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62100000003

第3章 2009年,他成为中国首富(2)

王传福的所作所为,即使是在崇尚破旧立新的深圳,也近乎是一种天方夜谭。250万启动资金能干什么?连开一家麦当劳都略显寒碜,更不用说去购买动辄上亿的生产线。也正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王传福心无旁骛地走上了“半自动化半人工”的诡异道路。谁曾想到,正是这条路将比亚迪的电池业务,以一种难以名状的飞快速度导向成功。

而王传福的冒险并未就此止步。2002年,他原本已经制定了从手机电池向手机壳等零部件横向发展的战略。但在考察日本的手机壳模具厂时,王传福却像被苹果砸中头的牛顿一样,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万有引力——汽车。

因为有一家手机壳模具厂居然也在做汽车模具。王传福发现在汽车模具的生产中,除了加工这一道工序以外,其余都能够用手工完成。在他的脑子中,没有太多关于技术可行性的顾虑,他只是简单依据现有的经验认为,“凡是所有与人工有关的,那么中国一定有优势”。

与手机业务相比,汽车行业的玩家少、门槛高。王传福就像是一个在澳门玩老虎机赚了不少钱的幸运儿,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够资格坐上梭哈的赌桌了。“当我发现比亚迪也有做汽车的市场机会时,我冲上去都嫌慢,我要扑过去。”王传福的这段话,曾经被很多人视为“头脑发热”。

当时,国内正掀起民企进军汽车业的大潮,而王传福是最不被看好的“赶潮者”之一。曾有汽车业内人士这样评论:“有钱只是拿到了进场的门票,没准儿还没搞清汽车的游戏规则,手中所握的巨资就已蚀掉了。”

当时很多基金经理威胁称:“如果执意进入汽车业,我们将抛售比亚迪的股票”。他们认为比亚迪和奥克斯、厦新、波导一样,只不过是希望在这个突然井喷的行业里赚一笔快钱。而王传福早有了做电动汽车的决心,“香港的基金经理们过于‘近视’,只能看到二三年内的事。”在王传福的蓝图里,真正要把电动车作为大众化的产品应该是在三五年以后。

2003年1月23日,收购秦川汽车的当天,比亚迪股票暴跌21%,两天内市值蒸发27亿港元。一年之后,已生产出“西雅途”轿车的波导宣布撤资,厦新、奥克斯也尾随而出,有记者第一时间打电话到比亚迪,劈头就问:“比亚迪还做汽车吗?”

如果看到王传福那本已经快被翻烂的《汽车基础知识》,也许他就会明白自己问了一个很多余的问题。“王传福善于抓住机会,但他并不是投机者,一旦认准目标,他会全力以赴,而不是随时准备见风使舵。”深圳商会的陈会长告诉记者说。

虽然当时摩根大通对比亚迪的“批判”也不无道理——“即使比亚迪有意生产电动汽车,也可以与汽车生产商合作,而无需高价收购车厂”。但是如果没有王传福这种堂吉·诃德式的偏执和冒险精神,而是去找一个汽车生产商合作,那么比亚迪也许将错过中国车市最好的时光。

2009年前11个月,比亚迪汽车的累计销量达386142辆,同比增长137%,增幅高居中国汽车市场第一。“王传福是个读书却没有把胆子读小的人。”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兵这样说。

现在来看比亚迪的成功,纵然当初有“豪赌”的一面,但也有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在王传福的价值观中,从来不会对技术“嫌贫爱富”,比起他常被人称道的“没有技术恐惧”,其实他更弥足珍贵的反而是“没有技术偏见”。

王传福坚信,在制造业中,核心技术没什么大不了,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在世界500强里,除了比尔·盖茨,还有沃尔玛。在创业初期,王传福就创造出了“手工+夹具”的电池制造模式,以此宣告自己对于技术行业“革命”的开始。

很多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来概括王传福的成功,在比亚迪的工厂里,除了人,还是人。这些工人以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成本替代了高达几千万元的设备投入,就靠这个,王传福硬是和索尼、三洋等日本电池产业巨头短兵相接,并最终击败了它们。

此外,对于人们议论最多的“山寨”话题,王传福也是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而且也是因为“山寨”,比亚迪常年与富士康、索尼及三洋纠缠于法庭,王传福甚至成立了一个100多人的“知识产权团队”,专门应对这类官司。富士康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层曾恶狠狠地表示:

“说难听一点儿,(这个团队)就是专利规避的团队。”

而一旦说到专利,王传福以他所特有的“研究型老板”的身份,可以理直气壮地嗤之以鼻,“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公开文献,30%来自现成样品,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不过只有5%左右。”这在企业家中,从没有人像他这样公然“藐视专利”。

