付),并遵守租约的其他约定。租期一般有数年到数百年不等,如新加坡土地批租期最长的为999年。

中国式土地批租制度,可能在明代的万历年间已有萌芽(有极少的个案)。但在“摊丁入地”之后,这种土地租佃安排迅猛发展起来。

有研究显示,万历年间,安徽省徽州府田主预收田租的还只是少数,所见十九件租约中,预收租金的只有一件。但是,到了清代,特别是雍正之后,许多地方形成了预收租金的惯例。

如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以前,山西沁源县农民常进财租李相山的一块田地,议定每年纳租17石。雍正十三年,租约变为:李相山向常进财预收粟谷34石,议定作为未来两年的地租。

到了乾隆年间(1736—1795),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直隶、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福建、广东、盛京等15个省区40个州县,都有预先收租的记录。嘉庆年间,全国又有19个州县实行了预先收租的制度。

从嘉庆以前的67件预收田租契约可见,预收一年地租的有48件,预收两年地租的有4件,预收三年到二十五年地租的有10件,年限不明确的有5件。

地主为何采用预收地租的办法或者说采用批租制度呢?有的地主或许是因为急需用钱所以预先收取若干年地租,但更主要的因素,恐怕是因为“摊丁入地”之后,“不在乡地主”的增多。

据《苏州府志》的记载,18世纪,40%~50%的江南地主居住在县城,30%~40%居住在市镇,只有10%~20%居住在乡村。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第23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由于江南地主多数居城,地主与佃农的人身隔离,于是,租制中分成制的比重趋小,定额租制的比重增多。这是因为,分成制下,地主与佃农是一种类似合伙制的关系,双方的收益一般是按照收成五五分成,相应地风险也是共担。由于佃农也是“经济人”,或许存在道德风险,隐匿收入而获得更多收益,于是,地主往往全程监督耕作。对于不在乡地主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太大,他要么聘请代理人去监督(但谁去监督代理人?),要么采用批租制预先收取若干年的定额地租。这也是雍正之后,预收地租方式日益增多的重要缘由。

然而,中央政府对这种批租制度采取了严厉的管制措施,不准“立券预支”地租。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户部议覆漕运总督托时条奏定例规定:“旗丁有将运田私典于人,及承典者,均照典买官田律,计亩治罪。该丁革退,其田追出交与接运新丁,典价入官。其旗丁出运之年,将运田租与民人,止许得当年租银,如有指称加租立券预支者,将该丁与出银租田之人,均照典买官田律减二等治罪,租价入官。”(参见《大清律例》)

既然中央政府禁止“立券预支”地租,只许按年纳租,那么,批租制就很难有生存的空间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逃避管制,一田二主或多主这种复杂的土地产权安排,日益盛行起来。

在一田二主或三主制度下:在租佃契约双方规定的期限内,佃权(使用权)归佃户,而田主只保留收租的权利。在这个期限内,只要佃户履行契约规定的义务(交租),田主是不能把土地收回的。但是租佃双方按契约进行的权利分割是很“明晰”的:如果是三十年期的租佃契约,那就意味着三十年内佃权是受保障的。田主要收回土地,除非通过讨价还价在佃户的同意下赎回佃权,否则只能三十年期满后再说。如果再延长到“永佃”,那就成了“一田二主”,田主权利只限于获得“大租”(“田底”租,区别于“佃主”出租“田面”获得的“小租”而言,“大租”数额未必比“小租”大),而“佃主”即佃权拥有者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把“使用权”拿去“流转”了。

而今,学术界称一田二主或多主为“永佃制”,这其实并不合适。因为,他们之间并不以主佃关系出现,而是以各自独立的田主面目出现,各自占有的“田面”与“田底”权,可各自自由买卖,也可以继承,对方无权干涉。

