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4000000025

第25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考析(下)(8)

《庄子·秋水》:“寜于祸福,谨于去就。”晋皇甫谧《<高士传>序》:“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自尧自魏,凡九十余人,虽执节若夷齐,去就若两龚,皆不録也。”

②去留不定,常有离去之意。

《魏书·韩茂传》:“先是,河外未宾,民多去就,故权立东青州为招怀之本。”

“去就”,全唐诗中使用只有10次,李白就用了2次。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

№101 因依

【因依】(2次)依靠,依倚。

《树中草》: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说文·□部》:“因,就也。”即“依靠;凭借”。《段注》:“‘就’下曰:‘就,高也。’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址。故因从囗大,就其区域而扩充之也。”(第278页)

《说文·人部》:“依,倚也。”《国语·郑语》:“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韦昭注:“因,就也。”依靠在物体或人身上。《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

“因依”在“依靠”义上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三国魏阮嗣宗(籍)《咏怀》:“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此例中“因”与“依”连用成词。可见,“因依”在李白诗歌中是一个传承词。

全唐诗中“因依”使用达39次,应看作唐诗中次常用词。但现代汉语中表达这一意义却用“依靠”之类的词,是因为在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因”虚化程度高,一般不作动词,也不作动素参与构词了。

№102 a. 咨嗟 咄嗟

b. 嗟称

【咨嗟】(1次)大声感叹。

《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一作令人嗟)。

詹本保留宋蜀本的“一作”,此诗的这个“一作”表明“嗟”单用,亦为“叹息”义。又《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功业若梦里(一作中),抚(一作推)琴发长嗟。”此例中“嗟”为“哀叹;叹息”义。

詹本第300页注释(一):“咨嗟,叹辞。”詹本这一注释欠妥。因为“咨”作叹辞,(1)表赞赏,相当于“啧”。《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2)作呼唤应答之词。《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旧题汉孔安国传曰:“言民咨嗟忧愁,病水困苦,故问四岳,有能治者将使之。”《尚书》此例中第一个“咨”为叹词,表呼唤;第二个“咨”正为“咨嗟”义,即“哀叹;叹息”义,作动词。李白《蜀道难》里的“咨嗟”或“一作‘嗟’”,皆为动词,乃大声感叹也。

【咄嗟】(2次)叹息。

《古风·三季分战国》:仲尼亦(一作欲)浮海,吾祖之流沙。圣贤共沦没,临歧胡咄嗟。

《金陵歌送别范宣》: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令人怛然心热,不觉咄嗟。”此例中“咄嗟”已经是一个并列式复合词。

《说文·口部》:“咄,相谓也。”《段注》:“谓欲相语而先惊之之词。”(第57页)即发出惊叹声。《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释名·释言语》:“嗟,佐也。言之不足以尽意,故发此声以自佐也。”即叹词,表赞美。《玉篇·口部》:“嗟,嗟叹也。”《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引申为“感叹;叹惜”。《周易·离》:“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唐崔峒《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自叹马卿常带疾,还嗟李广不封侯。”

“咄”与“嗟”为近义词,二者在“感叹;叹息”义上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嗟称】(1次)赞叹称赏。

《赠新平少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此例中“嗟称”已经是一个并列式复合词。

“嗟”本“嗟叹;感叹”义,如对好的东西发出感叹,则引申出“赞叹”义。

《说文·禾部》:“称,铨也。”清王筠《说文句读》:“称本动字,谓称量之也。”即称量,测物的轻重。《周易·谦》:“称物平施。”孔颖达疏:“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物之。”“称”借为“偁”而有“颂扬”义。《段注》认为称物之“称”,“俗作秤”。并云:“ ,并举也。偁,扬也。今皆用称。称行而 、偁废矣。”(第327页)《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嗟”与“称”词义相近,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以上表明,李白诗歌中由“嗟”与别的语素所构成的三个并列式复合词,都与嘴上动作有关。并且,充分表明“咨”和“嗟”完全继承了《尚书》中这两个词的词义,“咨嗟”、“咄嗟”和“嗟称”皆是在“咨”和“嗟”的本义上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咨”和“嗟”在这三个并列式复合词里提供的语素意义即是它们的本义。

