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1100000011

第11章 战胜特大洪灾,坏事变好事(2)

今天,当人们走进修建在虎头山上的大寨纪念馆时,还可以看到介绍赵小和事迹的展览。他小时候是一个穷孩子,长大了赶上了合作化。据说开始他并不怎么喜欢陈永贵搞的那种超强度的劳动,表现很不积极,经常受到批评。陈永贵、贾进财曾一遍又一遍地做他的思想工作,给他讲述革命的道理。后来这些道理真的就管了用,赵小和的思想竟转变过来了。当然,身为一个普通的劳动农民,他的思想境界还不可能达到陈永贵那样的水平,所以,陈永贵仍时不时要对他进行继续教育。他是个赶马车的人,一次他赶着马车给县里某厂家送钢筋,卸过车后他又拿了人家的一根钢筋放在车上弄回村里,因为他见村里建房用得着这东西。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又不是往自己家里偷?但陈永贵批评了他的做法,还给他讲道理,教育他不要拿人家的东西,说这等于损了公家,肥了自己,还要他把钢筋给人家送回去。还有一次,村里派他去买牛,他买了4头,却弄了5头牛回来,原来有1头牛是跟着别的牛自己走来的。赵小和认为这次不同于弄钢筋,牛又不同偷的,是它自己跟来的。这次又是陈永贵教育他,对他讲丢失了牛的主人此时肯定很着急,要他赶快给人家送回去。赵小和不肯,陈永贵就决定自己亲自去送。恰在此时失主找上门来了,大寨把牛给了人家,陈永贵还向人家道了歉,事情才算完结。

赵小和就是死在他所提议的白天治坡,晚上治窝的劳动中。大寨人干活就是拼命,用当时的话说,叫做“革命加拼命”。人们白天在地里干,晚上还要在村里干,而且两个地方都是超强度的劳动。大家都咬牙坚持着,没有谁说一句“草包”话。但人毕竟都是血肉之躯,长期超强度的劳动事实上已经伤害了他们的身体。有人后来做过调查采访,发现大寨许多人都留下了腿脚病或者是腰病,这就是长期超强度体力劳动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在那些日子的劳动中,赵小和付出了他年轻的生命。按展览馆的介绍,他是在驾车的路上,马惊了,为了保护集体财产,在顶住马车滑入山下的搏斗中不幸牺牲。但也有人讲他是太困了,坐在车上就睡着了,大车颠簸,把他从车上颠了下来,轧死在自己马车的车轮下。悲剧发生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场,他又已经离开了人间。那是一个怎样发生的悲剧,恐怕我们永远也弄不清了。

4.“铁姑娘”队

在与特大洪涝灾害的搏斗中,大寨还涌现出了一支“铁姑娘”队。

在抗洪救灾的行动中,大寨妇女接受了扶苗、抢救庄稼的任务。她们卷起裤腿,拿起镬头,在泥泞不堪的陡坡上,重开道路。摔倒了爬起来再往上爬。爬上陡坡,踩着泥水干。大寨的“刘三姐”郭凤莲,领着姑娘们大声唱起歌来:“高山挡不住太阳,困难吓不倒英雄汉;脚踏岩石头顶天,大寨人民意志坚。……”她们像侍弄自己的孩子似的,聚精会神地细心地把一株株倒下去的庄稼,轻轻地扶起来。腰弯得酸痛了,顾不得直一直;汗流在脸上,顾不得擦一擦。不到5天,扶起了300亩玉米、200亩谷子。哪知道,过了5天,一场大风,又把几百亩玉米、谷子刮得东倒西歪。看到这种情景,妇女们不气馁,不怕难,她们说:“刮倒了,再扶起来,看‘老天爷’厉害,还是妇女们的干劲大。”开始,大家费了很大劲,一根谷苗总是站不起来,不知是谁想出个好主意:把几根谷苗捆在一起。一试验,成功了。看到谷苗又站起来,别提妇女们那股子高兴劲了,她们说:“那比怀胎十月,孩子呱呱落地都高兴。”这就是被大寨人戏称为“组织起来”的单株田间管理经验。

