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2700000020

第20章 世界两大联盟的联合(4)

但是,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也反映出殖民主义的痕迹,暴露了美英两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争夺。在会议期间,两国就未来世界利益划分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罗斯福认为,英国应该把殖民地问题交出来讨论,而丘吉尔却声称,“我当首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该宪章没有明确提出反法西斯斗争参加者以何种方式动员一切力量进行反法西斯斗争,也没有确定战后如何保障实现所列各项人民民主权利,没有具体说明殖民地和委任统治地战后的命运。丘吉尔事后在英国下院曾说:“在大西洋会议时,我们心中想的,主要是恢复纳粹奴役下欧洲国家与民族的主权、自治与民族生活,再就是关于它们的疆界可能有必要作出任何变动的指导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美英毕竟是帝国主义国家,它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仍是以“欧洲为中心”,而把亚洲、非洲国家排除在它们的“原则”之外。

尽管如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西洋宪章》仍对动员和鼓舞全世界人民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打败德意日法西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西洋会议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美英两国商定援助苏联抗击德国。两国领导人在听取曾赴莫斯科考察访问、并会见斯大林的哈里·霍普金斯汇报后,决定派使团前往莫斯科,把霍普金斯同斯大林进行的仓促会谈继续下去。1941年8月15日,斯大林收到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联名电报,其主要内容是:

在哈里·霍普金斯先生从莫斯科回来后,我们曾利用研究他的报告的机会,一起商量了我们两国如何能对贵国对纳粹进攻所进行的辉煌保卫战给予最大帮助的问题。我们目前正在合作把你们最迫切需要的供应品最大限度地提供给你们。

现在我们必须转而考虑一个较长期的政策,因为在能够取得完全胜利以前,还得经历一段漫长和艰难的路程,如果不取得完全的胜利,那么我们的努力和牺牲都将是白费的。

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就我们的共同资源分配问题迅速作出决定,我们建议,我们准备在莫斯科举行一次会议,我们将派遣一些可以直接和您讨论这些问题的高级代表出席。

我们充分认识到,苏联的英勇和坚决的抵抗对打败希特勒主义有着多么巨大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感到,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在制定将来分配我们共同资源的计划这件事情上迅速立即行动起来。

斯大林欣然同意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建议,苏美英三国开始积极准备有关事宜。8月28日,丘吉尔内阁决定派供应大臣乌克斯·比弗布鲁克男爵为英国使团团长。因为英国援苏物资很大一部分将要从美国援英物资中划拨,丘吉尔指令比弗布鲁克:“我想请你偕同哈里曼先生前往莫斯科,以便安排对俄国军队的长期供应问题。……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俄国人以最大的援助,即使要我们自己作出重大的牺牲,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为了我们的利益的事……。你的任务不仅是协助制订援俄计划,而且要确保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致遭受过大的损耗。”

显然,英国政府在援苏问题上坚持3条原则;一是把美国援英的物资转给苏联;二是真诚合作,尽力而为;三是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

美国拟让霍普金斯担任使团团长,后因健康方面的原因,改派艾夫里尔·哈里曼执行这一使命。为向苏联提供有效的军事援助,罗斯福指示陆海军首脑;“我认为不仅在当前,而且在苏联继续对轴心国作有效斗争的全部时日里,为它提供一切合理的军火援助,对美国的安全和保障是极端重要的。我确信在拟议中的莫斯科会议上,……必须大量地全面地对苏联承担这种性质的义务”。从而,他阐明了苏联对德作战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直接相关,由此出发,美国有义务援助苏联。

1941年9月15日,美国使团抵达伦敦。为协调双方的政策与目标,美英两国使团利用6天时间,“共同分析了可以提供给苏联的武器和原料的项目单,拟订了《胜利纲领》的生产指标(即制订一个在面临的长期战争中供应各条战线的固定的生产目标)”。

9月22日,美英使团乘坐英国皇家海军“伦敦”号巡洋舰由斯卡帕湾启程,经由北极圈内的北冰洋前往苏联的阿尔汉格尔斯克。为保证安全,美英采取了许多欺骗措施:美军派出2架B—24型轰炸机,搭载使团的一般成员或随员直飞莫斯科,掩盖使团主要成员取道海上的真相;英军不派护卫舰护航,以减少德军飞机的注意等等,这些措施收到了预期效果。9月23日,柏林电台就播发了美英两国使团已安全飞抵莫斯科的消息。