№103 揄扬

【揄扬】(1次)宣扬;赞颂。

《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詹本第1004页注释(三):“揄扬,《文选》卷一班固《两都赋序》:‘雍容揄扬,着于后世。’李善注:‘《说文》曰:揄,引也。以珠切。旧题汉孔安国传曰:扬,举也。’此处揄扬有宣扬、赞扬意。”

“揄”有“挥动”义。

《说文·手部》:“揄,引也。”即“引;挥动”。《韩非子·内储说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

“扬” 引申为“赞扬;颂扬”义。

《说文·手部》:“扬,飞举也。”朱骏声《说文声通训定声》:“按:举者本义,升者叚借。”《诗经·小雅·沔水》:“鴥彼飞隼,载飞载止。鴥彼飞集,载飞载扬。”引申为“举起”。《广雅·释诂一》:“扬,举也。”《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扬桴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引申为“振扬;张大”,故含有“宣扬”之义位。《周礼·夏官·环人》:“讼敌国,扬军旅。”郑玄注:“为之威武以观敌。”又引申为“显露;彰明”,即“赞扬;颂扬”。《字汇·手部》:“扬,显也;明也。”《淮南子·览冥训》:“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高诱注:“彰、扬皆明也。”

“揄”和“扬”在“挥动、引举”义项上构成意义相关的并列式复合词。汉刘向《九叹·逢纷》:“揄扬涤荡。”为“挥扬,扬起”义。由此引申为“宣扬”义,见汉班固《两都赋·序》:“雍容揄扬,着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再引申为“赞扬;颂扬”义。此为唐诗中产生的新义。如:

明皇帝《鹡鸰颂并序》:夫颂者,所以揄扬德业,褒赞成功。(颂扬)

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宣扬)

白居易《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惠应施浃洽,政岂假揄扬。(宣扬;颂扬)

全唐诗中“揄扬”使用6次,有5次都作“宣扬,赞扬”讲。

《汉语大词典》此用例,晚引自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的故乡,在汉末虽曾经虞仲翔先生揄扬过,但是那究竟太早了。”

№104 诤讼

【诤讼】(1次)分争辩讼,即今天的民间所说的“打官司”。“诤”通“争”,争辩,诉讼。

《赠刘都使》: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后汉书·徐防传》:“每有策试,辄与诤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此例中“诤讼”即为“争辩;争论”义。

“诤”本“直言规劝”义,因假借引申出“争论,争辩”义。

“诤”,谏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七引《字书》曰:“诤,争谏也。”《说苑·臣术》:“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故“诤”含有“争论,争辩”的义素。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诤,叚借为争。” 于是,“诤”当“争论,争辩”讲。如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德经》:“天下乐隼而弗猒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彼诚以天下之必无仙,而我独以实有而与之诤,诤之弥久,而彼执之弥固。”

“讼”,争也。即“争论,争辨”义。

《说文·言部》:“讼,争也。”即“争论;争辩”义。《尚书·盘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诤”与“讼”首先在“争论;争辩”义项上为同义词而构成并列式复合词。

“诤”与“讼”又分别引申为“诉讼”义,于是又在这一义项上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引《苍颉篇上》:“诤,讼也。”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正字通·言部》:“讼,《六书故》:‘争曲直于官有司也。’”《周礼·秋官·大司宼》:“以两造禁民讼。”郑玄注:“讼,谓以财货相告者。”《礼记·曲礼上》:“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孔颖达疏:“争罪亦曰讼也。”王充《论衡·物势》:“讼必有曲直,论必有是非。”

詹锳《繋年》繋此诗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并云:“按此诗当是流夜郎归后于宣城作。”此诗里的“刘都使”乃为五品散官,安旗先生定他为文官,县宰。安注按语:

《唐六典》:“都水监,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掌川泽津梁之政令,总舟楫河渠工署之官蜀。”都使或都水监之省称欤?诗云:“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则此刘都使似为县宰之类。唐人有例称前资之习惯。刘或先为都使,后为铜官宰。《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之刘副使系武职,此刘都使系文职,故分别以东晋刘琨、三国刘桢拟之。

