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4400000011

第11章 桑弧: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1)

她从未怪过他,虽然他比她大五岁,她却对他一直有种心疼。和张爱玲的爱情,于他,也许就像一场遇仙记,美好,神奇,但极不真实,一回头,楼台亭阁俱已化作空无。他回到人间,安心地过他脚踏实地的生活,只是不知道是否会有些夜晚,想起往昔,亦觉惆怅旧欢如梦?

日本战败后,胡兰成遁入浙江腹地。张爱玲惦记他,在冬天里,做了件翠蓝的棉袍作为行装,沿着他走过的路,迢迢苦旅,万水千山,来到他藏身的地方。

那是一场伤心之旅,胡兰成不肯放弃在武汉认识的新欢,眼下,又与这范姓女子不清不白。《今生今世》里说,张爱玲是哭着离开的,回去后,她写信告诉他,她一人在雨中撑伞伫立,面对着滔滔黄浪,涕泣久之。

胡兰成这转述非常文学化,却也因之浅淡,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则告诉我们,在她消失在他目光中之后,她的痛苦依然轰轰烈烈。许多年后她写道:“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她无法忘记他。“在马路上偶尔听见店家播送的京戏,唱须生的中州音非常像之雍,她立刻眼睛里汪着眼泪。”在饭桌上她想起之雍寄人篱下,坐在主人家的大圆桌面上。青菜吃到嘴里像湿抹布,脆的东西又像纸,咽不下去。“她梦见站在从前楼梯口的一只朱漆小橱前……在面包上抹果酱,预备带给之雍。他躲在隔壁一座空屋里。”

她食不知味,靠喝美军留下的大听西柚汁度日,有天在街上,她看见橱窗里走来一个苍老的瘦女人,都被自己的憔悴吓了一大跳,因为营养不良,她的例假几个月都没来。

就是在这时期,那个名叫桑弧的男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桑弧这个名字,在《小团圆》面世之前,就一直闪烁在张爱玲的履历里。

桑弧,原名李培林,孤儿出身,少年时在证券交易所当学徒,后来考上了沪江大学新闻系,想当记者,但他哥哥与长姐都希望他能有个安稳可靠的职业,于是他结束学业后报考了中国银行。他狂爱戏剧,是周信芳的忠实粉丝,并以颂扬麟派艺术的文章,赢得了周信芳的好感。

在周信芳的介绍下,他进入电影行当,由编剧转导演。在1946年到1947年间,他和张爱玲有过多次合作,出品了《不了情》《太太万岁》等几部电影。

在当时,小报上便刊有关于他们二位的绯闻,但并没有引起张迷的重视,因有位貌似比小报更为靠得住的资深影人龚之方打了包票,斩钉截铁地说,张爱玲和桑弧之间只有友谊而没有私情。

他说,新中国成立后他曾经应一干友人之托,想撮合这郎才女貌的一对,他们觉得“张爱玲的心里还凝结着与胡兰成这段恋情,没有散失;桑弧则性格内向,拘谨得很,和张爱玲只谈公事,绝不会提及什么私事”,所以必须有古道热肠的人出来说合。张爱玲听了他的提议,反应却是“摇头,再摇头,三摇头,意思是不可能,叫我不要再说了”。

有了这番经历,龚之方得出的结论是:当时上海的小报很多,他们谈话较随意,有的出于猜测,有的有些戏谑,这却是十足地冤枉了桑弧了。

知情者都这么说了,看来桑弧只是打张爱玲的人生里路过。不过,张爱玲的摇头摇头再摇头,似乎也有点儿蹊跷,这凝重的动作背后,总像是有点儿难言之隐,可是,许是跟胡兰成的那段恋情太浓烈,让人觉得张爱玲的爱情,不可能这样不落痕迹。要知道桑弧到2004年才去世,那时张爱玲早已再度声名大噪,连她的垃圾都被好事者拿去要大做一篇文章,她的一个旧情人怎么能在大上海万人如海一身藏?

