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4000000020

第20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考析(下)(3)

沈佺期《绍隆寺并序》:绍隆寺江岭最奇,去驩州城二十五里,将北客毕日游憩。随例施香,回于舟中作。

《水经注·洹水》:“绿水平潭,碧林侧浦,可游憩矣。”《晋书·羊祜传》:“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此两例中“游憩”皆为“游玩和休息”之义。

“ 游”,“优游,闲逛”义。《礼记·学记》:“息焉,游焉。”郑玄注:“谓闲暇无事之为游。”

“憩”,休息。《集韵·祭韵》:“愒,《说文》:‘息也。’或作憩。”《诗经·召南·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毛亨传:“憩,息也。”

因为“游历”与“休息”为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所以,本书把它划归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意义相关,并不是前一语素作后一语素的方式。

全唐诗中“游憩”使用5次,俱谓人之“游玩和休息”。李诗用法特别一点,使“游憩”具有词外之义。

№60 a. 游弈

b. 巡游

【游弈】(1次)犹巡逻。

《江上赠窦长史》: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弈西江水。

《陈书·樊猛传》:“时猛与左马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

“游弈”,亦作“游弋”。

“游”见前“遨游”中“游”字考,它包含有“来回走动”的义素。

“弈”是“弋”的通假字,“弋”包含有“巡视”的义素。

《说文·卄部》:“弈,围棋也。……《论语》曰:‘不亦有博弈者乎?’”《方言》卷五:“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弈”是“弋”的通假字。《玉篇·弋部》:“弋,缴射也。”《诗经·郑风·女曰鳮鸣》:“将翱将翔,弋鳬与雁。”郑玄笺:“弋,缴射也。”孔颖达疏:“缴射,谓以绳系矢而射也。”又泛指射猎。“射猎”则含有“来回巡视寻找目标”之义素,故引申为“巡逻”。

故“游”与“弈”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全唐诗中“游弈”仅见李诗中使用1次。

【巡游】(1次)巡行;远游。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五: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巡”,本“巡视;来往查看”义,引申为“巡行;远游”义。

《说文·辵部》:“巡,延行皃。从辵,川声。”《段注》改作“视行也”。注云:“视行者,有所省视之行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所守也。‘视行’一作‘延行’。延、巡双声。”(第70页) 即巡视;来往查看。《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引郑玄曰:“巡守者,行视所守也。”由此引申出“巡行;远游”义。《国语·晋语四》:“臣从君还轸,巡于天下,怨其多矣。”韦昭注:“巡,行也。” 《吕氏春秋·孟秋纪》:“巡彼远方。”高诱注:“巡,行也。”

“游”,远游;云游。《论语·里仁》:“子曰:‘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刘宝楠《论语正义》:“游,行也。”

故,“巡”与“游”词义相近,二者联合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晋郭璞《江赋》:“海童之所巡游,琴高之所灵矫。”

“巡游”一词,由于特指天子诸侯出行,使用范围窄。如张说《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全唐诗中“巡游”使用14次。今天只在叙述古代历史时使用它,也是这一特定的含义。

№61 a. 悲哀

b. 悲伤 伤悲

【悲哀】(1次)伤心。

《古风·我行巫山渚》: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

【伤悲】(1次)悲痛忧伤。

《相逢行》(朝骑五花马):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持此道密意,无令旷佳期。

《诗经·小雅·采薇》:“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悲伤】(1次)悲痛忧伤。

《古风·燕臣昔恸哭》: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此词见于《汉书·刘向传》:“书奏,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悲”,哀痛;伤心。《说文·心部》:“悲,痛也。”《正字通·心部》:“悲,戚也。”即“哀痛;伤心”。《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哀”,引申为“悲伤;悲痛”。《说文·口部》:“哀,闵也。”即“怜悯”。《尚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引申为“爱”。《释名·释言语》:“哀,爱也。爱乃思念之也。”《诗经·小雅·鸿雁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故由“忧思”义引申为“悲伤;悲痛”。《广雅·释诂二》:“哀,痛也。” 《玉篇·口部》:“哀,哀伤也。” 屈原《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此句中“哀”单用,为“悲伤;悲痛”义。

“伤”,引申为“忧思;悲痛”。《说文·人部》:“伤,创也。”即“创伤,皮肉破损处”。《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引申为“忧思;悲痛”义。

