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3200000025

第25章 滇缅远征(6)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5月22日发出命令,要求中国远征军迅速攻占滇西的滕冲、龙陵等日军据点,与驻印军在缅北会师。为此,卫立煌命令第20集团军为右集团军,按照原定计划向滕内政击;第11集团军为左集团军,向龙陵攻击,并要求各部队加快进攻节奏。

6月9日,日军向马面关、桥头阵地进行反攻,突破了第198师的阵地。第54军得知这一信息,立即命令第36师主力向桥头的日军发起攻击,把日军击退。不久,另一支增援部队第11集团军第2军预备第二师也奉命赶到,使中国远征军的力量大增。

6月14日,中国远征军第198师、第36师、预备第2师密切配合,终于攻克了北斋公房这个日军据点。

在高黎贡山,中国远征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至6月21日,北路第54军歼灭日军第56师团第148旅团1部,攻克茶房、马面关、北斋公房后,进占瓦甸。南路第53军击溃日军第48旅团一部,攻克大塘子、南斋公房、江直街后,直接威胁滇西战略要地滕冲。

至此,中国远征军2个集团军16万人,在卫立煌的指挥下,全部成功地渡过怒江天堑,在怒江西岸日军林立的据点中夺占了众多阵地,站稳了脚跟,挫敌锋芒,取得了滇西反攻作战的第一步胜利,完成了初期反攻任务,战绩震惊中外。

盟军高度评价中国远征军的渡江作战,他们认为,“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出击,是东南亚过去一周内盟军作战的重要新闻”。美国《时代》杂志对远征军的抗战事迹进行专题评论,封面上刊登了卫立煌携军骑马的照片,醒目的标题是“常胜将军卫立煌”。

松山雄峙于怒江西岸,惠通桥以西的丛山中,滕冲与龙陵两大据点之间,东距惠通桥20多公里,西到龙陵50多公里,南为阴登山,北为黄土坡,中间为松山主峰,是日军在滇西的四大据点之一。松山周围山势绵亘,地形险峻,滇缅公路蜿蜒盘绕峡谷之中,被盟军喻为“东方的直布罗陀”。松山据点自身坚固,与龙陵、滕冲互为犄角。

日军第56师团第113旅团3000多人驻守松山,这些日本鬼子侵占松山两年多来,遍山修筑工事,设置明碉暗堡,堡垒分设三层,上层用作观察与射击,中层用作寝室或射击,下层用作掩体和存放弹药的仓库。日军还配置了水电设施,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会战中最难攻破的一个日军据点。松山不克,远征军无法夺取龙陵,滇缅公路就无法畅通。

卫立煌看到,松山这个据点分隔了远征军左右2个集团军之间的联系,只有夺取松山,才能扫除远征军继续西进的障碍。因此,卫立煌对松山攻坚战特别关心。

第20集团军第8军渡过怒江后,接替了新编第28师的作战任务。7月下旬,第8军在军长何绍周的指挥下,连续五次向松山发起攻击,攻克了松山的外围工事,但是,当部队攻至松山的核心工事附近时,受到日军的坚决阻击,远征军久攻不下。

远征军滇西反攻,第一块“骨头”就没有啃下来,蒋介石极为不满。蒋介石看到,滇西的日军据点不拔除,滇缅公路就难以畅通,中国军队的补给就更困难了。为此,蒋介石不顾滇西战场的情况,严厉命令第8军必须于9月上旬收复松山,一旦贻误战机,第8军军长、师长、团长都将受到军法处置。

卫立煌司令长官为夺取松山据点费尽心机,他亲自到第8军的指挥所,指挥将士们逼近日军,采用坑道作业和连续炮击相结合的战术,攻克了松山。

在围攻松山的重要时刻,第8军军长何绍周从马上跌下来,被迫送到昆明治疗。副军长李弥接替军长何绍周指挥。李弥是云南滕冲人,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先后担任军官教育团排长、第22军第2团营长、第59师第350团团长、第5师副师长等职务,率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昆仑关会战。1940年5月升任第8军荣誉第1师师长。李弥同日军作战多年,对滇西的地形熟悉。