张爱玲的研究者陈子善总是放不下,曾到桑弧老先生那里打探,对方“很小心,很机警”。他问不出所以然,又去问桑弧的儿子-他以前在华中师大的同事李亦中,李亦中亦表示对此一无所知。

几番查无实证,自然不好做“有罪”推断,加上感情线索集中的剧情更为好看,这段纠葛久之便无人追究。要不是一部《小团圆》横空出世,谁能想象桑弧的守口如瓶背后另有隐情?谁能想到在胡兰成之后,在赖雅之前,张爱玲还另有一段如冷泉幽咽如雨意阑珊的爱恋?

《小团圆》里那个男子叫燕山,出现在以胡兰成为原型的邵之雍之后,这也正是桑弧在张爱玲生活中出场的时间。燕山是个孤儿,做了导演,与以张爱玲为原型的作家盛九莉有过合作,这些经历全部与桑弧重合。只是,张爱玲写邵之雍,全照着胡兰成来写,这里却说燕山曾做过演员,与桑弧的经历不符,张爱玲做这种技术处理,是想遮掩什么吗?是桑弧的缄默换回这回报,还是张爱玲煞费苦心地为桑弧改头换面,只为更畅快淋漓地叙述那段往事?

反正,张爱玲写桑弧,比写胡兰成时更为慎重,更为“小心轻放”。

盛九莉在心情最为灰暗的时候认识了桑弧。感情方面陷入绝境,经济上,她也面临极大压力。具体怎么着,小说里没说得太细,还是上面那位龚之方告诉我们,抗战胜利后,张爱玲和汉奸胡兰成的交往成为重大人生污点,有报纸想借她的名字招揽读者,不承想骂声四起。小报倒是不惧这个,她又不屑与之为伍,但她一时间创作陷入低谷,生计便成为问题,为了省钱,她连电影都不看。

偏巧有电影公司想将盛九莉的一部小说改编为电影,老板接她去家中商议,许多年后,她依然记得那天自己的着装:“一件喇叭袖洋服本来是楚娣一条夹被的古董被面,很少见的象牙色薄绸印着黑凤凰,夹杂着暗紫羽毛。肩上发梢缀着一朵旧式发髻上插的绒花,是个淡白条纹大紫蝴蝶,像落花似的快要掉下来。”

女人常常能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爱人的样子,就要被爱上的样子。却也不是一见钟情的版本,她独坐一隅时,燕山含笑走来坐下。张爱玲写他“动作的幅度太大了些,带点夸张。她不禁想起电车上的荀桦,觉得来意不善,近于‘乐得白捡个便宜’的态度,便淡笑着望到别处去了。”

这女子距离感太强,警戒线太分明,然而读到这段时仍觉得笔触里有柔情,初见时的小尴尬,回想起更令人怦然,那点儿当时不能迅即消化的东西,让那感情更有质感。

即使戒备着,她还是感觉到他与身上那件浅色爱尔兰花格子呢上衣的冲突,格子上衣的闲适,与他不是一个气场,他像是“没穿惯这一类的衣服,稚嫩得使人诧异”。

他那夸张的、过于接近的动作,可能不是像荀桦一般想要占她便宜,就像这衣服一样,那是初入场者的稚嫩和缺乏分寸感,后来张爱玲说他们的相处如两小无猜,这调子一开始就定下了。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之前,盛九莉曾经在剧院后台与燕山打过照面,他从台阶上下来,低着头,夹紧双臂,疾趋而过,一溜烟地走了,盛九莉觉得他像她也曾邂逅过的梅兰芳,总有怕被人占了便宜的警惕。

警惕的人总是敏感的,发现盛九莉的提防之后,燕山整个人陷入了沉默,那沉默是那样重,令盛九莉震撼-笔者恶意地猜测,也可能是之前胡兰成话太多了吧。

第一次相识,就是这样,如果燕山不再来找她,他便成了记忆里一点儿模糊的影像,是流水般从身边经过的那些人中的一个。但是,三个月后,他来了,她已经从和邵之雍梦魇般的爱情里挣扎着冒出了头,那时候,她急需抓住一双手,让自己感到身在人间,燕山来得正是时候。《小团圆》里说,三个月之后,他跟一个朋友来找她。现实中,是桑弧与龚之方一道去张爱玲居住的公寓,劝她写剧本,张爱玲开始还犹豫,在他们的劝说下,终于点头说:“好,我写。”龚之方在回忆文章里很高兴地写到这些,觉得自己促成了一件正经事,他看不到张爱玲与桑弧之间的火花。

