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97700000080

第80章 译后记(1)

施笃姆的诗意小说及其在中国之接受

德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特奥多尔·施笃姆,按照文学史的传统观点在前不如克莱斯特、凯勒“杰出”,在后不如冯塔纳、托马斯·曼“伟大”;可是施笃姆实际受欢迎的程度,却超过了他们所有的人。这种情况在我们中国特别明显,施笃姆无疑是自“五四”以来最受喜爱、最富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而克莱斯特等的作品在长时间内却鲜为人知。

施笃姆尽管很受欢迎,我们对他也只是翻译得多,谈不上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施笃姆究竟是怎样一位作家?他的创作有哪些特点?他的作品何以在我国特别为人喜爱?本文意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德国的诗意现实主义与施笃姆的诗意小说

1840年至1890年,是德语文学史上所谓的诗意现实主义(PoetischerRea1ismus)时期。这个时期的许多德语作家,包括施笃姆在内,在前既不同于着意描写人生的“夜的方面”的浪漫派,也不同于以“倾向文学”自行标榜的青年德意志派,在后同样有别于对社会生活进行琐碎而机械的摹写的自然主义者。他们面向人生和现实,但由于受着德国社会发展迟缓和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乏力的局限,其中的多数人都只能客观反映自己所接触到的那一小部分现实,有意无意地回避重大的社会政治题材,力图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找、发掘出所谓诗意,而缺少远大的眼光和抱负。按照当时一些理论家的主张,即使在极其贫乏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个个富于诗意的因素或瞬息(einze1neMomentevonpoetischmInteresse),作家呢就应将注意力限制和集中于这些因素和瞬息上,从而再现平庸的社会现象中某个诗意的方面(einepoetischeSeite)。

诗意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在不同的程度上实现了这些主张,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多数回避了时代和社会的重大斗争,接触生活的面相对的狭窄,但在局部却并不都缺乏反映现实的深度,而且在写作艺术方面刻意求工,因此富有巨大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这一时期的作家们大多擅长于写抒情诗和中短篇小说(Nove11e),而以后者的成就更为突出,更受世人重视。在德语中短篇小说的发展史上,此时形成了一个空前的高峰。作为当时兴起于整个欧洲的现实主义潮流中的一个支脉,德国诗意现实主义自有其不可忽视的特长和成就,产生了像凯勒、施笃姆、迈耶尔等一些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特奥多尔·施笃姆(TheodorStorm,1817-1888)出身律师家庭,故乡胡苏姆是如小说《燕语》所描写的那么一座濒临北海的“灰色小城”。他早年在柏林等地学习法律,毕业后回故乡开了一间律师事务所,同时热心致力于搜集整理家乡的童话、传说、格言和民歌。185S年,不甘忍受丹麦占领者压迫的他到普鲁士过了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1864年丹麦人被赶走①,施笃姆回故乡当了地方行政长官,三年后改任初级法院法官。由于不满俾斯麦的“强盗政策”和“无耻的容克统治”,于1880年提前退休,潜心从事写作,直至逝世。

施笃姆作为诗意现实主义的一位杰出代表,这一流派的优点、特长以及弱点,都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创作里。他以写抒情诗开始其创作,185S年出版了《诗集》。他的诗歌大多描写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歌颂故乡美好的大自然,格调清新、优美而富于民歌风。他在创作中深受歌德、海涅、艾辛多夫和莫里克的影响,自认为是继承了德语诗歌优良传统的“最后一位抒情诗人”。在他逝世十年后,冯塔纳也曾说过:“作为抒情诗人,他至少也属于歌德之后产生的三四个佼佼者之列。”②可是,尽管如此,施笃姆一生的主要建树,仍在中、短篇小说方面。从1847年至1888年的四十余年间,他创作的小说共五十篇,论数量不算很大,但其中却不乏名篇佳作。今天,施笃姆之依旧享有世界声誉,主要也归功于他的《茵梦湖》《燕语》《木偶戏子波勒》《双影人》和《白马骑者》等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写到此,我们自然会提出问题:施笃姆的小说具体地讲有哪些特点?它们之所以成为佳作,长期以来受到各国读者喜爱,所凭借的究竟是些什么呢?根据前文所述作家的境遇变迁和思想发展,我们一般将他的小说创作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但是,在这三个时期之间,一些贯穿始终的共同特点却非常明显。先说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多数诗意现实主义的作家一样,施笃姆在创作中也有意无意地回避时代与社会的重大斗争,而致力于从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中去寻找所谓诗意。他的小说写的大多是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主人公也不外乎市民、大学生、手工匠人、农民以及城乡中小资产者这样一些普通人。