军令是严厉的,军令也能催人发奋。李弥总结两个多月来未能攻克松山的经验教训,提出先集中炮火近距离猛烈轰击日军的坚固工事,再请美国空军低空投弹相结合的办法,摧毁日军在松山山顶的坚固堡垒。

为了攻克松山这个日军的坚固堡垒,工兵营官兵有勇有谋,在阵阵炮声的掩护下,连续数天不停地在坚硬的山中进行挖壕作业,在松山顶峰日军的工事下挖出了两条地道,地道的尽头挖成一个大炸药室,把10吨梯恩梯炸药放到日军的据点下面。为了不被日军发觉,这个药室垂直向上距日军阵地约30米。

9月8日,离蒋介石规定的期间只有2天了。

突然,松山上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10吨烈性炸药成功地爆炸了,松山的山顶被炸翻了。驻守松山的日军第56师团第113旅团的官兵在不知不觉中,全部被歼灭了。打扫战场时,远征军官兵发现,据点里仅剩数十名日军重伤员和20多名军妓。

第8军主力围攻松山,血战64天,终于用古老而有效的办法,攻克了松山这座坚固的日军据点,从而使滇西反攻这盘棋更加活跃了。日军的广播电台哀叹:松山守军全部“玉碎”。中央社的电讯说:“今日上午4时,我军将松山敌阵最后数处坚固工事摧毁,顽强抵抗之敌军,至此全部与阵地同归于尽。”

这是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反攻中攻克的第一个日军的重要据点。在这场艰苦的持久反攻战中,远征军为攻克日军据点遭受重大伤亡,第8军伤亡达6000多人,其中第1师第3团伤亡就有3000多人,部队整编时,这个团仅存1连人。

战后,云南省政府在滇西的保山、昆明的圆通山上,建立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示昭念。

第8军军长何绍周伤好后,调任昆明警备司令部副总司令,在决定军长人选时,何应钦曾经建议由中央军校的一名军官担任军长。军政部长陈诚竭力向蒋介石推荐,李弥在松山战斗中战功卓著,应该升任军长。驻第8军的美国顾问组组长也竭力推荐李弥,蒋介石终于任命李弥为第8军军长。

滕冲,旧称滕越,位于滇西大盈江东岸,是三国时期被诸葛亮七擒七纵那位孟获酋长的都城,也是古时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集镇。滕冲东接保山和下关,西面过大盈江后,进入缅甸的八莫和密支那,南面为大盈江的一条支流。滕冲四面都是山岭,城东是飞凤山,城南是来凤山,城西是宝凤山,城北是高梁山,这些山岭虎视全区,地势险要,控制了滕冲城区谷地及滇缅公路。滕冲是滇缅公路上的一个要冲。

滕冲的城垣,下面是巨石,上面为巨砖砌成,抗力大。日军侵占滕冲后,不仅把城区工事修得极为坚固,滕冲外围各据点也修筑了半永久性工事。在高黎贡山日军的四大据点中,滕冲的防御工事最为险要坚固。防守滕冲的日军主要是擅长丛林作战的第56师团第148旅团主力以及第18师团第114旅团一部,这些日军弹药储备充足,防守工事坚固。

6月下旬,卫立煌得知,远征军向龙陵发起攻击后,日军就调滕冲的部分兵力前往增援龙陵,卫立煌认为,这是攻击滕冲的有利时机,即电令第20集团军兵分三路,向滕冲发起攻击。卫立煌提出,攻击部队应以部分兵力从左翼迂回,奇袭滕冲,这样,可以避开日军构筑的坚固工事,减少部队伤亡,加快进攻速度。

6月25日,第20集团军所属第54军从龙川江西岸向滕冲推进,第53军从清水河南岸向滕冲推进。

6月26日,第36师的先头部队越过老祖坟,迅速向南推进。预备第2师到达那寨、宝华寺一线。

6月29日,第20集团军各部队先后迫近滕冲外围的日军据点,立即进行攻击前的准备工作。

7月2日,第20集团军以左翼为重点攻击方向,向滕冲的日军外围据点发起攻击。盟军的飞机猛烈轰炸滕冲四周的日军工事,远征军炮兵频繁进行炮击。经过20多天的激战,第20集团军各部先后攻克了宝凤山、飞凤山,但是,来凤山的日军依托坚固工事,顽强死守。远征军使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日军据点,把据点内的大部分日军烧死,终于占领了来凤山,夺取了滕冲外围的全部据点。火焰喷射器是当时的先进武器,在崇山峻岭作战,对坚固工事和洞穴内的敌军作战效果很好。日军遭到打击后,被迫退入滕冲城内,固守待援。

