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1900000022

第22章 解读《论自助》中所体现出的超验主义思想(7)

爱默生的所谓“自立”意味着什么?从字面上看,“自立” (Self-reliance)的意思是不依赖于他人,亦不依赖于外部权威,而完全相信自己,单凭自己的力量而生存。一句话,自立就是依靠自己。爱默生自己似乎也有这个意思。他在“自立”一文中指出:“虽然全能的宇宙充满了对人有用的物产,但是,即使一粒稻谷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唯有在上天赐予的田地上辛勤耕作,方能获得果腹之粮。人身上蕴藏的力量本质上是新的,除了自己,任何人都不知道他能做什么,他自己也只有在尽力试过以后才能知道这些。”然而,这个定义 (如果是定义的话) 过于含糊。因为我们仍然不知道,“依靠自己”意味着什么? 按照一般的理解,人由身体和心灵两部分组成。那么,依靠自己生存究竟是凭借自己的体力,还是凭借自己的脑力?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有学者认为,爱默生的“自立”一文只是笼统地运用了“自立”概念,但在其他地方,他的确区分了心灵与行为两个方面。因此,可以将他的“自立”分为两类:“心灵的自立”(mental self-reliance)与“行为的自立”(active self-reliance)。前者指“思想的”和“理想的作用,强调精神生活;后者则指独立的实践活动,强调现实生活。这种区分尽管不完全等同于前边所说的“脑力”与“体力”,但仍然包容了它们。这种区分至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爱默生的“自立”。从他的第一组随笔可以看出,他更强调“心灵的自立,即依赖于人的思想。爱默生的“自立”一文明确指出:“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个人内心深处的真理也是所有人的真理,那就是天才。说出潜伏在你心中的确信,它将具有普遍意义。”显然,爱默生鼓励我们用自己的头脑思想,用自己的眼睛观看,到自己心中去寻找真理,自己选择,自己负责。尽管在爱默生的眼里,思想是“世界上最艰巨的任务”,但他仍然强调思想。思想是爱默生所谓“天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爱默生看来,单纯的物质生活根本不是生活,而是因误诊导致的慢性死亡。有思想的人才能自己创造生活,自己去体悟世界和解释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立就是解放思想,自立就是自信(self-truth)。思想之所以重要,心灵的自立之所以高于行为的自立,其原因在于思想与真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真理是我们生活的要素,然而,如果一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真理的一个方面,而且长期执此一面,那么真理就会被歪曲,真理将不再是真理,而转变成荒谬了。”就思想的目的而言,自立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地接触真理,获得真理。因此,严格地说,自立不是一种特定的原则或价值,而是一种思想方法——探索真理的方法。自立是一个过程,并非静止的状态,它要不断地去创造,去追求。追求不是出于外,而是入于内,到内心深处。这是自信的源泉所在。因此,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渐进的安排;也是一项遴选原则,搜集与他相似的事物,无论他走到哪里。在环绕四周的纷杂事物中,他只选择自己的东西。你的心认为伟大的东西必定伟大。灵魂的强调总是正确的。”然而,我们习惯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顺从外在的制度和权威的教条。这正是人们缺乏自立,不愿独立思想的症结所在。

爱默生在《论自立》中谈到人们不敢自立的两个原因:首先,为社会舆论所左右。“他的言行一旦博得喝彩,便成为一个囚徒,看管他的正是众人的好感与恶感,他们的反应现在必须予以考虑。”众望所归的企图每每使人脱离自我,归顺社会。“社会处处阴谋反对每个成员的刚毅之气。社会是一家股份公司,公司的成员达成一项协议:为了确保每个股东有饭吃,必须取消食者的自由与教养。最需要的美德是顺从。自立则遭受白眼。社会喜欢的是名不是实,是常规不是创造者。”你要独立自主吗? 那就看看世人给你的脸面吧:横眉冷对,怒目切齿。其中甚至包括你的亲朋好友。其次,要求前后一贯。过分看重过去的言行,生怕有什么僭越和冲突,瞻前顾后,忐忑不安,以避免出尔反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责难。在这种念头的扰动下,该说的不敢说,该做的不敢做,为一种不良习惯而违背自己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依从外部权威,放弃自己的思想自由的表现。爱默生在谈及压迫自立的外部权威时,其矛头直接指向了教会宗教,因为教会宗教是自立的最大敌人,是束缚人们思想的最大枷锁。思想解放就要求首先应该从教会中解放出来。因此,自立就意味着摆脱教会学说、教会崇拜、教会典仪和教会祈祷。在爱默生看来,教会宗教削弱之日,就是自立出现之时。

