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5200000027

第27章 什么是正确的财富观和消费观?(4)

现代人的生活几乎离不开能源,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模式,更离不开便宜的能源。以咖啡为例,西方人一天喝三杯咖啡根本不算什么,就像每天吃三顿饭那样平常。如果能源一直这么便宜,且能源供应量充足,那么谁在乎咖啡的产地在哪里,加工过程需要消耗多少能源,以及咖啡最终被运到超市的货架上又需要经历多长的路程。

在过去30年,华尔街提倡的消费模式全都建立在低油价的基础之上。只可惜,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及高油价时代的来临,这套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如今,我们可以用天然气和煤炭来发电。可是,目前世界上的汽车、货船、飞机和机械设备只能靠石油来运转。这意味着全球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无法离开石油。

有地质学者指出,对任何一个油田而言,当其储藏的石油被开采过半之后,根据技术上的说法,也就是石油开采量到达“峰值”之后,人们再要开采石油,那就要在每桶石油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而全世界大多数的油田,都已经到达这一决定性的转折点。石油无可替代并且储量日益减少的真相,是油价从2008年的30美元一桶被炒到破纪录的147美元一桶的原因之一。当然,金融霸权是油价疯涨的主要推手,其背后所隐藏的更有政治因素。

如果哪天油价暴涨,那么制作和运送咖啡所耗费的燃料价格也将上涨,而由于成本上涨了,咖啡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当咖啡的价格变得更昂贵时,人们便可能从每天喝三杯咖啡减少到每天喝一杯。因为人们投入昂贵的能源成本从千里之外获得咖啡,所以被喝掉的咖啡与能源的交易就变成一笔不划算的买卖,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削弱回报率”。

与咖啡的例子相似,如果油价上涨了,人们便会减少开车的次数。2008年8月,当石油价格上升到147美元一桶时,美国人的行车里程与2007年8月相比减少了150亿英里,是自1942年美国政府开始收集数据以来行车里程跌幅最大的月份。美国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平均每1000人拥有汽车765辆,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拥有一辆汽车,这一水平居世界之最。想象一下,美国人开着车去上班,开着车接送孩子上学,开着车去超市购物,又开着车前往健身俱乐部,到跑步机上减肥……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汽车,没了车就像没了腿一样。

全球化经济模式将耗尽能源

然而全球的石油储量在逐年减少。自1966年新油田被发现从而使全球进入产油高峰期以来,石油产量一落千丈。2005年,经过多年的勘探后发现,全球可开发出来的石油共16万亿桶,而当时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不过随着中国和印度的迅速发展,每年需要石油增加8%~10%。石油还能用多少年?除非人类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否则最多只能用40年了!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吉迪昂·拉赫曼所描述的:“中国和印度正变得日益富有,这两个国家的新兴中产阶层似乎想得到我们想要的所有东西,包括汽车、洗衣机,乃至肉制品。而我们这些西方人则必须克制自己,才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别!你们不能像我们这样生活。这个地球会受不了的,我们的钱包会受不了的,你们看看油价都涨成什么样子了!’”

一位巴西评论家针对拉赫曼的话评论道:“这就好比我有几位有钱的邻居,他们一直在吃着大餐,等他们吃完大餐请我一起喝咖啡时,却让我为他们结账。”这显然不公平。正因为不公平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处于弱势的一方就更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未雨绸缪,防范不公平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人们或许以为石油枯竭一说有点危言耸听。可如今石油价格又在向上攀升,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是不争的事实。除了金融霸权炒高石油价格外,石油生产国,特别是欧佩克国家无法满足这么大的需求,未来全球面临石油枯竭则是新的威胁。2008年,中国进口的石油中,来自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比例达到629%。

石油价格高企与石油枯竭这两种因素同样重要,它们共同影响着未来的石油市场趋势。全球经济增长已无法与强劲的石油需求相匹配。在未来两年,世界原油市场上的油价,很可能徘徊于100美元一桶上下。换言之,世界主要产油国很快将用掉自产的石油,不再有足够的石油留给其他国家。就拿美国来说,它用掉了世界各国生产的25%的石油,而它的产出却不超过全球的10%。

一切商品的价格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这儿的“求”是指“有效的需求”,是人们负担得起的需求。如果产品供不应求,那么其价格就会上升;产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自然就会下跌。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较高的油价应该会吸引更多的供应商来提供石油,同时会扼杀需求。可是在当今的石油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却违背了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则。

