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700000013

第13章 蔚山城死守记

庆长二年(1597年),上述的几位将领率七万余人再次开赴朝鲜。

出发之前,麻贵特地交代陈璘:大明的海军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只要率领舰队游荡在大洋之上,看到日本船只直接击沉就可以了。

于是,陈璘从海军指挥摇身一变成为了朝鲜海域的海贼王,但凡过往船只就没有他不抢的,有时候甚至连朝鲜的商船队伍也要上去揩一把油。

而此时的李舜臣,又开始奋斗了起来。他带着被元均基本败光了的朝鲜海军,在鸣梁大破藤堂高虎的舰队,并且和陈璘联手,共同打击日军的补给线,展开了海上的封锁。

与此同时,各地的朝鲜义军、正规军再度活跃起来,纷纷和明军联手,共同打击侵略者。在规模上,朝鲜义军有了相当的长进,比起之前文禄役几百数千的小打小闹来,在庆长役后期,义军基本动辄就能达到万把人,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

要说,仗打到这个份上,胜负其实已经分晓。

日本要输了。

这批五年前意气奋发渡海出国的二世祖军团,现在早已没了当年的豪气:继续进攻,那是没的可能;要想撤退,却又因没有命令而不敢擅专,更何况海上还有明朝联军的封锁。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固守,或者说死守现有的领地,拖上一天是一天,正所谓只要活着,总有希望。

于是,日本人开始在朝鲜大肆修山寨,造城池,加强防御以备不测,并且将自己的三路大军布成一个品字形阵线,以便互相呼应。

当然,麻贵并不打算坐视不管。

庆长二年(1597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修建中的蔚山城,突然迎来了以麻贵、权慄(朝鲜元帅)为首的将近六万明朝联军。

显然,他们不是来做客而是来攻城的。

蔚山城,因建于蔚山之上而得名。而蔚山,是釜山的最后屏障,交通便利且可直达大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被人攻下,则意味着日军的后勤保障乃至回国退路将被全部切断。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原本负责防守蔚山的两名主要日军将领加藤清正和毛利秀元却都不在现场:清正此时在离城不远的西生浦,秀元则去了釜山。

留在蔚山的,只有以浅野长政为首的一万人。

二十二日,明军先头一千余人发动了突袭。日军措手不及,慌乱之中,毛利家家臣冷泉元满、阿曾沼元秀等人先后战死。

闻讯赶来的浅野长政立刻发兵追击,但是却中了对方的埋伏。一阵乱斗之后,日军损失五百余人,浅野率部退入城内龟缩不出。

同时,明朝联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对蔚山城的三面包围。

好在这个时候,总指挥加藤清正迅速结束了在西生浦的工作,及时赶回城里,开始带领大家一起抵御来攻的两国联军。

二十四日,联军开始攻城,但是日军依托要塞和险要地形,利用铁炮将来攻之敌如数击退。

二十五日,明军休息。本来朝军也是要休息的,但是朝鲜大将扬元对着元帅权慄大声疾呼道:“明国人虽然休息,但是我们朝鲜人绝不休息!”

被感动了的权慄当即下令,由朝鲜人单独攻城。

于是,朝鲜人爬山,日本人打枪,明朝人围观。

结果是:一阵铁炮,朝鲜军争先恐后地逃下了山,开始和明军一起休息了起来。

二十六日,风雨大作,联军本着大无畏的精神出战,但依旧无果。

二十七日,这一天虽然战场上依旧没有结果,但是麻贵想出了一个绝好的主意,那就是火攻,并且当下就准备齐全了各种可燃物和火种之类,准备在第二天放火烧山。

二十八日,风雨交加,放火已经成了一个奢望。但是,麻贵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我打不死你也能困死你!

可以说,连续做了快一个星期的无用功,麻贵的脑子总算是开窍了。

之前我们就提过,蔚山城还处在修建中。换言之,这就是一座烂尾楼工程,防御效果已经打上了一个折扣。而且,此刻城内的物资也极其匮乏,粮食暂且不提,都十二月末的大冬天了,炭薪、棉衣却是异常缺乏,甚至连饮水都严重不足,所以城池被攻落,那本身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此,明军主将麻贵表现出了放人一条生路胜造七级浮屠的高尚境界,他主动派使者前去谈判,要求加藤清正主动投降,只要交出城池,可以既往不咎,并且让全城大小安全地回日本。

当两名使者来到城内见到清正后,清正对于投降一事表示要考虑考虑,接着他又提出,希望能够先进行交换俘虏。

对于清正的提议,麻贵明确回答不行,并且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你只要投降了,明朝的俘虏你自然要放,日本的俘虏留我这儿当然也没用啊。

但是加藤清正似乎特别执着于俘虏一事儿,他三番五次地要求先交换俘虏,然后再投降,还强调说这是原则问题,违反原则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

就这么来来回回地拉锯了几次,麻贵又明白过来了:他们是在拖时间。

反应是反应过来了,可惜慢了半拍。

庆长三年(1598年)一月三日,从西生浦来的日本援军终于出现了。,分别由锅岛直茂盛、黑田长政、加藤嘉明、毛利秀元、长宗我部元亲等共率一万三千人马分四路从水陆两道开来。

一月四日,联军开始撤退。

说心里话,在这时候撤退,是相当傻缺的。毕竟日本人里外加起来不过两万余,而明朝联军的人数至少在五万之上,这种情况下,你跑什么?

