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1500000005

第5章 陆磊:存款保险制度:构筑国家金融稳定基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存款保险制度是其中重要一环。金融宏观调控体制层面,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金融业在拥有更大自主定价权的同时势必面临更复杂的经营环境;金融行业层面,随着混合所有制在金融领域的持续推进,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和小额贷款机构等新型金融业态在提升金融业竞争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有序推进金融改革的前提是金融稳定,旨在保障存款人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的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稳定的基石。

构成国家基础性金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权责对称的制度设计,有效保障了存款人的权益,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构成激励

金融的表象是资金融通,内核是风险管理。从最近30年全球发展实践看,金融稳定往往是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证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前,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安全网的国家往往具有更快的危机管理响应能力、更高的社会承受力和更强的经济修复能力。其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制度是公认的金融安全网3大支柱。始于1984年的我国金融改革,在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由于长期缺乏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关键环节,金融改革与发展始终面临较大隐患。

一是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对存款人的保护,确立更为公平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成本分担机制。长期以来,我国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替代存款保险制度,以解决金融稳定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地方金融体系风险化解、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以及21世纪初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解决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重组,均采取这一手段。尽管看起来卓有成效,但在制度上构成了不公平的中央银行与商业性金融机构成本分担机制——中央银行最后贷款实际上增加了货币发行,使全体公众以缴纳通货膨胀税的方式隐性分担了某一家或某一些金融机构的损失。相反,存款保险制度则是一种权责对称的制度设计,金融机构通过缴纳存款保险,对自身经营行为所构成的风险和损失负责,改变了全民买单的不公平性。

二是存款保险制度确立了不同规模银行更为平等的竞争环境。金融市场需要竞争,竞争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一,由于缺乏存款保险制度,社会公众为确保自身权益不受单个机构的风险冲击,一般会采取把存款主要存放于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做法。这一公共选择,导致中国银行业自发形成了中小银行资源不足、大银行日益臃肿的局面。第二,由于缺乏存款保险制度,国家金融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当局为维护金融稳定,往往只能采取监管保护,银行因为缺乏关闭威胁,机构稳定性实际上凌驾于金融消费者服务之上。第三,由于缺乏存款保险制度,为了自身生存,做大而非做强、脱离社区多建分行、争取进入“大而不倒”俱乐部成为各家银行的一致选择。因此,我国长期缺乏能够真正服务社区、以支农支小为主业的银行体系。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就在于,使公众愿意把存款资源放在中小银行;使监管部门行为从保护金融机构切实转变为保护金融消费者;使中小银行安心于为中小微型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三是存款保险制度确立了以人为本的金融稳定激励机制。无论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还是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职能,均通过立足于金融机构持续经营以保障存款人权益,属于“间接”保障;而存款保险制度则是直接立足于存款人权益保障,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构成激励。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使存款人可以通过保费费率清晰了解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以自身存款资金在不同机构间的配置实现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激励;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消除了存款人对过度监管保护的内在诉求掣肘,避免了存款人被存款类金融机构当作“人质”,持续要求国家对自身经营责任承担保障的道德风险,使金融业真正实现优胜劣汰成为可能。

支撑其他重大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银行破产制度、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等,都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前提

相当长时间以来,由于缺乏存款保险制度,一些重大金融体制改革举措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

第一,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改革的必要前提。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性改革,有利于推进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进一步确立和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但是,一旦缺乏存款保险,在利率市场背景下,一些银行的外部约束力明显不足,乐于开展“高风险、高收益”业务,在存款上高息揽储、在贷款上肆意压价,赚了归自己、亏了归国家的状态势必无法扭转。过去一段时间的“影子银行”膨胀、高成本理财蜂起,引致近期部分银行不良资产双升、自身流动性紧张,即是明证。只有存款保险制度才能降低金融机构对国家信用的依赖,使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理性经济主体,进而夯实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基础。

第二,存款保险制度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必要前提。金融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基本发展方向,就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并最终形成我国服务小微、服务大众的社区银行体系。但是,由于缺乏存款保险制度,金融业一旦准入则难以退出,事实上存在的极高的准入门槛限制,制约着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发育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针对不同规模和质量的银行实施差别费率,采取提前介入和及时纠正机制,可以化解对区域性、局部性金融风险对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冲击,有利于改变单一依赖大中型银行在基层设置分支行、貌似“普惠”实则成为基层金融资源抽水机的局面,有利于促进更多民间资本在存款人得到适度保护的前提下低门槛进入金融业,最终实现丰富基层金融服务与供给的战略目标。

第三,存款保险制度是银行破产制度建设的必要前提。时至今日,我国银行业仍然是各行各业中罕有的缺乏破产制度安排的“特殊”企业。一方面,银行业吸收公众存款,自有资本比重低,其破产及由此引起的按清产核资偿付债权人的情况势必引发社会不稳定;另一方面,银行同业间存在高度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单个银行若破产将引致系统性金融不稳定。因此,国家对金融业的“刚性兑付”长期存在,一些于20世纪90年代关闭的金融机构至今仍未完成债务偿还,挂账经年累月。唯有确立存款保险制度,方可推动银行破产制度,这是各国的宝贵经验,也是我国金融安全网建设长期探索后得出的共识。

第四,存款保险制度是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的前提。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信息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发展,互联网跨界金融、资产管理、影子银行在我国迅速崛起。各类金融市场竞相发展、相互融合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类别、不同表现形式的金融风险。但是,在不引致全局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我国是鼓励创新的。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对最原始、最基础的金融债权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是构建正向激励机制的制度前提。只有公众最基本的金融资产储蓄存款得到有效保障,才可能激励公众避免参与风险过度的金融创新,也才有可能在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实施适度创新。

