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3000000013

第13章 新时期村经济发展的范例(1)

一、村庄里的都市

———江苏江阴华西村发展纪实

(一)华西村的历史

江阴华西村,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有富含中华民族特色的华西金塔,有横贯千米的世界第一巨龙,有气势恢弘的万米长廊,有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还有一串令中国农民羡慕的数字:平均每户拥有一辆轿车;每户有一人出过国;村民都住上了现代化设施齐备的二层或三层的花园别墅。这是一个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幸福乐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村”。

翻开华西村的档案:1961年建村,年仅33岁的吴仁宝任大队书记。当时的华西人口667人,土地面积845亩,被分成1300多块,田块七高八低,落差达3米,年人均分配53元,负债1.5万元,12个自然村落像天上的星星,稀稀落落,连不成片。恶劣的条件、贫瘠的土地唤起了吴仁宝及党支部一班人的思考。重造山河,彻底改变华西贫穷面貌的蓝图,在党支部一班人一次次的勘测、商量、补充、修改中绘制出来了。这就是1964年冬天推出的《华西大队15年发展远景规划》。整个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要实现五个一:干部群众有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开挖一条灌、排两用的华西河;治土治水,建设一片高产稳产的农田;每亩年产一吨粮;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家户户住进砖瓦结构的农民新村。

1965年的春节尚未过完,华西村的田野里就像刚揭盖的蒸笼,热气腾腾,农田基本建设就此展开。从此,华西人披星戴月,填平千年的废塘,搬走百年的荒墩。从1965年至1973年的8年间,吴仁宝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华西人硬用一双手搬掉了984条田岸,削平了57个土墩,填平了39条废河沟渠,挑走了110多立方米土,用了27万个人工,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400多块能排、能灌、能机械化操作的高产稳产农田;筑起了1000多米长的地下总渠道,开挖了一条800米长的新河。到1974年,粮食亩产达2329斤,每个劳动力每月平均收入43元。原先12个破破烂烂的自然村,294间破瓦房和茅草房集中改建成了200多户,670间人均19.14平方米的砖瓦房结构的农民新村。华西人提前7年实现了《华西大队15年发展远景规划》。

华西人并没有沉浸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又一幅新的蓝图展开———《华西大队1974~1980年农业发展规划》。吴仁宝把这幅图的内容编成了顺口溜:“拼死拼活干七年,稻麦亩产跨三千,全面实现机械化,华西面貌新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更加快了新村建设步伐。村内绿树成荫,竹林成园,草坪成片,别墅成群,四季花开,鸟语花香。村外田平如镜,阡陌如绣,机械耕作。华西大桥、华西双桥、全部用水泥铺浇的道路路面,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通道,各种车辆畅通无阻。夜间路灯亮堂堂,白天市场热热闹闹。村里还有影剧院、舞厅、书场、灯光球场、体育场,成了名副其实的村庄里的都市。

也许有人不会相信,华西村工业化的源头是一盘磨、一间磨房。“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当年的华西人尽管把汗水都洒在了养育他们的土地上,却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大石磨房是华西粮食、饲料加工厂,是华西工业化的源头。有源头,就有江河;有江河,才有大海。华西人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1969年,小五金厂诞生了。说是五金厂,其实就是几间矮草房、几台旧车床,可是加工生产的螺丝却很畅销,第一年就赚了4万多元。然而在那个年代这是违反“以粮为纲”政策的。为了保密,吴仁宝让人在工厂的四周打上围墙,窗户蒙上窗帘,对外守口如瓶。小五金厂在隐姓埋名的10年中,为华西大队创造了上百万的利润,人均分配水平也从130元上升到220元。小五金厂的成功,坚定了华西大力发展工业的决心,但限于当时的政策和环境,靠小五金厂这种小打小闹的做法,要让华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他们在等待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了华西,吴仁宝和华西“班子”欣喜若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春天真正来到了。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在1979年元旦把遮掩小五金厂的窗帘全部拉开,扬眉吐气地挂出了“华西五金厂”厂牌;第二件事是立即派人到上海调查市场信息。1979年4月2日,华西钢板网厂正式上马投产了。自此以后,在华西的土地上,一家家联营工厂拔地而起。1985年,他们与上海铜厂签约,办起华西铜材厂,1986年就投产生产,年产值800万元;1986年,与上海钢铁一厂签约,创办了华西冷轧带钢厂,1987年投产,年产值5000万元;1988年,与上海铝制品一厂办起了华西铝制品厂,年产值2000万元。到1988年,华西村农工副业总产值超过了1亿元大关。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后,华西人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环境,确立了大规模、大投入、大产出的发展思想。短短的几年中,先后办起了型材厂、毛纺厂、纸型厂等一批年产值亿元厂,建立了十多家中外合资企业,华西经济已进入了内向与外向相结合、速度与效率相统一的时代。“船小好调头”的观念被“船大抗风浪”的意识所取代,华西人走上了构筑规模经营优势之路。目光远大的华西人更加注重资本运作的力度,积极下好融资这步棋。1998年他们通过发行债券,吸纳了大量社会资本。1999年8月10日,华西村3500万A股又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目前,华西集团公司下属有近60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0亿多元,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企业竞争力大大提高。