经过几天的苦干,“老天爷”比输了,几百亩谷苗又全部站起来了。秋收时,大寨在遭到特大的自然灾害以后,又获得了大丰收,除留够种子和饲料外,还斤两不少地完成了国家12万公斤征购任务。看到地里的好庄稼,大队长贾承让夸奖说:“大寨共有800来亩土地,分成2900多块,亩亩地里都有妇女的脚印,块块田里都有妇女的汗水。这800来亩土地,从下种到秋收,哪一道工序也离不开妇女,哪一株庄稼也和妇女有密切关系。”陈永贵也说:“庄稼长得好,有妇女们的大功劳。她们,特别是贫下中农妇女们,个个能够严守阵地,把好关口,有一套过硬的生产本领。”

合作化初期,大寨妇女参加集体劳动是新事,下地时,不敢把镬头扛在肩上走;学习深刨技术的时候,她们还不好意思脱掉鞋光着脚刨。那时,男人也看不起妇女,有的说:“要妇女下地干什么,不过在地里多踩几个坑。”有的说:“妇女担不能担,刨不能刨,下地只是白混分。”妇女们自己也有自卑心理,怕男人们瞧不起,认为妇女只能在家里做做针线活,做做饭,哪能参加农业生产。

在这方面大寨的共产党员起到了带头作用。别的妇女怕羞,共产党员宋立英就扛着镬头走在前面。陈永贵也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办法,向村民进行教育,宣传阶级解放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宣传妇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还向妇女进行补课,说明劳动光荣,妇女只有进行劳动生产才能彻底解放。同时,耐心帮助妇女学技术。

妇女们刚参加劳动时,别说掌握农业技术,就是担三四十斤的粪担也干不了。但她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她们说:“没有生产本领,怎么能和男社员一起使穷大寨变富大寨?”她们先练基本功,练粗活。在学挑担上山时,一个个肩膀压得又红又肿,她们还是有说有笑:“这不能担担的肩膀,真是个‘财主’肩膀,必须加紧‘改造’它。”她们担着粪担跑得更快。干部们怕她们累坏,要调她们干别的活,她们说:“不受点累,怎么能学会?”仍然坚持干。“财主”肩膀终于被“改造”好了。接着学细活,技术活:下种、间苗、追肥、深刨等等。

大寨对下种的要求十分严格:种子大小一致、肥料多少一致、深浅一致、株距行距一致。功夫差一点也不行。妇女们开始学时,不是肥料撒得不均匀,就是点种深浅不合标准。有个叫贾田环的妇女,因为过分紧张,不是捏籽时捏多了,就是该放玉米时放了豆子。陈永贵便耐心地帮助她,在地头用木棍划道道,说明玉米和豆子间作的规格和要求,还给她编成顺口溜:“玉茭、玉茭、豆”。贾田环也十分用心地学,连走在路了也学习。她还用大石子当玉米,小石子当豆,一边走,一边点;回到家里还练习捏籽。她们经过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

在学锄地时,妇女们开始不会换手,不会走脚步,锄得深浅不匀,锄过的地又踩得平光光的。陈永贵就亲自给她们做示范,一边做给她们看,一边讲如何换脚,如何使劲,如何刨土。还叫每一个老农带一个妇女学着干。妇女们怕把地踩平了,在宋立英和陈永贵的老伴李虎妮的带动下,干脆脱了鞋,光着脚,一脚一脚、一镬一镬地练着干。

经过勤学苦练,大寨的妇女们变得能干起来。特别是几场竞赛,如间谷苗,妇女完成任务又快又好,赛过了男劳力。事实证明,妇女是可以干得好的,男人们也就相信妇女们是能干的。连早先瞧不起妇女劳动的贾来恒也说:“妇女们有志气,学会了担担,推平车,深刨,再苦也不叫苦,队里任务紧张,不用妇女可解决不了问题。”

5.“三不要”和“三不少”

说祸兮福之所倚,大灾使大寨因祸得福,主要是因为大寨在大灾之年不要国家的救济,完全凭着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灾害,夺取了恢复生活和重建家园的胜利。

