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80900000029

第29章 闲话老年

贾植芳

一个人只要经过两种生活境界的考验,即被投入监狱和上前线打过仗,经过这两种出生入死的磨难,人就可以获得自由了。

记得早年读鲁迅先生逝世前夕题名为《死》的文章里曾说,中国人过了五十岁,就会想到死的问题,大概因为这个魔影此时也侵袭了他,使他写了这篇文章。我们乡间的俗语又说:“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不瞌睡”,也提出死的问题,可见中国人,无论智愚贤不肖,在这个自然规律面前,都有其共识与同感。解放以后,一般说来,由于人的生活比较安定了,有大锅饭吃,医疗保健条件也相应地得到了改善,我国人的平均寿命,似乎普遍地延长了,比如我虽然也年近八十了,但在我这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比起九十以上或年近九十的老先生来,却还称不起老。我在青年时代读到一位外国作家的名言,他说,一个人只要经过两种生活境界的考验,即被投入监狱和上前线打过仗,经过这两种出生入死的磨难,人就可以获得自由了。我生平在政治犯监狱里四进四出,抗战军兴,就从日本弃学回国,投身抗战,曾在前线作战部队里作日文宣传翻译工作,上下火线,也可谓出生入死,反复经历了人生的锻炼。所以我虽然进入人生的暮境,但对死亡却可谓处之泰然。一次一位比我年事稍长的朋友来看我,因为许久不见,我们在抽烟时,我问他说:“还写写文章吧?”他听了,竟漠然地回答我说:“火葬场里没有办报刊的。”换句话说,对我们这类到了行将就木的老头子来说,唯一前进的目标,就是快步或慢步地向火葬场前进,过去为了做文章吃过苦头,到了这个辰光,也可一身轻了。我和他的想法却有些区别:既然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活着就得吃喝,就得消费,为了付饭钱,还要为这个社会做些力所能做的事,这也是一种自我精神安慰,并不是因为“人还在,心不死”,还想捞点什么,带到棺材里去。儒家说:“未知生,焉知死。”或曰:“死生有命。”生死就是这么一回事。

这些年来,我又常常收到讣文,大半都是我的同代人和比我年事稍长者,当然也有五六十岁左右的中年一代。外埠的我就打唁电,本市的一般我送花圈,遇到相交较深的朋友,我就坐车到龙华火葬场参加遗体告别或者追悼会,但凡这个场合,当举行告别仪式开始时,我们这些老年人,不少是像我这样拄了手杖的三条腿角色,当大家排成一排时,一般都被安排在前一排位置上,面对着墙上的用黑丝边围绕的死者的遗像,在哀乐声中低头默哀。到举行仪式完毕,大家退出会场时,我对相熟的朋友总喜欢发这样亦庄亦谐的议论:那颗钉在墙上挂遗像的钉子位置是永远固定不变的,只是被它挂的遗像每次都是旧人换新人,你我这次低着头站在他的遗像面前默哀,说不定下次轮到把我的遗像挂在这个钉子上,那你照老例,站在这个排里低头为我默哀;要是不幸把你的遗像挂在这类钉子上,我也会照例站在这一排里,为你低头默哀。风水轮流转,来者有份,谁也逃不了,只是不要当“积极分子”,革命加拼命式地往前赶,提前完成任务;要磨洋工,慢腾腾地往这里走,最好挪两步,又退一步地迟迟地向前走,就是说,争取长寿,多活几年,像过去一个时期大家口头禅似的说的:

“多做些工作,把过去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这也可称为中国式的“存在主义”。但有一点:为了争取存在得久些,可又不能忘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给生命史画个滚圆的句号,不像阿Q似的,枉费了力气,却没有把圆圈画圆,怅然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生活世界,因而成了一个被人指摘笑话的角色,死不瞑目。

作者简介

贾植芳(1915—2008),山西襄汾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曾任《时事新报》、文艺周刊《青光》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震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第一届会长。著有《近代中国经济社会》、《贾植芳小说选》等。

【心香一瓣】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过了五六十岁的人,就迎来了人生的暮晚,这个年龄段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沉浮,也最有资历谈论人生。

贾植芳先生一生四进四出监狱,但这些并没有削弱他追求完满人生的志气。他曾经说过:“我觉得既然生而为人,又是个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毕生的责任和追求,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端正些。”所以他一生都用铮铮铁骨扛着时代带给他的各种不幸,也赢得了众人的敬仰。

“真正的知识分子往往是悲剧命运的承担者,他们要提前预言一个时代的真理,就必须承担时代落差造成的悲剧命运。”学者朱学勤这句话可以说是对贾植芳先生一生的最好注脚。

同类推荐
  •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心理机能。心灵感悟就是这些尝试在科学时代的产物,是这片沃土上生长出的最绚丽的花朵!来吧,让我们从每个心灵感悟开始,从每项心理机能入手,一点点、一步步为自己的心灵作加法,让我们的人生奠基在坚实的心灵柱石之上。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现代人向往恬静怡人的大自然。然而为了生计,我们无法放下所有工作去做一个闲适的“悠客”。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此去江南,易老