清代发展出的这种复杂的土地产权关系,很难用西方国家的那种单一所有权概念去套用。如果按照现代观念衡量,一田二主或多主的惯例,既不合乎近代法律的所有权思维,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下的自由买卖。以近代法权的思维来看,一田二主或多主的弊端在于:私产权利的不明确,以及利益的不明确;前者不利于法律上移转之交易,后者不利于财政上税赋之征纳。比如说,要真正购得一块田地,不仅要购买田面权,也要购买田地权,这才算完全取得这块土地的权利。多了一层交易手续,也就多了一层阻力,交易成本大大提升。

三、“摊丁入地”使中国离工业革命更加远

前文在讨论明代的土地制度变革时说,“一条鞭法”施行以后,田赋的缴纳才以白银为主体。由于白银的需求集中在商业流通和政府税赋分配的需要上,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受到挤压。

清朝的土地制度变革,即实行“摊丁入地”之后,也以征银为主。这一变革,改变了朝廷与地方、官府与百姓的关系,也就使白银在国家的行政运作中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据《清史稿·食货二》载:“总计全国赋额,其可稽者,顺治季年,岁征银2150余万两,粮640余万石;康熙中,岁征银2440余万两,粮430余万石;雍正初,岁征银2630余万两,粮470余万石;高宗末年,岁征银2990余万两,粮830余万石。”上述数字只是账面上朝廷所得到的财政收入,具体的赋税征收过程中,火耗、秤头、加派、规费等名目层出不穷,相关记载不胜枚举。实际进入官僚体制的白银要远多于此数。

然而,清代白银产量不高,乾隆初达到高峰期,年产量可能也不过四五十万两。直到鸦片战争前,近200年时间内,国内先后报开的银矿总共只有89家。银的产量1754年最高达56万两,1800年左右年产量不过44万两。正所谓“银之行用日广,煎炼日多,地宝之泄日甚,则矿砂有时或竭”成毅:《专重制钱论》,见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58。。

所以,当时的货币体系,白银的供应主要来自海外。1970年全汉升先生发表《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入中国》一文,估计公元1700—1830年间输入中国的美洲白银约为6亿元,折合约4.3亿两。据此计算,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的白银约为330万两。

不过,弗兰克认为,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250年中,中国大约获得了60000吨白银,占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第208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60000吨白银约合19.2亿两,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的白银约为768万两。这个数字比全汉升先生的估计多了一倍。但弗兰克的估算,是根据他所理解的公元16世纪—18世纪全球贵金属流通的大格局所做出的,缺乏具体的贸易统计数据做依据,似乎有过度估计的瑕疵。

同类推荐
  •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之四国志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之四国志

    本书根据真实历史,加上民间野史和合理想象,向读者全新讲述我国最为脍炙人口的三国时期。旷世奇才诸葛亮到底是文臣还是武将?原著中被罗贯中老先生一笔带过的太平要术究竟是怎样一部奇书?
  • 黑铁大唐

    黑铁大唐

    拓土封疆,美人如霜。冠绝天下,黑铁大唐。少年一朝穿越大唐,从此策马奔腾,改变军史!
  • 清廷风云

    清廷风云

    清乾隆四十七年,在天朝大黑暗时代来临的前夕,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美国人发表了独立宣言,法国人攻陷了巴士底狱,拿破仑横扫了整个西欧,沙俄也对天朝北部虎视眈眈。60年后的鸦片战争更是天朝近代史的残酷的开端。然而在天朝内乱不断,白莲教9年起义带走了亿万国民的生命,嘉庆皇帝面临残酷吏治,和内忧外患的历史考验,且看一个小人物在危机四伏的天朝能否为天朝人带来一个不一样的的历史,走出一条天朝的复兴之路?
  • 武田信幸

    武田信幸

    辉熠之光,胜于世事万物,凌越心内悸动万千。挥动双手,驱散遮目之火,焕然一新开创新梦。越是狭隘之地,强风越劲。旗帜指向之所,御歌响彻。本文试图描述一个没办法取代秀吉、家康的位置,也没办法跟着信玄、谦信混的弱小大名继承人,如何艰难的为了存活用尽一切手段挣扎在这乱世。大家都知道,战国文难写——为了已经收藏了本书的读者,会尽力的。
  • 谁偷走了天下

