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7700000041

第41章 [南非]纳丁·戈迪默(1)

1991年获奖作家

NadineGordimer(1923-?)

基本姿态

我从九岁或十岁起开始写作。那时不过是天真烂漫的举动—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我现在已相信,唯有不负责任才是真正的纯洁。只要看看幼儿在一起玩耍时的情形就明白了:摆布他人、强求恭顺、卫护权势的欲望,暴露出人与生俱来的“罪孽”,责任的重负便是对它的惩罚。我独来独往。说不清怎么回事,我的诗歌、我的故事就从我心底里流泻出来,它们不针对任何人,也没有任何读者。

责任就静守在创作的伊甸园外。用文字进行创造的冲动本是极为幽寂的、深沉酣美的秘密,我却不曾梦到它竟也会成为一份职业,于是世界也罢,那终生相随的良知也罢,动辄便可责令我和我的同类做出交代。创作行为并不纯洁。历史塞入证词,思想强求表现,社会恣意勒索,作家失去了伊甸园,为了有人读而去写,并逐步认识到自己须随叫随到,做出解释。作家被拿住了,必须负责。“拿住”这个动词准确得邪乎。作品写出来了,责任便落到作家头上,须对其后果做出这样那样的解释;非但如此,作家甚至还未动笔就已被各式各样的道德观念“拿住了”:艺术、语言、思想、国家、政治、宗教,均对他提出要求。他懂得了,哪怕在头脑中孕育阶段的创造活动也不纯洁,它在娘胎里就对先于认知与意志的存在负起了责任:作家的创作活动对于他一落生就代表的那种基因、环境、社会及经济,负有先天的责任。

罗兰·巴特写道,语言是“某个时期一切作家所共有的法则与习惯之集合”。

他还写道,一个作家的“事业”,即他的作品,是其“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姿态”。

我在这两种提法之间找到了话题。两种表述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由此生出了有关作家责任的问题。语言将思想转换成为书面文字,但凡语言文字,不论何类,此功用相通;如是,语言便不只是为我们时代一切作家所共有的“一种”集合体,而且还是“唯一”共有的集合体了。在写作行业中,与其他同行伙伴们分享语言这个共同体的作家造就出自己的事业,而这个事业随即成了他“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姿态”。创作使用的是公有的语言,造就的基本姿态却是个体的。有了自己的基本姿态,作家便告别了语言集合体,却又带着它走进了社会这个大团体,加入了并非由作家所组成的世界。至于何谓作家“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姿态”,社会不同,观念亦相去甚远,作家与他的同行伙伴旋即拉开距离,互相隔绝了。

若把对作家的期望加以比较,那他们之间就少有或甚至毫无共同之处了。对于索尔·贝娄、库特·冯尼格特、苏珊·桑塔格、托妮·莫里森或约翰·伯杰等人来说,作家作为社会存在的身份并不会产生一种责任,驱使他们去写某个题目并因此而遭查禁、强制沉默、流放或身陷囹圄。然而,在苏联、南非、伊朗、越南、某些拉美的以及其他国家中,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向他们索取的就是这样的代价。这是双重的索求:被压迫者要他们当代言人,而国家则要他们为担当这种代言人而承受责罚。反过来说,假如专写怪异哥特式家庭故事的莫利·基恩一类作家生活在苏联和南非等地的话,那么从这些国家对“社会存在的基本姿态”所理解的这层意义上说,简直不可想象人们会把他们当回事儿。这不像在英美等国,如目光敏锐的批评家和读者所看到的那样,莫利·基恩之流的书正大大走俏。

然而,远离东西方的黑暗国度、毋庸担心横遭半夜逮捕和单独监禁的批评家和读者们,却也要对来自那些地区的作家指手划脚。

他们认为,这些作家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姿态,就是冒险,冒那份他们不知自己会不会愿意担当的风险。

于是,一些高枕无忧者的身上就发生了一种奇特的、令人不快的扭曲,来自矛盾冲突剧烈的国家的任何作家都能为我作证。在国外接受采访,你常常会发现对方很失望:你怎么跑这儿来了,而没有在自己的国家蹲监狱。既然你没有—为什么没有?啊哈……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并没有写出你该写的书?你们想想,对约翰·厄普代克会进行如此自以为是的质问吗?去指责厄普代克竟然不以美国的越南战争创伤为其作品的主题,这样的事你们想得出来吗?