詹本第1658页注释(六):“铜官,《旧唐书·地理志》:‘宣州南陵,武德四年,隶池州,州废来属,后析置义安县,又废义安为铜官冶。’以秦时尝于此置官采铜,故名。今安徽省铜陵县。”该页注释(七):“玉堂,宫殿的通称,此指县治之堂。”

李白用这四句诗来赞颂刘都使在清玉堂听讼断案。“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所言即是民事纠纷,所以此诗里的“诤讼”即为“分争辩讼”义。用今天的民间的话来说,就叫“打官司”。

№105 a. 喧呼

b. 啸咤

【喧呼】(3次)喧闹呼叫。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兔起马足间,苍鹰下平畴。喧呼相驰逐,取乐销人忧。

《翫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着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谑浪掉海客,喧呼傲阳侯。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歈。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一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归来献所获,炮炙宜霜天。

“喧”,引申为“声音大而嘈杂”。《集韵·元韵》:“吅,《说文》:‘惊嘑也。’亦作喧。”即惊呼。引申为“声音大而嘈杂”。《玉篇·口部》:“喧,大语也。”《尉缭子·治本》:“故如有子十人,不加一饭;有子一人,不损一饭,焉有喧呼酖酒以败善类乎?” “呼”,展转引申为“大声叫喊”。

《说文·口部》:“呼,外息也。”《段注》:“外息,出其息也。”(第56页)即“吐气,使气从口或鼻中出来”。《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吐气而发出声音,引申后词义加重,为“大声叫喊”。《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故“喧”与“呼”构成相关并列式复合词。此双音词亦见于《尉缭子·治本》:“焉有喧呼酖酒以败善类乎?”

“喧呼”一词,全唐诗中使用24次,李诗使用3次,可算作唐诗中的次常用词。

【啸咤】(2次)亦作“啸咤”。

(1)大声呼吼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气。

《赠何七判官昌浩》: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2)得志的样子。

《赠新平少年》: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啸咤”第一义项见詹本第1335页注释(二):

啸咤,张华《壮士篇》:“啸咤起清风。”朱注:“啸,《说文》云‘吹声也’。咤,《说文》云‘喷也’,皆蹙口出气以作声,舒其愤懑之气也。”

《晋书·简文帝纪论》:“[简文帝]于是西踰剑岫而跨灵山,北振长河而临清洛;荆吴战旅,啸咤成云。”

“啸咤”第二义项见詹本第1424页注释(四):“ 啸咤,同啸咤。朱注:‘啸咤,得志之状。’”《后汉纪·光武帝纪论》:“虽强毅之国不能擅一时之势,豪杰之士无所骋啸咤之心。”此例中“啸咤”即为“得志的样子”。

《说文·口部》:“啸,吹声也。”即“撮口出声”。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长啸》:“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诗经·召南·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郑玄笺:“啸,蹙口而出声。”晋陶渊明《归去来辞》:“登车皐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咤”,《说文·口部》:“咤,喷也,叱怒也。从口,乇声。” “咤”字系于“喷”后。“喷,咤也。从口,贲声。”可见,许书表明“咤”有两个义项。第一个义项与“喷”同训。第二个义项为“叱怒”。可见,“咤”不论“喷”还是“怒”都会发出很大的声音。

“咤”,本作“咤”。《正字通·口部》:“咤,本作咤,经传皆作咤。”《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司马贞索隐:“咤,字或作咤。叱咤,发怒声。”

以上所考,说明“啸咤”有因得志而大声呼叫,有因失意而大声抒发愤懑之气,有因愤怒而大声呵斥,总之,为“大声吼叫”。所以说,“啸”与“咤(咤)”在“大出其声”这一义项上为同义词,二者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啸”与“咤”构词后,在“因得志而大声呼叫”义项上引申出“得志的样子”。

“啸咤风云”与今天所用的成语“叱咤风云” 义相同。

№106 呵吓

【呵吓】(1次)大声呵斥与恐吓。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呵”,同“诃”。大声喝叱;斥责。《玉篇·口部》:“呵,责也。与诃同。”

《广韵·歌韵》:“呵,责也,怒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卫嗣公使人伪(过)关市,关市呵难之。”

