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8300000013

第13章 (13)

黛玉绝尘脱俗、傲立于众人之上,但她还未达到宝钗将出世与入世任运自在的圆融化境,因此她还无法完全读懂宝钗,她对宝钗的认识自然就会出现偏差。宝钗深知黛玉对自己的不服和敌意,但每逢黛玉小性尖酸之时,只是并不与她计较,在外人看来似乎是宝钗浑然不觉。宝钗的内心明朗灿烂,她的生命里充满了慈悲的温暖与明光,她的慈悲无分辨的普照万物,自然也会普照到黛玉。这爱的光辉一定要等待机缘成熟的时候才会到来,一定要没有一丝刻意和勉强。真正的慈悲一定要在尊重他人全部自由的前提下给予,而自由意味着有犯错误的权利。当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时候,就一定会犯错,而错误是走向正确的必由之路,重要的不是正确或者错误,重要的是她在探索!如果你懂得了这些就再也不会强迫他人一定要每步正确了!你只是会在机缘成熟的时候恰当的给予引导,这引导不会损伤他人一丝的自由。只有这样的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只有这样的慈悲才具有巨大的耐心和力量!

宝钗与黛玉的友谊是在这误会和不解的背景里建立起来,她们的友谊里有慈悲的力量,正是这慈悲的力量深切地打动了黛玉赤诚的心灵,因此这样的友谊才更为真挚动人。

让我们且从她们生命里出现的这个成熟的机缘看起吧。这机缘隐藏在一个小小的错误里,这样的机缘被灵敏的宝钗捕捉到了。让我们跟着宝钗去品味体贴的大慈,跟着黛玉去开启真心的敬服。

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院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黛玉道:“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

”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31]

孤傲的人必定有超凡之处,一般人的评判决不会进入她的视野,亦不会对她有丝毫的触动,因为这一般人在她之下,完全不具备评判的能力。但若是有一个更高超的人能给予指点,说出她的缺憾,她不但会信服,还会捧出自己的赤诚之心,因为她懂得此人比自己更为难得,更需要加倍的珍惜。黛玉正是这样的人,就在此时她遇到了比自己更高超的宝钗。

要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关系,就一定要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言辞指出他人的缺点,指引他人的迷茫,降伏他人生命里的无明,共同走向光明的圣境,这才是真正的情谊。黛玉性情真纯,最爱指出他人的缺点,但她的直率里却缺乏一种成熟,因此她的率真就缺失了一种纠正的力量,只是会显得自己孤傲偏僻。宝钗对诸位姊妹时常都有引导,但众人却觉得她慈爱体贴,那是因为她的真诚里有着细致入微的爱惜,因为她即使在指出他人缺点之时仍旧心怀谦卑。虽同是直率真诚的引导,但宝钗更为周到细腻,因为她能完全将自我放下,完全为他人着想,这样真诚而成熟的爱就是慈悲,因此这样的爱就具有了非凡的力量!

“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在宝钗的一笑一审下,我们感受到这严厉里含着亲昵的调笑,这调笑里又夹杂着慈爱,试问谁能有这样亦庄亦谐的开篇,让你不能有紧张的抗拒亦不能有亲昵的轻佻!宝钗再一步步问去,说到黛玉有失检点之处,却只是含蓄的点到,又用“我竟不知那里来的”收住,不伤黛玉一丝情面,真是多情若此!再见黛玉已知错,便款款的又说到自己也曾是从这些书里走来的,这样的自剖是事实,更是对黛玉不必过于自愧的劝慰,我们不禁要问谁能这样心思细敏,如此的体贴入微!对于这样真诚的劝慰还会有谁不接受呢?