显然是自觉不自觉地受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教条以致“题材决定论”的影响,我们过去评价施笃姆,几乎都无例外地将他的作品“多半局限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的范围内,没有接触到当时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判定为作家的缺点,并以此为依据,草率匆忙地得出施笃姆不够深刻、不够经典的结论。中外文学史的无数事例证明,这样做是不正确的。须知作品是否深刻、经典,并不取决于作家写什么,而取于他怎样写。

在对施笃姆的主要作品及其流传情况作比较认真的研究之后,笔者相反认为,他之所以多写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这一类题材,也许倒恰恰是他获得众多读者喜爱的原因。这类题材固然平凡,为读者所司空见惯,因此不易写好。但是只要写好了,就能打动各个时代和不同民族的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因为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毋庸讳言具有超时代、越国界的普遍意义,易于为广大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而整个看来,施笃姆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在所反映社会人生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笔者这样讲有以下两点理由:

一,施笃姆以恋爱、婚姻和家庭题材,写出了社会变迁,反映了时代风貌。这在那些社会生活背景较为广阔的代表作如《茵梦湖》《在大学里》《木偶戏子波勒》《基尔希父子》《双影人》和《白马骑者》中,是十分清楚的。它们要么反映了在封建宗法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人与人关系的转变,要么写出了新旧思想的斗争。也正因此,这类作品过去比较受我们重视。

二,即使在一些看似仅仅写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的作品中,施笃姆也对伦理、道德、人性以及人生意义和家庭教育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赋予了作品以较为丰富的内涵。这类作品如《迟开的蔷薇》《燕语》《三色继母花》《一位默不作声的音乐家》和《忏悔》等,同样也有深刻的意义。

除去上述两类小说,施笃姆的的确确也写过一些仅仅只能算生活场景速写的小短篇。但整个而论,他的创作实在是很好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德国社会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的社会风貌。他的一篇篇杰作,不啻德国宗法制社会在资本主义冲击下解体时的一幅幅生动而精彩的风情画。过去,我们常常嫌它们的情调低沉、灰暗。但这是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所必然造成的,正好反映了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现实和一般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我们没有理由以今天的标准去苛求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德国作家。

不过,在肯定其思想意义的时候,需要特别强调,施笃姆的中、短篇小说之所以广为流传,受到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万千读者的喜爱,之所以今天还受到我们的重视,主要原因却不在思想内涵,而在于它们突出的艺术成就,在于它们鲜明独特和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

以风格而论,我们大致可以以1870年为界线,将施笃姆小说创作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以《茵梦湖》为代表,重在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和缠绵悱恻的情感的抒写,而往往缺少连贯鲜明的情节、严整紧密的结构和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例如《茵梦湖》,只是借助主人公一些并无直接关联的回忆片断,把他不幸的恋爱经历大致告诉了我们,大异于传统小说的线性结构,倒与快节奏的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有几分近似,然而情感的抒发却既含蓄,又浓烈。早期其他作品如《一片绿叶》和《迟开的蔷薇》等,同样也说不上有多少情节,而只是一篇篇意境深远、情感深沉的抒情散文,一首首耐人寻味、感人肺腑的抒情诗。