还有另一疑问。伦敦《每日电讯报》在评论我最近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时称我言过其实,说我的国家如果真发生这类事,那怎么还能容我把它们写出来呢?此外,闭门造车者将自己的梦境投射到了异国作家的身上,由此产生了扭曲的意愿满足;记者硬是将外来作家塑造成了英雄,而作家却深知,在自己的国度里,笔这件武器一点也不比剑犀利。

有一件事很清楚:我们身处的时代中,不大有人能脱离开责任的制约去奢谈什么作家的绝对价值。天才者浪迹天涯的模式已不复存在。现在列入《书报查禁索引》的已不是乔伊斯,而是译自各种语言的作品片断,是压制下去的文学的碎片,是真流亡者断断续续的呼喊,他们并非弃国而去,而是被强行逐出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取代了乔伊斯的是当今世界上两位第一流的作家:切斯瓦夫。切斯瓦夫·米沃什和米兰·昆德拉。他俩觉得自己的情感遭到了肢解。他们和乔伊斯不同:乔伊斯可以整个儿地脱离爱尔兰,但他们却无法摆脱波兰和捷克,虽远游他乡而仍心系家园的语言文化。取代了乔伊斯的可以说至少还有博尔赫斯,他晚年双目失明,反倒看清了原先视而不见的东西。一连数年,他依依倾诉心怀,说要踏着众生之路走去,而不再去追寻抽象力量的指画般的神秘轨迹。他一向不愿和意识形态沾边,因此世人很自然、或许也恰如其分地将他推入了右派行列。尽管如此,他下垂的眼睑仍感受到了责任;在我们的时代,责任不停地搜寻着作家,未有丝毫懈怠。

社会有何权力将责任强加于作家?作家又有何权力拒绝承担责任?出版检查制度所禁止的种种方面的情况,我实在太熟悉了,不再赘言。我只想考察我们的使命,探讨一下在不同的环境地域中,人类良心的动力、寻求解放的意志所期望我们去做的事。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种期望吗?如回答是肯定的话,又怎么去做?

“待我落到仅仅身为作家,别无一是的那一刻,便是我辍笔之时。”加缪可以这样说。他是我们时代的杰出人物,至少从理论上说,他接受了时代对作家最为严峻紧迫的要求。象牙塔终于在暴风雨中摧毁,但作家并没有举着白旗走出来,而是打开宣言书,弯起胳膊,准备与民众挽臂前进。他并非作为斗争的记录员而加入到民众之中。你会注意到,“作家”之外的存在才更为重要:到了“除去作家别无一是”的地步,“作家”本身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典型法国式的巧妙警句看似可以包容字面所含的一切意思,实则不然。加缪的决定是他内心的选择,但也是公开的。他暗自进行了一番权衡,一边是他作为作家的存在价值,另一边是作为人类一员应发挥的其他作用。看上去是他独立做出了决定,选择了后者,实际却不尽然。架起内心天平秤的是外在的需要,是他所处的世界的形势。事实上是这个时代决定了对社会的责任重于对艺术的责任,而他则接受了这个先决条件。

早在加缪出生之日,他就已置身于西方世界非殖民化的大形势中,这种矛盾冲突后来激化为世界大战。即在战后,非殖民化的大形势仍然未变:种族与权力的道德争端将成为二十世纪的特征,而造成人类自我灭绝的撒旦式集权的极致,亦属二十世纪的发明。其实,不唯加缪如此,任何一个作家,只要他生活在受歧视受压制的人民之中,只要他周围的人群由于种族、肤色、宗教的原因而被打入了另册,就都会听命于时代,感受到大形势在他内心唤起的道德使命。至于作家本人是不是被压迫者中的一员,那只影响到他承担文学以外的责任是否“自然”,却不能改变他所面临的自我归属矛盾。

忠诚是一种情感,自我归属则是出于道德价值观而坚守的一种信念。因此,我在此不谈忠诚,只谈自我归属。我认识到,虽然作家有权力献身于艺术世界,可是社会有同等的权力对作家提出要求;而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应如何加以满足,这类问题便引出了自我归属的冲突。