9月27日下午,“伦敦”号巡洋舰在白海的北德维纳河口抛锚,转乘1艘苏联驱逐舰逆水上溯32公里,到达阿尔汉格尔斯克,受到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的热烈欢迎。当晚的宴会上,三方共同举杯预祝盟国的团结和法西斯的垮台。

次日,美英两国代表团成员分乘4架DC—3型飞机,在苏联战斗机编队护航下,飞行5个小时,抵达莫斯科。他们一下飞机就立即被邀请到克里姆林宫,在那里受到斯大林、莫洛托夫、前外交人民委员马克西姆·李维诺夫的接见。

会见中,斯大林首先向哈里曼、比弗布鲁克介绍了苏联战场的局势。他说:“德国优于我们的地方:在空军实力方面,为三与二之比,在坦克方面,为三或四与一之比;在师的数目方面,为320个对280个。”他最后表示最迫切需要的是坦克,其次是反坦克炮、中型轰炸机、高射炮、钢板、战斗机和侦察机。关于坦克的具体数量,斯大林透露:“他每月需要2500辆,在此数中,1400辆可以在苏联境内制造出来。但尽管他还需要1100辆坦克,他仍然只想每月从美国和英国取得500辆就满足了,免得被人指责‘胃口太大’。”

在第一次会见中,斯大林还同美英使团就苏英两军在乌克兰协同作战、美军使用西伯利亚机场运送援苏物资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哈里曼还试探性地让苏联官方保证,“苏联宪法第124条所说的保证全体公民享有信仰和礼拜自由的话是算数的”,暗示美国舆论对苏联人权状况不满而影响援苏。斯大林对美国这种借援苏之机干涉苏联内政的行为非常反感,表示对此不屑一顾。

9月29日上午,莫洛托夫、哈里曼、比弗布鲁克举行正式会谈,决定设立航空、陆军、海军、运输、原料和医药6个三方委员会,分别讨论相关的具体事宜。

当日晚,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第二次会见美英使团团长。斯大林对美英提供的援苏物资数量表示不满,他问哈里曼:“为什么像美国这样一个年产5000多万吨钢的国家,(每月)只能给我1000吨供坦克装甲用的钢板?”他甚至责备道:“你们的少得可怜的许诺清楚地表明是想看到苏联被德国打败!”当美英要求苏联提出需要提供军用物资的正当理由或根据时,斯大林明确表示苏联政府“是不会提供这方面的情报的”。

几十年来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不信任与不理解,使会谈一度陷入僵局。然而,这个僵局又一次被美英苏的共同敌人德国打破了。

9月30日,德国宣传机构根据它们获取的情报向全世界发表如下新闻:莫斯科会议已陷入僵局并发生争吵,英国人和美国人永远不可能同这些“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有共同的立场。共同的敌人使美苏英三方回到严峻的现实,逐渐建立起信任与理解,缩小它们之间的分歧。当日晚,斯大林在第三次会见美英使团时,提到了德国播发的上述消息,指出,“要由他们3个人来证明戈培尔是个撒谎者”。

第三次会谈的气氛比第二次融洽。双方就苏联提出的援苏物资清单逐一讨论研究。斯大林在听完哈里曼关于美英两国准备提供的军用物资的介绍后,表示非常满意,没有提出异议。

会谈行将结束时,斯大林建议将莫斯科会谈的结果写成书面协定,在美英使团离开前加以签署。哈里曼和比弗布鲁克显得有些为难,因为他们未被本国政府授权签署任何东西。根据美英政府的立场,现行的援苏协议完全是非正式的,并不想签一个什么协定。但斯大林坚持己见,美英使团团长同意次日与莫洛托夫一起处理这个问题。