当王传福把“人海战术”和“山寨精神”带到汽车业的时候,又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当2007年,比亚迪F3以7万多元的价格一举击破了国内众多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当一辆丰田花冠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如同一个价值不菲的LV包时,比亚迪推出的F3就如同一个超A货LV。

在有关比亚迪的报道中,总会提到王传福如何带头把崭新的模板汽车拆成破烂,王传福对此也很坦率,“汽车也就是四个轮子一个外壳,任何一部车都难免和别人有一些相似的元素。我不会从头开始去创造一部车,我要站在世界比较领先的平台上去做。”

在王传福之前,几乎每个中国投资者都用同一种思路做汽车:向意大利的设计公司购买设计图纸、到日本的模具厂开模、向阿尔文美驰购买底盘……最后的结果是,造车就像超市采购,企业需要自己动手的只有三件事:想好该生产什么样的车,组装零部件,然后销售出去。

而王传福却主导了从汽车产品开始,一步步向上游延伸的逆向扩张。比亚迪新闻发言人王建钧告诉记者:“除了玻璃、轮胎和钢板不能自己制造,其他所有零部件都将是‘MadeInBYD’。”

在全球制造业分工精细化的背景下,王传福大玩垂直整合,逆势而行,再次表现出了他蔑视游戏规则的一面。在比亚迪汽车自给自足的供应链中,王传福就像一个君王,不必看任何人的眼色。“他的才华让他显得自信,甚至有些自负,而他的自负更多的是表现在他对产业链和对比亚迪的控制欲上。”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企业家的三个问题

还是在比亚迪筹划建立时,王传福就对自己提出了三个问题:“办企业,首先要明白一点,你的市场是什么?你的客户在哪里?你的产品的竞争力是什么?这是一个企业家必须要思考的三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你的企业就不可能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王传福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企业家或打算成为企业家的人所不能回避的三个问题,因为这是有关企业日后发展思路的问题,是有关企业未来的问题,是有关企业策略的问题。对王传福而言,无论搞镍氢电池开发,研制锂电池开发,进行手机零部件产业还是进军汽车产业,都是清楚地知道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后才进入的。因为有了这个基础,王传福才决定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道路,他要把汽车打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他要进入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打破外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垄断,他更是要将中国的自主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在世界上争一席之地!

王传福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觉得汽车进入家庭在中国刚刚开始,因为中国拥有轿车的家庭还比较少,汽车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汽车厂家对经济型车价格的不断调整,进入家庭的汽车会越来越多。未来10~20年,中国的GDP会持续高速增长,这就会产生一个财富效应,会有大量中产阶级的形成,所以我们的汽车产品有很大的市场,我希望能把比亚迪打造成一个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我们的目标是很大的,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止在国内,我们要锁定国外的那些大厂商,如丰田、福特等。”

实际上,早在王传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的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消费国,国外汽车巨头也都看中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纷纷寻求合资合作,积极抢占中国市场。德国大众、宝马,韩国的现代,日本丰田、日产、马自达都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并且都由以前单一车型的合作提升为全面的合资合作,有的甚至提出建立独资企业的要求。面对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面对强大外来势力,比亚迪产品的竞争力是什么?比亚迪又能够拿什么与它们竞争?

王传福说:“我们在创业中感觉汽车产业与别的产业不一样,我们带着一颗充满希望的雄心进入这个产业。从中国的玩具、家电以及摩托车、手机、IT产业等都可以看到,中国汽车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在家电、玩具产业等行业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他们是凭什么打入国际市场、走向世界的呢?凭的是高品质、低价格。在汽车市场上,中国能否也做到这个程度呢?在传统汽车产业,王传福认为能,他的战略就是打造高性价比。他说:“在电池领域比亚迪仅用30%的成本优势就击败了索尼、三洋,汽车有40%的成本优势,我们没有理由打不倒国外企业。”

王传福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他有着强大的制胜法宝,就是比亚迪一贯的成本优势。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行业的利润还是非常高的,成本只占很小一部分,是一个有着更大发挥空间的行业。王传福说:

“一辆价值上百万元的车,在我看来其实也就是一堆钢铁,成本是很小的一部分。除了关税,其他大部分钱都是送给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度假用的。像别克那种轿车我们造出来卖11万元都有钱赚,美国的工人一小时挣几十美元,他们的别克车也就卖1.8万美元,那你想,我们的价格空间该有多大?”

