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600000015

第15章 宣扬唯心主义 (2)

”儒家创始人、也是被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的孔子,他那样大彻大悟、大智大慧,仍然对于《易经》流连忘返、乐此不疲。由此,可以看出《易经》里面蕴含的内容,既有古代的愚昧,也含文明的智慧;既有唯心的神秘,也有唯物的辩证…所以,对于他推断出的种种预言,我们不该武断地归为唯心还是唯物,而该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王弼,一个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的短命书生,却是一个研究《易经》的集大成者。据记载,王弼小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就是《老子》和《易经》。加上他的天才成分,他详尽地对《易经》作了注解,因此还扭转了《易》学发展的方向。当时,由于《易》学发展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死板僵化现象不仅越来越严重,还既繁琐又支离破碎。王弼此时的研究给《易》学注入了新鲜空气。这在某些宣扬“有神论”者眼里是一件“命中注定的事情”。他们认为正是当时“易学”支离破碎的研究“曲解”了“上天的旨意”,王弼才应运而生。否则,为什么他那么短命?这都是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说法,科学不可能根据一个人命的长短与贡献大小是否匹配,来对他的出身妄加评价。

王弼命虽如昙花,但芳香尽留人间。首先,他提出了《易》学核心所在的“得意忘象”观点。《易经》的“象”指的是爻象和卦象,而“意”指的是卦象包含的深刻含义。在王弼看来,《易经》的“意”才是核心,“象”和指代卦辞和爻辞的“言”,都只是为了得到“意”的辅助工具,所以应该使用他们之后就把他们忘掉。为此,他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象”和“意”的关系,就好比是捕鱼的“筌”和“鱼”,如果捕到了鱼,那么“筌”作为工具就成为了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废物了。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寻言以观象”“寻言以观意”的具体方法,也就是根据卦辞和爻辞来理解卦象和爻象,再进一步体会深刻内在含义。其次,他还对于《易经》的传播和流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起初,经和传是分开流传的,虽然之后也有学者力图将两者结合,但直到王弼才完成了集大成的任务。他将《易经》和《易传》合一,极大方便了《易经》的阅读和研究,也帮助人们从原始《易经》巫术符号的象征体系中走向了《易经》哲学的高度认识。

王弼虽然在世间留下的足迹很少,但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印迹,足以见他对于历史的贡献。难怪根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喜爱谈《易经》的太原王济看王弼《易注》后说“见到这本书以后,领悟很多。”但是当时的王弼,虽然扫除掉了《易经》中许多解易原则,却没有与时俱进,给《易经》增添适合他那个历史时代的内容。再到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易》学发展逐渐成熟起来。宋明时期,可谓是古代《易》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而著名的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易》学哲学体系。在理学大师朱熹的眼中,前人对于《易经》的解释都不正确。他认为前人不是凭着圣人本身的圣意在解经,而是节外生枝,根据自己主观臆想生出了许多“象数”,导出了那些许多的“道理”。因此,朱熹著作了《周易本义》这本书。提出:《河图》、《洛书》是画卦的根据,因而他们是《易经》的源头;六画卦是伏羲所画,卦辞是文王所作,爻辞为周公所作,传则是孔子所作,因此提出“世历三古,人更四圣”等。在这本《周易本义》中,朱熹甚至不仅采用了“取向说”,还采用了“爻位说”。

其实,不论他所说的“本义”是否就是真的《易经》的本义,但他这本著作,为今天我们解《易》的确提供了优秀的参考。同时,他研究《易经》首先探求本义的思维方式,也给我们提供了《易》学研究必有得良好学术思想。《易经》——在古今国人手中的演绎《易经》,带着神秘的面纱,蕴含深刻的宇宙哲理,他一直昂首阔步地走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仿佛是一位先知,不断给探求“真理”的虔诚人们以指引。神神秘秘,玄玄乎乎——《易经》用卦象指路。《易经》为何一直被赋予了占卜类书籍的印象?答案就在于,他解释一切都是通过被认为是“唯心”、“神秘”的卦象。当年,周文王被纣王拘禁起来的时候,就曾经利用占卜来获知自己自由的时刻。他采用一些小树枝,将他们按照伏羲画出的八卦摆在一起研究,发现了八卦两两重叠衍生出的六十四卦。通过这些卦,来测算出天上地下、宇宙万物。而生活中的人们,由于实际的需要,也不断地运用《易经》的“唯心”、“神秘“。在古代,不论是大到王朝的转换、帝王的登基,还是小到日常的婚嫁、动土、祭祀,人们几乎都要依靠《易经》。