全球的石油需求增长的速度比油价上升的速度还要快。2008年创纪录的高油价(其中暗藏着炒作因素)似乎刺激了越来越多的石油消耗,从而证明高油价还无法扼杀高涨的需求。

小心中了金融霸权的石油圈套

自2003年起,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已由2001年的291%上升到2006年的47%。而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领域所消耗的石油超过了全国石油消耗总量的40%,预计这一比例在2020年可能达到60%以上。这完全是因为金融霸权通过大肆渲染,把美国狂热追求物质生活的噩梦带到了中国。今天的美国就像当年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那样,在中国倾销美国人淘汰的各种商品,尤其是推销汽车文化和住房文化。这促使中国的汽车销量在2009年1月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中国已然变成了汽车消费大国。

能源短缺已成事实,而石油资源短缺尤其严重。如果在全球石油资源面临枯竭之际,中国争当石油消费超级大国,那就正中了金融霸权的圈套。

如今,中国剩余的可开采原油储量只占全球的2%,大约为24亿吨。按目前18亿吨的原油年产量来估算,十几年以后,中国将面临石油枯竭的境遇。随着能源大变局的到来,使用石油制品作为燃料的汽车无论外形多么美观,都只能算是“夕阳产品”。

美国汽车业的三大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主要生产耗油的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和小型货车。由于受2003年~2008年间能源危机的影响,北美消费者在这类曾经非常流行的车型面前望而却步,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优质、低能耗的日本品牌和欧洲品牌汽车,三大汽车巨头因此一度陷入倒闭的境地。

而中国政府面临汽车制造业销售额的下降,不得不在2008年降低汽车税,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在2009年1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销售佳绩。由此可见,石油是支撑汽车业发展的命脉。离开石油这一能源,汽车就是一堆“破铜烂铁”;离开了石油,高速公路就是一座座停车场。

事实上,导致油价上下波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石油越来越稀少,这是不争的事实,按照经济学的供求法则,任何商品一旦变得越来越少,其价格就应该上涨。但是这一法则却不能简单地应用在油价上,虽然石油是特殊商品,用光就没有了,但由于其定价权是掌握在金融霸权的手中,因此石油价格经常完全违背供求法则,这正是油价忽上忽下的奥妙所在。

第二,当油价上涨到一定的水平,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开始陷入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欧美国家不再将订单发到人工成本低廉的国家,比如中国。因为低廉的人工成本的优势无法与高油价抗衡,在太平洋上航行的货轮,集装箱里的货物将变成一桩桩“削弱回报率”的买卖,许多产品将在本土自产自销(除非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产品),以保障当地的就业,这符合各国政客的利益。这也是奥巴马政府主张修建高速铁路、巴菲特投资铁路运输业的原因所在。

第三,当油价上涨到一定水平,各国将抓紧开发绿色能源。在将来,绿色能源可能会部分替代石油,这也将导致油价下跌。

第四,石油交易是以美元结算的,当美国需要弱势美元时,油价便上涨。而从长远来看,美国需要强势美元以维护其霸权地位,因此油价会下跌。

第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世界经济从来都与政治息息相关,金融霸权炒高油价原本是为了抑制中国的快速发展,但没料到,俄罗斯却从高油价中获益匪浅,“两害相交取其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眼里,俄罗斯通过发展经济变强大的危害要大于中国崛起,所以,油价会视西方发达国家的需要忽而被炒高、忽而被压低。

中国适合发展汽车业吗?

为了应对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许多中国企业与金融霸权控制的金融机构签订了所谓“对冲风险”的石油远期保值合约。这是一种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的诈骗合约。对金融霸权来说,此时不诈,更待何时?只要中国抵挡不住诱惑,迈出发展汽车业的第一步,那么这第二步不走也得走,因为它已没有退路。这早就在金融霸权的预料之内,不然我们怎么会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记得吗?我们前面提到过,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5亿吨,而中国自身可以开采18亿吨,届时将有32亿吨的石油缺口。除非中国能控制石油,否则它就将被别人控制。中国也确实意识到了这种危险,于是在发展战略中首先提出走向全球,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却是“伤痕累累”。究其原因,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是在争夺他国的经济利益,或者说是在与发达国家“争”资源,它们岂能轻易松手?

