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0000178

第178章 天下(九)

?平底沙船仿佛也感受到了来自周围目光的压力,涩滞而行,两里余水路,走了数千年般漫长。

只是下午的阳光,始终灿烂地照在木帆面相同的位置,未曾稍移。

沙船终于驶进了自家水门,黄真、殷实、唐世雄等几个管军万户同时迎了上来,围住朱清问道:“大当家,怎么说?”

朱清没有回答,爬舷梯的脚突然抖了一下,差点把自己摔落到水中去。旁边的张瑄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了他。边搀扶着朱清向甲板上走,边冲众人嚷嚷道:“进船舱里说,没看见大当家累么!”

几个管军万户自觉唐突,带着满脸歉意走进了船舱。也难怪大伙举止失措,自从朱清接任大当家以来,今天是帮会中所面临最恶劣的局势,未倾力而战,败局已定,所有人一下子都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朱清亦不知道!

想当年,黄水帮受到大宋水师偷袭,他带着张瑄、黄真等人一路逃到高丽,九死一生,都未曾气馁过,未曾说过一个“服”字。

那时候,他觉得自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谁不知道北方水路豪杰心怀大宋,向来只袭击金国和蒙古的船队,不向南方劫掠。赵姓官家刚得到过北方水路豪杰的帮助,转眼就忘了大伙的恩德,帮着寇仇剿灭起海盗来!只要大伙一口气尚在,怎肯向这忘恩负义之辈服软?

可今天,方馗几句责骂却让朱清无法自辩。很多话,依然如洪钟一样回荡在他的耳边。虽然在某种角度上,朱清觉得自己与方馗的选择差别不大,都是上岸寻了出路,只不过一家投靠了文天祥,一家投靠了大元而已。

但方馗问得好,“为了你十几万老弱妇孺的生路,就可以让我江南几百万人惨死于屠刀之下么?”

不能,朱清心里明白,十几万与几百万,牺牲哪个都不应该,都不是他的本意。

“他浪里豹欺人太甚!”四当家黄真的一句咆哮,把朱清从沉思中拉回了现实。抬起头,他发现自己已经坐在了平素议事的帅位上,而麾下几个管军万户,已经吵成了一团。

“他方家不过找对了时机,投了个有实力的主子罢了,有什么资格指摘别人不是!要我说,咱们干脆破釜沉舟,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老三黄真跳着着脚说道。这个四弟平时行事鲁莽,是出了名的拼命三朗。看样子,他已经从张瑄口里得知了方馗开出的条件,准备与对方决死一拼。

“对,咱跟他们拼了,老子这就是组织水鬼队。潜过去凿了他的座舰,拼着死也赚他一个够本!”老四殷实跳起来迎合。这种情况下,取胜是没有可能了,但黄水帮向来与南方方家不分高下,此刻宁可死了,也不能坠了北方水路豪杰的颜面。

“只怕靠不近浪里豹的座舰,他们的船速度快。并且浪里豹也是个老行船的,知道这水里的路数!”老五唐世雄向来谨慎,摇摇头,低声提醒。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咱黄水帮就伸出脖子去,任人砍?”老四殷实指唐世雄的鼻子质问道。

“他们目的是劫粮,不是杀人。一会小弟带人冲过去,缠住方家的炮舰。大哥、二哥换了小海鳅,向岸边突。三哥和四哥各驾驶一艘两千料巨舰,挂着大哥的旗号带人分头向外海和岸边冲。咱近二百艘船散开,他挨个抓,也得抓上一天一夜……”唐世雄不理睬殷实的质问,条理清晰地安排。

“老五!”殷实收回手指,噎住了。

“咱们兄弟,只要有一个活着,将来找回这个场子罢了!他方家势力再大,总有船只落单的时候!”唐世雄抱了抱殷实,笑着说。根本没把刚才对方的指责放在心上。

这就是海盗的行事原则。之所以彼此之间不赶尽杀绝,就是因为海面宽阔,每战难免有漏网之鱼。而一旦结下了不解冤仇,被人惦记者一辈子就难以合眼。几百年里,海面上有多少个千船大帮,就是被几个附骨之蛆般的仇家咬住,最后整个帮派灰飞烟灭。

