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98600000003

第3章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

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究难免于笼统。我们现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过是比较适中的办法而已。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著者于1932年至1935年间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与学生作朝会时,针对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当下予以指点,其讲话涉及治学、修养、人生、社会、文化各方面,后以《朝话》为题辑录出版。本文即为其中一篇。)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

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得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世俗之愚夫愚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最能发挥到家者,厥为印度人;印度人最奇怪,其整个生活,完全为宗教生活。他们最彻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者为佛家。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

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此话可以包含一切道理:如“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都是以自己自觉的力量去生活。再如普通所谓“仁至义尽”、“心情俱到”等,亦皆此意。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浅深。浅的厌离不能与深韵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二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同类推荐
  •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主要内容: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指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而是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幸福女人

    幸福女人

    本书从恋爱、婚姻家庭、处世、美容和养生五个方面,针对女性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扰,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介绍。从女性角度细致阐述了每个时期的变化,以及所需求的各个方面进行独到分析。
  • 成功学全书

    成功学全书

    本书讲述了如何走向成功的各种途径,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启发作用。
  •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揭开了心理学和气场之间的关系,即心理是强化气场的内在源泉,气场是影响心理的无形因素。《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告诉读者,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学会用心理提升自己的气场。《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通俗易懂,经典实用,是读者提升气场的引路者。《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能够帮助读者摆脱心理负气场,迅速提升正气场!
  • 会生活 会工作

    会生活 会工作

    本书是一本抚慰心灵的书。本书以“案例+心灵处方”的方式展开,收录的150个故事,结合了心理学的解读,展示出70种简单生活和轻松工作的姿态,浅显易懂,如随身而行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平静自己的心灵,给你以安慰和力量。
热门推荐
  • 狐妖老师是妹妹

    狐妖老师是妹妹

    木子飞有一个梦,梦里他是一个狐妖的哥哥,是一个蛇妖的未婚妻,上着妖怪学校,班主任是一只蛤蟆·······最重要的是,这个狐妖未来是木子飞的老师。
  • 异界的兑换空间

    异界的兑换空间

    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肉身穿的感觉很不错。靠着一个莫名其妙幻想出来的兑换空间,我玩转了这个世界。
  • 狐狸精黎古月

    狐狸精黎古月

    黎古月是人,穿越之后就成了古月黎——狐狸。从狐狸又可以变成人后,她就成了实至名归的狐狸精。像是老天为了应和她父母对她的浪漫“恶作剧”。
  • 阳帝

    阳帝

    寂寞沙场,依稀斑斓。战旗招展,尸骸遍野。青色城墙下,血流成河,十六杆长枪穿身而过。神秘师尊,奇异拯救。看国破家亡后,重新复活的龙阳如何复仇。为了将寄宿奇异魔剑中的龙葵复生,龙阳又怎样纵横苍生六界。忠君道的仰首野望,建立仙庭后的无限畅想,打破神域界限后,组建神庭时的号令六界。一切敬请期待!看习得《王道九卷》后,龙阳如何一路披荆斩棘,笑傲六界,又如何建立凌驾于众生之上的神庭。成为长生天地中,那永垂不朽的‘阳帝’!
  • 疯魔神决

    疯魔神决

    一名沉睡万年突然觉醒的少年、一部贯穿古今的神秘秘籍、一局布置万年的浩大棋局。是天地的遗忘?还是宇宙的漏洞?天地星辰因我而动,日月轮回因我而转。一群疯子踏上使命的征途,誓与苍穹问岁月、战向星宇塑轮回!引:他拯救了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却抛弃了他,他怒而疯!恨而狂!化作疯魔,杀戮整个世界……
  • 我的挖掘机

    我的挖掘机

    他最希望过的生活,是在炎热的下午,穿着巴基斯坦皮凉鞋和细麻袍子,盯着满是发茬的光头,和一群和尚弟兄,骑着自行车到处鬼叫。
  • 大方广宝箧经

    大方广宝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繁华落尽:谁予我盛世明媚

    繁华落尽:谁予我盛世明媚

    进入娱乐圈!?那是她的终极梦想!为之她从未停止过追逐的脚步,如愿进入被冠以梦想之都的樱圣影音学院,继而顺利进入娱乐圈,当她站在娱乐大舞台之时,一些出乎她意料的事情,也随之而来!他冷冽如冰,似乎对于一切都不以为意,和她却被娱乐圈冠以“金童玉女,郎才女貌”的称号及赞词,因各自的光环,更是惹来一些事端!他温柔如水,于她,总是一副微笑的模样,似乎她做什么,他都会无条件支持!他顽劣如石,微扬的唇角时刻都挂着对世间不屑一顾的笑意!无尽的羁绊,无望的爱情,繁华落尽,夏花凋零,星光散去,落地尘埃,谁还能予我盛世明媚?
  • 对你执迷不悟

    对你执迷不悟

    三大家族,政、商、军,权力与情感的相互打磨,一段倾心虐心的爱恋故事;世道黑白,钱与权的爱恨纠葛,错综复杂家族利益。一个安静美好的姑娘,心狠手辣的少年,雄心勃勃的世家子弟,爱过、恨过,终于走到一起。
  • 顶级经理人

    顶级经理人

    桑儿自十二岁起,开始替一名歌手争取待遇,替他争取更高的薪金。那時,她已經知道她會依靠著明星來賺錢,不!或者,是她有著做星的能力。短短十几年,她捧起了不少艺人,更造就了一位国际级巨星。只因她明白明星是活在光明中,人們對美好形象的折射,而她就要為他們抵制一切的黑暗,將有可能的污濁排出去,給觀眾最美麗的遐想。名利皆有的她,回頭時,卻發現她已付出太多,那時她才明白造就如神的作品,是需獻上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