8月2日,第36师攻城战斗开始了。

美国空军的一架架轰炸机从山林中飞过,炸弹接二连三地落在日军的据点里,在滕冲的城墙上先后炸开了13处缺口,日军第148旅团的旅团长藏重康美大佐也被炸死了。

炮兵开始发威了,炮弹雨点般地倾泻下来,滕冲城内,到处是爆炸声,山川震眩,声动江河。日军的工事在炮弹的爆炸声中倒塌了,日军官兵成了异国之鬼。

在一阵阵响亮的号声中,攻击部队向日军发起了冲击。经过两天激战,远征军将土夺占了日军的7个堡垒。日军遭到重大损失,仍然顽强固守。接连10多天,第2集团军一面抓紧进行攻城准备,一面要求美国空军不停地对滕冲进行轰炸。

这是一场真正的恶战,远征军将士每天都伤亡四五百人,战场惨不忍睹。

8月15日,第20集团军各部队向滕冲发起总攻。经过6天的激战,滕冲坚固的城垣终于被远征军将士突破了。第36师、第198师、第116师的官兵先后突入城内。但是,日军凭借滕冲城区的核心工事,继续抵抗。远征军将士每夺占一条街巷,都要付出代价。

滕冲城内的战斗持续了近1个月,这是异常艰苦的城市攻坚战。

蒋介石始终关注滕冲攻坚战。蒋介石电令攻城部队:“滕冲必须在9月18日国耻纪念日之前夺回。”

9月14日,第20集团军的官兵再次发起猛攻。驻守滕冲的日军太田大佐感到末日要来临了,向军司令官和师团长发出了临死前的哀鸣诀别电,命令士兵烧毁日军军旗和密码本,砸毁了无线电报机,作垂死抗争。远征军将士攻城不止,终于攻克滕冲,全歼第148旅团残部。日军代理旅团长和部分官兵弹尽粮绝,孤立无援,在绝望中先后自杀了。日本人所著《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述侵占滕冲的日军覆灭时,说:“……只有一只眼,一只手和一条腿的官兵,那种悲壮的情景宛如阿修罗场,足以泣鬼神”。

滕冲攻坚战,中国远征军经过2个多月的苦战,终于拔除了滇西这个日军坚固据点。

滕冲攻坚战,是滇西反攻战役中带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斗.对于彻底歼灭滇西境内的日军,打通滇缅公路,具有重要作用。中央社报道:“滇西重镇之滕冲,14日上午10时,已为我军完全收复。在此次攻城战斗中,敌军第56师团之148旅团长重松大佐于滕冲为我击毙,寇军3000余人全部就歼”。

9月23日,第76师收复滇西日军的另一重要据点平冥,入侵滇西的残余日军向龙陵收缩,固守龙陵。

龙陵位于中缅边境城镇畹町的东北,滕冲的东面,是滇缅公路上的一个要点,也是日军滇西防御体系中的四大据点之一。滇西日军把主力部队部署在龙陵。

同类推荐
  • 云山忠魂

    云山忠魂

    江河是一个农家子弟,自幼习武,练就一身高超本领,因打抱不平而致家破人亡,被逼上大云山,组织兄弟会与官府对抗,后结识共产党员方小梅,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我军高级指挥员。
  •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

    天兵南下横扫入侵南海的劲敌,政变后的军政府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新的统一战争,顽敌倒在天兵脚下,胜利之师兵困敌国首都。(本故事纯属虚构。)
  • 异界神痞

