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5900000020

第20章 调与控(1)

1.宏观调控是不是伪科学?

经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可以形象地讲,就是较好地解决“金木水火土”的问题……“金”就是金融问题,不是讲要把住两个闸门吗?一个是信贷闸门,一个是土地闸门。宏观调控的成功其中一个方面就表现在抑制了信贷的过快增长势头。“木”就是粮食问题,宏观调控中加大了农业投入,有效地抑制了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水”就是水资源,展开来讲就是指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正在不断加强。“火”指能源问题……能源问题仍然存在,但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正在逐步解决。“土”指土地资源,我们对保护土地的重要性的认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采取措施的力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金、木、水、火、土”五个问题的逐步解决,将我们的经济又纳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唐双宁(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宏观调控也称为国家干预,是指国家运用法规、政策等多种手段,对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

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办法:

一是财政政策。财政部门通过收入和支出政策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当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性的宏观调控;当经济萧条时,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如1994年,我国经济增长过快,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高达24.1%。于是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成功地把过热的经济降了下来。

二是货币政策。即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主要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市场利率、银行信用实施控制和调节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热,房价不断上涨,再加上股市的大幅飙升,因此政府认为流动性动剩、经济过热,并导致了现在的通货膨胀。为了抑制房地产过热和通货膨胀,央行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6月25日,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5%,这在全世界来讲都是非常高的。

宏观调控不仅关系着国家经济问题,也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有很大的利好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能够增加就业岗位。以2004年为例,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截止到当年5月份为止,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8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高达220万人。在政府的帮助下,“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47万人。从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来看,老百姓的就业有了保障,再也不会为找不着“饭碗”而发愁了。

二是能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仍以2004年为例,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当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明显上涨。一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呈现出一种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几乎同步的趋势。老百姓手中可以用来支配的钱多了,生活水平自然有所提升。

三是可以促进居民消费水平趋于平稳。2003年,全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为1.2%;2004年,前5个月物价同比上涨了3.3%。对此,老百姓普遍感受到,柴米油盐的价格都有所上涨。也是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2004年5月份粮食价格月环比有所下降。看着物价一天天趋于平稳,老百姓的心中会感到非常踏实。

然而,我国的宏观调控面临着内外两个难题。一方面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在世界范围内完全拔除,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债危机继续演绎,且不知会向哪里发展。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外贸型经济的中国增速下滑,且面对发达国家的经济狙击和后起之秀的追堵。另一方面,物价尤其是房价、食品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居高难下,但断然下猛药治理通胀势必又会引起这样那样的后遗症。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并不应该进行宏观调控,而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任该生的生,该灭的灭,有些经济学家则干脆认为宏观调控是一种伪科学。

对此,有媒体曾经采访过著名经济学家赵晓。赵晓认为,尽管有些经济学家“如许小年等”认为宏观调控是一种伪科学的立意并不坏,且称得上忧国忧民,但宏观调控仍然不是伪科学,宏观经济学也不是伪科学。他说:“如果小年真的可以证明宏观经济学是伪科学,我觉得他也差不多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我们知道当代的主流经济学仍然是宏微观加在一起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的主流。另外我们看到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搞宏观调控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他们都有宏观调控。所以从理论上认证宏观经济学是伪科学,这其实是不容易的。因此我个人仍然认为宏观经济学是科学的,它有它的道理,宏观调控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比如2009年那么大的危机,2008年第四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到百分之六点几了,到2009年一季度我们到6.1%,但是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能够回来。这背后还是因为有宏观经济学的指导,我们那时候知道要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把经济往回拉,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

笔者认为,对老百姓来说,宏观调控是不是伪科学或许并不重要。综合看待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策略,即使它真是一种伪科学,它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伪科学。

2.市场可以失灵,政府不能失灵

在我们解决市场失灵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要增加供给,包括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上好学校难,看病难,核心的东西是要增加供给……一方面服务业需要发展,一方面我们看病、求学方面是大大短缺,资源不足,尤其是优质资源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实际上是解放生产力,医生的生产力,动员更多的民营经济去进入医疗和教育行业,然后要增加医疗和教育行业的供给,一方面调整我们产业结构,一方面也是更好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解决民生问题……

——海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副校长)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在现实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经常表现出许多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其作用受到阻碍,无法使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的状况。有时候,市场失灵也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本书专指前者即经济学主流的看法。

市场失灵的产生,通常会引起“究竟应否由市场力量引导运作”的争论,而这往往随之引起“用什么来取代市场”的争议。最常见的对市场失灵的反应,是由政府部门产出部分产品及劳务,或者进行行政干预。

比如,我国黑龙江省绥化市曾经发生过一件典型的“市场失灵”案例。一批不法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竟然向当地农民销售假种子。与农民相比,不法商人占尽信息、活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断定出售假种子的利益远大于风险的前提下,如没有另外的约束,他们肯定会选择出售假种子。也就是说,如果放任市场运作,不法商人用假种子坑农的事件将接连不断,“看不见的手”在制止这个问题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市场失灵”正好为政府作用预留了空间。因此,呼吁政府干预,严惩不法商人,以杜绝销售假种子的现象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农民们也正是这样推理的,所以当地农民上访达200次之多。此事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以“总理批示”这一强有力的形式直接介入了此案。按理说,事件到此就应该画上一个句号。然而出人预料的是,政府也失灵了。“总理批示”到了基层,居然被认为“过时了,不能当真”,不法商人继续从事罪恶勾当,假种子事件屡禁不止。