所以,“悲哀”、“悲伤”和“伤悲”这三个词里的构词语素“悲”、“哀”、“伤”在“悲痛;悲伤”义上,为同义语素。李白诗歌中使用的“悲哀”、“悲伤”和“伤悲”三个词,皆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其中“悲伤”和“伤悲”为同素异序词,亦为同义词。《古风》中用“悲伤”,是为了跟“堂”押“阳唐”韵;《相逢行》用“伤悲”也是为了与“死”和“期”押“之咍”韵。

全唐诗中这三个词使用次数分别是:

“悲哀”使用15次。

“悲伤”28次,“伤悲”13次。这与现代汉语中多用“悲伤”少用“伤悲”情况是一致的。

这三个词至今仍然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

№62 伤哀(附哀伤)

【伤哀】(1次)哀怜,忧伤。

《上崔相百忧章》: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汉书·外戚传·孝平王皇后》:“莽敬惮伤哀,欲嫁之,乃更号为‘黄皇室主’。”

“伤”,本指“创伤,皮肉破损处”。《说文·人部》:“伤,创也。”。《礼记·月令》:“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引申作动词,为“伤害,使受伤”之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同时引申为“忧思;悲痛”。《尔雅·释诂下》:“伤,思也。”《篇海类编·人物类·人部》:“伤,悼也,痛也,感也,忧思也。”《诗经·周南·卷耳》:“维以不永伤。”毛亨传:“伤,思也。”

“哀”,闵也,即怜悯。《说文·口部》:“哀,闵也。”《尚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引申为“爱”。《释名·释言语》:“哀,爱也。爱乃思念之也。”《管子·侈靡》:“国虽弱,令必哀以敬。”

“哀”与“伤”在“忧伤,哀怜”义项上为近义词,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李诗使用“伤哀”, 王维使用“哀伤”,如王维《过太乙观贾生房》:“夭促万涂尽,哀伤百虑新。”

全唐诗中使用“哀伤”7次,使用“伤哀”2次。这与现代汉语中多用“哀伤”少用“伤哀”情况是一致的。

№63 背违(附违背)

【背违】(1次)违背;违反。

《山鹧鸪词》: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

“背”引申为动词后,再引申出“违背;违反”义。

《说文·肉部》:“背,脊也。”《段注》:“脊者,背之一端,背不止于脊。”(第169页)《孟子·尽心上》:“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引申为“用背对着”。由此义引申为“违背;违反”。屈原《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洪兴祖补注:“背,违也。”

“违”,由“离”引申出“违背;违反”义。

《说文·辵部》:“违,离也。”《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毛亨传:“违,离也。”孔颖达疏:“心中犹有乖离之志,不忍即别。”引申为“去,离开”和“相距,距离”。由此再引申出“违背;违反”。《广雅·释诂二》:“违,偝也。”《玉篇·辵部》:“违,背也。”《尚书·尧典》:“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伪孔传:“言共工自为谋言,起用行事而违背之。”

“背违”中两个语素,在“违反;不遵守”义项上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三国魏曹丕《禁母后预政诏》:“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后汉书·公孙瓒传》:“忝辱爵命,背违人主,绍罪二也。”此乃“背违”一词的早期用例。

“背违”,李诗使用1次,全唐诗中也只见到李白使用这1次。

“违背”与“背违”一样是传承词。全唐诗中仅见到寒山使用“违背”1次。

寒山《诗三百三首》:我见人转经,依他言语会。口转心不转,心口相违背。

“背违”和“违背”这对同素异序同义词,今天保留的是“违背”,而不是李诗中的“背违”。

№64 剥落

【剥落】(1次)剥蚀脱落。

《襄阳歌》: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古碑材,龟头剥落生莓苔!