再看黛玉亦是聪敏至极的人,当宝钗点到昨儿贾母等众人在一起吃酒,黛玉所行的酒令欠妥之时,一语提醒了黛玉,她便马上自省红了脸,亦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高傲的黛玉在这里敬服了,敬服在宝钗私下相告的体贴爱意里,敬服在宝钗为她着想的一片真诚情谊里。在黛玉愧悔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她在宝钗面前显得年幼无知的娇憨,这娇憨令人为之动容!因为有了这样的臣服,黛玉的高傲才有了更深的底蕴,因为黛玉的高傲里并无一丝作茧的自恋与矫情的轻薄,因为她的高傲里亦有深深的敬服。

再看宝钗要审黛玉并非只为黛玉所行的酒令,而是对黛玉有更深切的关怀。黛玉的酒令出自《牡丹亭》、《西厢记》,因此宝钗得知黛玉看过此类书。宝钗劝慰黛玉就先从这些杂书说起,这些书里虽有感人之处,但却无非是用浓丽的词汇描写男女的离愁别绪、爱恨纠葛,终究是小情小爱的玩意儿,实在不曾入得生命的大道。而在青春期的黛玉若被此种缠绵的私情迷住,就会误入歧途,再难入生命的大情大爱了。宝钗曾经入得其内,如今又超然其上,她深知此类杂书的小趣和大害,因此她从自己深切的体悟说起,对黛玉的赤诚之心可见。她对黛玉的劝慰并非只为那不太妥当的酒令,而是最怕黛玉“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这样深挚的关切,黛玉怎能不听入耳内,记在心间,心底里怎能不深深的敬服呢?

不被杂书引入歧途,这才是宝钗劝慰黛玉的第一步,指引善读的黛玉走向博而不杂,这才是宝钗的第二层深意。她认为不但此种杂书不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如果我们不能深切体会宝钗的良苦用心,只得了宝钗的只言片语,就说她是被毒汁子浸泡过的封建淑女,那就太过疏漏了!历来的文人才子,即使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32]他们的聪明灵秀虽在万万人之上,才情纵横亦能留名千古,但他们大多被“小我”所困,未能走出自我才情的狭隘。

其中虽亦有走向自我解脱之路的,但终究都没能走向那个“大我”与“无我”的慈悲之境,因此对于生命的大道而言,他们终究是小觉之人,未能获得生命完整觉悟的大道!诗情文彩大多言志诉情,多被自我的思想与情感所缚,难以走入“无我相”的任由自在与圆融之境,不得生命的真实与大美,因此宝钗才会说作诗写字并非此生的要事。黛玉才情横溢,决不逊色于前朝的这些文人才子,但宝钗却在此处否定了这样的才华,宝钗是提醒黛玉不要被才情所缚,不要被“小我”的思想与情感所缚,而失去体验生命至真大美的自由与自在。其劝慰的深意真是令小智之人不能领受!但黛玉也决非凡品,无论从黛玉教香菱作诗的那些话语里,还是从黛玉曾经的诗歌里,我们都可深切的感触到黛玉的生活虽时时都有浓郁的诗情,但她并未被小我的情感完全困死,她仍在向往与追求着那个超越小我之外的更博大而自由的境界,也正因为此,她品格里才有了那脱俗的仙逸。因此,她才能深知宝钗劝慰的深挚;因此,她才能领受宝钗那诚挚的慈悲。

那么既认得了字,到底该选些什么书读呢?宝钗只用了“正经”二字概括了这一类书,那么我想只有与“道”同行的那些文字,指向宇宙绝对真理的那些文字,才可配宝钗的“正经”二字。宝钗在学海书山中,给黛玉指引了一条直通生命光明彼岸的路径,这样的智慧与慈悲怎能解不开黛玉心中那狭隘的误解,这样深切的情谊怎能不令黛玉心下暗服感慨良多呢?

宝钗对黛玉的指引不但是真诚的,而且更是珍贵的!谁会拒绝生命中如此珍贵的情谊?这样的情谊可遇而不可求,她是命运恩赐的珍贵礼物,这样的情谊会令她们的生命变得富饶!