美英使团对第三次会见斯大林的结果感到满意。哈尔曼说,“这次会见是以尽可能最友好的方式结束的。斯大林并未掩饰其热情。我的印象是,他对大不列颠和美国的认真态度完全满意。……我离开时感到他同我们一直是坦率的,倘若我们拿出我们所答应拿出的东西,倘若我们与斯大林的个人关系保持下去,那么苏联政府和我们两国政府之间所存在的猜疑就可以完全消除。”比弗布鲁克也称赞斯大林是“一位和善的人”。

10月1日,哈里曼和比弗布鲁克与他们的使团成员会面,听取6个专门委员会的报告。然后,他们又前去拜会莫洛托夫,了解苏联政府要他们签署的那个协定的内容。最后,他们提出美英两国可以向苏联提供其要求的武器和物资,但不能承担把这些武器和物资送交到苏联港口的义务;如果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物资清单应重新制定。苏联方面表示同意他们的意见。

尔后,英美苏三国使团团长分别代表本国在《英国、美国、苏联三国代表会议议定书》上签字。这份被西方盟国称之为“圣经”的文件,详细列举了美英援助苏联的70类物资,其中有:飞机、坦克、高射炮、反坦克炮、侦察车等武器装备;战地电话机、海底电缆等通信器材;铝、镍、铜等有色金属及其制品;坦克用装甲板等各种钢材;甲苯、乙烯醇等石化产品;机床、电炉等工业设备;橡胶、黄麻、皮革、羊毛、小麦等农畜产品。这70类物资每月按规定数量送交苏方。

这份议定书还有3个附件。第一个附件是,1941年10月~1942年6月苏联海军需要美英援助的装备与物资清单,其中包括:军舰、舰炮、船用柴油机和发动机和船用潜艇探索器。第二个附件是,1941年10月~1942年6月苏联需要美英援助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清单,共83类。第三个附件是,英国希望从苏联得到的供应品,其中包括:沥青、猪鬃、铬矿、中国密蜡、步枪及步枪子弹、生丝或碎丝、木料和鲑鱼罐头等27类。

这次会议于10月1日结束,苏英美三方都对会议结果表示满意。当晚,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宴会,与美英使团全体成员共同庆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席间,斯大林对哈里曼说:“战争须由三国军队会师才能赢得胜利”。10月3日,斯大林分别致函丘吉尔和罗斯福,对比弗布鲁克和哈里曼的工作表示满意,感谢美英两国政府对苏联的援助。相信它们“将作出一切必要的努力来保证尽可能迅速和充分地实现莫斯科会议的决议”。尽管苏联认为这个议定书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协定规定的期限不长,这就使苏联指挥部难以拟定未来的作战计划。”但苏联官方仍然认为:“莫斯科会议对动员各同盟国的资源用以击溃侵略集团,有着巨大意义”。

莫斯科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重要国际会议。苏美英三国代表为实现战胜法西斯的共同目标,首次进行会晤。他们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捐弃前嫌,求同存异,最后达成协议,从而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基础。根据三国签订的议定书,自1941年10月至1942年上半年,美英向苏联提供无息贷款,并输送包括4500辆坦克和3600架飞机在内的各类物资150万吨,总值约10亿美元,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艰苦抗战;苏联坚持对德作战和提供大量原料,也为美英争取时间加强战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1年12月8日,日军突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引起美国朝野上下群情激愤,普遍要求政府集中力量打败日本。在军界,要求加强对日作战呼声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远东美军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中将和海军作战部部长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

面对变化了的战争格局,温斯顿·丘吉尔又喜又忧。喜的是美国终于参战了,忧的是他“觉察到有一种重大的危险,即美国可能在太平洋进行对日本的战争,而让我们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对德国和意大利作战”。他决定再次与罗斯福会谈。12月9日,他致电罗斯福:“我们可能根据现实和新的事实去检查全部战争计划,以及生产与分配问题。我觉得这一切事项(其中有些正引起我的关注)在最高一级的行政阶层上能够得到最好的解决。再次同你会晤,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快乐,并且愈早愈好。”次日,他又焦急地电告罗斯福:“我觉得面对着新的(特别是在太平洋中的)不利局势,如果再等待1个月才决定我们的共同行动,那会造成很大的损害。我曾希望于明天夜间启程,但将推迟航行,以待获知你所指定的会晤地点。我对于最后胜利,从来没有感到过有这么大的信心,然而只有协调一致的行动才能达到胜利。”

