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8500000020

第20章 风云际会的欧洲天空(3)

捷克斯洛伐克沦亡后,欧洲局势日趋紧张。1939年4月,英法苏三国开始结盟谈判。日本政府担心,如果英法苏结盟,而日本仍游离于法西斯军事集团之外,处境将会十分不利。同时,德国也可能与苏联结盟对日本施压。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首相平沼于5月14日致函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表示“即使德国遭到苏联以外的一个或数个国家的攻击,日本也决定提供政治、经济援助与军事声援”。但日本仍借口准备不足,拒绝一旦德国与西方国家发生冲突立即提供支援。

日本政府对缔结三国同盟的态度抬高了意大利在德国人心目中的身价。虽然德国的高级将领对意大利的军事实力评价很低,但希特勒现在却急于要同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从1939年4月份起,两国最高统帅部参谋人员就开始了谈判。在凯特尔看来,无论是意大利的部队还是它的军备,都情况不佳。他认为,要打仗就得当机立断,不然意大利人就不会参加了。

4月15日,苏英法三国开始在莫斯科进行政治谈判;4月16日,苏联正式提出与英法订立“三国同盟”的建议;3月底以来,张伯伦相继对一系列国家的安全提供担保。苏联和西方国家为了建立抵抗德国的防御阵线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使希特勒很恼火,他决定加速德意结盟谈判的进程。

5月6日,德意两国外长在米兰会面。由于意大利人估计德国对波兰的行动已“迫在眉睫”,在谈判中,齐亚诺便根据墨索里尼的指示强调意大利至少在3年之内希望避免战争。里宾特洛甫表示,德国也希望能维持这么久的和平。这种德国人不希望马上打仗的表示,显然使意大利人感到满意。双方商定立即缔结一项德意同盟条约。晚饭后,墨索里尼要齐亚诺向报界发表—项公报,宣布德国和意大利已决定缔结军事同盟。希特勒得知意大利领袖的建议后,立即表示同意。

5月22日,里宾特洛甫和齐亚诺在柏林总理府签订了《德国和意大利同盟条约》,即所谓《钢铁盟约》。条约共7条,其主要内容是,如缔约国之一的安全或其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的威胁时,缔约的另一方将给予受威胁的一方充分的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以消除该威胁;如果违反缔约双方的愿望而发生其中一方陷入与另一个或几个国家的军事纠纷之中时,则另一个缔约国应立即以盟国的身份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在地面、海上和空中予以援助和支持;两缔约国一经共同作战,两国中的任何一国都不得单独停战或请和。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侵略性军事同盟条约。其侵略性质突出地表现在希特勒一定要放在序言中的一句话上:两国人民“因其世界观内在的血缘关系及其利益上的广泛一致性,相互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保障他们的生存空间和维护和平而共同奋斗”。

德意军事同盟条约的签订,使两个法西斯国家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法西斯侵略集团在通向世界大战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3.英法军事同盟的形成

在欧陆争霸问题上,英国一贯坚持帕麦斯顿的原则:“我们没有永久的同盟者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不变的永久利益,我们的行动就应该以这些利益为转移”。凡尔赛和约确立了法国对德国的优势,奠定了法国在欧陆的霸权地位。这时的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并建立了协约国体制,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扶德抑法,在法德之间确立一种既相互冲突又彼此牵制的关系,藉以维护自己在欧洲的仲裁国地位,是英国在大战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所追求的目标。英法在欧洲争夺霸权构成了整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但是,随着法西斯德国巧妙利用英法争霸这一深刻矛盾争取英国的支持而达到毁约扩军,增强经济、军事实力,并与日本和意大利建立侵略同盟之后,英法同德意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而英法之间的矛盾则退居次要地位。为既得利益和自身安全,英法的立场逐渐趋于一致。

1936年3月7日,德国违反洛迦诺公约,派兵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3月19日,英法两国在伦敦举行参谋部人员会议,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建立联系,以便对那种遭到无端的侵略而要采取战争措施的技术条件做好准备”。

1937年,英法两国军事人员进行互访,双方军事合作有所加强。12月,法国空军部长前往伦敦与英国空军部长进行会谈,决定派一个技术代表团去英国研究空军建设问题。1938年1月底,法国技术代表团到英国进行了为期1个多星期的访问。

