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0100000067

第67章 撕毁协议

经过步骑演习后,兀术终于是肯定了曼古歹战术和‘岳家军步兵操典’的训练方法,于是立马禀明金住完颜亶进行了全军整顿,至少他兀术所节制的二十万军队,全部都要进行严格的整训,所需的物资,全部由朝廷和地方支援。

绍兴九年秋,金国兀术杀死主战派大臣完颜昌,然后撕毁金宋签订的合约,然后大举挥兵南下,这个比历史上记载的提前了好几个月。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兀术大败宋刘锜部,在郾城、颍昌大败岳飞部,刘锜还险些被俘,形势对宋朝极为不利。

十万岳家军接连损失,等岳飞狂退几百里只能坚守襄阳城的时候,他的部下只剩下了五万,一半的损失,让才三十多岁的他深受打击。刘锜部损失更为惨重,他所属的三万八千‘八字军’几乎损失殆尽,只剩下几千残兵败将。

倒是韩世忠,竟然率领区区不足两万的军队包围了被金兵占领的淮阳,然后大败金兵主力于泇口镇,兀术闻之立马派大军前去围剿,但是狡猾的韩世忠却逃的无影无踪,然后不时就会跑出来歼灭一直金军的小部队,让兀术头痛不已。

就这样,只有韩世忠的两万人还能够勉强牵制住兀术的军队,使得兀术无法全力进攻襄阳。局面一下子就僵持了下来。

不过兀术挥军南下并打败岳飞刘琦的战报还是在几天后陆陆续续的传到了临安,一时间整个临安一片哀鸿和惊慌失措。

勤政殿,是皇帝办公的地方,而垂拱殿,则是南宋皇帝上朝的地方,此时垂拱殿中,四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已经到齐,差不多有六七十人,殿中所有人都低垂着脑袋,只有一个太监在高声念诵着一份八百里加急。

这已经是第四次召集紧急朝会了,这次的急报是岳飞所写,内容是金人的军队已经打倒了南宋的门户襄阳城,岳飞绝不放敌人前进一步,但是请朝廷立马调拨一批物资前去支援,如果失利的话,整个长江以北都有可能沦陷。

“这金人狼子野心,竟然刚刚签订和议立马就撕毁,臣以为,一心求和着实不可取,我大宋应该力战到底,请官家立马调集京营步卒前去襄阳城支援,一定要把金人阻挡在长江以北。”随着太监急报念完,一个五旬的武官就上前说道。

“不可!京营是保卫中枢的军队,不可轻易动用,臣认为应该派遣使节前去谈判……”

“谈判,谈判有用么?就怕到时候刚谈好,人家金国人就马上翻脸了吧?”

“那总比你们军人丢失大片城池的好,要不是你们没用,怎么可能连人家一个月进攻都顶不住。”

“我们不行你们行么?至少我们还在战场上和金人拼命,你们却在这里一味求和扯后腿,你们对得起死去的将士么?”

“都别吵了,今天来是让大家商量出一个对策的,可不是听你们来吵架的。”坐在龙椅上的赵构终猛的一拍扶手,顿时整个大殿就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而来,递给赵构一份用蜡封号的信笺,并附耳向赵构说了几句话,然后就退了下去。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赵构缓缓的撕开信封,从里面拿出了一叠信纸和一本小册子。

赵构先从信纸的第一张看起,一直到半炷香后才把所有的内容看完,然后他把一叠信纸交到了身边的一个太监手中,只是淡淡的说了一个字:“念!”

“臣两河路讨使韩世忠拜见官家,己未年七月四日,臣派细作探明一金人小部队约三千步卒,遂前去与之一战,从晨时战至午后,全歼……”很长的一封信件,直到一炷香后才被念完,作为专门为皇帝念诏的宦官,他的声音特别洪亮,整个大殿中的几十号臣子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是韩世忠给皇帝赵构上的捷报,整个抗金战场都失利的情况下,只有韩世忠的军队还在和兀术周旋。最后韩世忠还写道:“后臣命人打扫战场,竟现一册练兵之法,曰《岳家军步兵操典》,臣命人拷问金俘虏,才知这乃金人操练步兵之法,原是鹏举之练兵之法,并金人兀术已用这法练兵大半年有余,听闻还有一套骑兵战法,不过臣却无缘得见……臣猜测金人之所以突然如此棘手,应与这练兵之法不无关系,不过臣询问鹏举,他曰不曾有此练兵之法,观之这兵法操典,臣以为大有可为,是精兵之法,臣请求官家恩准,让某部也行之其练兵之法……附,《岳家军步兵操典》,臣以命人翻译为汉字,请官家过目。”

