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63100000053

第53章 腾飞(1)

“罢工事件”敲响警钟

一个企业的迅猛崛起,通常会和它所处的行业的脉搏同步。

2000年我们就预言,高压智能电机的新时代即将来临,也就在那年初我们开始了破冰之旅。2002年可谓市场导入期的结束。我们也恰恰在这两年间占据了市场的先机,把国内厂商远远地甩到了身后,也引起了国外厂商的注意和竞争策略的改变(比如在国内投资建厂)。

对一个起步阶段的企业,特别是对于利德华福这个刚从破产边缘走出来的企业来说,这是十分幸运的。但是,幸运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利德华福第一阶段的成功,并非因为我们多么优秀,而是因为国内企业实力太弱、国外厂家缺乏本土服务优势,在这两个“岩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生存空间。然而在这个空间里,利德华福并非是人们从外表看到的那样优秀。大唐之战没多久发生的一次“罢工事件”,就充分暴露了我们在队伍建设和干部培养方面的深刻隐患。

当时我正在杭州出差,突然接到生产总监舒鹤栋的电话,他非常紧张地说道:“李总,工人们罢工了!”

我一听吓了一跳,赶紧问道:“为什么罢工啊?”

“就是因为从车间工人的提成中拿出2000元钱奖励库房人员,引起了工人们的不满。”

进入利德华福不久,我就发现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小模块车间的工人们一天到晚的加班,连节假日都不休息。我们的生产真的达到这样的程度吗?后来发现是我们的工资导向有问题——无论干多少,只有加班才可以拿加班费。于是该不该加班都要加班,明明一个小时就做完的工作也要抻到三个小时。必须对此做出改变。

2002年4月,利德华福进行工资改革,生产部门根据工作量进行提成,提成由车间主任直接分配。从试行的两个月看,效果很好。生产效率、工作主动性、产品质量都有提高,工人们的工资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但一项制度总有不大完善的地方,工厂方面认为库房、质检两个部分与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相关,提成中应该考虑这部分人的利益和工作积极性。生产总监经与公司研究,决定在6月份的提成中拿出一小部分弥补一下,不仅不会损害工人们的利益,反而能更进一步提升整体效率。从全局来说,这没有什么大错误,更何况这个改革方案本来就在试行和摸索中。但是,消息不知如何泄露了出去,车间工人们认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加之车间主任的煽风点火,工人们不干了。

我认为这件事通过解释应该可以得到工人们的理解,但是生产总监却在电话中告诉我根本解释不通,工人们已经两天不上班了。

我一怒之下说道:“都开除!”

“都开除了生产怎么办?”生产总监显然有些害怕。

“不采取断然措施很难平息,宁可停产半个月。”

但是生产总监嗫嚅着没有这样的胆量。

我出差回来之后,立刻找到生产总监问道:“工人们还罢工吗?”

“大家不太痛快,在车间里没怎么干活。”他说。

我一听就急了:“让他们带上自己在车间的私人物品,马上到会议室开会。”

看来只有亲自动手了。

工人们到齐之后,我说道:“请告诉我罢工的理由。”

没有人吱声,这是一种可怕的敌意。

“我再问一句话,”我提高了声音说道,“2000块钱的事有人给你们讲清楚了吗?”

一个像是领头的工人答道:“讲了,但是我们不接受。”

我平静而坚决地说道:“2000块钱,平均到每个人手里不过50元钱,你们居然置公司损失于不顾,随便停止了生产。你们的意见可以向我反映,但你们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罢工的做法。这种方式既伤害了企业,也伤害了你们自己。”说到这里,我严厉起来:“我宣布,你们全被开除了,一个也不留!工作本来就是双向选择,你们觉得这里不合适可以离开。你们不做了,我可以再找别人。大家到财务部门结账吧!”