    谁偷走了天下

    故事从丞相寿宴开始,预示着危险即将到来,当夜公主与宫女悄悄逃出内宫,不知去向,叛军企图动荡朝政,危情一触即发,丞相寿宴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却是波涛暗涌。权高位重丞相的安危不容有失、赵子平只能想方设法护卫丞相安全、企图谋权的幕后黑手有着不可告人秘密。幕后黑手一步一步布下天罗黑网,让赵子平陷入绝境,赵子平是否能扭转乾坤,让国家避免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铁血王妃

    穿越之铁血王妃

    身为21世纪极品杀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身亡,她以为这一切结束了,然而这只是开始,意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穿越到一个世人皆知的苏府废柴大小姐身上,面对继母的排挤,权利的争夺,战火四起的年代,她又该如何生存。一个是爱她宠她的霸道皇帝,一个在童年时代的一吻定情总是粘着她喊她娘子的痴傻皇子,她又该如何抉择。在这烽火四起的年代执着如她又能否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 仙声

    仙声

    命运如罗盘,人如盘中的指针。无论人如何的旋转,都脱不开罗盘的禁锢。想要跳出这方圆的人生,只有去求仙,去问仙声在何方嘹亮!
  • 为人处世方与圆

    为人处世方与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越来越多样化了。朋友来往、同事相处、夫妻关系等等,每一个社交圈子都有其独特性,对于不善于处理这些关系的人来说,每一个圈子就是一道解不开的难题。只要懂得以方圆策略指导个人的社交行为,社交就会成为一件驾轻就熟的事情。为人处世知方圆,尽是人间四月天。
  • 诛天大圣

    诛天大圣

    天地伊始,诸法问道;三千世界,神妖争雄。天庭势强,主掌三界、统御六道,奴役万物苍生。妖族不甘奴役,遂奋起反抗,一代妖圣孙悟空于此时横空出世,扛起抗争的大旗,集结万妖之力,引发旷世之战。为的,只是自由二字!然,却终不敌西天如来大无边之神通,妖族惨遭败北,被迫流亡躲藏。孙悟空被拘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虽被释以自由,却授以紧箍,被迫踏上西天之路。自此,妖界便少了一个齐天大圣,天庭却多了一个斗战胜佛。又五百年后,世家落魄少爷唐寅求仙取道,却无意间释放了被困于苦海之中的孙悟空,一人一妖揭开“辟道成圣、踏血登天”的全新篇章!
  • 迷恋:夏天的故事

    迷恋:夏天的故事

    你为什么要一直跟着我你身上有一种味道什么味道爱情
  • 凌武狂尊

    凌武狂尊

    苦若何?情若何?只是怒发冲冠,嗜血依狂澜!天地按为家,武者为尊,大陆四起,掀起风云战榜人物。践踏星河,画地吾为牢,神铭天地,弑血名天楚地,轩起星宙,撕碎星河,自化天地为——道!
  • 古虚择仙记

    古虚择仙记

    本书讲的是一个执着的废材少年一路寻求仙路,遭遇背叛后得以机缘自塑经脉,从此改天换命、逆天成仙的故事。
  • 霸道总裁欺负纯情初恋

    霸道总裁欺负纯情初恋

    “宝贝,怎么?”苏慕晨的秀眉挑了挑并勾起了一丝邪魅的嘴角,把宋执妤圈在自己的怀里宠爱着,宠溺着。他对她宠爱万分,而对别人不屑一顾。只因一见钟情。
  • 逆天残刃

    逆天残刃

    在各种用剑高手,特殊功法高手的世界里面,出现了一位用飞刀的少年。没有强悍的身体,没有特殊的功法,没有显赫的背景。在他的心中,唯有专注,放松,方能一击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