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48500000066

第66章 【】 礼尚往来 下

李建自然相信黄盛有这个能力,便道:“好!盛儿定个时日,老夫便去安排。”

“五日后吧!”黄盛随口一说,想想又道:“到时这曲子还得挂在外父的名头上,免得惹人起疑。”

李建笑笑,一脸舍我其谁的表情将这黑锅背下了。

随后黄盛便要露儿取来纸笔,将一阕与唐风相近,却是不入五言七律的诗词给抄录了下来。由于是在外父面前书写,黄盛刻意将苦练许久的宋体拿了出来,只是十来个字李建的眼前便是一亮。

这宋体字坊间多传说是宋朝秦桧所创,因后人不耻其人,便不以他姓氏为名,单称宋体。对于秦桧此人,黄盛虽然不曾深入研究过,却知道如果不是当时的宋朝皇帝高宗赵构要岳飞死,秦桧如何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害他。

这桩公案,只怕从此灰飞烟灭,自己取代秦桧将宋体字“发明”出来,也算是帮了天下秦姓之人一个大忙吧!

待黄盛工工整整的以左起横排的书写格式将整阕诗词抄录出来,墨迹未干便被外父抢在手中。虽然这左起横排与传统的书写格式有所区别,李建却没将之看做是异类,反倒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字体上。

唐代是晋代以后书法发展的又一高峰,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

而黄盛所书写的宋体,在李建看来却是别开生面,严谨、利落、工整、顺眼是李建脑中第一时间总结出的优点,甚至在他看来,似乎冥冥之中这汉字本就应该如此书写一般。

直到将全部的字型都深深的刻入脑海,李建这才把心思放到词句上,不想心中更是巨震,就觉得字字珠玑,可直看下去,却是指着一处道:“此句似乎有些不妥。”

黄盛一瞧,却是笑指边上用括号标注的女字道:“此句由女子演唱。”

可李建还是眉头一皱道:“便是女子演唱,也还是不妥。”

“无妨!孙儿自有主张!”黄盛也不和李建在此问题上纠缠,当即推过纸笔,将诗词轻声唱了出来,让李建记下旋律曲谱。

隐号绿竹居士的李建对音律的研究自然高出黄盛太多,仅是哼唱了两遍就全数记了下来,甚至还根据旋律的特点调配好了丝竹琴瑟这些乐器的配比、音节,洋洋洒洒的写了数千字。此时的乐谱可不是后世的五线谱和简朴,而是用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这些文字代表音符进行记录,因而乐谱看起来就是一篇晦涩难懂的天书。

李建做好乐谱,想了想后又将黄盛的诗词誊写了一份,在每个词句头上又标注了宫商角等等代表了音符的文字,然后将乐谱和这张好似简谱一样的东西收好便急匆匆起身赶往乐府。

可不过半个时辰后,李建又领着大多人马杀了回来,这队人马自然不曾带了刀剑,而是携带了近百种乐器,一入府便将李府的主厅给占了下来,且李可及更是红着眼睛指挥众人按照丝竹音律搭配的关系布阵。

“这是?”当黄盛被人请来时,瞧着原本宽敞的主厅被五、六十个乐师挤满,除了大型编钟之外,几乎当下所有的乐器种类全部汇聚一堂的胜景,也不由吓了一条。

李建却是伸手一招,拍拍膝盖道:“盛儿,且来听听这曲子外父配得如何!”

黄盛当即应了,做小孩儿样子坐到外父膝上,一切准备妥当后李可及便取过一把独弦的奚琴拉了起来。还别说,这李可及不但歌喉好,拉琴的技术也是独到,竟是将一把独弦奚琴拉出了小提琴的味道。

这唐代的擦弦乐器主要就是奚琴,也称胡琴。奚琴因出自北方游牧民族奚人而得名。欧阳修《试院闻奚琴作》诗云:奚琴本自男人乐,男人弹之双泪落。早期奚琴为弹拨乐器,后来才变为擦弦。

陈肠的《乐书》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就其所附图看,为竹制琴杆,筒状琴筒,无千斤,是后世二胡的雏形。

也幸亏碰上了外父李建这个作曲家和李可及这个音乐家,两者相结合也才有了这段独弦奚琴拉出的小提琴过场,不然若是用古筝、琵琶或是其他弹拨、吹奏乐器来演绎,就要逊色很多了。

这李可及先是用奚琴照着乐谱独奏了一遍,跟着又分段指点各种乐器何时淡入何时淡出,分段演练了一次后便直接合奏。而这些被他带来的乐师自然都是乐府的高级匠师,绝没有滥竽充数者,所以这合奏除了一些变调、和声部分有小小瑕疵之外,竟是非常的合拍。

此时,天色将夜,李府自然早就准备好了饭菜,李建忙安排众人用饭。饭桌之上,李可及先是起身一个长揖碰地,感谢众乐师今日相助,又端起酒杯,表情严肃的敬向李建道:“李世伯,还请满饮此杯。”

李建怔怔看他,心中不知想些什么,之后却是轻声一叹,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随后李可及却是当着众人的面,一下跪倒在李建面前,以稽首大礼拜了三下,而李建不闪不避,满眼沧桑的受了此礼。