截至2002年底,全村380户,1520人,全村面积0.96平方公里。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

(二)华西村的变化

40多年一瞬间,人间沧海变桑田。华西人的艰辛创业,使华西发生了八大变化:

一是村民变灵。过去华西没有一个中学生,绝大部分是文盲,读到小学已是“文化人”。现在初中以上的村民占总数的86%。其中大、中专生200余人,还有3名青年曾出国留学。通过引进和培养,现有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00多人,还培养了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六种语言的翻译人才。村领导班子里大学毕业的有18名。

二是村庄变新。过去,零零落落12个小村落,建村后小村并大村,茅房、矮房变新房。现在,户户住上了水、电、气配套的别墅楼。村内娱乐、休闲、体育、购物、旅游设施配套齐全,已是一个万人规模的小城镇。

三是土地变多。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通过有偿兼并、开发合作等办法,扩大了6000余亩耕地,3000余亩山地,还在宁夏和黑龙江开垦荒地10000余亩。近几年,华西开发利用的土地,约等于华西本村原有土地面积的6倍。

四是产品变精。1977年,华西村只有小敲小打的手工业,生产为农业和生活服务的小产品。现在,引进了许多“洋”设备,办大厂,创名牌,抢占国内外市场。“华西村”牌系列酒、烟畅销四方,“仁宝”牌、“华西村”牌西服、衬衫等产品已成为“三真”(说真话、售真货、定真价)、“三公认”(用户公认、专家公认、主管部门鉴定公认)产品。

五是集体变富。改革开放后,华西发展合资、合作联营、股份、私营等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全村现有固定资产21亿元,一、二、三产业总产值人均300万元,比建村初期人均300元增加了一万倍。

六是生活变好。华西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采用多种形式的分配方法,确保村民收入年年递增。全村的公共设施和村民生活设施比较完善,家家达到“八通”。全村做到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家家有人出国旅游,人人就业,安居乐业。美国客人来华西村访问时说:“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七是贡献变大。华西富了,但始终坚持“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灾区。20多年来,华西共向国家缴纳税金3亿多元,人均缴纳税金20多万元。集体拿出5000余万元,支持邻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华西本着扶贫先扶志,扶贫先育人的精神,花较大的精力和财力,为中西部地区举办干部培训100多期,累计1万余人。

八是环境变美。华西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大新村公共设施的建设,美化村容村貌。过去的泥路、小道,已经全部脱胎换骨,变成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田边绿树成荫,工厂整齐清洁,地面草坪成片,人人喜气洋洋,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村,成为江南田园风光旅游中心。村内旅游设施完善,可同时容纳3500人食宿。人们形成这样的共识:要看社会主义,到华西村!要看“三个代表”,到华西村!要看“三农”,到华西村!要看共同富裕,到华西村!要看“双思”教育,到华西村!到底到华西看什么?你看什么,就有什么!