1832年10月28日,爱默生辞去波士顿第二教堂的教职,这标志着他与教会宗教的彻底决裂。他认为,人的自我有可能为教会所吞噬,如果你维护一所死气沉沉的教会,为僵死的圣经公会效力,追随一个庞大的政党,投票赞成政府或反对政府,像卑贱的管家婆一样铺桌子——在这一切的遮掩下,我很难发现真正的你有多少精力逃离了你的生活。甚至宗教教义也可以束缚人们的信仰。因为理论一旦制度化,思想便走向僵化。外在形式扼杀了思想的生命。思想是活的,不断运行着,无形无象,包容在外壳里必将窒息而死。任何时代的教义都不可能适用于下一代,假如新的一代一丝不苟地恪守老一代的教条,遵行老一代的礼仪,宗教的本质便丧失殆尽,崇拜者便会失去信仰的源泉。在爱默生看来,基督教之所以优于其他体系,之所以被人们奉为神圣的东西,正是由于它是一种道德体系。它向人们展示:真理就是他们自己的理智;它告诫人们:实用就是它们自己的理由。“所有赞美自身的行为就是信奉基督的行为,所有贬责自身的行为就是非基督的行为。”心灵的自立应当体现自我的精神,精神不能以任何形式传递,凝固的宗教教义必然违背宗教精神。显然,爱默生的“自立”概念蕴含着某种宗教批判:外在的宗教权威扼杀了宗教;脱离自我的宗教是虚伪的。由此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必然是:真正的宗教应该到自我的思想中寻找,到自我的灵魂中寻找。问题在于,摆脱外在的权威能否保留宗教(基督教)? 我们心中的宗教以什么形式存在?有什么根据认为上帝在我们心中?我们如何与心中的上帝接触? 爱默生的这种宗教意义何在? 还是让我们回到“自立”的概念。

根据前面的分析,自立所依赖的对象主要是人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并非是凝固不变的概念或观念,而是指自我的思想过程。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是,这种思想具有怎样的性质? 问题的关键仍是追溯本源的自我。根据爱默生的说法,“我们一旦开始探索自信的理由,所有原创行为产生的魅力便大白于天下。谁是被信赖者? 什么是赖以成立的原始的自我? 这种探索使我们追本穷源,我们立刻发现天才的本质,也是德性和生命的本质,我们称之为自发性或本能。我们用直觉(Intuition)表示这种原初的智慧,尔后的教导统统是传授(tuitions)。这里是行为和思想的源泉。这里是产生灵感的肺腑,给人以智慧,只有不信神和无神论才予以否认。”不难看出,直觉不仅是自信的依靠,也是宗教的源泉。直觉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接受神谕的条件,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窥见上帝的容颜。于是,宗教成为人的内心体验。所以,爱默生说:“宗教在心灵上不是轻信,不是形式。宗教就是生活。它是人的有序和健全。它不是需要增加或需要补充的其他东西,而是你原有那些能力的新的生活。它是正义,它是热爱,它是侍奉,它是思想,它是谦恭。”为此,爱默生重新规定了宗教的起源和性质:宗教是人的生活和人的体验。如果从这个意义出发,就不难理解,爱默生的自立何以批判教会宗教,同时又维护了宗教。爱默生的宗教定义反映出他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立场。