几个当家人不说话了,都认为唐世雄的建议是此刻最佳选择。船舱被一股悲壮之气所笼罩,大伙彼此抱了抱,就等着朱清一声令下,便分散突围。这时,却听见朱清梦呓般幽幽说道:“你们这么做,想过家中那十万老弱么?”

“啊?”唐世雄等人楞住了,心中的悲壮感觉一扫而空,代之的却是一股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如今,大伙的家已经不在海上了。无论是在刘家港还是在崇明镇,弟兄们的家小已经生根发芽。

忽必烈待臣子宽厚,轻易不加罪于人。但如果有人让他失望,受到的惩罚也非常严厉,抄家灭族是常见的事。二十万石粮食失去,耽误了大军北伐。恐怕任何活着逃回去的人,都难免被砍头正军法的命运。而生活在岸上的那些家人,或充军、或没为官奴,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落得好下场。

“那怎么办,难道咱就低头服软不成!咱北方豪杰,什么时候怕过他们南边人物”张瑄红着眼睛问道。跟在朱清后,他与大当家一起感受到了在方馗面前的屈辱。这种屈辱的感觉焚烧着他的思维,让他无法对眼前局势做出正常判断。

“从我带着你们受招安那天起,咱们北方水路,已经无法在他们面前抬头了!”朱清缓缓站起身来,长叹道。

仿佛瞬间了悟般,生命的光彩又回到了他的脸上。苦笑了几声,朱清对着几个好兄弟吩咐道:“老二,麻烦你与老五再去浪里豹那边一趟,就说我答应投降。让他想办法保守秘密,一个月内,别把粮船被截的消息散出去!咱们也好安排家眷撤离。”

“这,是!”张瑄楞了楞,不情愿地答应一声,转身出了舱门。临出舱门前,唐世雄回头看了朱清一眼,突然,眼圈无端地发红。摇摇头,他死命地将心中的不安压了下去。

“老三,老四,你们两个一会带人回老家,将弟兄们的家眷分批接上船,先到岱山,大小衡山和泗礁诸岛躲一躲,等人到齐了,带他们去福建投文丞相吧。有二十万石粮食做见面礼,文丞相不会亏待了大家!”朱清看了看唐真和殷实,郑重地吩咐。

“是!”唐真和殷实低声领命。对于朱清这个大哥,他两个一向信服,即使心中不愿意,也会不折不扣地将他的命令执行下去。

“要是有人不愿意出海,就分些银子给他们,让他们散去吧。别留在老家等人来捉!”朱清拿出一串钥匙,按在黄真手中。“咱们这些年积累的家业,还有归顺大元后走私所得,都在这儿,你们分配匀了,别让人有了抱怨!”

“嗯!”黄真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收起钥匙,心中依然有所不甘,低声问了一句,“大当家,你呢?文丞相会重用咱么?”

“我听说杨晓荣、李兴,都是降将,在破虏军中皆独当一面。你们去了那里,地位不会低于千户之下。至于我”朱清惨然一笑,“我丢了陛下的粮食,也该去北方,给他个交代吧!”

“大当家!”唐真和殷实一个箭步跳了过来,死死地拉住了朱清的胳膊。此刻,二人终于明白朱清为什么安排张瑄和唐世雄去接洽投降,而把他们两个留下的道理。张瑄在舰队中影响大仅仅次于朱清,唐世雄心思缜密,有他二人在,朱清就无法做种舍生取义的事。

“放手吧,如果没人去岸上给沿途各港口官员一套说辞,让他们相信粮船还在。你们能有一个月的脱身时间么?”朱清笑着抖动双臂,从黄殷二人的掌握中脱出身来,“是我自己把路走尽了,怪不得别人。是我,是我明白的太迟了。眼中只有朝廷,却不知道朝廷之上,还有国家!”