    此去江南,易老

    描述江南若止于小桥流水人家,或者粉墙黛瓦,便犹如囫囵吞枣,她的美是要细细体味的。手捧一盏茶,坐于流水桥畔,时光便开始流转起来,哪怕是在阴冷的冬天,那味道也妙不可言。如果嘴再勤奋一些,那些吃食流转在口舌之中,配上江南人家自酿的酒水,听着地道江南人家讲述他们的珍贵记忆,这才算是正经的江南味道。作者冬令时节首入江南,走遍周庄、千灯、锦溪、西津渡等江南知名古镇,一醉几十日,后又在春令时节回归这些古镇,沉浸在野菜美食之中。本书藏在文字里的,是妙不可言的亲身体验,还有时光流逝里的回忆,表述出来的,是原汁原味只存于古镇巷尾人家里的趣味生活。
  •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本书收入散文百余篇,分青春的呼唤、伟大的渴望、生命的追问、美丽的错误、教训与启示五辑。
热门推荐
  • 我的23岁美女房客

    我的23岁美女房客

    你想杀我,对不起,十个顶级杀手正向你狂奔而去;你想追求我,大姐,我这里有校花一打,你自认比得过谁?你富甲天下,好吧,这个我比不过。不过,我瞧你印堂发黑,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想逆天改命吗?拿一半财富出来,我助你长命百岁,仙福永享!
  • 我的10个神仙姐姐

    我的10个神仙姐姐

    什么?你是上面派来守护我的神仙姐姐?什么?不止你一个?有十。。十个?!!我了个去,这么狗血.。
  •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唐代妇女形象的研究涉及唐几百年间生活在辽阔的土地上的众多女性,她们随着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唐文人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当时妇女实际生活的集中反映,就其社会角色和社会阶层而言,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有皇族、贵族、官僚、农妇、商妇、侠女、征妇、女尼、女道士、妓妾等,其中还包括大量以女性形象出现的精灵鬼怪。本文不可能一一论述,兹以唐代的诗歌小说和墓志为主要线索,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类别形象进行分析,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背景下阐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其文化内涵,并论述唐代妇女的社会角色及其变化,以深化我们对古代女性生活的认识。
  • 忘回头

    忘回头

    “置我死地,我却后生。天不亡我,便是亡你。”一个被迫杀人的人,一个不得已而登巅峰之位的人。
  • 无惧的冲锋

    无惧的冲锋

    在未来的高科技时代,由橄榄球演变而来的战斗项竞技项目“极限之战”风靡全世界。一帮怀有远大目标的热血少年在靠着自己的努力向着世界的巅峰进击。
  • 猎俊天下:至尊神女

    猎俊天下:至尊神女

    “人世之间,怎会有如此丑女?”惊世骇俗的极品丑女,竟活活吓死相亲男。万念具灰,却遇九尾灵狐。葬身其口,竟获千年道行。修仙弑魔,只为拯救心中之人元神。“我本凡人肉身,可在三界之中,胆敢阻我者,死!”黄泉之路,忘川河旁,只是为他,翻天覆地,力战天神,脚踏日月。仙道金身,爱恨情仇。今生,我将猎尽天下俊男!成就你的一颦一笑。轮回之路,只愿与你同存共亡。
  • 异世太极至尊

    异世太极至尊

    林天是现代社会太极宗师,已将太极练成八卦领域,遭逢劫难与女友重生异界,来到了一个另类的魔法和斗气世界,八卦领域有我无敌!魔法,斗气在林天面前就像乖顺的小孩一样驾驭,阴阳互转,魔宠在他面前都叫他大哥,阴阳之力的朱雀守护,看他如何在异世扮猪吃虎,成就一世辉煌!(气士或法士,师,大师,王,皇,宗,圣,神,帝,尊,每阶段10阶)太极至尊群:177564218(非诚勿扰,谢谢合作)!欢迎大家前来商讨!在异世成就太极至尊,与兄弟征战大陆,将太极广传异界,爱恨情仇,成就一世之名!新颖的故事情节!包罗万象的太极与吞噬毁灭一切的无极相遇,最终哪个更胜一筹!^_^!Y(^_^)Y!
  • 太子须大拏经

    太子须大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造职场情商

    再造职场情商

    学生时代靠智商,一走上社会,我们会发现,情商越来越重要。智商提高有难度,但情商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改变的。本书通过职场中常见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情商。
  • 邓小平军事谋略

    邓小平军事谋略

    从百色起义到万里长征,从创建抗日根据地到上党战役拉开解放战争的序幕,从千里跃进大别山到淮海战役,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到三军解放大西南,从和平时期的百万大裁军到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彪炳着邓小平同志作为杰出的军事谋略上的雄才大略,具有极高的理论创造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不仅是邓小平军事思想中的精华,也是中国军事谋略宝库中璀璨的瑰宝。在对邓小平军事思想的诸多探讨中,目前还没有从军画谋略的层面深入开掘、系统研究的成果,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对邓小平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等研究的深刻性及全面性。《邓小平军事谋略》对此作了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