超验主义是19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新英格兰的一场思想运动,涉及哲学、神学、文学、艺术、政治和社会改革等各个领域。其宗旨是继承欧洲的浪漫主义传统,倡导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之所以用“超验”一词,是沿袭了康德的用法。康德证明,有一类重要观念,或命令形式,它们的产生不凭借经验,相反,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它们。这些东西就是心灵的直观。康德也将它们称作“超验形式”。爱默生据此断言:凡划归直觉思维的东西,都可以称作超验的。与康德不同的是,这里的“直觉”比康德的范围宽泛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超验主义的特征是突出直觉的主导地位,赋予人心以神性,坚持个人良心的权威,肯定个人体验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自主性。基于这种理论,美国超验主义一开始便刻有鲜明的宗教烙印。它不满于传统宗教日趋理性化,坚守僵化的教条,对生活缺乏积极的态度。其矛头指向狭隘的加尔文主义和唯一神教。直觉为超验主义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使它有可能重新定义宗教,使神-人在自我中合一,让人在自身的生活中体验上帝的启示。在爱默生看来,直觉就是宗教的本质。直觉本身是普遍的、神性的,直接源于灵魂。直觉高于理性,直觉把握整体,直觉给予直接的宗教体验,直觉是信仰的居所。从历史上看,超验主义正是运用直觉的武器,最终将美国的宗教意识从加尔文主义和唯一神教中解放了出来。新的宗教不想高谈阔论,故弄玄虚,也不想变着法儿地重复几个命题,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表现一种精神,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恢复他们的宗教情感,给人以崇高的目标和纯洁的快乐,擦亮内心的眼睛,使生活有条不紊,使实践力量和思辨力量和谐统一。人通过内心之眼看到上帝,人返回自身的同时走向超越。因为上帝在人心中。爱默生在日记中写到:“愿神保佑那一天到来:年轻人发现内在 (Within) 与超越 (Above)是同义词。”自我可以在内心中获得宗教理解,个人的体验高于外部的权威,其根据就在于“内在与超越”同一。神圣心灵注入我们的心灵。当我的思想进入无限之中,所有卑下的自私都消失殆尽了。“我变成一只透明的眼珠。我是虚无,却看见了一切。宇宙之灵 (the Universal Being) 的潮流环绕着我穿越而过。我成为上帝的一部分。”这不仅让人想起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圆,其圆心无处不在,其圆周到处不在。眼睛是第一个圆。它所形成的地平线是第二个圆,它是世界密码的最重要的符号。因而,我实质上就是上帝。我也是墙边的一棵野草。传统基督教主张神人二元论,爱默生则试图模糊二者间的界限,认为神人是同一个东西,但也是绝对的他者。可以看到,爱默生用透明眼珠的隐喻强调上帝的内在性,强调自我内心的启示。这正是自立原则得以成立的保障。自立就是要求个人开拓内在的神性。这种观点与传统基督教形成了尖锐对立,冲突的焦点围绕着耶稣的性质问题:耶稣是人还是神? 在爱默生看来,传统基督教过于宣传耶稣的神性,忽略了他的人性,结果逐渐把耶稣变成形而上学的偶像,误导了信徒的信仰。他说:“从现在流行的信仰看,相信基督教就是不相信人。他们把基督当作圣主,而不是兄弟。基督颂扬人的伟大,我们却只听见基督的伟大。”在传统基督教那里,人与基督两分,甚至对立,基督成为绝对的他者。人不再倾听自己的心声,而是去聆听他者的命令。他者的世界取代了自我的主体地位,自我丧失其能动性,必须到自身之外寻求生活的意义。传统基督教把耶稣从人类的朋友变成人类的伤害者,变成专断的君主。其实,耶稣的伟大恰恰在于他确认了人的伟大,确认了人同时具有神性。耶稣基督属于真正的先知民族。他清楚地看到灵魂的秘密。他为灵魂的和谐所吸引,为灵魂的美妙所陶醉。他生活在其中,那里拥有他的生命。耶稣是人,但是个圣人,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有神性,知道自己是内在与超越的统一。他说:“我是神性的。通过我,上帝行使他的神力;通过我,上帝发布他的神谕。你想见上帝吗? 那就看看我吧;或者看看你自己,只要你也像我现在一样思想。在爱默生眼里,耶稣根本不是救世主,而是言说者(Sayer),其言语渗透着神的普遍性和神-人的同一性。言语是形体化的意义,耶稣作为言说者,将通过语言而不断变化。因此,耶稣的自我彰显既不是训导,也不是示范,而是完善自己的内心生活,即与神同一。”这种同一是“我内心的真实”,是自我能够亲自体验的一种实在。

