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7800000060

第60章 [南非]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

John Maxwell Coetzee(1940一)

2003年获奖作家

为语言说话

——布罗茨基的随笔

1986年约瑟夫布罗茨基发表了随笔集《少于一》,其中一些篇什译自俄语,另一些直接用英语写成。用英语做语言母体在两方面对布罗茨基具有象征性的重要意义:发自内心地对奥登的敬意,后者在他1972年离开俄国时花大力气帮他铺平道路,而且被他尊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对他父母的回忆,他只能让他们留在列宁格勒,尽管他们反复向苏联当局提出申诉,却从未获准探亲。他选择了英语,他说,是为了用一种自由的语言去荣耀他们。

《少于一》这部书以其自身而论就很杰出,其价值堪与布罗茨基主要的诗选《言辞的片断》(1980)和《致乌拉尼亚》(1988)比肩。它包括对奥希普·曼德尔斯塔姆,安娜·阿赫马托娃和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的权威评论,他们是布罗茨基最感亲切的前代诗人。它还包括两个短篇的重写过去的自传佳作:对他父母的回忆录,还有与此书同题的关于在50年代的列宁格勒的麻木无聊中成长的文章。另外还有游记:例如,伊斯坦布尔之旅使他对第二和第三罗马帝国(也就是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和莫斯科)进行思考,进而引出西方对于他这样的西方化的俄罗斯人的意义。最后,两篇显出行家水准的文学批评对他特别钟爱的单篇诗作进行了阐明(“揭示”),它们后来成为布罗茨基压箱底儿的文章。

在1995年,收集了另外二十一篇随笔的《论悲痛和理智》问世了。其中的一部分文章无疑可与早期的最佳作品相提并论。比如,在形式古典而情调轻快的《战利品》一文中,布罗茨基继续讲述关于他青年时代的有趣并时而辛辣的故事,用腌牛肉罐头,短波广播,电影和爵士乐这些穿越了铁幕的西方的踪迹去探索西方对俄罗斯的意义。布罗茨基指出,他这一代俄罗斯人在思考这些事物的时候特别有想象力,他们是“真正的,也许是唯一的西方人。”

在他的自传之旅中,布罗茨基从未到达60年代,那是众所周知的以社会寄生虫的罪名对他进行指控和判处他去俄罗斯北方劳改的年代。布罗茨基对此的沉默显然是有意的:拒绝展览他的创伤一直是他更值得钦佩的特点之一(“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赋予自己受害者的地位”,他对他的学生听众这样建议)。

其他随笔也在《少于一》停止之处继续前进。《取悦一个影子》中开始的与奥登的对话在《给贺拉斯的信》中得到了继续,而对托马斯·哈代和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长篇分析可以和早先对茨维塔耶娃和奥登的诗作的解读并列。

然而,作为整体《论悲痛与理智》没有《少于一》那么强有力。只有《向马可·奥利乌里斯致敬》(1994)和《给贺拉斯的信》(1995)这两篇标志着布罗茨基思想上明显的进展和深化。有几篇不过是给本书凑篇幅的作品:比如一篇带有敌意的对一次作家会议的回忆(《一次旅行之后》),布罗茨基在其中显得并不光彩,还有两篇毕业典礼致词。更显著的是,早期随笔中偶然一见的怪论如今已经显示出一个有体系的布罗茨基式的语言哲思中的固定成分。

布罗茨基的体系可以在他论哈代的文章中得到很好的说明。布罗茨基把哈代当作一位被忽视的重要诗人,“很少被用于教学,更少被阅读”,尤其是在美国,哈代被追求时髦的批评家驱逐到“前现代”的凄惨境地中。

诚然,现代批评对谈论哈代并无多少兴趣。可尽管布罗茨基那样说,普通的读者和诗人们(尤其是他们)从来没有抛弃过他。约翰·科洛·兰瑟姆在1960年编订了哈代诗选。哈代还占据了菲利普·拉金那本版被广泛阅读的《牛津二十世纪英诗选》中的二十七页,相对于叶芝的十九页,奥登的十六页和艾略特微薄的九页。现代主义的先锋派也没有全体地弃绝哈代。比如,埃兹拉·庞德不知疲倦地向年轻诗人推荐哈代。他在1934年说,“哈代死后,没有人再教过我写作。”