后期作品则以《双影人》《白马骑者》为代表,重在人物个性的刻画,结构谨严而富于戏剧性,故事情节曲折有致,细节描写委婉动人。

但不论是前期或后期,施笃姆的成功之作几乎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始终像笼上一层作者故乡北海之滨常有的轻雾似的,弥漫着一种凄清柔美的诗意。不同的只是,前者更多地像抒情诗,后者更多地像叙事诗罢了。例如,晚期的《双影人》(1886)以富有深情的笔触,叙述了一个失业者不幸的一生,让小说里的那位林务官听了也禁不住发出感叹道:“真正是一首诗啊。”而施笃姆临死前完成的最后一篇小说《白马骑者》,于整个德语近代文学也称得上是杰作、名篇。它虽不像《茵梦湖》和《燕语》似的写得缠绵悱恻,而是更注重情节的铺排,气氛的烘托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内心的揭示,从整体上看更富有故事性乃至戏剧性,但同时却不乏诗意,因此仍可以视为一部成功的叙事长诗。

施笃姆小说极富诗意这个特点可谓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俄国大小说家屠格涅夫在读完《她来自大洋彼岸》(1865)之后写信给作者说:“您的小说真是细腻优美到了极点,围绕着燕妮这个人物,弥漫着一种十分特殊的诗一般的馥郁之气,写见到维纳斯石像那个夜晚的片断,可算一件小小的杰作。”与施笃姆同期而稍后的德国大小说家海泽,给了他的整个创作这样的评论:“为了简单明白地指出特奥多尔·施笃姆小说的特点,我不知道还有比称它们是一位抒情诗人写的小说更好的说法。”施笃姆怎么能够将小说写得如此富有诗意呢?除了他本身是一位抒情诗人,有着诗人的禀赋,因而笔端常常流露出充沛、热烈的诗情外,笔者以为还有以下原因:

首先,施笃姆常常写的都是亲身经历,即他自己所能接触到的那一部分现实。例如,《茵梦湖》中的伊丽莎白和《她来自大洋彼岸》中的燕妮,都是他年轻时所热恋过的一个叫贝尔塔的姑娘的化身;而《一位默不作声的音乐家》,拿施笃姆自己的话来讲,更“产生于我自己心灵的最神圣的深处,这默默无声的乐师便是我疼爱的儿子……”

再则,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多在北海之滨,那在不少小说(如《燕语》《双影人》)中都洋溢着的恋乡之情,正是热爱故土并曾长期流落他乡的施笃姆本人心境的写照。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施笃姆的成功之作无不写得情深意切,诗意也便油然而生。

其次,但同样重要,是施笃姆努力实践了在平凡的现实中寻找、发掘诗意的主张,并坚信作家只要有足够的功力,用中、短篇小说这种形式同样能创造出“最高的诗意”(dasHoechstederPoesie)。因此,他一生致力于中、短篇的创作,而谢绝朋友的劝诱写任何长篇。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写的常常是善良的人,平凡而普通的人;写的常常是他们的美好情感,诸如爱情、友谊以及对故乡家园的思念和热爱等等。可也正由于平凡、普通,我们读来便感到熟悉、亲切;正由于善良、美好,我们不知不觉便会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加之施笃姆确实功力深厚,我们每读完他的一篇杰作,心中自然便会涌起那种读完一首好诗后的微醺乃至陶醉的感觉和审美体验。

最后,还不可忽视的是,施笃姆在艺术上造诣高深,而且精益求精。他语言朴素优美,写景状物生动自然,尤善于以景物烘托气氛,创造意境,常常都做到了情景交融,以景寄情。他对夜晚、大海、森林的描写最为出色。他惯于用花木禽鸟作思想感情的象征,如《茵梦湖》用白色的睡莲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双影人》用不惧寒霜的忍冬花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而《燕语》中那一声声燕子的啁啾,更把主人公苦苦思恋故乡亲人的情怀,渲染得淋漓尽致。