所有在场的人都傻了,谁也没有想到我有这么大的决心。我看到不少人脸色有些犹豫,于是补充道:“当然,你们中也有人是被裹挟着做了这件事,公司可以给出路。都是年轻人,难免冲动,凡是写了检查的可以回来继续工作,一个小时后交上来。凡是不交的,就算辞职了。”

后来,40多人中只有5个人没有写检查,他们离开了公司。

事后,我将车间主任撤了职,因为是她有意在工人们中间泄露了公司的决定,激起“罢工事件”。工人们联名力保这个车间主任,被我坚决拒绝了。

一次风暴就这样平息了,但是却让我十分慨叹:十多年前四通的工人罢工,由于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们还没有正确的企业概念,还不知道企业是讲效益、讲效率的地方,情有可原。但是时至今日,市场经济的概念已经妇孺皆知,工人们居然不顾企业死活,为了两千块钱不惜罢工,这是怎样的员工素质啊!车间主任不仅不能帮助企业劝说工人们,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向上反映问题以求妥善解决,而是私自散布公司机密,酿成大祸;生产总监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魄力,胆小退缩,缺乏沟通能力,致使矛盾激化,这又是怎样的干部素质呢?

一群为2000块钱可以罢工的员工,一批没有责任感、没有魄力解决问题的干部,如何能在与国外竞争对手的拼杀中生存下来呢?为此我还写过一篇反思的大字报《有话好好说》贴了出去,其中写道:我们管理层通过这件事也要好好想一想,我们本来想做一件好事,为什么却得到这样的结果?我们在工作方法上、相互沟通上以及政策的理解上,是否也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在这方面我们理应比年轻人负更多一些的责任。

注意,这个批评和思考一般人大都会做正确理解,但对于直接的负责人生产总监舒鹤栋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

“罢工事件”为刚刚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利德华福及时地敲响了警钟。它逼迫我在追赶市场高潮的同时,始终眼光向下,一天天夯实队伍建设和干部培养这两大地基。正是因为有了坚实的地基,才使利德华福以后几年的快速奔跑愈发稳健。

挑战大容量

2003年是高压变频器市场高速增长期的开始。我预计,市场容量将在500台左右。电力系统有上千家电厂,市场需求不下300台;其次,钢铁市场将是第二大“产粮区”。

不过,2002年41台的业绩,已经使我们的眼界和心胸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认识到,我们做的已经不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而是在开辟一个行业,创造一个时代。这是一种使命感。使命感让我们始终比对手有更高的追求。

2002年年底,在制定下一年的经营计划时,我强调了两点:一、利德华福拿到1/5以上的市场份额应是情理之中的事;二、1600kW—3000kW的大容量变频器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市场趋势,这对利德华福是一个机遇和考验。

11月8日,我十分清醒地写下《明天会更好》一文。

在文章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并与同事们共勉:利德华福所取得的成功是暂时的。随着国内同行逐步夯实基础性管理,国外厂商在国内投资建厂,加强本土运作能力,这个空间必然缩小。利德华福必须寻求更大的竞争空间。基本策略是在国内多数竞争对手在低端产品市场尚未站稳脚跟,国外厂商尚未在国内建立强大的基地之前,冲击容量更大、性能更高的中高端市场,把追赶的目标定位在那些世界级的企业上。

高压变频器是变频器家族中的高端产品,而大容量高压变频器又是高端中的高端。大容量和小容量的分界线是1600kW。2002年5月的大唐之战,大唐电力以1600kW为线,以上为国外标,只允许国外厂家投标,以下为国内标,允许国内厂家参与。利德华福虽然一举拿下了全部国内标的八台,却没有机会染指1600kW以上的变频器。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2002年7月,我们的第一台1800kW样机就已经开发完成。2003年中,我们又开始了2500kW/6kV系统的设计、制作,我告诉大家:任何高一档次的产品,都要在家里先做出来,试好了再推向市场,在这方面决不做无把握的事情。