大寨遭了灾,中央和省、地、县各级领导派来了慰问团,全国各地的慰问信也从四面八方寄到大寨。从各种渠道还先后有多批救灾钱物拨发下来,大寨人心想,能够自己渡过去的难关就不要伸手讨救济。此时大寨通往县城的电话线也修好了。头一天,公社打来电话,给他们拨下了80元的医药补助费。大寨的干部说:“把钱给别的兄弟队吧,我们没有伤病员。”第二天,公社又打来电话,又给大寨拨下100元安置金。大寨的干部们又回答说:“我们能安置得了,把钱给别的队吧!”第三天,公社担心他们没房住,拨给大寨50领席。大寨的干部又说:“大寨有苇子,要用自己编,把公社的席子给别的队吧!”后来公社又打来电话说:“你们的灾情重,国家拨给你们1000元救灾费!”大寨的干部又说:能自己走过去的路,就不让人扶。能克服了的困难,就不能伸手向国家要钱!

在陈永贵的倡导下,大寨党支部就确定了“三不要”的原则,即不要国家的救济款,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物资。一句话,全凭自己的力量战胜灾害。在这个基础上,陈永贵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不少”的口号,即向国家卖粮不少,社员口粮不少,集体的库存粮不少。“三不要”大寨人已经做到了,“三不少”要到秋收以后才能兑现。公社党委书记卜鸿义对这个“三不少”也有些顾虑,主要是担心不减少些征购粮指标,会影响到大寨人的生活。卜鸿义为此还专门找陈永贵谈话,劝他说,今年遭了灾,哪一家也完成不了征购任务,给你减一减吧。陈永贵不领情,他很干脆地说:“不减,保证完成,而且口粮和储备都不少。”

陈永贵后来总结说,1963年遭灾后,社员们不分农忙和农闲,不分好天和坏天,一股劲地为集体干活。全大队从事农业生产的105个男女全半劳力,从遭灾到1964年秋天,除按季节保质保量地完成一般的农活外,每人平均恢复、整修和新修耕地4亩9分,修建房屋每一个劳动平均投工40多个。

灾后村里要大搞基本建设,需要的石头很多。开山打石头的工具,以往都是由集体购置的,现在遭灾了,要大量添置工具。为了减少集体的开支,党支部还没有号召,村民赵素小、李银良等人,就自动地购置了一套石匠家具,跟着贾进财学习开山凿石技术。随后又有28个村民自动打制了开山用的工具。

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都离不开钱。大寨党支部决定不向国家伸手,村民们也表现出无私忘我的高尚情操。村民李喜庆把自己的800元存款拿出来借给大队。他说:“集体是大家庭,别人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我不能自己存着钱,让别人受难。”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83户人家,有57户借出了款,总额是12000多元。

在救灾中由于不要国家的救济,大寨人便格外珍惜每一分钱。搞土地建设,原来计划得花3000多元,实际只开支了300多元。比如,开山抬石头需要12根铁绳、12根铁棍,买新的要花300多元。村民们说:不用买了,自己打吧。他们有一个铁匠,又带了个徒弟,村里只花了3元多钱,把各户的废铁收回来,不但够打铁绳、铁棍用,还打了些其他开山用的工具。

大寨人的血汗没有白流,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大灾之年,地里的庄稼仍长势很好,秋天收得了20万公斤粮食。除了口粮、种子和饲料,他们还向国家卖了许多余粮。

在村里,不到三个月就建成了40间人字架的瓦房,砌成了20孔石窑洞。而且,大寨党支部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5年恢复土地,10年建成新村。当时有人觉得难度太大,但后来他们仅用了2年时间就恢复了全部土地,到1964年大寨共恢复土地130亩,整修土地500多亩。一年来修补房屋、窑洞62间(孔),新建瓦房72间,窑洞36孔。1964年,大寨的粮食亩产达到了404.5公斤,按当时的说法,是跨过了长江。到1965年,大寨新村建成。也就是说,他们只用了3年多时间,就让社员全都搬进了新居,永远结束了住土窑的历史。真正实现了陈永贵所说的,送走一个旧大寨,迎来了一个新大寨。

同类推荐
  • 神话大明

    神话大明

    顺天龙庭,嘉靖帝高座九重云,欲求那长生之道。妙木山下,唐寅手持无尽之刃大战倭敌,江南一域,桃花万里。孟家讲坛,紫荆阁内,平安圣人立文心,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着游戏系统,严文穿越到了大明,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大明,泱泱大国,神话大明。(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 风云大赵