    异界神痞

    混混头子林毅,在一次车祸中意外穿越至异界。在异界,林毅得到了前世不曾拥有的亲情和爱情。但是其身份却注定了不凡的一生!!!
  • 幽灵行动之起源

    幽灵行动之起源

    幽灵部队的起源与拯救世界的传奇之旅,约翰、安东尼等士兵将浴血奋战。
  • 铁血1949

    铁血1949

    1949年2月,紫渊市解放,潜伏在紫渊大特工头子陈浩南,为了破坏紫渊的金融市场及市场秩序,建立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地下特工组织“特战营”。
热门推荐
  • 大红缘

    大红缘

    一代上古大能转世重生地球,于末法时代证得第七位圣位的传奇故事!
  • 吞天魔仙

    吞天魔仙

    恨不能!与天争!仙心哪得甘凡尘!大众群:456750061,VIP群:462576017(入群需验证起点ID,要求具有粉丝值)
  • 半凉半暖半青春

    半凉半暖半青春

    你说我是天边洁白的云,你是地上平凡乌黑的泥,那我宁愿化成雨,染黑身躯,只为拥抱你,况且,唐唐,你不是平凡的泥,你是我的太阳。答应我吧。我爱你。——《半凉半暖半青春》——谨以此文,献给我们那些冷暖自知的青春。
  • 三世迷离:唯愿伴君侧

    三世迷离:唯愿伴君侧

    第一世,她为了他心爱的女子一尸两命,含怨而死。身死魂未消,她重生异世。却沦为弃妇,而且,休她之人竟然和他有着同意一张脸。那就别怪她把复仇的火焰烧到他身上!且看她带着萌娃闯天下……“男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就要承担后果!”她逐渐被他的真心打动。“男人,我原谅你了!”她浑身鲜血躺在他怀里。。死了两世,终于见到了鬼差,可是,你丫的怎么把我扔在这堆彼岸花里面就不管不顾了呢?彼岸花的香味引领着她寻回了所有记忆,她该何去何从?
  • 海边凝望

    海边凝望

    谢谢你爱了我那么多年,现在轮到我来爱你了,而你在多年前给我撒下了一个弥天大谎,然而我希望这个谎言是真的
  • 万武独神

    万武独神

    夫立于此,谁人可挡?万武称道,唯我独神!
  • 公子太风流

    公子太风流

    穿越?乞丐?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小姐就是王妃,而我竟然是乞丐!!!!!“快让开,快让开,”马路中央来了一匹不受控制马,横冲直撞吓得路人赶紧躲开,而林路正站在马路中央,林路此时正在为自己的乞丐命运感到不公,完全没有注意到前面来了一匹快马,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闪躲,骑马的人也看到了林路,大声喊着快让开,而林路此时已经害怕的腿软,哪里让的开,只能闭眼失声尖叫没想到我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还没看到过帅哥,还没吃过美食,还没在古代风流快活游山玩水,就英年早逝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吁”嗯?为什么我还没有被撞?为什么我还听到了抽气声?我睁开眼睛哇!帅哥,我决定了,你就是我的真命天子
  • 魅蓝传说

    魅蓝传说

    公元三零六八年,银河系被开发殆尽,人类步入了宇宙时代。与此同时无数的黑洞被开发利用,异界生物不断涌入,人类和异界生物的战争爆发在宇宙的各个角落。人类的源星--地球终于到了生命的终点,而和地球紧密相连的第一代智脑宙斯也面临毁灭......本书从异界开始,科技古武不断出现,敬请期待。
  • 豆青

    豆青

    小人物周建,阴错阳差地被“大火星系”的使者请到他们的水星世界,在那里,周建对水星世界进行了全面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没想到因此得罪了水星的当政者,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带着自己的妻子,水星姑娘杨月环,跑到了原始森林中,最后在先期到水星的地球人朱允炆的帮助下逃到了太空站,经过空战逃回了地球。但地球却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
  • 我的老婆是将军

    我的老婆是将军

    崇祯末年,大厦将倾,神州即将陆沉。贾万策穿越到了这里,附送一个老婆。当他发现自己的老婆是一个将军的时候,他马上激动无比。在这个乱世,能有一名将军当老婆的人,能做什么呢?“我的老婆是一名小将军,我要把她养成成为一名大将军,一名驱逐鞑虏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爱国家爱百姓爱民族的大将军。”贾万策说道。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把一个小军阀养成为一个大军阀,最后养成为一个统领天下军队的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