“国家?”黄真和殷实喃喃道,一股无名的悲愤涌上他们心头。从小到大,耳边听到的全是君臣父子,谁曾告诉他们‘国家’两个字?而这两个字,不过是从南方刚刚有人提出来,凭什么为了这两个字,就要朱清无怨无悔地去死。

“到了南边多看看,你们慢慢会懂!”朱清笑着道,仿佛一个了悟的禅师,在鼓励着迷茫的弟子。

国家是什么,一言两语朱清说不清楚。

但投靠了文天祥的方馗,却可以站在国家的角度居高临下地冲自己呵斥,让自己看看江南百万百姓在蒙古人屠刀下迸射的鲜血。

朱清当时心里不服,却找不到一个词为自己申辩。海盗们不像儒家,在他们的词典里没有天命和气运这一说法。海盗们也从来没承认过任何龙子龙孙有资格成为整个华夏的主宰。但海盗们的心中,却有着明确的国家概念。虽然他们的信仰中,对这两个字从来没像南方报纸上,那么清晰地阐述过。

但是,上一任老盟主虽然没受到过赵宋半分好处,依然带领弟兄协助赵宋水师去焚大金战船。

但是,此刻文天祥的令旗一出,从万里长沙到蓬莱诸岛,无数豪杰甘心俯首。

文天祥本人没有这个威力,但他的旗帜后却代表着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不属于大元,也不属于大宋,它属于千千万万世代生活在大江南北的华夏百姓。

朝廷是王八蛋,皇帝是软骨头,道貌岸然的大儒名士们是伪君子。但这一切,都不能成为卖国的理由!你生在这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血脉深处已经打上了这个国家的烙印。这一点,无论你怎么抹杀,怎么掩盖,都涂改不去。

朱清至今清晰地记得,自己去年奉忽必烈之命押运四万石粮食到高丽赈灾的情景。高丽王庭上下在明知道自己是北元上将军,上万户的前提下,酒酣耳热时依然忘不了恭维一句,将军是汉人吧,不知道祖籍何处啊?我高丽对中原文化,自古仰慕得很呢!

一句恭维,让他无地自容。虽然他自投降后,日日在心里自我安慰,告诉自己这样做是为了给背后的十几万老弱妇孺觅一条出路。

数百只战舰让开一条通道。

水寨中,驶出一艘轻舟。站在船头,朱清唐衣汉帽,对着万余弟兄轻轻挥手。

大海上波涛汹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就在方馗等人为如何保守秘密,如何完成对朱清的承诺,救出岸上十万百姓的时候。席卷半个福建的瘟疫随着盛夏到来悄悄的结束。

这次由北元人为制造的灾难给福建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虽然大都督府采取了及时的预防举措,保住了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但闽江下游的一些来不及做出反应的农村和小镇,却永远被从地图上抹了去。

低劣的医疗水平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剧了瘟疫的危害程度。这个时代地广人稀,根本没什么公共卫生概念。在农村,很多人家做饭、洗衣、清洁,用得都是一条溪水。甚至连自家用夜里用的马桶,每天早晨都会用溪水里去冲洗。

至于溪水下游的人在不在乎,上游的人不去想。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流水不腐概念,使得他们认为一切水流都是干净的,从来不知道,也没人提醒过他们,一旦水源被污染后,该怎么处理。

即使在城市内,随处乱扔垃圾,以自己院墙外为垃圾场和污水池的行为,也是一种大家都能容忍的习惯。反正阳光会将污水晒干掉,垃圾会被人踩车碾混同于泥土。至于随垃圾和污水而滋生的蚊虫苍蝇,那有什么好奇怪的,从盘古开天时,这些小东西就存在,只要不让他飞进自家窗内就是了,何必追究是什么原因使得它们越来越多起来。