随着太监的话音落下,大殿里却没有了丝毫声音,很多人都是一副思索的状态,此时的赵构则是拿着那本《岳家军步兵操典》仔细阅读着。

按照这操典上面的情况,每一个士兵几乎每天都在操练,他们的体力与搏杀技巧经过训练会变得非常强大,而且他们的家人还能因此分到十亩田地以备后顾之忧。

赵构一边看一边思索,按照这上面写的,士兵的粮食物资消耗将会非常巨大,这个都好办,南宋有的是钱,但是每个士兵家里分十亩田地却不容易,金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那是因为他们的朝廷才建立没多久,很多地方经过战乱后土地都成了无主之地,而且金国的人口比较少,就算分出去二十万军队的田地那也才两百万亩。

但是南宋不行,南宋的政治很稳定,也没有经过金人灭辽后那般重新洗牌,能分配的也只有皇庄,而且就算是把所有皇庄都分出去,都不够五万人分。

赵构把整个《岳家军步兵操典》看完,然后再次让那太监念给众位大臣们听。

那太监已经习惯了这个工作,念读的时候不带丝毫感情,一直到了几刻钟后,才把所有内容念完。

“我怎么感觉这个兵法有点熟悉。”听完那宦官的念读之后,一个官员喃喃自语。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赵构发话了,向殿下的群臣们问道。

“官家,臣有话说。”突然,一个看起来比较年轻的官员从列队里面走了出来,他只有三十多岁的年纪,穿的是四品官服。

“上前说话。”赵构点头。

听到赵构的话,那年轻官员连忙紧走几步,来到了队列的前面拱手说道:“官家,臣前一阵子看到过一本书,名为《说岳》,里面就有这个《岳家军步兵操典》的介绍,和刚刚这个练兵之法几乎一模一样,不过在《说岳》里面这只是当故事写的,开始的时候臣也没有在意,但是现在听到金人的练兵之法竟然就是这个,臣这才突然想起。”

那年轻官员顿了一下说道:“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这金人的练兵之法必定是学自《说岳》,因为韩将军说了,他问过鹏举将军,鹏举将军也说过自己没有此练兵之法,那么这一切就好解释了,肯定是金人看过《说岳》这本书,然后以为里面的《岳家军步兵操典》就是岳将军的练兵之法。”

“韩将军还说听闻金人有一套骑兵战法,却无缘得见,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那金人的骑兵战法必定是‘曼古歹战术’。”年轻官员说道:“在《说岳》一书中,就有介绍这种名为《曼古歹》的战术,面对这种战术,必须有人数相当并了解这一战术的骑兵作为后盾才能保持不败,而步兵则需有三四倍于敌的兵力才方能自保,用这种曼古歹战术作战,就算不胜,也能保持不败。”

年轻官员缓缓解释说道,但是他的话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一样,顿时就让整个垂拱殿变得死寂一般安静。过了好一会后,众人才回过神来,顿时极静变成了嘈杂,很多人都开始交头接耳,就算是官帽两边的长翅都无法阻挡。

“安静!”赵构大声制止,渐渐地所有人才有安静下来。

“胡爱卿,你可知这《说岳》是何人所著?”赵构向那年轻官员问道。

这年轻的官员正是以后的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的胡铨。按照历史,在绍兴八年的时候,他会上疏反对秦桧主和,并要求赵构斩王伦、秦桧、孙近,而且还会指责高宗赵构。

秦桧认为胡铨狂妄凶悖,于是会下诏除他的官名贬到昭州。最后会被其他朝臣营救,改监广州盐仓。绍兴十二年他又会被弹劾,再贬新州。直到秦桧死后孝宗即位,他才会被重新启用,最后官至兵部侍郎。由于始终他都反对和议,与朝廷政见分歧,于是力求辞职,最后归隐庐陵。不过因为李奇的记忆苏醒,也影响到了一些历史走向,直到此时这胡铨却还在朝堂上站着。

“官家,这本书是一个叫‘木子林’的人所著,不过臣却不认识此人,也没有听闻过此人。”胡铨摇摇头拱手说道。

“不知你那《说岳》一书还在否?”