布罗茨基选择把哈代当作一位被忽视的诗人来介绍,这是他对受法国影响的庞德-爱略特的现代主义一派以及20世纪早期所有的文学革命的攻击的一部分。在他看来,那些东西把文学引向了歧途。他希望重树哈代和弗罗斯特在英美文学中的领袖地位,在总体上也是为了回到那些在传统诗学之上建设而不是搞破坏的诗人。因此他抵制俄国批评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颇有影响的反自然主义诗学,其基础是毫无愧色的人工造作和对诗歌技法的突出。他说,“这正是现代主义搞糟的地方”。货真价实的现代美学——哈代,弗罗斯特以及后来的奥登的美学——使用传统形式,因为它作为掩护可以使作者“在最难预料的时候和地方发出更漂亮的一击。”

这种老生常谈的语言在《论悲痛和理智》中的文学随笔里很显眼,它们看来是来源于面向本科生的课堂讲稿。布罗茨基乐于在他的听众的语言水平上做文章,这有不利的一面,包括他热衷于使用年轻人的口号。

强大的诗人总是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系,并在此过程中重写诗歌的历史,布罗茨基也不例外。在某种程度上,他从哈代那里发现的正是他想让读者在他那里发现的东西。当他对哈代的解读在暗地里描述他自己的实践和野心的时候,那是最令人信服的。

比如,他写道,哈代的名诗《两体合一》(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中的精华之处也许在于“处女”一词(正如在“处女航”一词中的意思),它于是产生了这首诗核心的智巧船和冰山是命定的情人。这一提示几乎是随意做出的,在我看来是天才的灵光一现。此外,它提供的是对布罗茨基自己的创造习惯的洞见。

布罗茨基也指出在哈代的《两体合一》的背后存在着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船和冰山在一个盲目的没有任何终极目的的形而上学的力量的掌控之下,布罗茨基称之为“现象世界的内在本质”。这一提示本身并不奇特:无论哈代的头脑中是否想着叔本华,叔本华式的悲观决定论显然与他对路。但布罗茨基走得更远。他建议他的听众阅读叔本华,“更多的是为你自己而不是为哈代”。因此叔本华的意志不但是对布罗茨基的哈代而且是对布罗茨基本人具有吸引力。实际上,在对哈代五首诗的解读中,布罗茨基的意图是揭示哈代是一个叔本华式的意志在语言中发挥作用的工具,他更像是一个被语言使用的抄写员而不是一个自主的语言使用者。在《黑暗的鸫鸟》中的某些诗句中,“从非人类的真理的领域和它的属地中,语言进入人类的领域而且根本上是无生命的物质的声音”。尽管这未必是哈代的意图所在,“这是这句诗在哈代那里所追求的,而他回应”。因此我们所谓的创造性也许是“不多于(或者不少于)物质言明自己的努力”。

此处所谓的无生命的物质的声音在布罗茨基的随笔中更多地变成了语言的声音,诗歌的声音或者某个特定音步的声音。布罗茨基对个人的无意识的概念不感兴趣,在此意义上他坚决地反弗洛伊德。因此对他而言,通过诗人说话的语言具有一个真正的形而上学的地位。既然它有时会通过哈代说话,布罗茨基明确表达出的是,它可以通过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每一个真正的诗人说话。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布罗茨基在此处让自己和那些声称说话者不过是支配性的话语或意识形态的喉舌的缩减式的文化评论家相去不远。区别在于,那些评论家的根据在历史内部,而布罗茨基的想法是,语言——被时间标志出的和标志出时间的诗歌语言——是随时间而且在时间之内但却在历史之外运作的形而上学的力量。“格律学不过是时间在语言中的储藏库”,他在《少于一》中写道,“语言比国家更古老,格律学总是比历史更耐久。”

布罗茨基毫不含糊地解除了诗人们自己对诗歌的更大幅度的历史和它的发展的控制,并且把它交给一种形而上学的语言——作为意志和理念的语言。比如,哈代的诗歌强烈地指向某种可见的言说的声音的缺失,指向一种“听觉的中性”。他指出,这种否定性的特征将最终对二十世纪的诗歌具有重要作用——并确实会使哈代“预示”着奥登。但是,布罗茨基声称,这并非意味着奥登或者任何其他的哈代的后继者是因为哈代的大音希声变成了“(英语诗歌的)未来的取向”而去模仿他。

相对一个对他的诗歌哲学非常基本的观念而言,奇怪的是被语言所说的经验在他的诗歌里很少出现。仅仅在他的一两首诗中,而且只是一闪即逝地,布罗茨基直接地把被语言言说作为一个主题,(当然布罗茨基可以说他所有的诗都体现了这一经验)。一种解释也许是这个经验在推论性的散文的温和礼貌的距离中被更准确地处理了。一种更有趣的解释是,诗歌中反思自己存在状况的元诗主题在他的诗作中缺席,这恰好是因为在布罗茨基看来,试图在他自己的诗中理解进而掌握他背后的力量不但是不虔诚的而且是徒劳无益的。