《玉篇·口部》:“吓,以口距人谓之吓。”即怒叱声;用叱声表示拒绝。清翟灏《通俗篇·语辞》:“(吓)今北方之俗,凡怒人言之不当,辄以一指戳其鼻而作是声。”此词用例很早,如《庄子·秋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南朝宋鲍照即将“吓”用为动词,见鲍照《芜城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

故“呵”与“吓”构成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汉语大词典》“呵吓”一词正收李白此词,但释其义为“【呵吓】(—hè):喧哗。”笔者认为詹本第1514页注释(四)释其义为“大声呵斥与恐吓”,更为准确。

№107 遭逢(附逢遭)

【遭逢】(2次)犹际遇。即人生幸运地碰上。

《书情赠蔡舍人雄》: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遥欣克复美,光武安可同?

《晋书·外戚传论》:“羊琇托肺腑之亲,处多闻之益,遭逢潜跃之际,欲参经始之,故得缱绻恩私,便番任遇。”此例中“遭逢”当“际遇”解。

【逢遭】(1次)李白诗歌中仍为“际遇”义。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非天雨文章,所祖记风骚。苍蓬老壮发,长策未逢遭。

《说文·辵部》:“遭,遇也。”《增韵·豪韵》:“遭,逢也。”《诗经·齐风·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闲兮。”

《说文·辵部》:“逢,遇也。”《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故“遭”与“逢”为上古同训之词,于是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逢遭”在唐诗中它的常用意义是“际遇”的意思,除李诗用作“际遇”外,此再举2例,如:

沈佺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滥飞。

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一言顿遭逢,片善蒙恩光。

全唐诗中“遭逢”使用18次,仅有韩愈诗中1例用为“遇到;遭到”的意思。韩愈《病鸱》:“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

“逢遭”与“遭逢”是同素异序词,但全唐诗中“逢遭”,仅见于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长策未逢遭”,这明显地是为了押韵的原因,当然意义也比较具体:李白感叹自己“苍蓬老壮发”之时也没能碰上圣明皇帝,而自己的治国长策终究未能实现。

№108 管辖

【管辖】(1次)此为管束统辖。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姹女乘河车,黄金充辕轭。执枢相管辖,摧伏伤羽翮。

詹本第1537页注释(五):“朱注云:‘枢,门所动之机;辖,车所运之机也。’‘执枢相管辖’,谓水在炼丹过程中起管辖作用。”

《说文·车部》:“輨,毂端沓也。”《段注》:“輨,毂端錔也。錔者,以金有所冒也。毂孔之里以金裹之曰釭。毂孔之外以金表之曰輨。輨之言管也。”(第725页)即包裹在车毂上的金属套,截管状圆环形,或作六角形。《方言》卷九:“关之东西曰輨,南楚曰轪,赵、魏之间曰錬 。”钱绎笺疏:“輨之言管也。以铁为管,约毂外两端,以金冒之曰輨。”字常作“管”。《吴子·论将》:“车坚管辖,舟利橹楫,士习战陈,马闲驱驰,是谓力机。”引申为“枢要”。《荀子·儒效》:“圣人也者,道之管也。”杨倞注:“管,枢要也。”

《说文·车部》:“辖,一曰辖,键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

“管”、“辖”都是车子的重要部件,故用以指重要地位、枢要之所在,或喻指国家的重要人物。如《周书·文帝纪上》:“公首居管辖,恩信着闻,今无小无大,咸愿推奉。”

以上考证表明“管辖”为“名素+名素”的名词,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同类推荐
  •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本书是本文笔优美澄净心灵的图书,文字典雅、清新、灵动。作者从生活细处着笔,时而温润,时而刚柔,时而浓郁,仿佛撩开的晨曦,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片静谧祥和的净土,散发出亭亭如莲的芬芳。用四季来概括,有春的蓬勃,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冬的思索。细腻、诗性的文字,充盈着人性的贯穿和浸润,似若山泉流水,满是温暖、流动的画面,读之顿觉有馨馨之甘饴,淡淡之香甜,让读者在阅读中去感悟、去思考,去体会生活的美,感受生命之河缓缓流过心田的静谧,洗去浮华,再现生活的本质。
  •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丛书)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丛书)