瘟疫爆发后,大都督府及时推出了很多应对措施。号召百姓不要四处逃难,把病人集中到指定地点接受医疗。号召百姓喝开水,不吃生食。禁止百姓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定期派人清理废物,用石灰洒在空地和污水池中消毒,还招募流民开凿了古往今来最大规模的下水系统。

但一切为时已晚。

福州、漳州、剑浦这几个大城市中,由于官府采用了强制手段,虽然很多人心内抵触,还是不得不按照官府要求去做。瘟疫的规模很快就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病死亡的人数也控制到历史最少。

但那些偏远乡村,即便以现在福建大都督府对其的控制力度,也无法让所有百姓按官府命令而行。很多人家把官府的不准喝生水和乱倒垃圾污物的通知视为麻烦,甚至故意把垃圾倒在官道上示威。而村庄被瘟疫波及后,又有人在族长带领下,四处投亲靠友,将瘟疫携带着传播到临近村落。

对于这种情况,大都督府很着急。文天祥亲自出马,把能找到的,稍通些医道的大夫全派了出去,甚至许下数倍的诊金,征募不怕死的大夫带领破虏军士兵去农村发药,协助百姓抗击瘟疫。但是,到了五月,依然有个别地区开始出现大批灾民死亡。

一些人,整家整家的倒在逃难路上。还有一些舍不得田里庄稼的硬汉,拎着锄头,倒在水田里。

哀鸿遍野。

个别地方已经成为人间地狱。

五月底,派出帮助百姓对抗瘟疫的破虏军士卒,带回了更让人担心的消息。在留守福建的破虏军士兵努力下,瘟疫蔓延的趋势被控制住了,然而经过去年达春等人的杀戮和今年瘟疫的侵袭后,福建中部,有大片地域成了无人区。田野里的庄稼都荒芜了,草已经长得比麦苗还高。

为躲避北元屠戮而逃入大城市无辜百姓们,经历了瘟疫打击后,又要面临断粮的威胁。尽管大伙在大都府的带领下,已经吃了多半年的鱼,每日消耗的谷物量已经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可几百万张嘴加起来,三分之一的需求也足够将福建拖垮。

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这些新收复地区,还有琼州和流求,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将存粮调往福建,调往人口集中的几个大城市。可城市内的粮价依旧飙升不止,个别不法商贩开始发国难财,利用百姓的恐惧心理囤积居奇。

局势慢慢险恶起来,随着军事危机的缓解,大都督府控制地域的内部矛盾日益突出。

六月初,陈家派出船队去占城买粮。苏家应文天祥之请,派船队绕过万里石塘,远赴小天竺购买稻米。

六月初,福建暑热,疫情稍稍缓解后,逆向朝江南西路与福建路交界处蔓延。元江西行事右丞,平宋都元帅达春率部后撤一百二十里,将北元兵马完全撤离了福建。

六月初,两江、两浙、荆湖、两广诸路大儒云集福建,冒着暑热和被瘟疫感染的危险,在福建大都督府门前情愿,联名要求宋丞相文天祥在即将召开的约法会上,重申君臣纲常,把理学作为立国之本,写入约法。

六月中,破虏军副统领邹洬带大军收复柳州,北元荆湖大总管,尚书右丞相阿尔哈雅自荆湖南路引兵来战,被张唐击破,狼狈逃去。

杜浒引军攻邕州,守将马成旺及其子都统马应麒以城降。杜浒数其父子在危难时刻弃宋不义之事,推出帐外斩之。

广南东路巨寇陈懿本托身于许夫人麾下,闻此事,率部再反。张元遣军围剿,杀之于循州白鹿山。

至此,广南两路,除诸苗聚居的特磨道、右江道和宜、融两州外,大部分落入破虏军之手。副统领邹洬一边派遣将领,入山剿灭土匪,稳定地方,一边依照文天祥的将令派遣军中有功绩者返回福建,参加即将召开的约法大会。