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从而使德国处于可以从三面包围捷克斯洛伐克的有利地位,而使捷克的所谓“马其诺防线”失去作用。甘末林在事前指出,一旦德国人完成了他们莱茵河的防线,他们将成为中欧的主人,因为我们那时将无法再进行有效的干涉。面对这种情况,英法加快了军事合作的步伐。4月4日,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建议:立即同英国进行军事谈判,以求达成建立联合参谋部的协议。此外,还考虑扩大两国军事合作范围,将现在空军方面的合作也扩展到陆军和海军方面去。

1938年4月24日,英法两国就建立军事同盟在巴黎举行会谈。双方对政治合作的范围、军事手段、指挥和军事行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双方认为,必须建立一个由两国政治官员和军事首脑组成的战争领导组织,该组织担负的任务是:协调两国的外交政策;制定相互配合的补给、运输和生产计划;确定发起行动的共同指令。在法国面临德国和意大利进攻的情况下,英国必须承担援助法国的义务。双方还认为,应建立一个战争联合指挥机关,统一进行作战指挥,发布军事命令。

4月28日、29日,张伯伦、哈利法克斯同达拉第和博内进行了会谈,两国政府首脑商定了双方进行军事谈判的原则。

5月23日,英国作战与情报机构负责人接见法国驻英武官。后者被告知说,4月末两国政府首脑的会谈使重新开始中断的1936年的会谈不再存在任何困难。英方提议派一名英国军官去参观法国的登陆港口,以便实施1936年协议中的英国向法国派遣远征军的条款,并答应就战争物资交换情报。

此时,为使英法两国可以集中力量来应付中欧的事变。英国政府正在谋求同意大利在地中海问题上取得和解。1938年4月16日,英意两国签订了一个协定。该协定实质上是英国让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自由行动,想以此来打动意大利,使其在中欧问题上表示出善意。而此时的法国则认为,意大利怀有侵略企图,它已成为法国的冤家对头。这种意见分歧当然也会反映到两国的军事谈判中来。但好在双方都一致认为其主要威胁来自德国,这种分歧并未影响两国加强军事合作。

在1938年9月捷克危机的日子里,法国政府曾询问英国政府,法国能得到何种军事援助。英国答复说,在战争开始6个月里,可派出2个非机械化师和150架飞机。9月27日,张伯伦同法国代表会晤时说:“我们现在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决意抵抗。法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它将履行其条约义务。我们曾多次公开申明,我们不能对法国遭受德国影响或征服视而不见。如果法国处境危机,我们将出兵援助。英国政府将说到做到,决不会自食其言。”

1938年11月下半月,张伯伦会见了达拉第。两国政府首脑就各自的备战情况交换了意见。达拉第说,法国政府正在发展军火生产,1938年法国拥有飞机2600架,准备今后每月生产400架。张伯伦则说,到1939年夏末,英国将每月生产700~800架。

1938年12月,里宾特洛甫和沙赫特访问巴黎,此行的表面目的是签订《德法宣言》,但更深层的动机却是离间英法关系。但从访问的结果来看,后一目的并未达到。会谈中,法国外长博内一再强调英法团结的根本重要性和不可动摇性。明确指出,从长远来说,德法关系的真正改善,如果不同时存在与此相平行的英德关系的改善的话,那是不可思议的。慕尼黑已使法国在东欧的主要盟国捷克斯洛伐克遭到肢解,法国经多年苦心经营在东欧同波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建立起来的同盟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法国不能再失去英国。

慕尼黑会议后,英法等西方国家曾满以为德国的矛头可能会指向乌克兰,但在新年到来的时候,在西方国家的首都却传来越来越令人不安的消息。

1939年1月30日,英国驻巴黎武官报告说,根据法国总参谋部的材料,希特勒即将进攻西方,而不是东方。同月,英国政府向美国总统罗斯福通报说,英国政府掌握了德国有可能在东方战役开始之前,向西方国家发动进攻的情报。