因为,在那个被称为愚昧的年代,普通民众对于《易经》的信赖,已经到了奉若神明的地步。从《易经》中,他们看到了天人合一。他们发现,里面既有神的旨意,又有人的忠告。神告诉了人们吉凶的时刻,人解释了其他更深刻的含义。所以,从“算卦“这一行为中,他们可以得到神的指示,找到行为的方向。从而,就可以导演着自己的未来。而所谓的这种“神的指引”,对于想当万物之首、宇宙主人的人类来讲,是很实用的事情。通过指引,他们可以得知自己的命运;通过这种指引,他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方向;通过这种指引,他们可以创造自己的辉煌。人类自己认为自己是这个宇宙最具有灵气的生物,因此,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和创造人类的神最为通灵。原本,这应该是一个答案为否定的命题,但从巫蛊占卜的长盛不衰、历史预测的种种证实中,人们却又可以得到一个颇为正面的答案。肯定有人会说,这都是迷信,是伪科学,是些不可考证的东西。也有人会坚定地说,那些证实的预测,也只是某种巧合而已。但是,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

首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巧合?根据数学的概率论,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概率(这个概率肯定小于1)。而如果事件之间再相互独立,那么这些事情都发生的概率是他们分别概率的相乘。再根据数学常识:小数乘以小数,得到的结果一定是一个比乘数还要小的多的数。这时,问题出来了。为何小概率发生的事件,总是一次次地发生?哪里来那么多巧合?既然发生的几率这么大,为什么又矛盾地叫小概率事件呢?其次,为什么预测的事件后来都有实际意义上的发生?如果,将预测比作是一条直线,实际也是一条直线。那么,预测和实际之间应该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为重合,另一种为平行。重合,证明预测的事件,实际上都有发生,预测比较精准。平行,则证明预测的事件,实际上没有发生,预测只停留在非现实的阶段。

古人之所以不仅没有扼杀掉《易经》,还将里面的卦术发扬广大,唯一能解释的理由,该是《易经》卦象与现实生活的重合吧。再次,为什么要制造那些预测?对于这个问题,我甚至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牵强答案。预测,他只是在现实生活之上的一种行为,本身并没有真实的行为特征。既然没有真实的行为特征,那他又是怎么出现,还有,为何要出现呢?总之,所有这些问题综合起来,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易经》的卦象、占卜、预测等确实有很多玄妙之处,让人无从解释。难道,他真的有神灵之光在养护?有科学理论在庇佑?否则,怎么长期笼罩着一股浓浓的神秘主义色彩,让人们对他顶礼膜拜。

世世代代,济世救人——《易经》用阴阳治病《易经》为何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中医的源泉?答案就在于,《易经》中关于阴阳、变易、象数的思想被中医广泛吸收并运用。在中国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黄帝内经》被称为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内容上,他主要分为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几大部分。不仅对人类疾病的诊断,医治提出系统原则和方法,还谈到怎样让人不生病,怎样长寿之类的养生之道。他甚至还以生命为中心,讲了关于生命的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问题,是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书。所以,除了医学方面堪称“经典”之外,《黄帝内经》还和《易经》《道德经》一起被称为是我国的三本奇书。并且,根据古今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黄帝内经》受到奇书《易经》的影响非常的大。《黄帝内经》中建立的著名的中医药学“阴阳五行学说”,正是在《易经》“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奥秘(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生命的奥秘(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本书内容包括:探寻生命的足迹、揭开私秘的话题、大自然美妙的旋律、追踪神秘的踪影、奇妙的人体之旅等。
  • 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家庭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细胞。一个个家庭的问题总起来,就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问题;当然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健康,就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证明。现代社会,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时代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等,家庭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可是无论怎样变化,人们对家庭的依赖和关心总是不变的。
  • 课堂上学不到的趣味科学:人体奥秘

    课堂上学不到的趣味科学:人体奥秘

    为什么人眯眼看东西会更清晰?人磨牙是因为肚子里有虫子吗?为什么人一紧张心跳就会加快?胆越大,胆量就越大吗?人饿了肚子为什么会咕咕地响?人在睡觉时为什么会流口水? 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少秘密?意想不到的答案通通都在书里!不信就翻翻看吧!
  • 出土的谜团(下)

    出土的谜团(下)

    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淌,尘封的古迹变得更加神秘,循着千年古迹散发的神秘光芒,考古学者掘开尘封的古土,让一个个难解之谜呈现在人们面前。每一处远古遗迹的开掘,都展示出奇异的世界,散发着迷人的光点,吸引着人们去探寻。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不停脚步。
  •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当重生女遇上穿越男