2003年初山西阳光电厂给了我们试用1800kW的机会。

试用的情况和我们第一台变频器在福州城门水厂的命运非常相似,运行五天之后便出现了问题。把功率单元全部拉回来,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的开发人员站在室外一个一个地试(以为是温度的问题)。由于“两会”召开,进一步试验一拖再拖。2003年3月中旬设备拉回电厂重新试验,结果PLC(可编程控制器)又坏了。第三次试验,两个功率单元的驱动又发生故障,等把备用功率单元换上再试,控制器又失灵了。那一天,我也赶到了阳泉电厂的现场,和技术人员折腾得几乎一宿未睡。

第二天上午回到北京,我召集大家仔细研究各种现象,总工倚鹏猛然想到,我们在驱动板上可能做了一件画蛇添足的事——加了一级功率驱动,使选通脉冲的位置发生变化。当天下午,开发部经理助理辛绪武带领一名工人赶到阳泉,与工程部人员会合,将100多斤重的功率单元一个一个用叉车卸下、拆开,焊下多余电路后,再重新装上。3月18日凌晨一点,1800kW变频器又重新运转起来,这一转就再未停下来过——完全好了。

应该说,阳光电厂大容量变频器的调试成功,使我们的产品又成功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正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当时我们手里已经有了一二十台1600kW以上的变频器合同,如果这次不成功,这些合同都将无法履行。此次成功标志着利德华福再次领先国内同行一大步。当他们还在1000kW以下的功率等级上蹒跚学步时,我们的功率等级已经接近2000kW。

这一年,我们把1600kW—2500kW之间的大功率产品开发出来并现场投入运行,确定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在产品上的优化改进工作多达29项,这是国内其他企业难以做到的。

2003年第一季度,我们已经连续3个月有订单,而且大功率订单比例开始增大。这一年底,我们销售变频器110台,等于以前历年的总和。扑面而来的市场信息让人应接不暇。我已感到心潮澎湃,中国高压变频器的春天正在到来,而利德华福是最早迎接这春天的。

在春天里,我们始终盯准一个目标——挑战国外厂家垄断的高端市场。这一仗决定利德华福是否腾飞。

“非典”中的佳绩

2003年注定对利德华福是多事之秋。2月14日本是情人节,可我们的品质部经理卞恒棋却在这一天中午过后不久,在去变压器厂家工作的路上,因车祸遇难。这是利德华福为高压变频器事业牺牲的第一人。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规模经营,进一步强化销售体系,我将原有的4个大销售区进一步细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7大区,设立了专门对跨地区项目进行公关组织的重大项目部,提拔了4个素质较好的销售人员为地区副经理。并且继在沈阳、南京、郑州、重庆成立4个办事处之后,又在济南、广州、杭州、大庆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形成了地区销售部、办事处和授权代理商立体交叉的营销网络。

但是,一场肆虐全国、波及世界的“非典”疫情,给我们带来了“非市场化”的困难。

首先就是销售方面的困难。人出不去,去了也无处住宿,用户单位拒绝接待,严重的地区还有被隔离的危险;合同签字只能靠传真、邮件;给用户发过去的设备,不允许进厂安装调试;原定来公司考察的用户“望京却步”……许多企业都放假了。但我们没有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想尽各种办法,让工作最大限度地得以继续下去。

销售在继续。6大区有4个销售部的经理和销售人员坚持在京外战斗,有的人几乎两个月没有回家。技术工程部在部分用户的设备安装调试受阻的情况下,安排留守人员,整理以往案例,编制设备维护手册。

开发在继续。2003年几个重点开发项目,正是在“非典”期间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项目、简易操作面板项目、软件模块化项目。

5月中旬完成的2500kW变频器功率单元开始老化测试。由于事关重大,开发部干部主动要求到工厂值夜班,监视拷机情况。

生产在继续。工人们全体留京,在宿舍内度过了五天假期。外协工厂的工人纷纷逃离北京,几乎没人干活了,采购部找到厂家临时组织生产,保证了供货需求。当月没有一单合同因“非典”推迟交货,共发货八台,创造一个月发货的最高纪录。