    本书系“敦煌文化”丛书之一。选评了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选。本书内容丰富,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分析透彻,使读者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敦煌的文化,敦煌的历史,让敦煌文化古为今用,进一步发展填补中国文化的辉煌成就。本书将为读者撩开古老敦煌的神秘面纱。书中的知识、理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书值得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中国近代诗歌史

    中国近代诗歌史

    本书通过代表性诗人、诗派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研究了清代道、咸、同、光四期诗史,力图显示出当时诗歌发展的总风貌,阐发其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诗歌的历史建构与定型、强大传统引力场控制下艰难的新建构、传统内反叛与艺术遗传中的局部变异等。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热门推荐
  • 拥有未来

    拥有未来

    一个从小到大常年吊车尾的废材,既没长相,也没钱权。却无意间得到了远远超出地球文明的科技力量。从此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一时间从默默无闻,甚至是毫不起眼,变成了万众瞩目。本以为可以从此衣食无忧天下我有,却不料这种科技力量的拥有者,却不止自己一个人。善者即善,恶者即恶,善恶根本只在一念之间……不知该何去何从,是选着良知,还是欲望……究竟何谓“正”何谓“邪”?一切尽在《拥有未来》
  • 足球一代男

    足球一代男

    一部足球史诗,足球一代男的二十年祭,从一个烂操场到世界顶级的绿茵圣地,从足球场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豪门冷少:恩宠新妻

    豪门冷少:恩宠新妻

    如果月汐知道爱上蓝枫是自己的宿命,知道会遭到情敌的百般蹂躏,她依然不会后悔最初的选择。果照、暗杀、屈辱……每一次让她痛不欲生的伤害都让他们的心更近一些,他们能不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呢?
  • 穿越之空间基地系统

    穿越之空间基地系统

    主角刘法禹意外睡梦中穿越到了科技文明世界,附身在了一个太空海盗唯一继承同年龄名字也是一样的人身上,还随身携带了空间基地系统,杀死敌人还会奇妙的进行升级,最霸道的还属于空间基地,大禹有了基地后,闯荡各大世界空间,征服所有大禹走过的世界空间,成就大禹非凡的一生,随我一起走进大禹的奇妙人生之旅吧
  • 不灭灵主

    不灭灵主

    破后而立,方为涅槃!冲击轮回失败的林宇意外重生,他誓要渡涅槃,掌轮回,重新踏上这大陆的巅峰!
  • 穿越时空朕的皇后不一般

    穿越时空朕的皇后不一般

    21世纪的国际化杀手组织的头牌杀手伊苏,因一次意外的任务而魂穿了,魂穿之后她变成了将军府内的一个不受宠的四小姐,而她用自己的本事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一个小小的身体里变了一个主人之后,将会演变着怎样不平凡的故事呢?他,大祁王朝的主宰者,拥有天下的一切,却在一个不好的地方,遇见了不平凡的她,一眼望去,殊不知这九生九世的爱恋纠缠是上天注定了的,但这一次他们将会演变着怎样的人生?是悲?是喜?敬请观看!
  • 黄帝明堂灸经

    黄帝明堂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疯狂的爱恋

    疯狂的爱恋

    莫小白得知海青哥哥交到女友伤心欲绝,却被凌影大胆表白,与之交往并参与双人舞获得了冠军,喜欢上凌影后,因凌影前女友王雪的回来,遭到抛弃,不料海青正视自己的内心对莫小白进行表白。不曾想到海青女友为爱疯狂绑架莫小白,凌影为救莫小白放下自尊,仍被刺入一刀,他是否可以活下来?
  • 曹操的故事

    曹操的故事

    曹操虽然身为武将,但在文学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成就,在他给后人留下的诗文中,既有对戎马生活的感悟,也有对壮志的向往,更多的是他对人生时光的缅怀,曹操的诗文,大都豪气凌云,让人读来情绪激荡,壮志满怀。曹操开创了一代建安文学,与其子曹丕、曹植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是,在很多历史剧文中,总是将曹操刻画成一个白脸奸相的模样,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就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分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