还有施笃姆经常采用回忆倒叙的写法,让主人公面对读者,直抒胸臆。他并且惯于也善于在故事中嵌进富有北德地方色彩的民歌、民谣以及情感炽烈的诗句,如《茵梦湖》中的“依着妈妈的心愿/我另选了位夫婿/从前所爱的一切/如今得统统忘记/我真不愿意”,以及《燕语》结尾处的“当我归来的时候/当我归来的时候/一切皆已成空……”③等等。这些都不独对小说的主题思想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增添了诗的气氛。

上述种种,便使得施笃姆的成功之作充满了诗情画意,诗意盎然。总之,施笃姆不愧为德语文学中独有的所谓诗意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的的确确可以称之为诗意小说。在德语中、短篇小说乃至世界中、短篇小说之林中,施笃姆的作品不但耐看、好看,且自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正因为耐看、好看又富有特色,它们便得以长期流传,而且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施笃姆在中国

同类推荐
  • 过龙兵

    过龙兵

    营长年打雷击毙了大地主大资本家卓立群,抢走五姨太筱月月做了自己的老婆,营政委展工夫欲以军法从事,年打雷即挟筱月月迅速逃离……从此,年、卓、展三个家族结下了怨恨。时间跨度从解放战争直至改革开放,三个家族撕扯不断的恩怨情仇,三代子孙迁延不绝的命运纠葛,勾联纵横,相继持续了五十余年,上演了一部人间传奇。
  • 成吉思汗宝藏

    成吉思汗宝藏

    外出旅游的花朵,偶遇一个被某国神秘考古队追杀的蒙古人。蒙古人临终将一根藏有成吉思汗宝藏秘密的中空木棒交给花朵。木棒被安全寄给雷鸣后,花朵遭考古队绑架。雷鸣只身救花朵。最终他们却一并成为考古队寻找成吉思汗宝藏的“探路石”——途经1000工匠、800士兵葬身之所和阿尔寨石窟,考古队从遥远的黄河潜入一条地道,终于找到了墓群入口。
  • 尘尘三昧

    尘尘三昧

    他和她在校园中分手,不是因为不爱,只是坚持于各自的倔强和理想。步入社会,两人总在种种机缘下尴尬的相遇,却已经有了身份上的鸿沟。 她,仍是待业女青年,只想激扬文字,针砭时弊,过平淡如水的生活。虽然她知道他们就像两只刺猬,相遇就会伤害对方,但是她依旧因为他瞬间的温柔而放下武装。他,扶摇直上,成了“陆总”,身涉浮华,吸引着众多女子的目光。可是总被她气到拂袖而去。如果真能离去,也算好,至少不用看着那张倔强的脸,对自己满是不屑。最初的心动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偶尔的互动仍能撩拨心弦,但是要鼓起勇气再爱一次,又何其困难。
  • 惊悚故事2

    惊悚故事2

    惊悚故事以它独特的魅力长久不衰。喜欢惊悚故事的读者,大多有一种“越害怕越喜欢看”的奇怪心理。本书精选了紫薇朱槿、花布、胡羽金、苏念安等青春恐怖写手的优秀作品以及余少镭、九斗、李绪廷、黄云等众多实力派写手的实力作品。
  • 男女关系

    男女关系

    最初的心跳,最后的心碎。心碎之后,必须自愈。要历经多少种关系,才能找到最好的对方,最完整的自己?纷繁错乱的男女关系,情欲物欲中的痴男怨女,啼笑皆非的因缘际会。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爱欲中挣扎泅渡,每个人都在命定的生死前寻求超越。穿越精彩纷呈的故事外壳,作者力图参透"情爱",超拔"关系",探究人们面对生与死、爱与欲、信与背的血淋淋考验时,人性沉陷的深渊,人心衍变的脉络,以及最终可能抵达的自我救赎与超越之路。《男女关系》对生命表达了高度的敬重,并让生命的能量以近乎极致和浩荡的力度穿越时间、虚无、人性之恶、绝望黑洞,走向鸟语花香、通向爱与和解的彼岸。
热门推荐
  • 太虚幻境