“在的,如果官家想看,臣这就去我府上取来。”

“嗯,那你去吧。”赵构点点头说道。

不多久,胡铨回来了,他的身后跟着好几个侍卫,这些侍卫的手中都提着一大包东西。最后那些侍卫把东西放在了垂拱殿中后就退了下去。

“官家,这些就是《说岳》了,臣刚刚离去后想到或许书市有卖,所以就去买了三十套,全都在这里了。”胡铨把一套书籍递给了边上的一个太监,那太监则是拿着书籍送到了赵构的手中。

听说有三十套书籍,于是整个垂拱殿的大臣都开始行动起来,有二十多人都拿到了一套书籍。

胡铨手中也有一套,他开始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关于《岳家军步兵操典》的介绍那里,于是向赵构说道:“官家,您看《说岳》第二本,在五十三页。”

听闻胡铨的话,赵构很快就找到了,而很多手中有书的大臣们也渐渐的翻到了那里,于是很多没有书的人都只能和有书的人围看一本书。

大殿里乱作一团,两三个人凑成一团,最后整个大殿中只剩下了翻书的声音。

“果真是!果真是这样!”不多久后,一些人就看完了,很多人心里都是激荡,这太不可思议了,金人竟然用一本小说里面的兵法练兵,而且看起来还成功了。

“官家,曼古歹战术的介绍在第三本的三十二页。”胡铨见赵构已经看完了,于是又说出了曼古歹战术所在页,很快,其他人也开始翻看起来。

今日的朝会几乎是赵构当皇帝后历史以来时间最久的一天,朝会从早上七点一直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都还没见要散朝的意思。

“不管这木子林是谁,一定要给朕找出来。”最后散朝时,赵构下达了命令。

PS:年前结婚的人好多啊,今天就一章了,我待会还得去朋友家里吃宵夜,他家今天办酒席。

同类推荐
  • 混在汉末

    混在汉末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三国,而一个在现代的好青年穿越回汉末后,会带来怎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随着这本书去发现吧
  • 一本看懂中国史

    一本看懂中国史

    历史是一部书卷,记录的是王朝的兴衰,写下的是将相的勇懦;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忠奸善恶,照出成败兴亡;历史是一面筛子,筛除的是枯木朽枝,留下的是粲花之精。哪怕当时他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名闻天下,在历史的网眼里,他也只是一颗无足轻重的尘埃,无声无息地淡化在岁月的长河里。也许他一世清贫、两袖清风,但在历史的网眼里,他却变得分量十足、光彩夺目。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原非一本书籍所能详尽囊括其中。那么,如何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清晰地掌握历史,并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成为编纂本书的出发点。
  • 梦官之战倭寇

    梦官之战倭寇

    梦中天宽地远,官场沉浮艰险,之乎者也之士,战意从此弥漫,倭人远远近近,寇仇不共戴天。杀伐决断,还我河山。一腔胸中碧血,且看沧海浩瀚,只因中华有我,贼寇谁敢向前?凭英雄血,秉赤城热,有壮士歌,红尘往复,当立新国。一介穷书生,他行走在明帝国的一个小县城,然后,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激扬其吞天沃日的巨浪……
  • 兰州历史文化(九):重教興學

    兰州历史文化(九):重教興學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 回首吴越

    回首吴越

    西施,两千五百年前一介庶民之女,因其貌美,不幸卷入吴越争霸的漩涡中。她空有美貌,毫无胆量,谋略,智慧,充其量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可自从《吴越春秋》《浣纱记》等演义作品问世后,后人皆认为夫差因她而疏远忠臣,因她而荒废朝政,吴国因她而灭亡,她成了亡国祸水。冤枉啊!冤枉啊!本书以《左氏春秋》《史记》《国语》为基础,真实反映吴王夫差盛极而衰的一生,穿插介绍越国,鲁国,齐国等诸侯国历史,介绍夫差如何把吴国推向灭亡的深渊。做此书目的有二,一来替西施翻案,二来探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古训,揭示着“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一人类亘古不变的正能量。
热门推荐
  • 放飞梦想的乐园