丘吉尔还对艾夫里尔·哈里曼说:“这场战争是长是短都在美国掌握之中。如果你们以战斗机保卫太平洋地区的每一个城镇,那么这场战争就会长,要打5年。如果你们勇敢一点——让入侵者进来,这有啥关系?——那么这场战争就能在2年内结束。”

可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在大西洋会议上建立的同盟受到严峻挑战,是继续坚持1941年l~3月两国共同提出的“先欧后亚”、“欧洲第一”的战略方针,还是把战略重点转向太平洋,成为反法西斯同盟能否协调一致共同对敌的关键。

12月9日,罗斯福在对日宣战后向全国发表的“炉边谈话”中说:“德国和日本是根据一项联合计划来进行其陆海军作战行动的。这项计划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和每个轴心国家的共同敌人。这就是它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美国人民必须认识到,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够与它抗衡。……我们期望能消除日本的威胁,但是,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却发现世界其他部分则由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去支配,那就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他暗示美国仍将坚持“先欧后亚”战略,把希特勒作为头号敌人。

为在新的形势下协调和完善美英两国的战略方针,罗斯福认为也有必要与丘吉尔会晤。他在接到丘吉尔的呼吁后,于12月11日电邀丘吉尔赴华盛顿会面。

12月12日,丘吉尔在哈里曼陪同下,率三军高级将领,从苏格兰的格里诺克港乘坐“约克公爵”号新型战列舰,启程赴美参加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两国首脑会谈。之所以选择“阿卡迪亚”作为这次会谈的代号,是因为两国领导人希望这个词所比喻的古希腊田园牧歌式的静谧,将能成为他们协调一致的象征。

同类推荐
  • 我本兵王

    我本兵王

    IfightforChina!这不是那一枚臂章上的文字,而是我内心镌刻的使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隐匿的特种兵

    隐匿的特种兵

    他是无人能敌的兵王,却因为一次任务的失败而失去一切。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带着隐匿的身份,特殊的任务,踏入繁华的都市。他韩度,究竟能否揭开隐瞒的真相,驰骋于王者之巅?
  • 战城之魂

    战城之魂

    江山,弃之又何妨,对于许多在意结果的人,他更在意过程,一生无悔的征程,不管结果如何,那一站之后,他被奉为那城之守护神!
  • 战争年代之黑暗特拉尔

    战争年代之黑暗特拉尔

    重返战争年代,战火重燃,硝烟重起。《日内瓦公约》和《国际战争法》被人们无视,核武器和生化武器重新露面,粒子武器和微波武器开始走上舞台。被人遗忘的的帝国重新崛起,等待着开战的时机。在死亡的战场上,布莱克?斯克雷斯是否能够生存下去?
  • 国宝喋血1941

    国宝喋血1941

    抗日战争爆发,故宫国宝南迁后又分三路西迁,其中一路80箱顶级国宝辗转至黔中大山,庋藏于安顺城外的华严洞。1939年7月,从这批国宝中精选出部分文物,远赴前苏联参加1940年1月在莫斯科、1941年3月在列宁格勒举办的“中国艺术展会”(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前苏联;同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旋即,引发国内外各方的关注与垂涎……
热门推荐
  • 槠楠无冬春

    槠楠无冬春

    这是一个背负着秘密和谎言的爱情故事。故事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不愿轻易打开的门。两个男孩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让旁人心生猜忌。他们,一个宛如天底下最夺目的阳光,以为是温暖,却刺眼的让人不能靠近。一个似水墨画般的恬静,惹人心生怜爱。如果,女孩贺楠,把自己比作常年青葱的楠木树,那她身边站着的,就一定是不畏严寒的槠木。什么样的守候,才经得起岁月年华的蹉跎。怎样的信任,让彼此隐忍着命运对他们的不公,依然留在原地不肯挪动半分。只为那一句:“如果你是楠树,我就为你化成槠木,那样的话,我们就都不用再担心身上的叶子会因为冬天,而全部落光。而我,再也不会让人伤害你............
  • 恶魔王子们的天使love