面对德国日益严重的威胁,张伯伦于1939年2月6日发表了英法团结声明。声明说:“利益上的一致,把法国和我国联系在一起,因此,任何危及法国切身利益的威胁,不管它来自何方,都不可避免地会迫使我国向法国提供援助。”2月10日,法国政府表示,如果英国由于德国入侵荷兰而卷入战争,它将支持英国,如果因德国入侵瑞士而发生战争,英国政府则应给予法国对应的支持保证。与此同时,英法政府决定,它们的参谋本部之间的对话必须“比过去范围更广,性质更加亲密”。

1939年3月15日,德国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此举不但使德国的军事、经济实力都有了很大增长,而且侵略行动的又一次轻易得手进一步刺激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促使他更快地采取下一个行动。在争霸斗争中,英法所面对的形势更加险恶。这时,英法统治集团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味妥协退让是满足不了希特勒的野心的,而且时至今日,英法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为商议对策、协调行动,法国总统勒布伦和外长博内于3月21日出访英国。在两国外长的会谈中,哈利法克斯深有感触地说:“只要纳粹分子还在执政,欧洲和平的希望就是渺茫的”。双方就对德作战时相互支援的措施和在对德作战中“波兰的突出意义”交换了意见。3月22日,勒布伦、张伯伦参加了会谈。双方相互通报了飞机生产情况。同日,英法互换照会。照会规定,当一方遭到侵略时,另一方有提供军事援助的义务。照会还规定对比利时和荷兰的安全提供保证。英法军事同盟遂告形成。

世界上出现了两大对立的军事同盟体系。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了,战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4.英法苏德多重谈判

德意军事同盟条约签订之后,德日之间的缔约谈判仍在继续进行;为解决两线作战的问题,德国加紧了与苏联的谈判;与此同时,德国也重新开通了与英国谈判的渠道;面临战争威胁的英法苏三国为对付侵略,从1939年4月起也开始了结盟谈判。这就是在战争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1939年春夏在欧洲外交舞台上出现的多种谈判并举的局面,各种力量相互之间展开的决定命运的激烈斗争。

1939年3月18日,英国驻莫斯科大使西兹奉政府之命拜会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询问如果德国入侵罗马尼亚,苏联将采取什么样的立场。作为答复苏联政府建议召开苏、英、法、罗、波、土六国会议,讨论采取共同行动制止德国侵略的问题。

3月21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对苏联驻英国大使迈斯基说,召开这样的会议为时过早,从而拒绝了苏联的建议。

同日,西兹向李维诺夫递交了一份英国政府准备同苏法波三国签署的宣言草案。宣言称,“构成一项对任何欧洲国家的政治独立的威胁的任何行动”,都是同宣言参加国密切相关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各宣言参加国应“立即共同协商应采取的步骤,以便提供对任何这种行动的联合抵抗”。虽然苏联政府认为,发表这样一项宣言并不会有多大作用,但毕竟是一项积极行动,便表示同意,并建议宣言应由四国总理和外长签署,以增加宣言的份量。3月23日,苏驻英大使将这一意见通知了英国外交部。

但是,4月1日,建议发起者英国政府又突然变卦,声明,它认为宣言的问题已成为过去。显然,埋藏在张伯伦心中的根深蒂固的对苏敌视和偏见在起作用。3月26日,张伯伦在其日记中写道:“我必须承认对俄国极不信任,我不相信它有能力维持有效的攻势,即使它想这样做。而且,我怀疑它的动机。在我看来,这些动机与我们的自由思想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并且它只关心把别人搞得人人不和。”另外,波兰不赞成签署四国宣言,建议立即签订一项秘密的英波磋商协定的做法也恰恰成了张伯伦拒绝与苏联合作的借口。

苏联本来就对长期将苏联排斥于欧洲事务之外,一心要和德意做交易的英法政府极不信任。英国现在这种朝三暮四的做法,更增加了这种不信任感。无疑,这为谈判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由于时局日趋紧张,国内要求与苏联结盟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政府决定恢复与苏联的谈判。4月14日,英国政府建议苏联发表公开声明:“一旦对苏联某一个欧洲邻国发生侵略行为,只要这个国家起来抵抗,就可以指望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如果需要这种援助,将通过最方便的途径提供。”