但即使是在预言性的诗歌话语的内部,特别是在把格律学向形而上学的地位拔高的过程中仍有一些奇特甚至古怪的东西。布罗茨基说,“诗歌的音步本身是丝毫不能被替代的各种精神的尺度。”它们是“一种重构时间的方式。”重构时间究竟指什么?这种重构有多彻底?它能持续多久?关于这些布罗茨基从未解释明白,或者从未解释得足够明白。

在《少于一》中评论曼德尔斯塔姆的随笔中他说得最接近明确,时间在曼德尔斯塔姆的诗中对自己的言说遭遇了斯大林的“无声的空间”;但即使在这里,这个观念的核心仍然是神秘甚至是神话的。然而,当布罗茨基在《论悲痛和理智》中说,“语言……使用一个人,而不是相反”,他头脑中似乎首先是诗歌的音步;当他鼓吹诗歌的教育甚至救赎功能的时候,尤其是在他给学生做的讲演中(“爱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其目的是成就或解放一个人的灵魂……这一直是抒情诗的核心),他暗指的是对诗歌韵律的服从。

如果我没看错,那么布罗茨基的位置和古代雅典的教育家相去不远,他们为(男性)学生指定音乐(意在让灵魂有韵律并且和谐),诗歌和体育这三重课程。柏拉图把这三部分压缩为两部分,音乐吸收了诗歌并成为首要的智力和精神的训练。布罗茨基为诗歌所要求的力量看上去更多属于音乐。比如,时间是音乐的媒介,这一点要比时间是诗歌的媒介更明显(我们在印刷的纸张上读诗,想多快就多快——比我们应该的速度更快——然而我们在音乐自己的时间内听音乐)。音乐构造它被演奏的时间,赋予它有目的的形式,这要比诗歌更明显。那么为什么布罗茨基不在谈论诗歌的时候加入柏拉图的行列,把诗歌看做是音乐的一个品种?

回答当然是,尽管做诗法的技术性语言来自音乐的技术性语言,诗歌并非音乐的一个品种。确切地说,诗歌在词语中工作,而非在声音中,而词语具有意义;然而音乐的语义维度不过是诠释性的,因此是第二位的。从古到今我们拥有一个从音乐那里借来的充分发展的诗歌音响学的记述。我们也详细阐述了一批关于诗歌语义学的理论。我们缺少的是一个广为接受的结合二者的理论。美国最后一批相信这样的理论的批评家是新批评学派;他们有些沉闷的阅读诗歌的风格在60年代的沙土中枯竭了。从那时起,诗歌,尤其是抒情诗成了批评职业的一个尴尬,或者说至少对学术批评而言是如此,在那里诗歌倾向于被读作每行右边参差不齐的散文而不是一种自足的艺术。

同类推荐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花编新闻

    花编新闻

    毫无疑问,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和完全不可预知的乐趣,而陌上正引导我们去寻找这样的乐趣——蓝色小药丸、将裸奔当成事业的男子、可以在水下使用的电话亭、泄露一切秘密的GPS,甚至向我们飞来的彗星……很多时候,换个角度,事情就可以变得有趣。陌上的文字,正具备这样独特的可爱角度——她太热爱生活,任何时候都急于要将新发现告诉所有的人,就算是一成不变的爱情,在她笔下也有新的细节:人为什么会变心?接吻与巧克力的不同之处,以及当男人遇到美女时会产生的化学反应……本书主要内容有当众不做爱、蓝色小药丸、裸奔者、杠上花开、完美组合、杭州路人甲等。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为什么是莫言

    为什么是莫言

    在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看来,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与作品翻译传播有很大关系。“翻译联通了各国文学,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的概念。”而“文学质量是唯一的标准”。文艺批评家郭小东则从多方面多角度,颇为全面地评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热门推荐
  • 拓

    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徐安全到乡下堂哥任职的村子里承包土地自主创业,就在开荒的当儿挖掘了一块据说是水浒人物时迁的墓碑,于是一场围绕时迁文化发掘与开发的地方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结果将这个大学生的承包费及土地流转费成为泡影。大学生在苦涩中到文化站去拓古人碑石,结果发现他挖掘出的时迁墓碑还静静地躺在文化站的一个废弃的角落里。小说讽刺了当下发展经济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异化使用,具有极强的当下性和反讽性。
  • 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女总裁的超级兵王