帝师邓光荐见约法大会势在必行,回行朝复命。一直沉默不语的行朝终于有了反应。幼帝亲自下旨,约法大会所立之法,即为大宋新法。若得通过,则举国依行。同时,下旨封文天祥为信王,右丞相兼天下兵马大都督,枢密使,假节钺。

作为回报,户部侍郎杜规从大都督府内拿出一笔银两,在泉州蒲寿庚家的花园的原址上,开始修建一所小规模的行宫,供宋帝暂时驻跸。

六月下,前丞相陈宜中与其客自占城还,这位在危难时刻‘出使’安南两年多的大宋前丞相给大宋带来了安南郡王的回复,说安南愿意与大宋约为兄弟,共同对抗北元。其余各项要求,一字不提。

纷乱的政局由于陈宜中的归来,又增添了一些变数。人们在争论中期待着,盼望着,瞩目着约法大会召开的那一天。

同类推荐
  • 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

    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

    本书是以史服务于现实和将来”的文史工作方针,征集的政治军事、经济工商、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民情和其他内容的珍贵文献资料。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拉善盟的历史发展。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什么美帝,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
  • 穿越之厨王

    穿越之厨王

    身为一家超五星级酒店首席大厨的李奇,因为喝了点小酒,竟然奇迹般的穿越到了北宋末年。来到这个无亲无故的陌生世界,无奈之下,李奇只好抄起了老本行,在汴京一家即将贱卖的酒楼做起了厨师。李奇原本只想做一名低调的小厨师,可是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男人太出色,有时候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高太尉想吃牛排?-没空!”“蔡太师想吃火锅?-让他提前一个月预约。”“李师师想吃水果沙拉?-呃...白天没空,晚上再去。”“李清照想吃芝士蛋糕?-问她和赵明诚离婚了没有?”
  • 陈帝国

    陈帝国

    穿越而来的陈武改变了三国的历史,成为了一代帝王
  • 一口气读懂法国史

    一口气读懂法国史

    本书内容包括从史前时代到高卢、从墨洛温王朝到查理曼帝国、卡佩王朝、百合花与狮子、后百年战争时代、法国的荣光、风卷残云的法国大革命。
热门推荐
  • 银狐

    银狐

    内蒙古科尔沁的茫茫草原和沙地上,古代辽国王族的地下寝宫里,栖息着以银狐为首领的狐族群。作为荒漠精灵和图腾象征,银狐的美丽和魅力、神奇和灵性、痛苦和欢欣,融入草原的博大和神秘、原始萨满教的慈悲和神圣、历史的丰富和深厚,映衬人类寻找迷失的自我和精神家园的挣扎和希望,氤氲着作家呼唤、寻找大自然守护神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幕幕富于奇幻色彩的画面,一个个呼之欲出的形象,成就了人与狐族相濡与沫的瑰丽雄浑、粗犷纯朴的旷世传奇,堪称草原文化的震撼之作。
  • 我的魔鬼班长华丽转身

    我的魔鬼班长华丽转身

    一个班长的蜕变之途,从出国移民留学到如今骄傲回国,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人人惊艳,同学们都惊讶她的蜕变,出国回来曾经爱过的人纷纷向她表达爱慕之情,可是她却傲然转身爱上一个不该爱的男人,一个站在巅峰的男人,一段刻苦铭心的感情,许倾沐,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 百变妖物语

    百变妖物语

    遗落琼浆石隙的一粒向日葵种子,没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酝酿至极,静待日食呈现。千年的企盼,终不负有心守望者,葵成功化为了人型,游历于山川、静待世态变迁。前有《倩女幽魂》,今有《百变妖物语》。一只千年修行的妖,千年修行千所孤独,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了爱的毒……妖非妖,魔中魔,捉妖师亦奈何。谁说只有神能拯救苍生,妖亦可以;谁说只有人有情,妖亦……
  • 普照禅师修心诀