在发展实践中不断优化

坚持差别费率动态调整、保护额度动态调整、对问题银行动态监测和重组原则,存款保险制度将不断完善

任何制度的建设都是动态的、不断优化的,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势必从初创走向不断完善。作为金融稳定的基础性制度、作为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的重要前提,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将在实践中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是差别费率动态调整原则。存款保险根据对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自我风险覆盖能力的定量评估,实施风险差别费率,还将根据银行风险和兑付能力的演变实施动态调整。这样可对银行经营实现“奖优罚劣”,客观上构筑起针对银行盲目扩张资产和冒险经营的有效约束。

二是保护额度的动态调整原则。存款保险的国际公认准则,是向90%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根据统计,我国设定50万元全额偿付限额,实际上是为99.6%的居民和企业存款人提供了100%的存款保护,相当于2013年人均GDP的12倍。存款保险限额也将根据国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居民和企业存款水平的变化适时动态调整,以确保存款保障水平合理适度。

三是对问题银行动态监测和重组原则。就像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的关系一样,存款保险一旦确立,即成为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利益相关体。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任何负面信息、行为和经营绩效,都有可能演化为保险赔付。因此,存款保险具有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实施定期“体检”、收购与承接、在线修复等市场化专业化处置工具功能,通过规范手段促成运营良好的银行收购问题银行资产、承接其存款,确保经营不关门、关键服务不中断,有利于有效降低处置成本,缩短处置时间。可以说,存款保险是公众的第三只眼,起到持续跟踪银行经营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休闲活动和休闲生活,从来就与人类本身的生存发展相生相依。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马克思指出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将休闲看作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休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国外已有百年,在我国大约也就十年光景。时间虽短,从原来一般视“休闲”为游手好闲、享乐主义,到当下重视休闲、研究休闲,发展休闲业,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是人向自身本来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回归。
  • 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本书分为三部分,包括:自我开发的能力、习惯和性格决定一生、社会交往和生存能力,旨在为父母提供一些观念和方法,让孩子学习社会生存的能力。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热门推荐
  • El Verdugo

    El Verdu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拾年残念

    拾年残念

    卢年问我:毕业之后,你怎么办?我说:毕业之后,先赚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又问:怎么赚?我说:咳,我得先找个女的,然后结婚,收红包钱,到时候你们可要多封点。他又问:有了第一桶金,你准备做什么?我说:赚第二桶金。他:这种好事,带上我吧!我:去,这事怎么能带上你?他:??我:我这第二桶金还得靠你们,结婚之后我再离婚,到时候你们可要多封点红包!慰问下我这颗受伤的心!我没有想到,竟然一语成谶。回首人生,拾起那些年的岁月,留下多少残念,在风中……
  • 漫雪飞仙

    漫雪飞仙

    欲成风中那一抹永恒道天地之悠悠逍遥无欲欲无所念本无所惧那一抹雪欲漫天飞舞(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普群:563955499)欢迎书迷朋友,兄弟姐妹们来群里,感谢!
  • 我的绝色董事长老婆
  • 控梦空间

    控梦空间

    命里有时终会有,命中无时控梦来!梦且在,心还在。人不在,心何在,若你们不见了那我该何去何从,难道就只能在梦中看着你们吗?不!绝不!我叶梵不想拯救世界成为救世主,我只想着大家还在我的面前,仅此而已。若可以让我死去且在地狱不翻身,你们可以亲眼看看我吗?伊儿,我真的很想你。
  • 吾逆天道

    吾逆天道

    黄昊,一个土里土气的大学生。亲眼看着自己的同桌刘夏如何从默默无闻,处于低谷的坏学生达到n市人人羡慕,受人尊敬的顶峰。从此,他开始不甘,开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是,为何天公总是不作美?
  • 万毒至尊

    万毒至尊

    毒尊林寒遭仇人围杀,意外重生到少年时,父亲身重剧毒,家族破灭前夕,前世亲人一个个为自己牺牲性命,今生林寒绝对不会让悲剧再次重演。修炼上古宝典《万魔毒经》,以毒淬体,驯化毒兽,布展毒阵,先天毒体将不再是林寒的累赘,反而铸就了天地最强战体。以千炼魔毒圣体之名,震慑天下奇毒,成就万毒至尊
  • 主公别开枪

    主公别开枪

    死宅男王小建因恶意扰乱《三国杀》游戏环境而触怒了“神秘人”,神秘人强行将其带到了《三国杀》的游戏世界里面,那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文人武将们,却做着本不应该做的事。也就是说,三国杀的世界面临着崩溃,而王小建受神秘人嘱托,将肩负起拯救三国杀世界的重任。
  • 霸主凝情:第一公主

    霸主凝情:第一公主

    她为了复仇来到敌国,一副倾世容颜,诱得亲王竞折腰。太子为她怒休太子妃,太后为她无奈赐婚,就连皇上也视她为珍宝,一心只想护她周全。当仇恨得以血偿,当一切落下帷幕,她伤痕累累,他心如死灰。乱世三国,他与她又该何去何从?
  • 长夜无梦

    长夜无梦

    这篇文讲一个十几岁少女在经历了多次打击后,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变得孤僻、不爱搭理人,就像没有灵魂的木偶一样,没有情感,不会流泪。其实她也只是普通的女生,她只是把自己的内心(情感)隐藏在了心中,别人不知道而已。然而,当她转到”圣斯汀学院“后,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