    曾经佣兵世界的王者,一手握生死,一掌定乾坤;被逼回国与美女总裁相亲,醉卧美人群。超级兵王低调归来,却无意招惹到火辣迷人的女警花,清纯美丽的女教师,还有那刁蛮任性的小萝莉……他拳打富二代、脚踩古武世家,凭借自身能力为美女排忧解难。无论情场还是战场,叶飞永远是美女心中的男神,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完美传奇!
  • 惹火上身:总裁太凶猛

    惹火上身:总裁太凶猛

    长孙亚楠还在兴奋的拉着闺蜜看帅哥看的入迷,激动的指着刚刚从水池中上来的帅男:“你看那修长的双腿,圆润的屁股,结实的八块腹肌肌!啊!!真是太帅了!真想让人将他压在身下狠狠地……”“怎么着?”阴影笼罩,阴森森的声音在背后突然响起,嫉妒之火似乎能将她烧出来一个窟窿。某人转头看向身后,一愣之后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狠狠地……和他握个手!”这话说的脸部红心不跳,而结果,某人还是被拖走
  • 龙脉仙师

    龙脉仙师

    一个猥琐的中学生,满脑子的龌龊想法。这样的一个人也能在修真界混得风生水起?这世界真是没天理了!得自太古苍龙的一本地脉古经,能用灵脉来猝体。一百零八个修真位面,神兽,凶兽。神脉,凶脉全身一百零八个穴位中,三十六个死穴,七十二个中枢穴每个死穴纳入一条天罡地煞化形之脉且看他如何抢夺修真界的根基之脉来强大自己的实力!猥琐流的代表作啊,喜欢猥琐流的都来捧捧场啊!希望大家看过之后觉得好的话能给我投张推荐票,再收藏一下。无论好坏都帮我到书评区里面说一说,谢谢大家了!我创了个QQ群,喜欢我书的人可以加:261807283
  • 伸手触摸不到的爱

    伸手触摸不到的爱

    从小的青梅竹马恋上别人,悲痛欲绝,面对另一个人的追求是否能答应,犹豫之时。多年的的姐妹恋上他又该如何面对她,如何摆脱苦苦相逼的另一所谓的情敌,在家庭的变故下我能否决心离开。。。。。
  • 靠什么成功:一生必须有的16种观念

    靠什么成功:一生必须有的16种观念

    领先一步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火车一次次提速,观念一次次更迭。夜晚的三环路上车流不息,站在人行天桥上的我,迎风而立,对自己说:希望付出的努力能为别人带来一点美好与信心。在空虚世界上生存着人们,我一直想念都是善良的、积极的。大家都是在寻找着各自的生命的主题。当然在这个适者生存的年代,大多灵敏的人都必须拥有一些我所认为的“眼光”、“突破”、“观念”和 谋略”。老师曾告诫我,如果你不是天马,就永远不会横空出世。所以秘须拜师学艺,老实的生活,本分的做人。长期以来“人”为分析的对象形,总想对人本身的成长战略做一些系统的归纳和整合,以便能给进取的人们提供一点点有用的建议。
  • 天师守护神

    天师守护神

    我是个孤儿,从小在山中长大。他是个孤儿,是大公司的总裁。我,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成为了他最好的“守护神”。本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后来怎么变成他做了我的守护神呢?
  • 人鱼不相信眼泪

    人鱼不相信眼泪

    这是有关于一个人鱼的故事,她为什么不喜欢和人鱼在一起,她从来都是独居的,为什么憎恨人类,为什么她可以永葆青春?……危险步步踏来,等待着人鱼的危机有什么?三年时间,属于少年的青春叛逆期。都在这里面一一揭晓。
  • 神眼之王

    神眼之王

    神眼,神者执掌天地、眼观大千世界,神眼之下无所遁形、神眼所向神鬼皆惊,神眼世界天地称尊。
  • 金主蜜约:总裁的小辣妻

    金主蜜约:总裁的小辣妻

    一纸契约,为了父母的性命,她被迫成为了邵云峥的情人。本以为只是单纯的交易,她还是在他的蚀骨宠爱中丢了心,直到她意外怀孕,被迫流产……从此,她拒绝再爱。然而三年后,他单膝跪在她身前,任由她毁掉他的一切,深情哀求:“先爱上的人就是输,我输得心服口服,老婆,跟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