《汉书·五行志》:“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此例中“剥落”为“脱落;掉落”义。

“剥”, 本义是“割裂”。《说文·刀部》:“剥,裂也。”《左传·昭公十二年》:“君王命剥圭以为戚柲。”杜预注:“破圭玉以饰斧柄。”引申出“脱落;侵蚀” 义。《广雅·释诂三》:“剥,落也。”又《释诂四》:“剥,脱也。”《庄子·人间世》:“夫柤棃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落”,本义是“草凋落”。《说文·艹部》:“落,凡艹曰零,木曰落。”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引《说文》作“草木凋衰也”。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由此引申为“掉下;落下”之义。《尔雅·释诂上》:“陨、磒、湮、下、降、坠、摽、蘦,落也。”《汉书·宣帝纪》:“朕惟耆老之人,发齿堕落。”

“剥”与“落”为近义词,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65 弛张

【弛张】(1次)本谓一松一紧。比喻能把握事情的松紧、宽严、进退等。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夫说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

“弛”,本义是“弓解弦”。《说文·弓部》:“弛,弓解也。”《段注》补作“弓解弦也” (第641页)。《墨子·三辩》:“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引申为“放松;松懈”。《管子·五辅》:“薄征敛,轻征赋,弛刑罚,赦罪戾,弛于负担。”

“张”,本义是“弓施弦也”。《说文·弓部》:“张,施弓弦也。”《段注》:“张、弛,本谓弓施弦、解弦。”(第640页)《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引申为“开弓;拉弓弦”。《诗经·小雅·吉日》:“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引申为“紧张”,与“松弛”相对。《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郑玄注:“张、弛以弓弩喻人也。弓弩久张之则绝其力,久弛之则失其体。”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可见,“弛张”为反义并列式复合词。

№66 啖食

【啖食】(1次)吞食。此为互相残杀。

《古风·大雅久不作》: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啖”,食也。《说文·口部》:“啖,噍啖也。”《广雅·释诂二》:“啖,食也。”即“吃”。《山海经·海外东经》 :“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

“食”,本义是“吃的食物”,引申为“吃”。

《说文·食部》:“食,一米也。”即饭食。《玉篇·食部》:“食,饭食。”《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郑玄注:“食,饭也。”引申为“吃”。《古今韵会举要·职韵》引《增韵》:“食,茹也,啖也。”《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啖”与“食”为同义词,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啖食” 为唐诗中出现的新词。全唐诗中包括李白的用例共出现5次。唐代其他诗人所用,今录于下: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一:谗说相啖食,利害纷 。

元稹《表夏十首》之八:翩翩帘外燕,戢戢巢内雏。啖食筋力尽,毛衣成紫襦。

李绅《虎不食人》:霍山县多猛兽,顷常择肉于人,每至采茶及樵苏,常遭啖食,人不堪命。

寒山《诗三百三首》:天高高不穷,地厚厚无极。动物在其中,凭兹造化力。争头觅饱暖,作计相啖食。

“啖食”为全唐诗中产生的新词,李白及其他四位诗人的用法,都从“猛兽吞吃食物”的本义发展出互相残杀的意义。可见,“食” 与“啖”联合构词后,“食”的理性意义加重。《汉语大词典》“啖食”一词下正收李诗用例,解为“吞食”义,实际上,李白《古风》中“啖食”已用其比喻义。

№67 争鬬(附鬬争)

【争鬬】(1次)战斗;搏鬬。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两龙争鬬时,天地动风云。

韩愈《杂诗四首》其二: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擭擭。争斗庭宇间,持身博弹射。

“争”,本义是“将东西争为己有”。《说文· 部》:“争,引也。”《段注》:“凡言争者,皆谓引之使归于己。”(第160页)《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引申为“争斗;较量”。《诗经·大雅·江汉》:“时靡有争,王心载宁。”陆德明《经典释文》:“争,争斗之争。”

“鬬”,字本“斗”本义是“格鬬”。《说文·斗部》:“斗,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斗之形。” 甲骨文、金文字形像二人相对伸手揪打对方。段玉裁以为“字形像两人手持相对”,并断定说:“浅人取而窜改许书”,故斗“当云争也”(《段注》第114页)。《孙子·虚实》:“敌虽众可使无鬬,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可见,“争”与“斗(斗)”为同义词,作语素参与构成“争斗”这个同义并列式复合词。《礼记·聘义》:“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孔颖达疏:“此云用之于争斗者谓私争忿斗。”李白诗歌中“争”与“斗”在同一诗句里单用而为同义词的例子,如《雉朝飞》:“春天和,白日暖,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鬬死绣颈断。”

全唐诗中“争斗”使用4次,“斗争”使用3次。李白使用“争斗”而未使用“斗争”。“ 斗争”见于杜甫等诗人的诗里。如下:

附【斗争】(全唐诗中3次)