(三)华西村的经验

富而思进不停步,坚持特色再攀登。华西继续深入开展“双思”教育,用“三个代表”标准检验自己,争取实现“三个第一”(讲信誉第一、共同富裕第一、干部权威第一)和“四句话”(用好信誉“华西村”,创新企业是后盾,有胆有识融资本,优品名牌旅游城)的目标,再创华西集体事业的新辉煌。

华西村创造奇迹般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有什么奥秘呢?我们认为华西村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以下一些特点,或者说是基本经验:

1.华西村有个政治上坚强的领导班子,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

这对华西村能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基本的经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吴仁宝为首的华西村领导班子最明确的指导思想。这个领导班子要求自己的成员自觉做到“三头”和“三过硬”。所谓“三头”,一是吃透上头,二是熟悉下头,三是晚上碰头。所谓“三过硬”,一是思想过硬,二是工作过硬,三是作风过硬。这个领导班子过硬,关键在于有个好班长吴仁宝同志。他经过30多年的艰苦磨炼,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思想素质。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表示,“我宁可当共同富裕的亿万富翁,也决不当私人经济的百万富翁”,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提出三保证:一是保证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二是保证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三是保证不做华西村的特殊公民,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正因为如此,这个领导班子始终保持了政治上的坚定性和事业上的进取性,保证了华西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断胜利前进。

2.华西村坚持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华西村由穷变富,成为社会主义的模范村,不是轻易得来的,是靠华西人几十年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奋斗创造出来的。华西人所说的“艰苦奋斗”,是“为发展集体经济、为民造福、为国家争作贡献的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仅要“团结华西村民职工,还要团结周围邻村,甚至团结到本市、本省和国内外朋友,从而促进华西经济的发展”。华西村的干部群众不休星期日,也很少歇节假日,村的主要干部每天工作12个小时,村民每日工作9小时以上。

3.华西村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使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西人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党组织的凝聚力,坚持了公有制主体地位,实行农业车间式集约化经营,把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去。20世纪90年代,他们联合周边5村建成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田,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措施,实现了“五化”:耕作机械化、排灌渠系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吃粮商品化。这就为迅速发展壮大华西村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华西村坚持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很好地坚持了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华西人在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下,突出效率,兼顾公平。提倡共同富裕,但不搞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但又承认一定的差别。首先,他们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国家一头,依法交足;集体一头,积累留足;农民一头,保证生活富足。其次,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的具体分配办法: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总公司,80%留给企业;留给企业的部分,10%的奖给承包者(经理或厂长),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员工,还有30%作为企业公共积累。华西村走的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健康发展道路。

5.华西村善于实行科学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这是华西村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重要经验。华西村的经营管理制度是党政企三位一体,精干高效,能少用一人是一人,干部一兼数职,一专多能,挂职到经济岗位。一个10亿元产值的大厂,包括供销员在内,也只有十几个管理人员。华西人深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誉经济。他们以信为本,为铸就华西信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出“以诚待人,以信为本,坚持三守(守法、守信、守约),强求三真(真话、真品、真价)”,对客户实行“三包”:一包信誉,保证质量,跟踪服务;二包优惠,即同类产品的价格要低于同行,优惠部分靠加班加点,内部挖潜,节能降耗,紧缩开支来消化;三包退货,如有质量问题,保证退货,并且用户的路费、运输费都由华西企业承担。

6.华西发挥区域集团化经济优势,实现规模经济

目前,华西集团公司下属近60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0多亿元。华西这艘经济“航空母舰”呈规模经济发展之势。规模经济使华西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市场空间得到很大拓展,市场信誉和知名度在国际国内得到很大提高。

华西发展规模经济成功的原因,可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同类推荐
  • 日升昌票号文化解密

    日升昌票号文化解密

    平遥人为什么不可以把日升昌和日升昌票号文化看作古城的自豪?票号,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票号以山西最为发达。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全国有票号52家,山西就占了43家,以至西方国家干脆称票号为“ShanxiBank”。
  • 农家乐经营必读

    农家乐经营必读

    《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以农家乐为经营方式、以广大农民为经营主体的乡村旅游经营普及读本。《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强,分析问题深入浅出,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更有详实生动的案例。《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经营农家乐需要掌握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地方还争取达到“手把手”传授的效果。
  • 探索与发展

    探索与发展

    本论文集由109篇获奖论文集结而成,包括《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监管》、《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集对策》、《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资产处置管理的思考》、《有效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管理》等。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热门推荐
  • 绝代风华之逆天凤妃