    太虚幻境

    这是一个很老套的主人公身入异界的故事,而且一到异界,就已经是很大很大的大人物。唯一的不同是,这个主角晕血惧高,而且心无大志,只图安逸。偏偏他不需要任何奋斗苦战,已经站在了一切冲突的最中心,成为所有人注目的焦点。母亲疑他,妻子恨他,叔叔忌他,兄弟怨他,臣下看不起他。他越是真诚,越是没有人相信。所有的阴谋血腥杀戮斗争,全都围绕着他...
  • 手风琴教学法

    手风琴教学法

    本书内容有手风琴音乐发展简史;中国手风琴专业教学现状;高等学校手风琴专业教学组织、管理;手风琴专业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手风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来手风琴专业发展趋势,等等。对本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作用。
  • 不是爱了就爱了

    不是爱了就爱了

    看我穿越异世,激起无限火花。
  • 独宠小娇妻

    独宠小娇妻

    他欧洲最大体系黑道教父——暗界首领:魔,莫伊财团的年轻总裁,如何会冠上同志的标签?难道是他心硬如铁,原来他早被那个单纯女订下!尽管她另有所爱,!“眸儿,不管花多少时间!我会等你忘了他!我等你!”原因只有碰上对的人,才能撞出花火。
  • 盲侠林素

    盲侠林素

    五代十国时期,连年的军阀割据相互征伐,民不聊生。后蜀边界小镇,出生一娃娃,堪称是奇事,自从娘胎出生,就不啼哭,双眼瞎盲,四肢异于常人,容貌扭曲,十分丑陋,父母羞于此,便遗弃于山野之中。恰逢巡游长生道人遇到,见其惨状,哀其不幸,顿生怜悯之心,收养其下,取名林素,悉心照料,教其五行八卦,易经风水,奇门武功。欲看后事如何,请看盲侠林素。每十章就会小幅修改,本着精艺求精的精神,给大家献上一本过得去的书。一年只此一本,每天连载,希望大家支持喜欢。凡是看过有意见的或者不明白可以加QQ书友群:293628138。
  • 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

    本书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古典军事理论体系,运用到了管理培训过程中去。内容包括:“国之大事 商战谋略”、“存亡之道 存乎一心”、“上兵伐谋 战略为先”等共6个部分。
  • 两个人一个梦

    两个人一个梦

    啥米?睡觉的时候居然地板打开,通往了另外一个世界?不可能!!一个贵族学校,来自异国的同学,奇怪的名字与形象。我到底去了那里?我的结局回事怎么样呢?
  • 四象天道

    四象天道

    太古以来,九州大陆,世间的人们以修炼来追求人类的极限,以此延长自身的寿命,最终,经过先祖的不懈努力,将修炼的巅峰定为天道。不知多久,九州化分为五大界,分别是人界、魔界、妖界、神界和仙界。一切故事都来自于一个遗婴,而起源却要从脊云城说起……可还记得金庸系列书中的“武侠”,可还见过仙剑奇侠传系列“仙与剑”的小说,可还知道诛仙中的“情”,本文着重写情,侠,义,和一个仙字。如果觉得本书不错的话,还请记得收藏!
  • 坑神演义

    坑神演义

    什么鬼!你说你是谁?让狗咬的那位?哎哎哎,这手里举着根避雷针的是谁啊!你!说你呢!,再往我身上甩鼻涕,我板砖就拍你脸上!
  • 宫斗争霸

    宫斗争霸

    她,穿越千年、远出幻国,遇到了他。在一次偶遇中,她遇到了他,她深爱着他,他也爱着她,而她要求他一辈子只能有她一个人,但他做不到,就因为他是一统天下的君王;而她要求他对她不能有二心,而他,却抛开对她的誓言,对她有了二心……经过无数次的背叛,她的心冷了……他不就是爱别人吗?好!她成全他!而当他失去了她之后,却疯了似的寻找她,殊不知,她的心里,完完全全都是对他的恨意,君漠然,你不就是个君王吗??你不就是个三心二意的人吗?你等着,我伊飘雪不会放过你的!还有那些曾经欠我的,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你们都等着!等着我伊飘雪剔除情根,冷漠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