5月中旬的一天,有客户打来电话,说一台重要设备发生故障,几位主要干部利用星期天研究解决方案,然后驱车数百公里前去救援。到当地后,先去医院抽血、拍片,再等数小时查验,才得以进入设备运行现场连夜奋战。

两天后,我们在湖北黄石的一个大项目谈判遇到了障碍,华北区经理李征立即前往支援,从下飞机到目的地,一路上经过了十几道检疫关卡。

“非典”期间,吃饭有困难就吃盒饭,不能开空调就用电风扇。员工俱乐部还在沙河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猖獗的“非典”没有让我们停止过工作,而工作居然没有使任何一位员工与“非典”结缘。

“非典”横行的5月,我们签订了七台变频器合同,相信没有哪一个国内厂家在此期间能够取得如此良好的业绩。“非典”考验了利德华福,也锻炼了利德华福。

第一个百台纪录

“非典”逐渐过去之后,各地用户开始恢复常态,“非典”期间被抑制的需求开始爆发出来。仅6月份,我们就签订了13台的合同。进入8月,合同订单当年累计就超过了上一年的销售总台数(41台)达43台。这第43台恰恰是利德华福有史以来累计销售的第100台高压变频器。

与福建省三明钢铁集团公司签订的1600kW/6kV的变频器便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个百台纪录。

8月21日是利德华福成立五周年。我决定把这一刻的业绩和利德华福的品牌放在一起,大做一把宣传,以树立利德华福在高压变频器领域的地位。

我把庆典安排在北京的五星级酒店——长城饭店举行,同时请来了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用户、合作伙伴,还有二十多家媒体。一年后我见到昌平科技园区的苏主任,他说:我参加了你们的那次庆祝会,会前我还不太明白,你们卖了100台设备有什么值得庆祝的,而且还在那么堂皇的地方。旁边的顾院士告诉我,迄今中国还没有厂家做到这一点,我才恍然大悟。

会场的主背景是一块长达10多米的红色背板,主题赫然其上:超越百台,再创辉煌。这也是我在会上的发言题目。

我的演讲能力在这个辉煌的时刻再一次得到发挥:

同类推荐
  • 北大心灵课

    北大心灵课

    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和魅力经过百年积淀历久弥新。而作为社会各界精英的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就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孕育者和传播者,他们身上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超群的智慧,是他们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思考而砥砺出来的心灵哲思。本书甄选了众多北大教授和学子的思想精髓、经验之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详尽地阐述了最适合现代青年的人生哲学,从而让读者从中撷取大师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和机遇、确定人生目标等,进而让自己的心灵力量更加强大,为成功积蓄能量。
  •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阐述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通过不同境遇中,面对不同机会、经历了不相同奋斗历程的人物事例,阐释机会改变人生的哲理。
  •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
  • 走完一生,就这么点儿感悟

    走完一生,就这么点儿感悟

    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幸福的真谛、成功的智慧、感恩的心、智慧箴言、人性的弱点、历史的智慧、名人的感悟、快乐的源泉等。
  • 李彦宏的坎

    李彦宏的坎

    本书描述了李彦宏及其创办的百度的成长历程和成功轨迹,再现了李彦宏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艰辛和挫折,客观评析了百度作为一个中国顶尖级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遭受的质疑,揭示了李彦宏敢于正视问题、挑战困境,从弱小走向强大的智慧和谋略。
热门推荐
  •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民间信仰带有极强的现世利益色彩,寻求死后救赎的观念十分淡薄。对一般大众而言,阴间并不是由神佛的真理所支配的极乐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和生前世界的延长。人们按规矩通过祭祀在这种世界的祖灵的方法,来保证现世利益。
  • 涅仙记