    绝代风华之逆天凤妃

    一次刻骨铭心的背叛,一颗洞穿心脏的子弹。呵呵...老天没让我死全!竟然穿到了这个废物身上!没事!那个举国皆知的废材,当她褪去青涩,一双冷眸张开,举世上下谁与争锋?灵力?姐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灵力。灵丹?有钱买不到的灵丹妙药?不好意思,咱家宠物把它当饭吃。玄冰?天上公主?啥玩意?姐不稀罕。步步精密,步步算计,却将自己带入了他的圈套,也唯有他,让她束手无策。他上天入地唯我独尊的魔王殿下,也只有她才让他露出温色。她曾说过,也许,我穿越来此,只是为了遇见你吧!他也曾说过,也许,我来到这世上,只是因有你吧!这一世,她,他,没有放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
  • 东方灵梦传

    东方灵梦传

    我所掌握,我所具现博丽之恶意...我乃十三,我即背叛为博丽之人...吾之名为——博丽灵梦!我将会带着罪与恶降临每一寸土地!将妖魔的恐惧收回,让幻想乡再次临界于世界之上!我是第十三任博丽的巫女,我是灾祸的魔人,我是无敌之恶!PS1:本书紫妈很黑,黑到爆~PS2:本书爱丽丝、露米娅、琪露诺、魔理莎、先代向~PS3:本书是综漫类世界~PS4:我想要雷神政宗和幻象杀手啊!!!(喂真白和天子呢!)
  • 天女弃妇:凤舞九霄

    天女弃妇:凤舞九霄

    慕容紫怜,凤隋国边陲小城的一名豪门弃妇,含冤身死,遭人诽谤。地球上的逍遥天女方紫嫣,重生在一场灵堂法事中,变成了慕容紫怜。她身怀逆天传承,心高气傲,踩渣男,斗妖孽,杀敌寇,战无敌!丹田蕴真凤!神兽血脉一朝觉醒,从此舞动风云,凤霸天下!世间风华尽在手,巾帼一怒万古休。她紫发流瀑,折扇轻摇,眉目传情,嫣然浅笑:你们之中,谁愿同我生死与共?天骄如龙,风流人物,听罢无不心驰神往……
  • 青青若九兮

    青青若九兮

    沉寂多年的九幽宫再次现身江湖,神秘的九幽宫主终于漏出衣袍的一角
  • 守着流年里的承诺

    守着流年里的承诺

    那年,她五岁,父母中毒身亡。那年,她十三岁,她遇到了他。那年,她十五岁,她和他分手。也是那年,她遇到另一个他,只是她不再相信爱情。也停在了过去的爱里,久久不出来。后来。当她爱上了他,他却消失了……后来。再见时,他已不记得她了。是否在流年里,他们的承诺只是浮云,可她不信邪,她誓死守着那些承诺,她相信他不只是说说而已。
  • 神选者之战

    神选者之战

    3年前的意外使得凌云失去了父母,原本与妹妹相依为命的生活突然产生了异变,特殊的能力,神秘的组织,这一切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召唤?
  • 我是太阳

    我是太阳

    故事讲述了军人关山林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与妻子乌云在那种在特殊年代中孕育出的极具革命色彩的爱情。在作者磅礴厚重的笔触下,关山林及乌云以及他们一家人在那种特殊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悲恸感叹!整个故事大气浪漫,尖锐的性格矛盾和复杂的心理冲突穿插其中,对读者而言,这是个虽远离当下时代,却极具冲击力的故事。
  • 对面的男孩请别招惹我

    对面的男孩请别招惹我

    她很平凡,他却是校草,本来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次相遇相爱了,最后他却娶了别人,这让她情何以堪,在疾病的摧残下,她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什么承诺,什么爱,全都是一场闹剧,,,,
  • 保幼新编

    保幼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君师父别靠近

    魔君师父别靠近

    穿越到异世的凝漩看着自己这具身体的脸蛋,身材,智商……心想她随便找个什么正路走走都行啊!怎么就掉进魔窟了呢?还有这妖孽般的师父,不时在自己的面前搔首弄姿的,完全不顾一名大龄剩女那花痴般的目光。不行,绝对不能被迷惑了!她凝漩堂堂一个现代知识女性,绝对不能陷进去!她应该走正道,而不是被屈服,离开是唯一的选择!师父,您保重,徒儿再也不回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