但还真就有人下命令说跑了,这个人叫做杨镐。

杨镐,河南商丘人,万历年进士。

他当时的职务,说得官方一点,叫做右佥都御史,说得白话一点,其实就是明朝援军的现场副指挥。名义上他是麻贵的下级,但实际上,因为杨镐是文职,依照明律文高武一等,所以,他这个副职倒成了传说中的名誉总指挥。

在不久之前,杨镐还在蒙古打了个打败仗,这次被派到朝鲜来是戴罪立功来了。

可惜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所以功还没立,新罪却又给戴上了。

杨镐撤退的原因很简单—他害怕了。

他怕日本的援军将自己的退路给截断,然后两面夹击把联军给做成肉加馍。

杨镐并不知道日军的援军到底有多少人,他只是看到了又是马又是船的,心理上先退缩了。

这一退缩,就把原本的胜仗变成了败仗。

本来麻贵心里也不踏实,一看杨镐下令撤退了,本着你提议你背黑锅的基本思想,他也就顺坡下驴地开始安排起了撤退计划。

计划比较简单:明军分四路先后撤退,动作越快越好。

但是刚刚起步没走了多少路,日军就追过来了。

这带头的,是毛利家的家臣吉川广家—吉川元春之子。

杨镐见状,立刻改变了行动计划,将原本的撤退模式自行转换为了逃跑模式。

这下算是坏事儿了。

领导一跑,属下自然责无旁贷,于是纷纷效仿,终于,将原本唾手可得的胜利转化为了集体逃亡。

而日军方面自然也毫不客气,从一开始的吉田广家,到之后的黑田长政、锅岛直茂,都纷纷加入到了追杀的行列。到了最后,连原本被打的缩在城里伸头喘气都不敢的加藤清正也雄起了一回,带兵出来过了一把乘胜追击的瘾。

最终,明军大败。幸亏游击将军茅国器等人拼死殿后,才不至于全军覆没,但仍造成了丧师万余的严重后果。根据日本方面首实检的报告来看,被割下头颅的联军共有一万零三百八十六人。

战后,杨镐被众言官结结实实地参上了一本,然后万历下令撤销其在朝职务,立刻回国。

接着,麻贵开始收拢残部,并且要求朝廷增援。

万历表示同意,于是,在朝明军很快便达到了十万余。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明军的人数。

关于这场援朝战争,明朝方面到底出动了多少人,历来众说纷纭。之前的文禄役倒还好,基本上意见比较统一—总人数为李如松为首的四五万人。但后来的庆长役就不同了,从五六万到七八万,一直到十五二十万的说法都有,极个别吃撑了的还表示明朝方面的援军超过了三十万。

根据最为正统的《明史》记载,明军在庆长役中所派遣的人数基本上为八万。

但是,最正统的不见得就是最精确的。

《明史》这部史书,相对来说确实是比较严谨的,当然,仅仅是相对而言。实际上,这部书的客观公正性很值得怀疑。由于清朝在修编此书之前,恰逢爆发了一系列的文字狱事件,使得大量的关于明朝的文献记录资料被销毁,所以在一些数字细节上,往往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误差。此外,清朝的史学界虽然习惯通过抬敌人来达到抬自己人的目的,但更多的则是充斥着对前朝的人为贬低。整部《明史》中,贬低明朝国力的文字比比皆是,有意压低明朝军力、财力的痕迹也不少见。所以,对于这八万人的数字,多半是被人给缩水过了的。

实际上,关于赴朝的人数,在当时的朝鲜以及明朝都有记录,比如朝鲜的《宣祖实录》《神宗实录》《肃宗实录》《光海君日记》等书以及明朝的《皇明经世文编》等。根据这些史料,我们得知,明朝先后两次出兵朝鲜的总人数为十六万五千人左右,去除文禄役的那四五万人,剩下的就是庆长役的参战人数,基本在十二三万上下。

援军到手之后,麻贵再次做出了部署。

东路军:明军两万四千,将领麻贵;朝鲜军五千五百,将领金应瑞。目标仍旧是蔚山。

西路军:明军两万一千九百人,将领刘綎;朝鲜军五千九百二十八人,将领权慄。目标顺天。

此外,为了配合陆军顺利拿下要塞顺天,麻贵还安排了联军水师协同作战:由陈璘带一万九千四百人,和李舜臣的七千三百二十八人一起,水陆两道一起夹击顺天。

最后是中路军:由董一元率领的四万五千人,外带朝鲜军队四千两百六十人,目标是泗川。

单从陆地上来看,泗川的战略位置最重要,一旦被攻下,那么蔚山和顺天两处的日军将被隔开,彼此不能呼应,联军也能顺顺当当地将其各个击破。缘此故,明军的中路军不但人数最多,指挥官也是最强的。