同类推荐
  • 家世

    家世

    本书从“家风家教之于当下”的视角撰写了中国家族的传奇经历。每一家家教自有特点,如林同济家是要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宋耀如家是要出伟大人才;卢作孚家是让孩子不要当败家子;黄兴家是无我、笃实;聂云台家有家庭会议……阅读者称,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联想到自家、自身,自己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以前,明史学者吴晗先生写过一本《朱元璋传》,怎么说呢?虽然该书影响很大,但是内容着实单薄,以区区二十万字去介绍和评价这位伟大君王恢弘博大的一生,难免给人一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之憾。出于对朱元璋伟大人生的感动和对真实历史负责任的态度,笔者耗时近十年,悉心研究朱元璋,创作此书。从史料考证到布局谋篇再到分析点评,无不殚思竭虑,精益求精,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元璋及其生存的时代。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本书抓拍了民国才女们在才华绽放瞬间的精彩,也记录了她们于乱世中起落漂浮的人生。全书内容包括:最恨海棠花无香——张爱玲、高标逸韵梅花魂——石评梅、出水娇莲巧扶风——林微因等。
热门推荐
  • 魔鬼总裁放我走:魔鬼恋人

    魔鬼总裁放我走:魔鬼恋人

    “老婆,我想你”“老公,我也很想你”“老公你什么时候回来”“乖在等几天,很快就回来了”3个月前,顾染陌对南宫梓辰只有恨。3个月后,顾染陌满世界追着南宫梓辰跑。他们的爱情道路上面,会不会开花结果呢?此文有宠也有虐。欢迎喜欢的宝贝们入坑,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生生世世爱:玥色倾心

    生生世世爱:玥色倾心

    “你当真这般恨我?”皇甫歆,他带着无尽的忧伤问道。尉迟玥,她没有回答,却握紧了手中的刀子狠狠的刺去……血,一滴滴的散开,空气中的血腥味让她几近疯狂,飞奔而出,大喊着:“我不是你的王妃!”他愣住,未加阻拦,胸口的痛根本无法抵过内心阵阵的抽搐,仿佛那刀不是刺在胸口而是在心上生生剜了血肉一般……而她的心也再次被扯碎,刀刺中的不是他的胸口,而是自己的心。爱情,在种种误会还没有解除时已经去了地狱……
  • 一吻天荒,转身末路

    一吻天荒,转身末路

    曾经,他们为了相爱,不惜抛下一切,曾经,他们幸福得连老天都有妒忌,曾经,他们把每天当做末日来相爱……当美好的一切,都已经镜花水月。他和她,原本就是两行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偶然的错误相交,拉开了爱恨情仇的序幕。
  • 步步惊情:总裁的复仇妻

    步步惊情:总裁的复仇妻

    第一次见面时,两个人剑拔弩张,她为了完成任务,他逼供套取信息;第二次见面时,她应聘他的助理,一是为了任务刻意接近,二是为了自己深藏的目的;”对你,我一直很认真,我会对你负责的。““我不喜欢她,因为我爱她,至始至终都只爱她。”他的温柔体贴,让她动了情,动了心,原以为找回了自己失去的身份,亲人和爱人,想要过回普通人的生活,事情却远没有她所想的这么简单.....
  • 道灵纪

    道灵纪

    在战争杀伐肆虐的时代,是是非非都化为血与泪的辛酸;纵尔群魔乱舞,神佛逍遥,吾自有吾之道!
  • 魂咒

    魂咒

    纳尼,纳尼?七爷、八爷开公司啦?七爷是谁?八爷是哪个?闻名三界之黑白无常是也,黑白无常都出来开公司了,这世道,有种混乱的赶脚……啥啥?我有女娲的血脉?女娲是我老祖宗?开么子玩笑?那不是人族的圣母吗?咋成我吴畅的老祖宗了?
  • 在园杂志

    在园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刺的白百合

    带刺的白百合

    因为一次网络意外,傲慢的女大学生倪佟坠入情网。从最初好奇慢慢过渡到习惯,然后喜欢,最后爱上,貌似这是恋爱最简单不过的必经之路,然而,倪佟却必须面对种种的是与非,对与错,她到底是如何走完这条畸形的初恋之道的呢?80后的青春疼痛着,成长着。。。。
  • 都市全能保镖txt

    都市全能保镖txt

    世界第一强者——墨瞳,在一个SSS级保镖任务时,遇到幼时朋友,从此获其芳心,艳福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