    普照禅师修心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的黑莲花》

    《重生的黑莲花》

    左有冷血薄情父亲,阴毒继母,右有贪婪亲戚,狠心姥姥。前有伪善的继妹,后有背叛的未婚夫。还有被花钱雇来的好友,一勾搭就和别的女人滚床单去的男友。龙子若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满满的恶意。幸好重生回到了五岁的时候。那么上辈子你们吃了我的,欠了我的,这辈子就都要给我一分不少的还回来了!
  • tfboys之三色堇

    tfboys之三色堇

    爱上你的时候还不懂感情,离别了才觉得刻苦铭心。遇见你,只为了最后说一声再见。并不是任何公主都会嫁给王子。骑士,也很好啊......请记住我,记住我只出现在你的梦里,仅此而已......
  • 始神复苏

    始神复苏

    盘古为何开天辟地?是天生的使命?还是另有隐情?舍弃生命孕育世界,是命运的归途?还是无可奈何?盘古,究竟来自何方?
  • 樱花之愿

    樱花之愿

    我的名字叫做千本凛,出生在一个没有温度的家庭。从这家庭里诞生的孩子,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但是我终究还是被改变了……那是一次关于我弟弟的事故,让原本要分崩离析的家庭开始圆满,不再像原来那样冷漠。诞生希望的我,最终听到了弟弟的心愿,所以我作为一个转校生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光坂高校!为了实现弟弟的愿望。但是在那里,我却遇到了他……
  • 小小王妃驯王爷

    小小王妃驯王爷

    强推新文《小小娇妻驯将军》:http://www.*****.com/?info/364760.html穿成小商人之女?罢了!还有婚约?罢了!可,可是……夫婿竟大了12岁?哦买噶!!什么?这老牛还嫌她没身份,没能力,竟要接她提前进府教养?!唉,无奈娘家气弱,压不住王爷表哥。乖乖入府任人宰割,时刻接受着以夫为天的真理教导!然,一切皆隐忍,风流决不准,若享齐人福,先把奴家休!于是,小小王妃,开始一场驯夫大战,王爷,乖乖交出真心,缴械投降吧,小娘子来也!其实这是正剧,不是小白文。男主有担当,有责任心,有城府,有英俊有权势还有深沉。女主冷静睿智,享受宠爱也能保持清醒,感受到男主要背叛时,也决然作出走出宠爱放弃权势的决定。一场双方父母情愿的亲事,成就相差十二岁的英俊夫婿和少妻。夫婿正当青春,少妻桃蕊二八。现代少女穿越成古代是小门小户的少女真姐儿,成为一个商贾家庭的嫡长女。王爷和商人女的亲事,腹黑能干的王爷不悦。退亲,不成,成亲,妻子没有身份。为免成亲后被人笑话,腹黑王爷提前接走妻子,养在自己身边捏长捏短。古代的规矩容不得真姐儿反抗,而表哥也是宠爱的。宠爱让真姐儿喜欢,对于教训真姐儿是默默忍耐,无力颠覆整个古代社会制度的真姐儿在十六岁,嫁给安平王,被封安平王妃。没有宅斗,王爷先是为母亲而宠爱妻子,后是真心宠爱妻子家国、王位、荣华、亲情、爱情、友情……尽情演绎着自己的风华。风流王爷一朝醒悟,为红颜甘为孺子牛!春日共赏花,月夜共饮酒。戎马倥偬,花前月下,宫闱深深中,品尝至死不渝,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
  • 玉谷传奇

    玉谷传奇

    古代有个种玉谷。最好的玉是种出来的。浸润这美玉的沃土,是人们的血汗、油脂、骨殖……今天的种玉谷,成了贪婪之徒舐舔正义之剑的硝烟战场。作者在丰赡的文史底蕴,娓娓讲述古今故事,从容不迫之中,道出人世间至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