桑弧与张爱玲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是《不了情》。

如今看来,那剧情很普通,家庭女教师和男主人的爱情,被一个不被同情的糠糟之妻阻隔,像是在向《简·爱》致敬,只是少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尾。

在张爱玲的作品里算不得上乘之作,但张爱玲后来把它改成小说《多少恨》,却加了个前言,说:“-我对于通俗小说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爱好;那些不用多加解释的人物,他们的悲欢离合。如果说是太浅薄,不够深入,那么,浮雕也一样是艺术呀。但我觉得实在很难写,这一篇恐怕是我能力所及的最接近通俗小说的了,因此我是这样的恋恋于这故事。”

“恋恋”两个字用得很是醒目,我无法不猜测还有点儿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她喜欢这故事,也许是因为正贴合她当时的心情。

《简·爱》式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乃因大多数人都曾想爱而不能爱或者不敢爱。《不了情》里的女主角虞家茵也是,她与夏宗豫两情相悦,但不能在一起,他是有妇之夫,被他身后的秩序牵制;另一方面,也因她有个猥琐的父亲,年轻时是荡子,晚年是无赖,一次次去找夏宗豫借钱,他自认为有十八般武艺可以施展,却将虞家茵的爱情搅和得七零八落。

张爱玲笔下的女子,有一类世故非常,事事都要精刮上算,另一类却爱得单纯,为了保全一段可以放在水晶瓶里捧在手上看的爱情,宁可先跟对方说再见。虞家茵属于后者,当她父亲的阴影在她的爱情里一点点渗入,她宁可在被完全亵渎前消失。

结尾写到虞家茵独自离开,夏宗豫来到留下的空屋子里,望向窗外,“隔着那灰灰的,嗡嗡的,蠢蠢动着的人海,仿佛有一只船在天涯叫着,凄清的一两声”。

这个故事的调子,很像张爱玲和桑弧的。张爱玲和桑弧认识时,桑弧尚未娶亲,但他出身孤寒,依傍做小商人的大哥成长。长兄为父,那如父如兄的大哥,好容易把他拉扯大,成为江湖上的一号人物,不会容许他娶一个声名狼藉的女子-这是盛九莉或者说张爱玲的猜测,不知道桑弧是否有过暗示,她总在小说里说自己是残花败柳。

与胡兰成那段交往太张扬,尽人皆知,当时只觉得是绽放,没想到绽放后就会成残花败柳。胡兰成给张爱玲带来的阴影,一如虞家茵的父亲带给虞家茵的阴影,她自己已经出不来了,她不想再带给深爱的人。

张爱玲写虞家茵不辞而别那场,更像是对自己离开后的想象。

可以说,《不了情》里有张爱玲当时的心结,我们从《小团圆》里看,从头到尾,盛九莉从来没觉得,自己能够嫁给燕山。

但人生到底比小说凄凉。小说里,只是虞家茵打定主意离开夏宗豫,夏宗豫放弃得并不甘心,现实中却是桑弧也没打算跟张爱玲在一起,尽管,他对她也是真心。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

    本书为洛克菲勒家族的回忆录,戴维·洛克菲勒用坦诚的笔锋描绘了自己的一生,介绍了他那非凡的家族、出色的事业,他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等。
  •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本书重温顶尖管理巨匠们的光学思想与经典著作,领悟他们精辟而深邃的智慧,这样的智慧之光,必将指引着我们的理想与将来。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说曹操