    涅仙记

    他,遭五大宗门围攻不提,还遇天打雷劈,跌至其他位面地界。脑海里掌握无数修炼功法与炼丹法门。他誓要重返仙炼山,涅槃成仙。掌握无上法力,坐拥天下美女。他唐秋,强势而归!!……
  • 异世空神

    异世空神

    我自狂傲,人挡杀人,神挡弑神,天要挡我,我就伐天..........肉身十重,破内为气,养气终结,破空起始。。。有这样一个少年。。。。。。。
  • 步步惊情:女人,爷宠你

    步步惊情:女人,爷宠你

    一场身份错乱的邂逅,一番命中注定的纠葛,我们各自背负着自己姓名下潜藏的命运。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乱象之中,可还能找到自己最初的愿想?他,一心只为复仇。步步为营,精心算计,甚至只能做一个永远见不得光的影子,只为一朝赢得天下而手刃仇敌。她是他复仇路上最大的意外,最不按常理出牌的棋子,恨她,折磨她,却是从何时起再不能平淡已对?我算计了天下,将这世上所有人,所有事尽数玩弄于股掌之间。却唯独算错了自己的心,而这,却是我一生中最致命的失误——慕璃。我只想有一个人能与我真心相对,不掺杂任何,只因为我是我,而喜欢我——云婧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80后”职场使用手册

    “80后”职场使用手册

    本书结合“80后”自身的生活轨迹和性格特点,展示了“80后”职场的真实面目,以帮助读者认清优势,改正缺点,探索纵横职场的成功之道。
  • 大天庭系统

    大天庭系统

    何为强者,手可摘星,拳可破天;何为强者,脚踏星辰,眼望天地;何为强者,一吼震天地,一剑破星辰。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看我华夏男儿如何力破苍穹
  • 驭兽女尊

    驭兽女尊

    当冷焰穿越到异界,发现自己体质特殊,利用神秘戒指的力量,逐渐改变修炼方法,收服幻兽,踏上强者单位巅峰!强势女主降临,一班欺软怕硬的小子们被冷焰收拾一番后,个个乖乖顺服,就连传说中的神兽也臣服她的脚下。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小僧传奇

    小僧传奇

    当熟悉的现实变成游戏的场景,当生存的难题面临巨大的考验,作为一个正太型和尚11C,周凯表示压力很大。尤其是本来了如指掌的游戏一夕间变得面目全非,所有的数据资料都慢慢向现实靠拢,周凯觉得自己作为和尚也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可以查找物品所在的系统,什么武功秘籍都不在话下;有能够连通科技分支的纹身,所谓神兵宝甲都只是浮云。上得了佛堂下得了斋房,写得了代码打得了流氓,丢得了舍身泡得了娇娘,走得了天下睡得了木床。重建少林寺,组建六扇门,复兴大丐帮,带着一群大侠闯荡江湖。“洪熙官、方世玉、黄飞鸿、叶问、霍元甲、陈真去摆下十八铜人阵!”“我说田伯光,这种货色你也看得上?业务水平要向老段看齐才是!”“喂喂,别总是楚留香西门吹雪的了,难道小僧不够帅嘛?”
  • 擎天之子

    擎天之子

    刺啦~~突然间,这黑暗中竟蔓延出一道裂痕,旋即裂痕立马包裹了混沌,轰隆!!!!又一声惊天动地的声响,只见那混沌突然爆开,旋即弥漫了整个世界,化作风烟消云散,盘古终于看到了一片光明的世界。‘这世界…真美啊…”盘古发出一道感叹后,却顿时因为过度消耗而全身无力,一头栽进无尽的深渊之中。。。“曾经的废柴少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巅峰?神秘的药狐,究竟何等来历?盘古转世的万古之谜,终于是拨开层层迷雾…混沌再次返回,世界再次陷入黑暗,究竟谁能阻挡?一切的一切,且看吞天新作【擎天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