一旁的黄盛自然看不懂这等哑谜,心念一动就要调取二人的记忆探个究竟,可碍于外父是自家长辈,便将目标选定李可及,一动念便听见他的心声:“此次若非世伯救我,我李可及不过一介歌伶,此次大演不消说那乐府令的官职,怕是小命也要不保,如此大恩大德,自当结草衔环相报才是。”

这大演指的是大唐每岁冬至的祭天典礼,又称祀天、祭南郊等,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是对天帝侍奉、享献的仪式,是历代帝王祭祀典礼中最庄严最隆重的活动,李可及的新版秦王破阵乐就是要在今年的冬至在祭天大典上亮相。

再一探,黄盛这才愕然的知道了些许真相,不由急忙退出了心念。

同类推荐
  • 续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

    小说:《续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三国蜀国先帝刘备的从孙子刘席履在三个月大就成了孤儿、在十三岁小女孩雪儿的精心照顾下、饱尝人间的各种艰辛、经过艰苦不懈地卓绝努力、最终建立起自己理想的国家。天下之小孩皆我之子孙、世上之老人皆我之父母;人人出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消灭了官二代、杜绝了富二代;让黑势力绝迹、黑白相勾结、叫他们同时绝迹。人人讲文明、讲道德、尊老爱幼、知书达理、奋发向上。奋发者即可享受、懒惰者就要受穷。让桃花源世界变为现实!
  • 穿越之三国世传

    穿越之三国世传

    一名叫星辉的宅男在家里碎觉的时候,一个雷从天而降一下子劈中电线导致主人公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 三国金戈传

    三国金戈传

    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在一次次面试碰壁后终于得到面试通知一张,谁料一觉睡下睡到了三国。谁说穿越就是美滋滋的?他姓刘,但却是一介布衣。他一身武艺,却又不愿卖与帝王家。在这到处讲究地位出身的地方,别人做做样子唾手可得,他却只能慢慢争取。本书无科技,无玄幻,无种马为三无产品
  • 捻军风云

    捻军风云

    咸丰三年(1853年),就在太平天国一路高歌猛进定都南京之时,曾国藩的湘军也在湖南正式成立,而在皖北也掀起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的高潮,不过,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捻军运动的分散以及政治上的犹豫动摇,更说明了在满清的压迫之下,普通农民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张禹爵来到了这个时代
  • 三国演义长诗原创

    三国演义长诗原创

    本人尝试把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国内首创!
热门推荐
  • 睡错魔王:飙悍娘亲惹不得

    睡错魔王:飙悍娘亲惹不得

    二十一世纪的头牌杀手,却因过于强大,而让家族毁灭,穿越而来莫名的就成了人这娘亲,却竟然不知道谁才是她家宝宝的爹爹啦!实在太坑爹了,谁来告诉她,她到底招谁惹谁了啊?
  • 错嫁豪门总裁

    错嫁豪门总裁

    一个人,因为出了车祸而被错嫁了豪门,还失忆了,卧槽,真是老天与我不和啊!
  • 若生是镜水月花

    若生是镜水月花

    {本文结局悲剧,读者慎入}不曾约束自己,因为妾身有倔强;不曾委屈自己,因为妾身有梦想;不曾伤害自己,因为妾身有单纯;然而妾身可以粉碎以上的一切,因为妾身还有你……妾身可以改变自己的一切,然而却再难换回你。是妾身懂得太晚,太晚……立身梨花树下,又是一年春。白发成华,应着梨花如银丝缠雪。独守着这寂寞,妾身才懂得——若恋,是南柯一梦;若情,是一梦黄粱;若爱,是空虚渺茫;若生,是镜花水月【赠与乐迪希尔的大家】
  • 五绝龙神记

    五绝龙神记

    龙神再度出现,混沌内外必乱,北斗伏魔杀天下一切之罪恶
  • 烈八荒

    烈八荒

    天如网,人如鱼。天要人死,人不得不死。萧杨不想死,所以,他拔剑向天!我辈修士,何惜一战!--------这是一个人、妖、魔、神并存的时代。这是一个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的世界。这是一个起始于“第九星”的故事。萧杨,自山村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这本书的构架很大,非常的大,拥有各种诡异离奇的故事,非常精彩,绝对好看,所以,请放心收藏、另求推荐!)
  • 圣海沧原

    圣海沧原

    圣海唯蓝,沧原唯劲,千年后的魔幻大陆上又会出现怎样的经典?
  • The Conquest of Canaan

    The Conquest of Cana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族卫

    万族卫

    光洞已破。隐世万族重出世界。黑暗与光明的战斗。毁灭与重生的战争。人界,会坠入何界之手?
  • 我可以,陪你去捡垃圾

    我可以,陪你去捡垃圾

    凌月光,一捡垃圾公司老总,会偶尔亲自捡垃圾。楚风翼,主业画家,副业一大公司股东。两人相遇,极尽狗血之事,既现实又温馨。看月如何挣扎奋斗成一代能人,奇思妙想不断;瞧翼如何死缠烂打破铜墙铁壁,获得酷佳人归?两人能否走到一起?充满变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安静,一个躁动,一个叫寸金,一个叫寸草。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儿。善意的谎言,阴谋的背弃,每一个叛逆过的青春,都是豆荚里华灯初上的主角儿,当春种秋收之后,不论苦涩,不语甜蜜,谁说最后的结局,不是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