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改革的传闻一出,古清强立马成了全县名噪一时的人物了。有路子的人,都纷纷找上层人物打招呼。他感觉有些飘飘然,一下子结识很多上层领导。
他感觉枝冈次郎太厉害,细想起来毛骨悚然。枝冈次郎的脑子太多道道,怎么这么多计谋。自打组建合资集团以来,古清强明显感觉枝冈次郎是自己的伙伴,也是对手。真的要斗起来不好对付,是他古清强充分用权的一大障碍。
古清强隐隐约约有一种不祥的感觉,这个枝冈次郎,表面上是宠着他古清强,实际上渐渐地有一种架空董事长权力的势态。
“这如何是好。”古清强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有朝一日变成太上皇。
看到丈夫十分焦虑,妻子郑重其事地说:“你手下得有人帮你说话才行。”
“俗。”古清强说,“这是妇人之见。”
他表面上不承认妻子的观点,但心里已经有几分认同妻子的理。是啊,如果底下的干部都听自己的,还担心枝冈次郎玩弄权谋么。但想到如何建立自己的敢死队,又为难了,怎样判断部下是否忠于自己呢?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重新考察,将不忠于自己的人排除在外 。
为了实现甄别忠奸的目标,古清强仔细地琢磨了半天,终于推出三大举措:一、顺着枝冈次郎的原定计划,推进主辅分离方案,将一部分冗员和非专业人员,推出星光集团;二、推行机构改革,所有的中层干部及重要部门的班组长,重新竞争上岗;三、悄悄地提拔自己的大学校友,同乡,趁机构建关系圈子。
用人是当官的一面旗帜。用什么样的人,怎么样用人,明眼人立马知道是怎么回事。既然董事长重关系,那好,全体员工闻风而起,各显神通找关系。
有些人没有当官的关系,就到古清强读书的北方理工大学,找到古清强的班主任。还有一部分人,干脆直奔古清强出生地苟皮乡日山村,找到古清强的堂叔、堂伯,连98岁的堂爷爷也被逼得口齿不清地给古清强打电话。
这一热火朝天的情景,只有古清强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这些都是地下的活动,表面上千业星光集团公司内部异常平静。
枝冈次郎丝毫没有察觉,只是发现来千业星光集团公司视察的县市领导多了起来,还以为是格外受到了重视。
古清强找了个理由将大学校友罗银生提拔为董事会秘书,将自己的司机马群红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同乡童仪提拔为财务部副主任。这一人事任命引起了部分员工的不满,但更多的人坚信古清强是在用圈子里的人。要说德才兼备,罗银生还沾得上一点边,毕竟是大学毕业生 。但提拔司机和童仪,几乎是提拔目不识丁的大老粗。
“为什么要用两个文盲?”枝冈次郎问。他明知自己干预不了,但还是要问原因。
古清强笑了笑说:“有一技之长就行,这些人员没有科班学历,但有实际能力。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拘一格降人才。”
事实上,古清强明白自己是故意提拔两个大老粗,更能显示自己的权力和威信。
古清强的家门口出现车水马龙的现象。
每天晚上,他总是送走一批又一批客人。
家里的古董、字画之类的稀世珍宝很常见了,最让他赏心悦目的是刻有各种生肖和各种字体的“投资金条”。这些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东西,如今已经摆在了面前。
有人不惜让他进这个“协”那个“会”的,也有承诺给个什么“代表”资格之类的。连市工会有个头面人物也来承诺,只要他古清强提拔自己的亲戚,今年给个“劳模”指标。还有承诺给职称的,连某杂志社的编辑,也拍着胸脯答应给个专版做宣传。
以前国有公司时段,权力也没有这么大,也不能这么独断专行。用一个人要经过民主考核程序,还要遵守国有企业廉洁从业准则,提拔干部还要民主测评,公示,然后才能上集团公司的班子会讨论。现在好了,他一个人垄断全部的用人权,可以像私人老板那样一个人说了算。
等枝冈次郎弄明白古清强在安插自己的人时,人事改革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了,所有新任的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到职到岗。枝冈次郎本想发作,与古清强作一番权力争斗。但发现公司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所有的新上任的干部,不管能力如何,个个劲头十足。
为了削弱古清强的权力,枝冈次郎还是采取了一些策略。一是扩张计划,吞并全昌县最大的一个房产公司,二是一口气成立了十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这些投资新建的公司相互担保货款,一时间千业星光集团成了全昌县的巨无霸,而在市里也是挂上号数一数二的大企业。
一方面新的公司大量从人才市场招人,另一方面强硬地进行了主辅分离,将一些个没有关系和门路,家庭地位低下的人群驱进辅业公司,一脚踢开。
有些人在埋怨古清强用人不公,有些人,还生出恨意。
有几次,古清强家里收到包装精美的包裹。打开一看,有一个里面包了一包狗屎。
此刻,古清强心里发毛。
一开始,有二三十人到集团公司大门口静坐,但是维持秩序的保安请来了警察,将几个领头的人叫走后,人群即刻作鸟兽散。
古清强不安的情绪很快被拍马屁的感觉所取代,他在高傲地享受被人求的滋味。
枝冈次郎,一方面把古清强的年薪越涨越高,另一方面变着法子让十几个新公司都有县里权贵和要害部门家属入股,公司统一担保货款,个人不用出一分钱,即可拥有百分之几的股份。
到了年底,各公司都实现大额分红。实际上这些公司大多还没有利润,但照样大额分红,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用的全是注册资金的本钱。
千业星光集团成为县里人人颂扬的公司,巨额分红回报的消息不胫而走,有许多在外地打工的大学生、硕士生纷纷托人投递简历,要求进入千业星光集团效命。
正是:“人生所贵在知己,知己之最忠与信。恩德相结是知己,酒肉相聚难同心。”
要知故事后戏,请君续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