在把矛头对准不法商人的同时,我们早应该看到,如果当地政府强而有力,那么这一案件根本到不了惊动中央的程度。由此可见,这次坑农事件其实是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的“政府失灵”,其代名词往往就是行政不作为、尸位素餐、权钱勾结、政绩、利益,等等。比如前些天网上炒得火热的“浙商出20万请环保局局长到污水河中游泳”事件,一条河的污染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环保局长,肯定应该在第一时间知道哪些企业又在顶风作岸,并及时制止。如果没能制止,肯定就是他工作不力。工作不力应该怎么处置呢?网友们都没有提,后来该环保局长也不过作了个“几年之后我和你一起游”的承诺,便不了了之。当然我们也应该体谅这位局长,根据对以往类似环境污染事件的回顾,我们发现,环保局局长之类的职务在地方政府中基本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某工作不力的环保局局长就曾明言:领导要发展经济,要搞基建,要增加税收,都关停了,环境倒是好了,这些也都没得搞了……

相对于一眼就能判断的市场失灵而言,政府失灵还有另一种版本,最具说服力案例便是2009年的“山西煤矿整合”事件。2009年10月18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曾播出过一期名为《告别煤老板》的节目,就山西煤矿整合过程中当地政府行政命令民间资本退出引发争议一事进行了报道。当时,山西省正在进行着一次史无前例的煤矿资源整合,甚至可以说是全国当时最大规模的企业重组。经过这次重组,很多原本风光无限好的煤老板都将淡出这个舞台。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05年,山西省对煤炭资源进行改革,确立了“资源有偿,明晰产权”政策,从而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进入煤矿,从而产生了一批以浙商为主的煤老板。然而不到4年时间,山西省就采用行政命令对煤炭产业进行重新洗牌,这种指定主体、指定区域、指定方式、规定时间的兼并重组严重影响了外地投资者的信心,当然也难免损害那些已经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引发了相应的纷争。

其实早在《经济半小时》报道此时前,就有记者针对此事对山西有关部门领导进行过专访,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尽管这样的做会造成资源领域的“国进民退”,但毕竟这件事从大的方面看有利于减少矿难,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还有利于减少腐败……理由足够全面,但问题的关键是,当初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煤矿市场也是他们主导的,而仅仅四年时间,就用行政命令要求或者干脆说是强迫民间资本退出,别的不说,这至少违背了《合同法》中的公平公正原则。

类似这种人为的政府失灵,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失灵。那些被迫退出煤矿的煤老板们,虽说除了少数人损失了部分资金外大多并未伤筋动骨,但绝对已经“伤了心”。伤了心的他们当然也不会就此止步资本市场,事实证明,大多数退出的当然也包括一些没退出的、新进入的煤老板,同时也是“炒房团”、“炒车团”、“炒蒜团”的主力,提到这些人,人们动辄批判、诅咒,但是不是也应该注意到,是很多地方政府对民营资本过于严格乃至歧视性的投融资限制,一次次地把他们推向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综上所述,市场失灵往往与政府失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市场可以失灵,政府不能失灵。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协调,但经济秩序的逆运行,也往往是因为政府的“监管”力度过大,且没有相应的限定力量。

3.钱太多未必是好事

流动性过剩会带来过度信贷,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股票资产泡沫,推动物价上涨,外汇储备的铸币税损失与美元贬值损失等风险。

——王益(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近些年,人们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涨”。房价不断上涨,肉价一路飙升。从柴米油盐,到服装饰品,无不价格高昂。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涨价开始蔓延至各个领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连锁反应呢?其根本性原因就是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货币投放最过多,或者说钱太多了。

也许有人会问:钱多了还不是好事吗?谁怕钱多呀?但是,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钱太多了有时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全球性议题。美国经济显露疲软致使美联储再度迈开降息的步伐,日元长期维持零利率或者低利率,欧洲国家为阻止本币升值步伐而放慢提高利率的节奏,全球性扩张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积蓄了大量的流动性。受经济失衡的诱导,这些爆炸式的流动性绝大部分都流到了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也成为全球流动性的巨大蓄水池。

然而,仅仅将流动性过剩归结为外部因素显然有失偏颇。由于独特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制度,中国流动性过剩有着自己特殊的形成机理和传导机制。

从内部因素来看,有经济结构不平衡、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等。储蓄投资缺口,造成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与此相关的是,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外资本的流入显著增加。因此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

从外部因素来看,自从美国9·11事件发生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一度普遍实行低利率政策,导致各主要货币的流动性空间增长。出现了全球主流动性过剩。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诱导下,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这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外部因素。