    说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热门推荐
  • 莲花传说

    莲花传说

    在泥泞的现世总会有微笑般绽放的莲花.在中国西部神秘的青藏高原上有这样的一个神话,在那个神`人`魔`兽共存的时代,邪恶侵袭了神圣的青藏高原,凡人处在无尽的苦难和征伐之中,神`魔`兽也被卷入其中,到底谁才能从泥泞中成长,又获得权利和爱情,去结束这个生灵涂炭的时代??请欣赏这一部藏区秘史,感受史诗般的藏密箴言。
  • 笑着泪流满面

    笑着泪流满面

    也许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我们爱在不对的时间这样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只能是一场心伤新书《原始社会生存记录》一场由地震引发的时空扭曲,让本生活在现代都市的米洛误入原始,从此展开了米洛在原始社会的精彩生活。搜索食物,智斗情敌,研发技术,带领部落发展,闲暇之余再调戏调戏原始忠犬型男。美好的生活让米洛内心不禁高呼,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妙,原始社会呱呱叫!希望各位亲爱的,多多支持,谢谢!
  • 玄幻至尊

    玄幻至尊

    30世纪的宅男韩宇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常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凭空出现的龙传剑带他回到了50万年前
  • 龙戒之主

    龙戒之主

    龙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而我生为龙戒之主,对敌冷酷,对女多情,血染黑道,成宇之黑暗世界帝王。“有兄弟,无人阻。阻之人,血染地。”
  • 霸道小姐VS腹黑少爷

    霸道小姐VS腹黑少爷

    她,洛研虽然生活在贵族里,却厌倦了贵族的生活,她和她的父母做了一个交易,就是去贵族学院念书,这期间给她自由,不在管她。读完之后自己生活,不在管她,让她独立。她在机场给她的两个朋友打电话,告诉她们。却突如其来的一个黑影撞到她,她刚想破口大骂,那人已经走了,唯一记得是他那银色的头发和他那银色的耳环。他们会在贵族学院相遇吗?他(陌生男子)的朋友和洛妍的朋友会擦出怎么样的火光呢?洛妍能否完成心愿,不在依靠父母的势力,而自己独立呢?他和她能否在一起吗?想看,先收藏此书,再看下一节,会有什么精彩的片段。
  • 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

    惊险恐怖的撞鬼事件,却在一场葬礼之后频频发生。原本平静的生活也卷入了无数的谜团之内。为了活着,不得不与鬼怪拼杀。真相,只待百鬼夜行,生人归避之时才能揭示。这里,总有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凶灵!
  • 星锁龙魂

    星锁龙魂

    远古人类为何失去修炼能力?面对妖兽的威胁人类如何生存下去,重回巅峰?一个普通的少年,历经重重磨难,背负着开启迷团的钥匙,在一场场与人之间的碰撞中成长起来,在与妖兽的一次次征战中强大起来。他能否引领人类打破这笼罩大地的道道枷锁,迈向更广阔的世界?敬请期待。
  • 剑弑八荒

    剑弑八荒

    浩瀚大陆,宗门繁多,群雄乱战,逆天夺命。一剑可破山河,秀口微吐,可食日月。转身间,星海齐动,执手风云!重活尊者,青衣仗剑,偌大天地,唯一人求索。
  • 倾城颜:寒凌

    倾城颜:寒凌

    她,血月天家族的传人,一朝穿越,穿越到了另一个大陆上,呵!是块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人敬我一尺,我还他一丈,她一贯的作风和原则。她表面冷若冰霜,其实内心温柔似水,只为他!他表面冷酷,其实温柔细腻,只宠她!前世如此,今生亦是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携手站在世界的巅峰!
  •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文集》共有十二篇小说包括《老人与海》《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乞力马扎罗的雪》《世界之都》《世上的光》《先生们,祝你们快乐》《大转变》《你们决不会这样》《一个同性恋者的母亲》《向瑞士致敬》《三天大风》和《永别了 武器》,其中《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独特风格的代表作老人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他的宽厚仁慈,以及对男孩饱含的爱,都象征了人类的美好品格。而1929年出版的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在当衬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同时也给海明威带来了极大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