基于此,王传福更有信心去面对大大小小的品牌,更相信自己能在这场较量中胜出。他说:“在所有的产品线里设定性价标杆,我们会让竞争对手翻不过去。怎样让他翻不过去?最后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价格、品质、效率。”

在低调与张扬间畅意游走

王传福,像马化腾、史玉柱这样的本土企业家一样,他们大多都是毕业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着理工科教育背景,身兼工程师和企业家的双重角色。但他们大多又没有受过商学院的思维训练,却具有天赋的商业直觉。

现在,登上了首富宝座的王传福,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是块阿迪达斯运动表,它可以准确地告诉王传福,比亚迪分散在全球的机构是在白天还是夜晚。王传福是汽车圈内一个低调的人。对多数人而言,来自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远远高于“吃好、用好”的那点个人享受。这个来自安徽巢湖无为县的农家少年,最恐惧的就是“碌碌无为”。

在中国的企业界,作为自主品牌的后来者,王传福没有李书福的高调与张扬,也没有尹同跃的行业话语权,但这个平时缺乏豪言壮语的掌门人,也曾经令人瞠目结舌地高调放出了:“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在不遵循常理、敢想敢做的王传福眼里似乎一切都可颠覆,一切皆可改变。

然而,直到现在,这个看似“远在天边”的目标还在震惊着汽车界,而他却从未喊出我要做中国首富的口号。但这个平时低调的技术狂人,却在埋头潜心研究时,“一不小心”变成了中国内地最有钱的人。

在中国企业界,拥有“汽车梦”的特立独行者不少。比如语出惊人的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走到哪里都是全场的焦点;还有重庆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幽默诙谐,总是人未到笑声先到。只有王传福一贯沉默安稳犹如“隐形人”,他个头不高,走路飞快。和中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一样,王传福喜欢加班到深夜。他甚至从未登顶过黄山,虽然黄山与他的家乡近在咫尺。王传福说:“以前没去,是因为没有钱,现在是因为没有时间”。与旁人聊天的时候,王传福更愿意谈车。关于本人,他常这么概括自己:“我觉得自己身上还是有些冒险基因的。”

王传福在公司里喜欢穿夹克衫,这种“工作服”让他看上去和普通的工程师并无两样。他说这样在车间里钻来钻去更方便,所以,比亚迪高层里最流行的服装就是这种宽松的夹克衫。当王传福身穿夹克衫,手执模具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时,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工程师。在王传福的办公室里,堆积的全是技术类的书籍。

多年来,包括王传福在内的所有高管和员工一起在大食堂排队吃五块钱一份的大锅饭。王传福从来不坐头等舱,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公司高管和普通员工一样,出差一律坐经济舱。

2009年,一位比亚迪高层参加巴黎汽车展,看见福特工作人员住在奢华的乔治五世酒店时,他感觉很“震惊”。为了节省成本,比亚迪高层在参加底特律汽车展时,甚至公司在郊区租了一套房子。而早在2008年,比亚迪的所有业务都已经有了赢利。

2008年,王传福的薪水是265万美元。但他和妻子以及年幼的孩子一直住在比亚迪的宿舍里,那是深圳龙岗区葵涌镇上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这和公司里的其他工程师并无区别。王传福明确表示:“我对财富没有什么兴趣。”比亚迪上市以后,他很干脆地把自己持有的15%股权,分发给公司里20多位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不过,外表淡然冷静的王传福,骨子里却是“好战”的。在成为众所周知的“电池大王”后,王传福曾经表示:“没有对手,好无聊。”

当初创业时,王传福一头扎进手机电池行业。从镍电池到锂电池,比亚迪从容不迫地赶超,一度令索尼、三洋等行业巨头感到恐惧。正当人们为王传福在电池行业咄咄逼人的态势惊叹时,他鸟枪换炮,又一头挤进竞争白热化的汽车业。但是,在电池行业的辉煌并不能必然也代表王传福在汽车行业也能一帆风顺、大获全胜。

事实上,王传福自己也承认:“我对汽车一点儿不懂。”但在下定决心转战汽车领域之后,王传福就决定从技术入手,做个真正的汽车技术高手。那段时间,王传福唯一奢侈的嗜好就是拥有奔驰和雷克萨斯。

但他喜欢动不动就拆了它们,看看里面的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一次,王传福去美国,他的一个朋友开着丰田车来接他。为了看明白丰田车的座位,王传福差一点拆了朋友的“丰田”。

同类推荐
  • 南唐后主李煜传

    南唐后主李煜传

    本书全面评说了南唐后主李煜秉性任意纵情声色、以亡国的措施图存、落魄投降的故事。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 我不是天后

    我不是天后

    本书是潘晓婷的第一本自传,文中展示了她从一个普通少女到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同时,还记录了她作为一个美女的时尚感悟。书中从她天赋初显露、成为美院落榜生,曾被认为“不良少女”等多个侧面展示了她多彩的少年时代。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Ⅱ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北京妖异誌