    当重生女遇上穿越男

    上一世,玉绫芷曾想做一个贤淑的好妻子、听话的乖女儿,可惜徒劳无功,最后受尽屈辱背叛,含恨而死。这一世,随身奇异美玉,免去了毁容的厄运,玉绫芷决心不再懦弱无为,不再依附在父亲和丈夫的身后看他们脸色行事。上一世的亏欠这一世偿还,上一世的仇怨这一世了结,玉绫芷相信自己能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 天地之门之金手指

    天地之门之金手指

    相传在央卦,这个五门鼎立的地方,有三个人成功掌握了三盘剑,无视了东方青龙门,南方朱雀门,北方玄武门,西方白虎门,中央麒麟门。这三个人分别为法伯,醒夺,秀林。但是,过去了终究过去了。法伯因爱被困,醒夺被追杀,秀林浪迹天涯。因为一个牵扯了东方青龙门,南方朱雀门,北方玄武门,西方白虎门,中央麒麟门的阴谋,“真武”一个人走上了复习门派,修习三盘剑的道路,而这个“真武”就是地球的师春雷,师春雷偶然发现了金手指,逆天的道路就此开始……
  • 从西游世界归来

    从西游世界归来

    因为一个意外,林星穿越到了西游记中的世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拜师菩提老祖,学得长生之法,七十二变,筋斗云,可是功成之后,却又莫名其妙的回到了地球的身体上。于是林星带着七十二变,带着筋斗云,开始平淡又不平凡的都市生活。
  • 做最好的家长: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

    做最好的家长: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

    以爱之名,往往让家长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可是您是否意识到,这其实不是爱孩子,而是在爱自己?最好的家长,不会强求,不会过度干预孩子,也不会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他们知道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本书作者——著名情商专家谭一平老师,带着他丰富的一线亲子辅导经验,和您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请跟随谭老师一起,用最好的方法爱孩子。
  • 寻得一处荼蘼香

    寻得一处荼蘼香

    第一次“萧荼蘼,你就是个疯子!”第二次“你……你疯了……”第三次她抚着他的脸,气息淡淡,微笑着说:“你个疯子……”滚滚红尘,淙淙时光,不论移换了多少沧海桑田,不论了历尽了多少云卷云舒,不论多少世象沉浮,依然感谢,那一世,荼蘼花下……
  • 明末天下行

    明末天下行

    (失败的书,失败的我,再写下去不知何日是尽头,书友们对不起,老域还要养家,不能继续了,只能将这一段时光做为美好的回忆!)明末,华夏大地进入一个纷争的时代,各方势力层出不穷,大明、后金、东林党、大顺、大西,你方唱罢我登台,没有妥协,只有你死或者我亡。罗曼诺夫王朝、西班牙王国、荷兰王国、大明海盗更是趁着华夏的纷争都在偷偷地贪婪地吞噬着华夏大地的血和泪。杨兴定来了,一名很普通的小市民,一名曾经很普通的消防士官。他来了,他悲哀过、迷茫过,曾经很想再次肩负起救火队员的职责。当用他的双眼、用他的身体,看到了、体验了这人吃人的时代,看清了这世间的一切善与恶,他放弃了救火,毅然拿起火种在华夏大地上点燃了一把更大的星星燎原之火。
  • 王源之初心勿忘

    王源之初心勿忘

    一个七岁女孩-林梓茹在旅游的途中,在重庆遇见了王源。他们之间许下了一个约定,八年后,回到这里……
  • 似锦宠妃

    似锦宠妃

    云浅贝认为自己平生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莫过于安份听话。皇上让干啥咱就干啥呗!不挑事,不争宠,只要不涉及底线,日子还是可以美美满满的过下去滴。宫外有爹爹哥哥做依仗,皇上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能亏待了自己不是?只是.....皇上!你不觉得你的宠爱有些过了吗!?“宝贝儿...有吗?”这是个淡定女主争宠的故事,文文慢热,很宠,不虐。~~~~~~~~~~~~~~~~~~~~~~~~~~~~~~~~~~~~~~~~~~~~~新人呀,捧个场呗!包子文笔不好,挑刺的姐妹温柔点,怕疼啊....
  • 述尊

    述尊

    天地万物由一元起,而后演化两仪三才,变幻四象五行,延展六合七星,成就八荒九宫,最后衍十方乃至天地万物,至终焉复归一元。故有通天者道:“天地乃熔炉,千锤百炼,去芜存菁。芜者,通不得天,撼不得地,倒不得海,不明其身,不证其道者,蜉蝣渣滓也。而菁者,观天象,纳百川,其威搅动星云,其能破碎虚空者,乃称尊。——《述尊·总章》
  • 相信自己是雄鹰

    相信自己是雄鹰

    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