同类推荐
  • 乙未诛皇

    乙未诛皇

    一位寒衣素食、满腹经纶的文弱书生;一位顶天立地、手握重兵的铁骑武士;一位奸诈诡谲、莫测高深的天涯浪子。三兄弟相见于江湖,相交于朝堂,相杀于四野。讲述了兄终弟及的左武卫大将军何景略为了末日唐朝的苟延残喘而兢兢业业,在国家危难之刻与其理想相左的二位兄长相爱相杀,最终难拒历史逆流而身死国灭的悲惨遭遇。表现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忠肝义胆及利益面前的风云变幻。
  •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是一部简明介绍闽侯历史的通俗读本,面向青少年读者以及文史爱好者。记述时限,上溯远古,下迄1949年。按历史编年体例,划分若干发展阶段,分专题纪事。本书记述重点是史事及其相关人物,包括各时期重大政治活动、军事事件、经济贸易与文化成就等,并根据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点而有所侧重。本书由曾江主编。
  • 袍哥传之亡清

    袍哥传之亡清

    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改写历史,也被历史改写。他们虽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他们曾经证明过的,会成抹不去的记忆,只是不希望现实再把这种记忆复活。
  • 三国之最吕布

    三国之最吕布

    一个热爱三国的人;一个弑战如命的人;一个熟知三国历史的人;一个三国时期最强的武将,当这两个人成为一个人会怎样?东汉末年,风云色变!
  • 任务流三国

    任务流三国

    游戏宅男穿越三国,附身荀彧,从此开始三国的旅途。在梦境之中,主角发现居然有无数个任务等待自己,根据任务最后的结果主角将获得不同的奖励点数,点数可以增加自己的五围。属性达到一定的点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技能,主角是让荀彧继续成为三国第一政治家?还是让荀彧变成三国第一武将?甚至是三国第一军事家?
热门推荐
  • 镇远

    镇远

    大乾王朝一个在乾天大陆上统治了千年之久的王朝,风雨飘摇的王朝,面对西方蛮族的虎视眈眈,叛乱四起,混战不断,它又能如何?群雄并起,血染虎闸,无数的大乾俊杰,为它前赴后继,为它而生?为它而死?只为让自己的民族脊梁不倒!不愿子孙沦为异族奴仆,为大乾再次屹立绝巅,写下一曲壮丽悲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军为国,挡蛮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蛮族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君心唯诺:绝色世子妃

    君心唯诺:绝色世子妃

    她失踪归来,性情大变,强势捍卫自己所爱的人和家人。看曾经伪痴傻的辅国公府大小姐如何穿梭在权妾与恶妹之间,将尔虞我诈玩弄于掌心。又是如何吸引了一只绝色而腹黑的世子夫君,与其一同斗天斗地斗皇权……这是一个关于女子是如何一步步与她所爱的人肩并肩共同站于天地顶峰的故事…..
  • 疯神萧明

    疯神萧明

    曾经独立存在的三块大陆,因神力的冲突导致三大陆合并为一,而在这合并为一的大陆上一个小城市中的帅哥~萧明崛起,他能否再创奇迹拥有远古的真正的神力?让我们期待他来创造奇迹吧!
  • 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

    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皇龙启

    人皇龙启

    无尽的业障,交织轮回。十五年前的灾难,是天灾,或是人祸,龍启皇并不知晓。但他明白的,是自己的使命与任务。六道轮回,生生不息。
  •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个体间又存在差异,但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是健康的。《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介绍新生儿、0~1岁、1~2岁、2~3岁孩子的身体、心理发育特点,体格发育值,帮助年轻的父母正确理解孩子传达的信息,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测和心理呵护。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仙路萌约

    仙路萌约

    仙乱纪元,众仙归于天界。世间不见仙,然纪元交替,妖灵魔异封印松动,为祸世间,随众仙留下修行法门。人族在世间争渡,希冀踏出超脱路!少年起于荒蛮,带你一起寻踏仙之途!
  • 穿越星际来爱你

    穿越星际来爱你

    他是天神般的男子,来自遥远的外星,拥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她却不知他暗恋自己已久,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哥哥尹天石,留在地球,分身为二,不仅仅为了救助世人,还因为这里有她的存在。他爱她入骨,却不知每一次亲吻对她来说都犹如致命毒药;她想做他平凡的妻子,却不知异星人的强大,远远不是地球人所能承受。他轻轻地抚着她冰凉的脸颊,他已经爱她胜过自己的生命:“你不知道,我爱你,已经很久了……”中国版《来自星星的你》,比都教授还要深情不悔的异星奇男子,飞越千万光年的距离,只为来爱你!
  •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主要分为:小说、童话和随笔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桑金兰错;老官布小传;穿绿衣的蛇郎;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贵妃墓和织锦台;拉卜楞皇后翠琅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