有两起并购案先后以失败告终,足以说明海外并购的艰难。其一是中石油收购利比亚的石油资产,其二是中石化收购安哥拉的石油资产。从表面看,并购失败似乎是因为公关、谈判技巧等技术性失误,而实际上,这是因为金融霸权在背后操纵。

此外,如果进一步计算高速公路修建之后将给土地质量带来的损害,那么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危害甚至比直接占用耕地更大。因为大批往返于高速公路的汽车会排出大量的废气,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汽车每消耗1万升矿物燃料,将排放223吨二氧化碳,不但会损害公路两旁的土地质量,使农业用地失去价值,也会污染城市大气,危害城镇居民的健康。

除沪宁高速公路外,江浙地区还建有第二条沪宁高速公路,现在,第三条沪宁高速公路也将开始动工。原先的江南鱼米之乡的面貌会因此大为改观,“水泥巨龙”将俯卧于粮田旁,其结果就是,粮食安全很难保障。

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掌握金融霸权的跨国公司控制了95%的世界粮食储备,定价权在它们手上,而购买粮食则需要美元。别忘了,美国战略家、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

中国政府制定了确保18亿亩耕地的目标,可截至2006年,中国的可耕地只有182亿亩,已逼近了18亿亩的底线。而中国的粮食需求又呈刚性的增长趋势,已经对粮食储备的安全敲响警钟。正是这一点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适合发展汽车业吗?

你作好准备了吗?

这次日本“3·11”大灾难,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不愿承认的事实:人类最可怕的灾害不是地震,也不是海啸,而是地震、海啸所造成的核泄漏!因为自然天灾造成的后果是可预料和计算的,而核泄漏造成的后果,迄今为止都未见分晓。按悲观主义的说法,如果今后真有《2012》似的大灾难,毁灭人类的恰恰是人类自身的破坏!

目前全世界各国就核安全的问题重新展开了讨论,尽管核电专家一再拍胸脯:核电非但最环保,而且是最安全的能源。但是,日本不断传出坏消息。人们担忧,有些专家本身就是核电集团雇用的,卖瓜的说瓜甜,卖花的说花香,利益所在,立场使然,他们的话绝不能信!

在新型能源中,太阳能开发技术还远远不够,风能造价又太高,得不偿失。目前唯一有可能取代石油的,就只有核能了。显然,核能还不能取代石油。那么今后我们怎么办?依我看,人类只能屈服于自然,改变目前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主要是石油,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模式,更离不开便宜的能源。现在美国人所有的生活日用品,几乎都在人工低廉的国家生产之后,然后再千里迢迢地运到美国。如果石油供应量充足且一直这么便宜的话,那么谁会在乎一双耐克鞋的产地在哪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多少石油?

可一旦人们投入昂贵的能源成本,从千万里之外去获得商品而变成一笔不划算的买卖时,这种状态就会停止,也就是说,这种经济模式不得不改变。事实上,最近好些美国企业已有将工厂从亚洲搬至南美的计划,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实施了。

中国正热火朝天搞“城市化”,将城市向四环五环甚至六环扩张,把原先种粮食种瓜果的土地都用来“种房子”。而美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准备在纽约曼哈顿建造一栋超级农业摩天楼来种粮食。听闻这条消息,中国百姓会作何感想呢?

为什么曼哈顿人要建造一栋农业大厦?要知道,曼哈顿寸土寸金,美国的粮食又极其便宜,在北京四环用一亩地“种房子”与种粮食的收益差都能超过30万倍,更何况曼哈顿,绝对超出50万倍。注意,不是50倍,是50万倍!难道美国人吃汉堡包吃傻了?

当然不是!这是美国人的忧患意识,正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开始尝试新的发展方向。这就好似当我们还在走路时,他们骑上了单车;当我们骑单车时,他们开上了汽车;等我们好不容易也开车了,他们又骑回单车了。而我们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大造楼房时,他们又开始用大楼种粮食了。

近年来全球兴起了一个新概念,叫食物公里里程。通俗点说,当我们在食用粮食时,食物的标签上会清楚地标明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距离,时刻提醒人们在用餐时,要考虑运输距离。因为如果一袋食物从遥远的地方运来,仅运输工具如飞机、轮船所消耗的能量以及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巨大,既有害环境又浪费能源。而在当地建造摩天大楼种粮食,大大缩减了食物公里里程,省能源、省空间、减少环境污染。

