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0800000019

第19章 陶侃仙去 2

陶侃管理西部八州军事,东晋三大强州独占其二。陶侃的死去,引起权力的重新洗牌,政坛巨震。

陶侃死前一个月。

陶侃死前一个月,殷羡匆匆地从武昌赶到芜湖,参拜过安西大将军庾亮后,说道:“卑臣在陶太尉身边十年,自比太尉家臣。太尉病危,卑臣私自拜会大将军,请大将军为太尉诸子封官加爵。”

庾亮迟疑不已,说:“我看出你对太尉的忠诚,但太尉膝下现有十余子,不可能全部加官。就算我将表章奏与朝廷,恐怕朝廷也不会同意。”

此时汪范在一旁,轻轻走到庾亮一边,轻声对庾亮说道:“殷大夫是自己人,他急急来推荐,恐怕不只是为了报答太尉的知遇之恩。”

庾亮这才回味过来,挥手将其他人支走。厅中只剩四人,除庾亮、汪范、殷羡外,殷浩也没有出去。前文交代过庾亮将殷羡的儿子殷浩起为僚佐。他还把殷浩的士级定位三品。本书前册说道,三品是名士的门槛,四五六算寒士,七八九是劣士,再有钱也得回家种地。

其他人等走后,殷羡说道:“太尉将不久于人世,其兄弟和长子皆先其而去,世子陶夏年轻,不足于指挥荆江,太尉为此愁楚,我恳请朝廷加封太尉儿子的官爵,使太尉安心,我将努力劝太尉将八州兵符印鉴送与大将军厅下。”

这个殷羡原来是来投诚的!

虽然国家职务绝非世袭,但是东晋的特点是,边缘地盘都是军阀打下来的,军阀死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子侄来守卫这块地盘,最次还能管理自己的军队。祖逖去世后,由他的弟弟祖约接管豫州;凉州刺史周访死后,他的儿子周抚由于年轻未能接任梁州刺史,但是还管理着襄阳城和周访所有的军队。后来淮南的郗鉴,三代经营北府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此陶侃即使想让陶夏接任荆州刺史,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陶侃深知世子陶夏年轻,不足于指挥荆江,太尉为此愁楚。

庾亮恍然大悟,很快明白了事态的严重。陶侃一死,处理不好,陶氏子弟可能闹独立,甚至把北庭引来。处理巧妙,可以尽收荆江。自己则能够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安西大将军”!

危机,危机,危险来了,机会也跟来了。

庾亮赶紧站起对殷羡一拜:“我误会了您,殷大夫此来是为了国家社稷,天下苍生!”

庾亮明白过来后,毫不犹豫亲自奏请朝廷,请朝廷将陶侃的十余子全部加官进爵,并奏请朝廷封陶侃为大将军!

大将军、丞相,汉朝之后,一般取消这两个官职。即使个别的出现,也往往都是权臣自己加给自己的,比如曹操的丞相职位。大将军官位比丞相高半格,丞相比太尉(三公)高半格。王导、庾亮都曾被下属尊称为相爷,王导因为是三公,而被下属称为相爷;庾亮曾经做过“实权宰相”中书监,也被下属尊称为相爷。庾亮自贬为“安西大将军”,才是三品官。

庾亮的奏表被快八百里加急快马送与朝廷,送入皇宫。自东汉之后,太守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不再归宰相三公所有,而是皇帝一手抓。这样表示:某个人做了封疆大吏,不是宰相看得起你,而是皇恩浩荡。

可是皇帝要照顾那么多老婆,哪有空闲管这些。这些事就落到了皇帝私人秘书身上。所谓“中书省”就是皇帝的政治秘书处。秘书叫侍中,官阶不高,但皇帝身边的红人宰相也要让三分。秘书长叫中书令(魏晋时设中书监,高于中书令)。因此中书令、中书监经常被人称为“实权宰相”。

司徒(三公之一)王导的长子王恬是中书侍郎,小皇帝的副秘书长,送入皇宫的表章都由他处理。有这么大来头的副秘书长在,别管谁做了中书令,都得回家喝茶。

王导世子王恬看过奏表之后惊讶不已,匆匆来找王导,拜过之后说道:“庾亮这样做,难道是想尽收陶侃势力,这人野心真大。”

王导接过奏表,仔细看后,淡淡的对王恬说:“一切照办吧。”

王恬大惊:“那这样,庾亮岂不成为第二个陶侃?”

王导说道:“现在主要的危险是陶氏家族,陶侃死后,搞不好西藩会大乱。到时兵戎相见,即使国家赢了,也会元气大伤。如何妥善的接受陶侃势力,是今天的主要矛盾,现在情况下,只有庾亮名正言顺,也有实力接受荆州。”

王恬说道:“那江州呢?江州可不能让庾亮接手。荆、扬之间,谁占有江州,谁压对方一头!不行我亲自去做江州刺史。”

“首先!”,王导伸出食指严肃说道:“首先,全力支持庾亮安抚西藩,此事事关国脉兴衰,你决不可捣蛋!”