就我所知,在我的祖国南非,有些黑人作家已使这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达成了一致与和谐。但在南非之外,就连钦努阿·阿契贝和渥雷·索因卡这两位最重要的非洲作家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在尼日利亚陷入内战的关头,他俩响应了祖国的召唤,挺身而出,担当了“作家身份之外”的责任;然而这种召唤却没能使他们的创作得到相应的发展。相反,一连数年,他们只服从行动主义的需要,索因卡甚至还因此坐牢,可是他们的创造才能却一无施展余地。埃内斯托·卡德纳尔的情形也大同小异。然而在南非,不少黑人男女却正是出于“超出作家本分”的需要,才开始写作的。他们缺乏教育,没有书面文学传统,甚至没有养成天天读书的习惯的环境,也就是说,缺乏培养写作才能的机会;但是凡此种种障碍、胆怯、缺乏自信都挡不住他们。他们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写出多数人反压迫的心声。这个多数其实并不沉默,他们有行动,有骄傲的、愤怒的呐喊,但他们滔滔不绝的口头表达却一直未能化成雄辩的书面文字。对于这群作家来说,根本不存在内心与外界要求相对立的问题。他们既从事写作,同时也从事诸如教学、宣传、组织等具体的政治行动。他们会不经审理而受到拘禁,说是因为写了什么东西;但审讯并且认定他们居心叵测时,则说他们做了“越出作家本分”的事情。“非洲,我的开端……非洲,我的终结”—英哥佩雷·马丁哥纳史诗中的这些诗句体现了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结合。他的创作激情,创作方向,和社会对他的需求毫无二致;没有那些需求他本不会成为诗人。

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厄斯特·费歇尔先于我达到了这一认识。他提出,“一个生活在统一的社会(此处可读成征服前的南非)中的艺术家,一个属于不阻碍进步的阶级(此处可读成尚未受到白人中产阶级理想的腐蚀)的艺术家,并不会因为题材范围有所限定,就感到失去了艺术上的自由”,因为要求作家就这些题材进行创作的,“往往是深深扎根在人民中的意向和传统”。当然,一般说来,这也有可能使政府找到借口,阴险地列举某些意向和传统,以达到限制作家写另一些题材的目的。但是,就南非的黑人作家而言,历史已证明费歇尔的见解相当正确。三百多年来,他们的意向和传统,就是要挣脱白人的统治。

艺术在被压迫者一边。这个宣言过于简单,它给艺术自由下了个离经叛道的定义,但是别急,还是先想想吧。如果艺术意味着精神自由的话,它怎么可能存在于压迫者之中呢?艺术不再站在压迫者一边,这已经有了证明。在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种族主义仍然横行的年代里,哪个稍有文学价值的作家会为之辩护?埃兹拉·庞德已经死了。在波兰,为拆散团结工会者大唱赞歌的诗人到哪里去了?在南非,为种族隔离写出高超辩护词的作家到哪里去了?

对于一些作家来说,写作与从事政治性的工会活动,或者为逃跑的人制造假护照等等,同样都是革命活动,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可以齐头并进。还有一些作家则认为写作行为自身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把握好写作的内容即可尽到“作家身份以外”的责任。其实,这两种情形无法截然分开。后一种想法能否实现,要看作家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中。以米兰·昆德拉来说,即使“仅仅”从事写作也可能已经“越出了作家本分”。他的国家受到压制,他身历其境,继续笔耕,写出所见所闻,终于招来一纸禁令,他的书不准出版,他本人仅为作家的“基本姿态”便也难以为继。如他笔下的人物那样,他只有靠擦窗子或去电影院售票亭卖票来维持生计。假如他决定继续留在国内,那么这就是他“越出作家本分”的下场,真是莫大的讽刺。我以为加缪并不曾料到会有此结局的。一些南非作家也有类似经历。如诗人唐·迈特拉一连七年被禁止写作、出版,甚至不准他公开朗读自己的诗作。然而在南非这样的多数人受到绝对压制的国家中,文学反倒不会绝对受禁,因为构成那大多数的黑人中多半处于半文盲状态,不可能接受书籍的影响。于是在这样的国家中,作家倒有可能—也只是可能—“仅仅”作为作家,专事写作,而又满足了社会的要求,尽到了“作家本分之外”的责任。这样的作家被归入了一个光荣的类别。