过度依赖石油的“黑色”生活方式必须改变。千万不要以为现在还能吃饱,今后就一定能吃饱。设想一下,我们能否尽量不开私家车,多用公共交通;将热水炉温度调低,将空调调到接近室外的温度,甚至关上;随手关灯;只要能坐火车,就尽量少坐飞机;扔掉一些太费电的电器……

同类推荐
  • 张掖经济史略

    张掖经济史略

    本书共16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述了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张掖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中篇重点叙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9月张掖解放这段发展史;下篇从1949年9月至今,系统回顾了六十年来张掖经济发展的成就。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内容简介:经济学就是99%的人知道没学过,99%的人学过了不知道,1%的人既知道也学过,成功了。《20几岁学点经济学》不是经济学专著,也不是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一本趣味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因为《20几岁学点经济学》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读了之后,你就能成为那仅为1%的成功者。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 三峡水文化研究

    三峡水文化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国人对三峡文化颇为关注,学术界推出了一批批三峡文化研究专著。纵观这些三峡文化研究成果,多是从总体角度出发,对三峡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讨,阐述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笔者在对三峡文化进行观照的时候,决定调换一个角度,将视角方位对准三峡区域独具特质的水文化进行研析,从中发掘一些新的精义,力求使三峡文化研究有所创新。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游玩人生

    重生之游玩人生

    他叫麻大程,对于人生,他没有明确的定义,唯一的定义是:“想我所想,玩我所玩”还在昨天,他活得连自己都开始,恶心自己,可是现在,他回到了2002年。在这个时候,他的人生基本还是一张白纸。
  • 赫蒙塞的战争

    赫蒙塞的战争

    在物欲横流,地狱变相的世界里,他就这样莽撞的跌入。在沧桑地磨砺中不得不让他老练,灰色瞳眸正唤醒忘却正义感。他欲斩开世界的黑暗,却发现世界本身就是浑浊不堪的物体。若一切都随波逐流,一定若然无味。
  • 重生之逆天小姐

    重生之逆天小姐

    纳兰蓉凌,被自己最好的姐妹——孟佳怜陷害,被自己最爱的男人——萧宸容杀死!重生归来,这一世,她再也不会是那只傻乎乎的,被别人卖了还帮他数钱的小绵羊了!前一世发生过的悲剧今生不在容忍,前一生害过自己的人这一世也绝不放过!让我们走进《重生之逆天小姐》,看重生之后的纳兰蓉凌会做些什么,面对萧宸容,看看纳兰蓉凌会怎么做。大家可以加上曦漾的QQ:2964965664,和曦漾一起面对纳兰蓉凌的生活。
  • 元路

    元路

    谁能打破这个天,谁又能走出这个牢谁能断去红尘,谁又能看破情仇谁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谁又能潇洒走一回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修炼体系,看主角翻天覆地,浪迹天涯
  • 都市极品修道

    都市极品修道

    修真界第一天才陈天渡劫成功,本以为会飞升仙界,醒来后却发现重生在地球,是阴谋还是天意,在这个几乎无法修炼的地球,他该如何继续他的修仙之路?
  • 皇极经世

    皇极经世

    天下是帝皇的天下,但是现在天下却有着三个王。并且他们自称为帝皇。但是真正的帝皇只有那么一位,那么,他在哪里?
  • 美味北京菜600款

    美味北京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北京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
  •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随着观念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思维、品格、身体、成就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新的感悟,而这些又恰恰成为了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核心关键。于是,人们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我们不清楚这种神秘力量源自何方。我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隐约地发现,这一些都可能源自我们自身生命中的神秘能量,是可以带我们获得新生的福音,进而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命形式和形态,远离平庸,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和风采。
  • 扑到王爷:王的萌妃

    扑到王爷:王的萌妃

    一跃古代,22世纪全能萌妹看见各种型男直流口水。“王爷跟我回家吧”锦柃一个熊抱抱住青阳傲。青阳傲看着抱住自己的人儿一口闷气“本王后宫只容你一人,但是你的后宫何时解决?”锦柃看着自家王爷生气了,但是后宫不能散啊……不行不行!锦柃眼睛一亮:“王爷我把后宫转让给你吧!”青阳傲脑袋那个疼啊“本王不是弯的,要不今晚你试试?”
  • 别再说再见

    别再说再见

    “等熬过年少轻狂我们就结婚吧”“好,等熬过年少轻狂我跟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