(1)争斗;搏斗。

杜甫《羌村》:群鸡正(一作忽)乱叫,客至鸡斗争。

《韩非子·显学》:“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圄,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又《淮南子·主术训》:“为智者务于巧伪,为勇者务于斗争。”

(2)指战争。

韩愈《上巴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京师之人既庶且丰。”

“斗争”当“战争”讲,为唐诗中产生的新义。现代汉语中表达这一意思时用“战争”而不用“斗争”。

(3)亦指矛盾双方的冲突、争斗。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九: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斗争”此义项为唐诗中产生的新义。现代汉语中保留了这个意思。

“争斗”、“斗争” 为同素异序词,当“争斗;搏斗”讲时,二者为同义词。

№68 争战 战争

【争战】(2次)

(1)战斗;搏斗。

《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幽州胡马客歌》:旄头四光芒,争战如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吴子·料敌》:“击此之道,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而劳之,勿与争战,其军可败。”

(2)战争。

韩愈《石鼓歌》: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战国策·赵策四》:“秦行是计也,君桉救魏,是以攻齐之已弊,救与秦争战也。”

【战争】(6次)

指国家或集团之间进行武装斗争。

《商山四皓》:龙虎方战争,于焉自休息。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留别金陵诸公》: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战”,《说文·戈部》:“战,斗也。”即“战斗;作战”。《尚书·甘誓》:“大战于甘。”

“争”词义考证,见“争斗”之“争”。

故“争”、“战”为同义语素。“战争”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四年:“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此例中“战争”指国家或集团之间进行武装斗争。

在李白诗歌中“争战”与“战争”虽为同素异序词 ,但不为同义词。因为《商山四皓》里“龙虎方战争”中的“战争”,是可以看成“龙”与“虎”两个集团之间的武装鬬争的。还有《留别金陵诸公》里的“三龙纷战争”的“战争”,更是指魏、蜀、吴三个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这和《送张秀才谒高中丞》里“两龙争鬬时”的“争鬬”词义不同。可见,李白所用“战争”一词与今同。

“争战”与“战争”为同义词,其用例在唐诗中见于韩愈的诗。而李诗中“争战”只相当于“争斗”或“斗争”,与今天的用法更为一致。

№69 征战

【征战】(6次)远征作战。

《战城南》(去年战,桑干源):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战城南》(去年战,桑干源):烽火燃不尽,征战(一作长征)无已时。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鼓角徒悲鸣,楼船习征战。

《少年行》: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狱中上崔相涣》:胡马渡洛水,血流征战场。

《关山月》: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管子·小匡》:“君有征战之事,则小国诸侯之臣有守圉之备矣。”又《北史·王晞传》:“若轻有征战,恐天下失望。”此两例中“征战”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征”,《说文·辵部》:“征,正行也。”《尔雅·释言》:“征,行也。”即“远行”。《诗经·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郑玄笺:“征,行。”引申为“征伐;征戍”。《尚书·胤征》:“胤征”,伪孔传:“奉辞伐罪曰征。”孔颖达疏:“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征。”

“战”,《说文·戈部》:“战,鬬也。”即“战斗;作战”。《尚书·甘誓》:“大战于甘。”

“征战”,全唐诗中使用达97次,是当时的常用词。

“征”与“战”在“出征作战”这一义项上为同义词,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征”作造词语素时,在“征战”一词中,“伐不恭之罪”的区别性义素不凸现出来,以与“战”同义构词。

李诗中 “征战士”、“征战场”和“征战地”,都是短语,我们应将这三个短语切分为两个词;切分后得到“征战”这个并列式复合词。当然,短语中,李白把它作为名词在用,但它们是由动词活用为名词,所以,在这里本书不单独归类。

同类推荐
  • 关于女人(双语版)

    关于女人(双语版)

    <关于女人>本书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等,福建闽侯人。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职。散文集《寄小读者》表达作者对小朋友的关心和扶植,对未来充满希望。本书是冰心的一本集子,署名“男士”,属“开明文学新刊”之一种,为“增订本”。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编辑推荐:鹅湖,因了一位长者的文化反哺,因了一群思想活跃,执着勤奋、怀抱梦想的鹅湖传人的激情创作,重又绿意青葱、鸟语花香。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之一。诗风较之其他几位代表性诗人更为平易轻淡,但自有其独特追求和隽永意味。此诗集所辑作品跨度凡三十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实绩。作者简介林莽(1949—)原名张建中。在北京上小学、中学。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同年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代表诗人之一。1975年回到北京,曾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92年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1998年到《诗刊》工作。著有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林莽诗歌精品集》等七部。另有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林莽诗画集》等。
热门推荐
  • 武医传