那么,流动性过剩与物价上涨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预期货币存量均衡水平实际对应着合意的物价水平。当我们说流动性过剩,即货币超发时,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此时,物价没有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合意水平,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如果中央银行此时能够控制货币发行并使实际货币存量回归到预期的均衡水平,那么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反之,物价水平就可能出现普遍、持续上涨。情况严重的话,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以日本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股票价格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上升,但物价指数却相当平稳,因而没有提高利息率,紧缩银根。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由此可见,流动性过剩是通货膨胀的前兆,从流动性过剩到通货膨胀只有一步之遥。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同类推荐
  •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所讲述的故事是在帮助人们回答以下一些问题:从古老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塞里格曼的发家史中,人们是否可以发现在那个年代里,争做权贵代理人是攫取财富的重要途径?黄金作为贵金属货币,是否曾经引发许多不同阶级之间的金权较量?法律在金融家面前到底是什么?是套在头上的紧箍咒,还是一纸空文?战争吞噬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却致富了一批又一批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商业并购到底水有多深?金融市场中的欺诈何其多,然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金融市场是赌场?谁在背后操纵着世界各国的政坛?金融机构的“保护伞”是什么?谁主宰着这充满着贪婪与杀戮的金融江湖?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 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在我国航空公司创业史上,没有一家航空企业可以与四川航空公司的辛酸史相比。一个靠租来的猪圈起家的航空企业,为了实现梦想,经历了几代人的磨难,创造了一代人与旧思想、旧体制的斗争史,战胜自我的牺牲史。川航的创业史必将诱发传媒和读者去思考、去品味、去学习、去推崇。
  • 赢在低碳(员工版)

    赢在低碳(员工版)

    本书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具体细节之中,帮助人们树立低碳观念,倡导低碳生活,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构筑节约型企业。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通过真实鲜活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叙述告诉读者低碳生活要从细微之处着手,适合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对低碳生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企业战略计划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购买行为、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等。
热门推荐
  • 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倾一世风华:玉兰醉

    倾一世风华:玉兰醉

    她说她这一生注定是个冷血无情没心没肺之人,她可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却不忍对他下手,所以千方百计躲离,但依旧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她从未想过爱情,命运却离奇地把他们锁在一起,当痴情之人遇见无情无义的她又该怎样倾诉爱意?
  • 炼尸成圣

    炼尸成圣

    灿烂的星空,到底隐藏着多少奥秘?除了洪荒界之外,还有什么?随着楚天的到来,大幕一点点拉开。道尊的阴谋?自己的前世?青铜古棺的过去?还有四界的传说?一切的一切,都要寻一个答案,修道即修心,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过去,谁都不能践踏我的尊严,谁都不能阻挡我的长生道!问道一途,有我无敌!
  • 南有玄凤

    南有玄凤

    南有玄凤又名三生劫之南有玄凤南有玄凤,得以为曌。一句西楚天师的八字预言,改写的左相府嫡女的人生。仅仅一天,便嫡变庶,庶变嫡。十年后,母亲重病缠身,自己也是体弱多病,堂堂相府小姐难道便要这样终此一生。十五岁那年方绮月,得知了那个可以完成任何事情的地方————青玄阁,怎奈却误打误撞身受重伤危在旦夕。随后一神秘女子将其取而代之,左相府的秘密也随之被不断地挖掘出来,整个天下也因这一女子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名为命运的齿轮也终于开始了转动,引领着那两个人的相遇。本文一对一,有虐有糖
  • 太古武魂

    太古武魂

    太古年间,人族七魂七魄,谓之仙!天妒仙族而抹去四魂,天谴人族而放逐天、地二魂,人族仅剩命魂常驻己身。魂道修行便是悟天地之灵、四方万物,补自身七魂之路。……一个杂役少年偶得仙经而崛起于微末之中,且看他如何集齐四枚太古武魂,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
  • 狂妄总裁的前妻

    狂妄总裁的前妻

    结婚两年,除了伤害,还是伤害,他不爱她,她知道,却不争气的爱上了他,坚持了两年,终于醒悟,婚姻已经成了枷锁,既然不爱,何不放他自由,与她,何曾不是解放,离婚后的生活平静淡雅,只是他为何又频繁扰乱她的生活,不是不爱吗?
  • 葬剑录

    葬剑录

    曾有黑衣少年,仗剑了结百般恩怨情仇。待到葬剑之时,为逝者谱一曲挽歌,恩怨情仇尽皆消散如烟。游遍四海,飞越巅峰,刀斩世间不平,力断三界冤孽,天道至理,存乎一心。一道之极境谓之神,执念不朽,独身与众生竞速;万理之练达谓之仙,清心无为,万世共天下长安。
  • 王牌兵皇

    王牌兵皇

    他,是一代兵之王者,想要平凡生活却不断被人骚扰。他,桃花运不断,无数美女对他痴情。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为亲人,可以屠戮万千;对敌人,就要斩草除根,尽显兵王之铁血柔情。龙要遨游九天,吸天地之精华,享人间之美福;当兵,就要当最强的;女人,就要最美的;钱财,就要最多的;敌人,最好是死人。且看一代兵王,如何成长为可以掌控万千的兵之皇者,成为敌人的噩梦,各国元首头疼的一代王牌兵皇!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The Hated Son

    The Hated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