王恬不敢再辩:“谨遵父命。”

王导脸色缓和了很多:“就算陶侃亲手将江州刺史的大印交给庾亮,庾亮就能坐上刺史职位吗?这事还得容朝廷从长计议。”

王恬终于明白了,姜还是老的辣。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的印件传入武昌,奄奄一息的陶侃叹道:“普天之下,老夫只看到庾亮这一个君子!将陶氏托付给他,我也安心了。”

公元334年7月,77岁的陶侃病逝。一来陶侃自己活得岁数大,兄弟们都已去世,而长子又在几年前死在战场上;二来世子陶夏岁数不过三十出头,做太守或许还说得过去,做荆江这样的大州刺史是很难服众的。陶侃也知道无法将荆州传与子弟,于是临死前在殷羡的劝说下,由殷羡将八州刺史的兵符、印件全部上交给庾亮,并向朝廷推荐庾亮代管荆江二州。还命王愆期代为统领整个江州部队,等待庾亮接收。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来统领。

陶侃没有将军队交给几个儿子,表现出了愿意听从朝廷安排的决心。

46岁的庾亮接到八州刺史的兵符令箭,兴奋!可高兴之余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再次问津于范汪。

范汪说道:“在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对于荆江二州,您应分别对待。我的计谋核心就是八个字:安抚荆州,掌控江州。”

庾亮满腹经纶,却并没有什么战略才华,于是赶紧请汪范说明。

汪范说道:“荆州的将领清一色陶氏子侄,应以安抚为主,让其子侄分别带领部队,各守一郡。分散他们的军事实力,防止他们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对于江州,却必须做到控制江州,没有江州给荆州造成的军事压力,荆州的陶氏子弟是不会乖乖臣服的。”

庾亮醒悟:“一面安抚荆州陶氏,一面控制江州,对陶氏来说是恩威并举。好计谋,可是如何控制江州?”

“仍然是恩威并济,”范汪说道:“由于我军主力部队紧邻江州,派大将毛宝移防黄冈,对武昌造成压力。之后,您再亲自移镇武昌,接收王愆期代领的江州主力部队。”

“江州主要有三支部队,王愆期、邓岳和周抚。王愆期原本就心属大将军,您可以请他来做您的安西将军司马(此一职务是庾亮的军事参谋长,其地位已经超越太守)。”

汪范接着说:“而周抚是陶氏姻亲,邓岳为陶氏故吏,必须把他们支走,换上我们的人。不过要下大本钱,只有给他们好处,让他们高高兴兴的走。”

庾亮不住的点头。

汪范:“在下认为升武昌太守邓岳为广州刺史,让其远离江州;南昌太守周抚升为益州刺史,让他去巴东监控蜀国。这样将军的嫡系部队便可轻松控制江州。”

庾亮大喜:“就照你的意思办!”

一切说好,按汪范的谋略办。汪范该走了却没有动一步。

“还有什么不妥?”庾亮问。

汪范答:“这次行动事关国运,动的强人太多。不管是陶氏四强,还是周抚、邓岳都是军事强人,而且六人互为依仗,疏忽了一个就可能战火纷飞!所以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要照顾到。”

庾亮疑惑的说:“封周抚、邓岳为封疆大吏,支出江州。分散陶氏四兄弟做四方太守,你的方案已经很好了,我没觉得还有哪一方没有照顾到。”

汪范说:“荆州的上游还有一个桓宣,他对下游的陶氏四兄弟压力极大,还有他,没有照顾到。不过现在只要陶氏四强听话,我们没并动陶氏四兄弟的想法,所以如何拉拢桓宣倒不是很紧要的事情。可是,眼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有一位大咖的利益没有照顾到,他若有一点点煽风点火,我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哦,是谁!?”庾亮惊问。

汪范没有说话,却伸手指了指东方。

庾亮默不作声,沉思着说:“给我们捣乱,对他有什么好处?”

汪范鞠躬道:“大将军不能这样想,王导老了,现在由他的儿子们掌握朝中权柄,万一有人对我们不满意,从中捣乱,我们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庾亮沉思了一会儿,叹道:“近年来我管理西藩,确实对王司徒关心很少。”庾亮果然是清新高雅,语出不凡。

汪范说道:“琅琊王氏上一代人才凋落,而新人大多年轻,还请大将军能扶持一二,以表关怀。”

庾亮没有回答。

过了一会儿,庾亮悠悠的问道:“新一代琅琊王氏谁为翘楚?”

汪范答道:“王允之。”

庾亮一愣:“再次?”(王允之虽然年轻,但是阅历丰富,如今已是四郡太守,被琅琊王氏寄予厚望,可出将入相。他的职位已经很高了,庾亮不可能把他请来。)

汪范答曰:“王胡之。”

庾亮摇了摇头:“再次?”