    风云大赵

    穿越到战国的他如上古传说中不败的魔神,战群狼,杀棕熊,降服金色巨龙,有一种君临天下的王者气概。霸气刁蛮匈奴公主,温婉可人的邻家小妹,西域二十二女儿国的美人国王,尽收他的后宫。现在他开始了新的一轮征战,因为他的誓言是:不要挑战我的权威,还有我的女人……
  • 汉魂

    汉魂

    穿越回大汉盛世,被封为骁骑校尉,北击匈奴,平定南越,笑傲沙场,驰骋天下……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 北洋将军轶事

    北洋将军轶事

    这本书主要选取了北洋系出身的15位将军轶事,时间跨度为晚清与民国时代。历史本是人和事的集合,事因人起,人以事存,书中所辑侧重人物言论与史实细节,体例则为史料性笔札作品。书中记述的北洋将军事迹,均收辑自近代史料、笔记丛刊、馆藏档案、口述回忆、历史传记、论著等。旨在拾遗补缺,辑残存轶,以传述人物言行,兼及晚清与民国时代的许多重要史实。
  • 历史年鉴之1917

    历史年鉴之1917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热门推荐
  • 男神喽

    男神喽

    本篇文章是一篇校园爱情剧喽简述自己亲身观看咯
  •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本书讲述了老卡尔·威特如何将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故事。
  • 动物与人

    动物与人

    龙飞只因加入了穿越联盟,从此命运女神就伴随她左右。(题目乱昵的不用在意)
  • 异世天仙

    异世天仙

    人生圆满时被收入天仙门下“我不愿意啊~”修为低弱参与诸神无间道“我不愿意啊~”穿越异世,斗气飞溅,魔法乱舞,诸族并立,魔物横行,无数宝藏待开发,万千美女欲随行,看天仙大道如何独斗诸界神灵暴虐地狱鬼魔!“啊喂,真有你说的那么爽么,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啊~再说,我不愿意啊,放我回家奶孩子好么~”
  • 明阳记

    明阳记

    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对错,他是豪门之子,却坎坷落难,却又自强不息,努力将歧路走成坦途
  • 王妃娘亲不好惹

    王妃娘亲不好惹

    她,无奈碰上一朵克妻的烂桃花粘死了她。他,南傲国的三王爷,视克妻为家常便饭而又桃花不断泛滥,第一妻,残了,第二妻,傻了,第三妻,毁容了,第四个,正在私奔中……姿色平平,这个咱忽略,好吃懒做,这个咱不提了,带个拖油瓶,这个咱跳过,谁让他眼残看上了她!
  • 蛮荒道尊

    蛮荒道尊

    黄小道,只是个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小道士,他只想继承青云观,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大神棍,奈何苍天不怜人,一个闪电把他劈到了远古的蛮荒。那里,只有一群还未开化的野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卧槽,我他妈服了。”穿越的第一天,黄小道如是说!不过,神棍总归是神棍,就算到了蛮荒,他也会过得很滋润……
  • 一起走过的流年

    一起走过的流年

    每个人都有青春年华,爱情与理想似乎是这段时光亘古不变的主题,可二者在现实的面前又是显得多么的苟延残喘与弱不禁风呢?但青春的懵懂与冲动岂会让我们在现实面前服服贴贴地妥协?所以,我们张开双臂,舒展身心,追求着,理想!还有,爱情!至于结果,那是未知!我们享受的是过程!所以,请抽点时间,心平气和地,一页一页翻下去,体会那些五味杂陈,而又一起走过的流年!
  • 历海狂徒

    历海狂徒

    危险往往和机遇伴生,萧樯在被卷入车祸的瞬间觉醒了体内的宿灵。那两个人告诉萧樯他们叫华佗和项羽。从此几人的故事就开始了。把妹战敌纵横都市,浩瀚如海的历史中,众多强者在现代苏醒,他们和生前的宿敌会发生怎样的碰撞,过去的故事是否又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一切就在《历海狂徒》
  • 异世界之流

    异世界之流

    在一个不知名的异世界,人们将现代科技与古代阵法秘术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战斗方式,其名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