    北京妖异誌

    你信,或者不信,妖就在那里,可能是你的老板,可能是小区的保安,不增不减。镇妖师跨人妖两界,只为彼此安好,少些争端。这行中有僧有道有基督,也有赤脚游民,但有真本事的少,骗钱的多。解放前行业缺少规范,门派林立,解放后投师者日减,镇妖师就成了父传子的一脉传承。再后来有了计划生育,就变成了一人一派,又是掌门人,又是门徒。这本书记录了我和胖子等几位85后镇妖师在北京侦办的妖异事件。公众号:北京妖异志微博:薄荷熊张亚涛V群:69889940
  • 明星校花的专属王子

    明星校花的专属王子

    她,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因为一次事故丢失了记忆,后被一位到中国游玩的法国皇族所收养。“我是不是很花心啊,怎么办,你和他我都很喜欢。”“没关系的,我只喜欢你一个,真的,永远只有你一个人。”。他,冷酷无比,霸道无比,就像来自地狱的恶魔,“我不管,我喜欢你好多年了,你必须是我的。”。他,十分温柔,就像来自天堂的天使,“没关系的,喜欢他就去找他吧,不用担心我。”一个冷酷,一个温柔,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谁?
  • 魔门惊艳

    魔门惊艳

    人太牛了连天也要嫉妒,他从一出生就招雷劈。一身病痛折磨到十岁,在快死之际,他迎来了人生中的转折点,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金钱、美色、权利、绝世武功统统我有!
  •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是一本实用型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和提高的书籍,全书关注的是在工作、生活中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自身吸引力,实现高效沟通的问题。全书首先分析总结了阻碍精彩开场白的种种障碍;其次向读者阐明了开场白中应避免的禁忌和精彩开场白的各种实用技巧;此外,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如何化解开场白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如听众心不在焉、开场白过程中忘词、开场白突然被人打断等;全书列举了一些常见场合的开场白设计和经营技巧。
  • 吃定你了冷魔王子

    吃定你了冷魔王子

    她偷偷的隐藏着自己集团千金的身份,在英国仅用了三年就获得了博士后研究生的爵位。却重新读大学,隐藏真身份,开着咖啡店,住在公寓里,他赖账不交钱,一见女老板·····
  • 我的12次相亲

    我的12次相亲

    一个为了理想中的爱情千方百计逃避相亲的男人!“我叫刘剑——宝剑的剑,享年三十一岁。容貌不佳,身材不好。感情内向小气,没什么气质。月收入不足千元,也根本谈不上什么事业,整天行尸走肉一个。愿意找一个奇丑无比,水性杨花的妇女作伴(会煮方便面者优先)”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亲中找到自己的真爱!“相亲,相亲,我要相亲。”我胡乱地拍打着桌子,仿佛要把一切都发泄出来似的。
  • 思念成城

    思念成城

    伊映雪恨不起也爱不起,所以选择了逃避,同时也抛下了自己的好友,独自开始新的生活。可他们却发现分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在伊映雪离开后,她喜欢的人跟别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此时的她更是绝望……
  • 家有穿越女:小妾大翻身

    家有穿越女:小妾大翻身

    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机灵鬼吴恩雅从2009年蹦达到清末民初的乔式大家族。她心存不甘?凭什么我吴大小姐是老四乔正泽身边最无足轻重的三姨太?凭什么让那些下人们觉得我是最柔弱可欺的女主子?她无法理解这个大院的迷信之风,也无法理解这些人的迂腐和龌龊。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一大家子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各怀个的鬼胎,各打个的小算盘。她决心把这股子歪风邪气镇压下去。革命,必须提前革命。她要一夫一妻制,她还要很多很多爱。吴恩雅她是不是太贪心了?随着她的到来,整个大院陷入了一场危机。她不守妇道,勾引不属于她自己的老公。她拨开层层迷雾,解密了大院多年冤案。可随之来的,一股无形的杀气弥漫在她左右,到底是什么呢?她攥紧拳头,一切都在她的掌握。
  • 龙游上古

    龙游上古

    一个普通却残酷的世界,一个平凡却有抱负的少年,因为一张印有红色蛋的卷轴,来到传说中的上古世纪。在这个遍地强者,魔兽横行的世界,带着小红龙的外来者凌龙,能否完成自己的强者梦,闯出自己的天下!
  • 王妃有旨:罚爷戒荤面壁去

    王妃有旨:罚爷戒荤面壁去

    一朝穿越,成为众人欺凌的痴傻小姐。不服输如她,毅然决定打场漂亮的翻身仗。斗!斗!斗!斗得你晕头又转向,斗得你两眼冒星光,斗得你哭爹带喊娘。她悠然的站在一旁,喝着小茶儿,唱着小曲儿,看着那些个妖魔鬼怪鬼哭狼嚎,心里暗自高兴。谁说王爷会克妻?她与他喜结连理,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冷酷男转身变为温柔专情的美男子,任谁都无力招架,只有暗送秋波的份。斗坏人,降魔尊,势如破竹的一路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