作为种族或阶级斗争中的“文化工作者”,即使他不冲上前去面对催泪弹和子弹,人们仍然会认为他在为斗争尽责。

同类推荐
  • 环球文学朝圣

    环球文学朝圣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世界著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有关文学故事,内容生动活泼,适合青少年作为课外读物阅读。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本书是本文笔优美澄净心灵的图书,文字典雅、清新、灵动。作者从生活细处着笔,时而温润,时而刚柔,时而浓郁,仿佛撩开的晨曦,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片静谧祥和的净土,散发出亭亭如莲的芬芳。用四季来概括,有春的蓬勃,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冬的思索。细腻、诗性的文字,充盈着人性的贯穿和浸润,似若山泉流水,满是温暖、流动的画面,读之顿觉有馨馨之甘饴,淡淡之香甜,让读者在阅读中去感悟、去思考,去体会生活的美,感受生命之河缓缓流过心田的静谧,洗去浮华,再现生活的本质。
  • 巴桐煮字

    巴桐煮字

    本书作者承袭一贯的幽默洒脱的文风,处处蕴含哲理睿智的机锋。不少篇章充满了浓郁的异域色彩,闪烁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诗意与精致的文字,带给读者美妙的悦读感受。作者以“煮字”为标的,凸显他对文字的苛求。他试图颠覆惯性的便词常语,殚精竭虑地将方块字“煮”化、激活。
热门推荐
  • 半魔使者

    半魔使者

    本来能够继承贵族衣钵衣食无忧,谁知被王室夺去贵族头衔。为拿回属于自己的尊严,猪脚愤而走向夺爵之路……不小心召唤出魔女作为自己的使魔……拥有天使能力,却是恶魔的灵魂……且看猪脚如何夺回尊严,平定天地人魔三界
  • 十二只坐镇:妖孽狂妃祸天下

    十二只坐镇:妖孽狂妃祸天下

    一朝再生,双重人格分裂了,现在是你是你,我是我。可心还是连在一起。不过,我们运气是不是太好了?琉璃夜想。捡到的是兽,而且是神兽,捡到的以为是丑兄没想到是美男。众人表示嫉妒。两位神尊你想做啥雷?“我吃醋了,宝贝!”吃醋?高情商的她假装不懂!不过本姐妹是很记仇的,谁说我们丑的出来,我要让黑钟帅死你们,谁说我们是渣渣的,出来!我用十二只神兽砸死你。咳咳,谁说我们没人要的,来来,那位美男,我娶你呗!
  • 刀修之路

    刀修之路

    地球一名武术天才在追寻上古第一刀踪迹的途中穿越到明月大陆,却穿越在一名左手已断的残躯之上,看他如何以残躯之身以修刀之人踏尽各路天骄,让世人知晓何为修刀之人!一刀在手,三千敌营漫步行,一腔热血,万里星空肆意纵,一念圆润,心如琉璃似灯明;一念三千,行如仙神笑世间
  • 道劫源

    道劫源

    善良,是我的本性,我以不懈的努力征服一切可爱的金灿灿!哦!那是这个世界最美妙的东西,足以让你的灵魂颤栗!礼贤下士,我做得很好,他们每个人无不赞扬得嫉妒我!尊老爱幼,是我一直坚持秉性啊。难道勾勾大爷会说,我是纯洁到所有人的嫉妒的人吗?当然不!因为这是他们的认同!我的身上拥有着这世间一切美德!我细心温柔,正直得从不捏死一只蚂蚁;当然,也从来不放过一切让我眼睛不动的东西!除非,它不值钱!一一陈勾勾语录
  • 小礼物大学问

    小礼物大学问

    送礼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包含很深的学问。《小礼物大学问》(作者潘鸿生)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送礼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送礼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的高手!
  • 总裁的兄妹恋人

    总裁的兄妹恋人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过贾谊旧居

    过贾谊旧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疯狂面具

    超级疯狂面具

    许乐同学意外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他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一只奇特的面具。他发现带上这个面具后,居然可以进入一个类似于游戏的世界,而且还能将那个世界里的东西带回现实。从此,他的人生开始疯狂了……========
  • 持剑闯都市

    持剑闯都市

    一个人魔一体的少年,一个习武世家的大少爷,一个学习了18年修真术的人!他究竟是什么?是人!是魔还是……但是!他只是想做一个普通人,远离俗世的征战。详情请关注新书:《持剑闯都市》!
  • 奋青泪

    奋青泪

    都市的霓虹灯下,人们为了生活,哭过苦过,累过,堕落过,拼搏过,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