汪范犹豫了一下,回道:“王羲之。”

庾亮点了点头,“让王羲之来做我的长史,你意下如何?”这个长史的位置,本来很多人以为非汪范莫属。

汪范回曰:“王羲之的确是最佳人选,因为他还是司空郗鉴的女婿。不过,我请求您请王胡之和王羲之同时来武昌。王胡之愿意留下,则高官聘用。”

同类推荐
  • 盗法自然

    盗法自然

    手摘日月星辰,我自欺天窃命。盗法自然,万物皆可盗。且看断肠人如何玩转武林,欺天窃命。
  • 寒士谋

    寒士谋

    看惯了吕奉先、赵子龙、关云长独武山河,谁说主角就不能有盖世武勇,威凌天下!?
  • 敲开天唐之门

    敲开天唐之门

    大唐,调露二年,公元六百八十年。天皇李治卧床病怏怏;武后媚娘尚未称皇。太平令月道观之中含苞待放;上官婉儿多艺风雅才色无双。狄氏怀英身陷囹圄徒恨上苍;七宗五姓威势天下犹自猖狂。神将薛礼流放象州夙夜忧思遥望北疆;白马和尚还只是天桥上卖假药的小流氓。恰时,一只蝴蝶卷动着风暴袭来多事之秋的大唐…………PS:新人新书,请多支持(^^)求梦想杯票!↓↓↓↓↓↓↓↓↓↓↓↓↓↓↓↓↓↓↓↓↓↓↓↓↓↓↓
  • 汉

    因为一个王朝,而凝聚成一个民族。这样凝聚的民族,未来在何方?
  •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作者陈咸宁犹如一位标新立异而又尽显乖张才华的导演,他仿佛洞察读者每一个隐秘的心理需求,趣味盎然、爆料不断又险象环生的历史大戏吊足读者胃口,充分满足读者求真窥隐的欲望。在他的“导演”之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千古留名的巨人褪去了令人敬畏的神圣或恶魔光环,还其本来面目: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勒),一个幻想重建罗马帝国的记者(墨索里尼),一个半生失意的烟鬼政客(丘吉尔),一个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斯大林),一个“上厕所都需要人搀扶的国王”(罗斯福)……曝露最全面,剖析最深刻,讲述最勾人,你能读到的最佳二战读本——《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深度撩拨你的兴奋点,邀你一起与真相贴身肉搏。
热门推荐
  • 成具光明定意经

    成具光明定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暖风静姝

    暖风静姝

    桃花林中,是一见钟情:烟花绽放,是情愫渐浓;沙场之上,是生死与共;风雨过后,却天各一方。他说:“在我最痛苦,最需要你的时候,你选择离我而去,那么你现在凭什么认为,不再需要你的我,会重新回到你的身边呢?”她说:“我想要永远守候他,爱着他。不是因为他有多好,只是因为我,恰恰非他不可。我从未放弃过他,只是我的身份不允许我对我的国家置之不理,如果他因此恨我,我会一直等,等到他会爱我比恨我多一点的那天。”
  • 穿越在天地之门

    穿越在天地之门

    莫名其妙穿越进了天地之门的游戏世界,夺神器,唤神兽,看主角如何称霸天地之门。
  • 巅峰大学生

    巅峰大学生

    一个创世起点的扑街写手,新人作者群的大内太监总管。喝最便宜的酒,日最疯的狗,泡最美的校花,装最牛的……抽别人的烟,让别人无烟可抽。一次意外的摔倒,造就了细胞突变,走向了一条英雄联盟最强王者职业选手的道路,偶尔参加最强大脑,泡泡校花,挣个大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刘小达的泡妞日记》
  • 孩子的潜能是这样挖掘出来的

    孩子的潜能是这样挖掘出来的

    《孩子的潜能是这样挖掘出来的》分为上、中、下三篇,包括纠正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换一种态度跟孩子沟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手段等九章内容。《孩子的潜能是这样挖掘出来的》由方州编写。
  • 醉迷九天

    醉迷九天

    有酒有剑有长歌,有血有泪有人魔。酒来喝酒剑来挥剑
  •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花落奈何恨流水

    花落奈何恨流水

    铁血汉子战沙场,玩家沉默征战四方,远赴西域,战西凉,吞幽州,与曹操刘备争天下!重新谱写三国剧本,收猛将关羽张飞,得谋士卧龙凤雏!网游的骑兵时代,凭手下无数大将,极品智囊,沉默能否统一网游天下?
  • 无上天兵

    无上天兵

    知道未来,就可掌控未来!重生在一个转折点上的刘凌风,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让自己重新掘起的机会。神秘的八卦罗盘,八颗珠子,八种力量,灵魂的壮大,身体的复苏,让重生的刘凌风有机会拉起一张大网,撒向整个神州大陆。神斧破天,天弓射日!无上天兵定乾坤!低调的掘起,高调的爆发!
  • 吃得苦中苦方为鬼中鬼

    吃得苦中苦方为鬼中鬼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自我为你成为这世间一抹幽魂后我方知晓为何情深不寿。……“秦瑾,本公主做了鬼都没有放过你,你是不是很感动?”“长公主殿下,微臣很是感动,但是微臣更多的是惶恐!”“你怕本公主向你索命?”“不,微臣怕的是……公主若想离去,微臣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