    放飞梦想的乐园

    乡村学校少年宫投入使用,一批又一批农村孩子带着好奇和惊喜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电子琴弹奏、第一个陶艺品制作、第一幅年画描绘、第一次戏曲学唱、第一件模型搭建……少年宫从城市来到了农村,从理想走进了现实,受到广大未成年人的热情追捧和由衷喜爱,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成长记忆。
  • 缮界

    缮界

    相传在一百五十亿年前,罗兰界域还有许多至尊境尊者,可是自从镇守这个界域的四大尊王飞升仙界后,能够达到至尊境的斗者就越来越少了。至今,至尊境尊者已经一个都见不到了。而萧弦也和其它斗者一样,为了达到至尊境,开始他的修炼之路……
  • 收破烂的全能高手

    收破烂的全能高手

    无所不知的陆回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却因为一次意外得到神奇的力量开启了他的潜能!平时是个学生,有时又回去收破烂赚钱,有时确是绝世高手...也是泡妞高手
  • 缘鉴心

    缘鉴心

    人、妖、仙、魔、神、冥,无论哪一界,终究逃不过一个“情”字。“我,千石花暖,承蒙女娲娘娘厚爱,此生此世,守人界太平,护天下安宁。即日起为第139代传人,游历人间,降妖除魔惩奸除恶,滴血为证。”珑银山巅,芙蓉殿上,她立下誓言。兜兜转转,终究逃不过“情”字,她为情所困,弃天下于不顾,受啃心噬骨之痛......
  • 冥龙传说

    冥龙传说

    我们,活在光明与黑暗中。我们,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我们,被称为影者,死亡的代言人。故事,发生在第三次影者大战之后,那个表面和平,暗地里波涛汹涌的时代……
  • 前朝公主复仇录

    前朝公主复仇录

    南朝公主萧素素,在熊熊烈焰中浴火重生,化身为舞姬小枣。她背负着灭门的仇恨,却单薄弱小。她怎样做才能从柔弱渐渐强大?仇人之子应无意,一个危险而诡谲的男人,又是如何利用她来实现自己的野心?这一对爱恨交错,阴谋纠缠的男女,如何在情爱路上携手同行?
  • 荒史之轮回

    荒史之轮回

    如果我便是你们口中“恶”那又怎样,当神圣如草芥,荒乱使人麻你们的“道”便是我超脱的第一步我便是天!一个禁断山脉走出的少年,是前世的梦还是今朝的路阴阳逆乱,苍苍九劫,惶惶天威,仰我轮回!
  • 兽面人生

    兽面人生

    兽面人生!兽性大发!江山美女一把抓!神秘而广阔的洛姆卡拉大陆一往无前的兽人战士美丽又善良的精灵少女坚韧豪爽的矮人大叔狡猾多智的地精商人强壮无比的牛头人勇士和一个被车辗过的狗不理包子一切故事尽在兽面人生黑色的龙形军旗悠扬的狼骑兵之歌带领着大陆民族踏向寻找自由的征途这里将有盛世大唐百战雄师一往无前的气势!这里将有中华雄风在洛姆卡拉大陆重铸辉煌!你------准备好了吗?希望各位大大继续关心本书,并多多的指出不当之处,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并敬请点击,收藏,砸票!谢谢各位大大!谢谢各位朋友!
  • 五极天下

    五极天下

    天下五极,木,火,土,金,水他,欧阳长空,身世悲惨,逃亡路途磨砺成长他,欧阳长空,轮回五极,五行手中成利器这是励志热血的文字这是讲述命运重新主宰在自我手中的文字这就是五极天下
  • 羽涵末恋

    羽涵末恋

    三年那一秒,缘份将我们拉近依偎。这一分,我们却被缘份隔距。那一刻,我一直都在,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