    武医传

    人生是非,奈何几番轮回?千年的一场风波,萧家的一场变故,遗失的迷题,时间究竟结下了什么恩怨?21世纪,因我的到来,又会发生什么离奇之事?而我自古那段残缺的记忆,又是否是与你结下的一段情缘?不同的时代,我们有缘无分。是否曾经对视坚毅的眼神,在心里生了根?一千年前的浮沉,如今迷失的悔恨…一人之错,一念之行,全盘皆输……
  • 校花的贴身兵皇

    校花的贴身兵皇

    身为狗仔,我仅有一颗爱美之心。为了追美,我愿付出一切。我就我,不一样的烟火。
  • 废材倾世:逆天小狂妃

    废材倾世:逆天小狂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让人闻风丧的绝命杀神,冷酷无情,貌倾天下。重生为最荒诞的痴傻嫡出小姐,再次睁眸,眼底怯懦褪去,寒光乍现,让人望而生畏,太子逼婚,嫡姐陷害,可笑,她已不是以前的痴傻小姐,谈笑间风云无不为之变色……一举惊爆世人眼球!
  • 圣羽十二贵族

    圣羽十二贵族

    圣羽学院的十二美男你听说过嘛?圣羽十二羽色的神秘贵族?掌握着世界经济十二命脉?他们是十二位美少年?同样是十二恶魔?圣羽贵族学院的三大秘密?一:神秘而从不露面的十二贵族少爷?没人知道他们的摸样?二:圣羽的死亡教室DCR?至今没有人从那活着出来,究竟是真是假?三:圣羽......十二贵族羽色依次:白羽、黑羽、红羽、橙羽、金羽、绿羽、青羽、蓝羽、紫羽、银羽、黄羽、灰羽。每一种羽色代表着一个贵族。此文帅哥美女为亮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渔

    中医,乃是大汉的国粹,它会与藏医释比擦出怎样的火花?每个人,都仅仅是鱼饵,而谁,是稳坐在钓鱼台上的那个人呢?天武年间,弃婴长桑自幼肺疾缠身,于战乱中被岚柯寺住持印光大师和莫行医收留,并授以《神农本草经》和《灵枢九针》。长桑以根除莫行医所中奇毒为己任,并立志拯救天下疾苦,自此踏上了岐黄之道。在探寻莫行医毒伤解药的过程中,长桑逐渐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与此同时,弃伍从医的莫行医,在调查灭门惨案时,被卷入了大汉与匈奴金帐王朝的惊天阴谋中。
  • 盗墓学徒

    盗墓学徒

    一对难兄难弟,一直想成就人生的富豪梦,无奈做生意没有资金,不得不打起了盗墓的主意。机缘巧合下,两人获得了一颗夜明珠,内有秦皇江山藏宝图玄机。为了寻到宝藏,两人从此开始走上寻宝盗墓之路。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夕葬夜谈录

    夕葬夜谈录

    夜游者—妖祭篇讲述的是发生在某些特殊通灵人坎坷人生经历的故事,他们从小被赋予了某种特殊能力,而这种能力也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在成长中他们学会了隐藏,也学会了容忍,当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需要他们时,他们是选择旁观,还是舍我其谁?
  • 酷跑王国

    酷跑王国

    嗨,我是安洛,由于上个作品我的手滑导致了BUG太多,所以现在新开一坑,与原来的剧情会有小小的改变,请别介意嗷,此外这本书还是和原来那本一样,就是会有日常向、冒险向、CP向、和亲情向。我是一个大渣渣,啦啦啦啦啦
  • 鸿蒙霸皇道

    鸿蒙霸皇道

    曾经有一位大帝这样说过:“如果你无法成为带领人类进步的英雄,那么你就要在女人身上努力播种,至少这样也能为人类的繁衍作出贡献。”“老子不想当种马,老子要当英雄。”许多年后,一个无法觉醒自身属性的少年倔强的回答。于是少年骂天骂地,终于‘老天’忍不住降下一道雷电把他给劈了————————————————————————————新书上传,恳请大家推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