    恶魔王子们的天使love

    七大家族一直都很平静,而七大家族在互相定儿女们的婚约时,却没有欧阳家的名号,欧阳家很不甘心,就挑起了矛盾,使得楚家,沈家,上官家把项家,嚜家,南宫家一齐吞并。而项沐羽,嚜尒,南宫心瑶的双亲被欧阳家谋杀,而她们也被欧阳家的人封锁了记忆。当楚家,沈家,上官家的现任继承人,楚云洛,沈淼凌,上官佳辰查清真像后,发誓要把未婚妻找到。上了高中,他们遇见了酷似她们的三个女孩,可她们究竟是不是她们呢?
  • 万物简生

    万物简生

    《万物简生》主要描述一个宏大的世界观,通过一段段历史精彩演绎,通过特殊的事件告知不同维度的人类,从历史长河的演绎中,揭示一个道理,古今中外每一位伟人或凡人都无法改变过去、现在及未来,万物由心志,一切皆简生。
  • 魔君,请你温柔一点

    魔君,请你温柔一点

    初见,身中剧烈媚毒的他,粗暴的夺去了她的第一次!激情后清醒,看着出现的太过凑巧的她,他将她带回了他的领地!本以为她是敌人想要安插到他身边的一枚棋子,却不曾想,她什么人都不是!不能自控的情感,在他心中渐渐滋生,可当他失手将她打下山崖的瞬间,他疯了…
  • 总裁的专属女医生

    总裁的专属女医生

    一夜缠绵,看似巧合,实则另有隐情,苏苣未婚先孕,遭到苏家人的鄙夷,无奈离开苏家出国。几年后,苏苣以男科女医生身份归来,意外沦为爵迹专属女医生,帮他治疗那个不可言语的病症!谁知这个病例有点特殊,不好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逆天:杀手狂妃

    凤逆天:杀手狂妃

    当21世纪叱咤风云的尊凰女王,转眼成为西川大陆废材名头的懦弱千金。强者之魂,霸气重生。虾米?!新婚夜新郎不出现还被猥琐家丁侮辱?!一脚废了你!第二天惨遭退婚?一巴掌把退婚书呼在渣男脸上!看清楚别搞错了!是姐休了你!各种白莲花,绿茶婊,实话告诉你们,你们玩的都是姐剩下的。嚣张,是有资本,狂妄,是够强大,不可一世,乃是天纵奇才。她要夺回属于这个名字的一切,重塑昔日辉煌,搅翻异世,走出一条青云大道;终有一日,站在云霄,俯瞰人间,傲视漫天诸神,告诉他们,凰冷月不需要任何同情,因为我就是神迹!冷眼睥睨,看尽人间魑魅魍魉,素手轻覆,操纵凡世生离死别——且看凤逆天下,冠绝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月如歌之烟花

    岁月如歌之烟花

    如果原本的世界被上帝胡乱涂上彩色颜料,那他究竟该呈现出怎样一种颜色?雪落无声,岁月无痕。
  • 云弈剑

    云弈剑

    不论怎样,我和我的剑,就是天下第一!———云弈
  • 乾坤浩荡

    乾坤浩荡

    那一年,柳树下少年轻轻的走过足下的土地,多年后,一垂垂老者游学而来,对着那可枯败的杨柳洒下一捧黄土,心安理得的倚着老树睡去,面色安详,无悲无喜,一如当年时光,梦中老者走过神州,走过东荒,他见到一生最为绚丽的光景……那是春秋
  • 恶魔女奴

    恶魔女奴

    穿成女奴又怎样?只要别把自己当下人就行!(主人泪奔……)有技术,有头脑,在古代发家致富,一不小心混成个女土豪,小日子过得美滋滋。天下大乱又怎样?咱有一级神功,打不过也不担心跑不掉!更何况还有武功天下第一的强悍老公护花?敢打咱主意?关门,放老公!“老公,你有什么心愿,老婆都帮你实现哦!”“我想要个庞大的后宫,可否?”“好啊,我从今天起开始增肥,很快就会变得庞大了!”“呃……就当我没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