黛玉获得了这份情谊,她是用一颗真纯的心解开了误解,解开了自己内心的狭隘,黛玉的真纯深深的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她的一爱一憎都无丝毫的杂念,都能由心而发,由口而出,在言与行上没有一丝的缝隙与裂痕,这样的真纯是最根本的真诚,黛玉用这样的真诚面对自己,面对她人,因此她领受了宝钗的慈悲,因此她获得了这样珍贵的友情!在这两个绝品女子的情谊里有着灵魂深处的体贴与关切、相契与相知,让我们且随着她们灵魂里琴瑟的合鸣一步步看去。

……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所以总不出门,只在自己房中将养。有时闷了,又盼个姊妹来说些闲话排遣;及至宝钗等来望候他,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众人都体谅他病中,且素日形体娇弱,禁不得一些委屈,所以他接待不周,礼数粗忽,也都不苛责。

这日宝钗来望他,因说起这病症来。宝钗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黛玉道:“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33]

黛玉的嗽疾每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此病是五脏脾肺之病,黛玉因先天柔弱又后天失调,使脏腑之病终成痼疾久治不愈。但若要追究黛玉这痼疾的来源,那就要追溯到久远的因果了,此病皆因上世那未偿的灌溉之德,郁结在脏腑之中,气息凝聚不通,终化作一段不尽缠绵之意,黛玉此病乃是从胎里带来的因果,今世终难调治!人有五脏化生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脏腑与这些情致若不能得到适时的调和,五脏便生病变,这病变又影响得五情七欲不能平和,导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病弱的五脏又易于感伤此五情,因此交互影响使病情愈加沉重,顽疾难化。黛玉因前世的宿缘,今世的忧愁,使得此生被这病苦与情苦所缚,无力挣脱!高明的医术,只能解今日之病,不能解前世的因果,想要痊愈就需得要了脱生死,彻悟一切皆幻、万物皆空的至理,回归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本真之境!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本书共分为8章,内容采用了专题论述的方式,从历史、文化、文学、语言、美学、宗教、心理等相关联的角度,结合郁达夫本人的文艺思想、主观因素、外来影响及艺术创作上的表现手法等,对其各类作品及译著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 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慢下来

    慢下来

    本书包括“心态慢下来”、“节奏慢下来”、“行走慢下来”、“感情慢下来”、“自由灵魂”、“一切随缘”、“简单生活”等章节。
热门推荐
  • 沙沟行

    沙沟行

    街头显得潮湿、泥泞,他们经过的地方到处有蔬菜腐烂的叶子。两只灰溜溜的鸽子飞过县城雨雾笼罩的上空向下跌去。环绕四围的山冈若隐若现。汽车呜呜吼叫着,驶过古老的土街,溅起雨点般的泥水。
  • 笑语尘

    笑语尘

    修炼,即修心。心,乃力量之源。每个人心中有一扇门,叫心门。打开心门,就能发现神通之谜。神通不存于天不藏于地,一切皆在人心,找到钥匙,每个人都是神仙。一个人只要心灵无坚不摧,天上地上没有什么阻挡得了你!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出发!上路!
  • 凤逆天下:倾世三小姐

    凤逆天下:倾世三小姐

    一朝穿越,她已是凤凰重生她是百变的,却也掩藏不了心中落寞她叶暮嫣,怕过吗?轻笑为你谱一曲笑倾城,你能否为我舞一场风花雪月
  • 太上灵宝净明玉真枢真经

    太上灵宝净明玉真枢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武圣尊

    魔武圣尊

    资质平庸?他有魔毒经护体!强敌来犯?他有洞悉瞳对战!一个外门小弟子,偶得到魔尊传承,从此手握裂天神剑,斩破三千寰宇,叱咤天地宗门!
  •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转个弯人生更开阔》内文篇 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于 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 、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活 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文之……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梦回中国古城

    梦回中国古城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牧令须知

    牧令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穷酸俏美人:少爷,别爱我

    穷酸俏美人:少爷,别爱我

    当她吹熄她日蛋糕上的蜡烛时,她的世界就注定开始变的黑暗,她的柔软的心,开始冰封,没有了往日的微笑,不再像以前般撒娇,为了找到她从未见过的外公她隐藏的真实的身份,全市第一的成绩考入‘贫民’所无法涉足的圣雅皇家学院,而因此,她命运的轨迹开始转变……她的身份逐渐被揭开,在刻意伪装的面具下,到底有个怎样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