建议要求苏联在其欧洲任何一个邻国遭到侵略时必须承担援助义务,但对一旦苏联遭到德国侵略时,苏联的这些邻国和英法两国应承担的义务未做任何规定。此外,英法已对苏联的两个邻国波兰和罗马尼亚提供保证,一旦波罗遭受侵略,不但可以得到苏联的援助,而且还可以指望同其他两个大国共同与侵略者作战。但是,假如芬兰、爱沙尼亚或拉脱维亚遭受侵略,苏联却不能指望得到英法方面的支持。这样做只能促使德国进攻苏联国土,因为这无异于为希特勒指明了进攻苏联的方向。

法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英国更易遭受德国的入侵。虽然英法业已结盟,英国也已经对波罗两国提供保证,但没有苏联的合作,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战略态势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也不能制止希特勒即将发动的战争。所以,法国政府在英法苏三国谈判中和英国相比,态度积极一些。

同类推荐
  • 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

    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世人皆知这段历史,但却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的问题: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战争爆发前后,中日双方的高层又是如何考虑两国之间的问题的……本书结合大量的中日史料,互证对照,还原了1937年7月到1938年1月这一阶段的历史,细致描述了抗日战争爆发的始末,将历史的细节还给读者。
  • 逆世宣言之血战幽冥山

    逆世宣言之血战幽冥山

    那一年警匪交火引发了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家庭,夺走了他最亲最爱的人,也毁灭了他的童年,他从此活在复仇的阴影中,为了让自己更强大,他毅然退离了前途光明的军校,只身加入了特种部队,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恐活动中,一个个的信息单元拼凑组合,他逐渐发现儿时的那场大火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而他自己竟然是这个阴谋的关键因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持转折:苏德争锋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持转折:苏德争锋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9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改变1621

    改变1621

    一个叫做宋日天的人从21世纪穿越到了1621年,在那里进行了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
  • 太原劫

    太原劫

    有一次问师父,什么叫迷信。师父说,迷信是世人对我们的误解,他们不相信这世上会有佛,也不阻止别人去相信,我们也常说世人很迷茫。戒空说:我也感到迷茫,难道因为我不信佛。师父:非也,就算你信佛也会迷茫,因为我也迷茫。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堕落天使

    你是我的堕落天使

    “我想找一个人能够接纳我和孩子的对象,如果他也有孩子我一样会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他。”
  •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幸福品味(读者精品)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混沌再开

    混沌再开

    三年前,哥哥的突然失踪,让原本想过普通生活的唐小白,踏上了寻找哥哥的道路!但无意中,被卷入了异世大陆!而当他看到过九字古碑,爬过神魔山,踩过九层深渊,战过各方大帝后,唐小白迷茫了!这是异世?还是原来的世界?这一切都有什么阴谋?他是否又能找到哥哥?能否守护自己最爱的人呢?一切是重新开始,还是继续轮回?混沌心,累世情,万年局,今朝现!
  • 欲破星空

    欲破星空

    一场意外导致一个班的同学都穿越到了一个类似古代的世界,人人都有穿越大礼包,要不要这么厉害!大家都是同学,何必动刀动枪的,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不过话说回来,同学,你皮肤手感真好。啊!我考,还真动手啊!
  • 苍茫万古

    苍茫万古

    吾本凡人叹浮生,一曲凡音诉苍生;世事变迁待几时?凡人依旧醉红尘。星河斗转虚空谱;宇内奏鸣星辰曲;浊酒沉浮世事空,月隐苍茫万古情。一曲战歌青冥血,红颜盼首青丝雪;当时柔情今何在?不老仙神空幻梦。青丝化雪道成空,空悲切!谈何前世今生轮回事?何来羡仙神?猜不透的凡尘,这世间事谁能了?……唉……一声叹息万般休,哈哈哈哈!叹叹叹!星河斗转,岁月如梭;一眼苍茫,万古皆空。——苍茫万古-焚情劫
  • 凄美绝恋之纳兰容若

    凄美绝恋之纳兰容若

    古典言情励志小说《凄美绝恋之纳兰容若》以诗化隽永的语言,散文浪漫的笔调,精巧细腻的构思,清新工丽的风格,谱写最凄婉动人、最痛彻心扉、最令人伤情垂泪而又至真、至纯、至美的人间至情恋歌。
  •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真虚道主

    真虚道主

    失落虚空,迷途间沉醉,在半生半死之间,漂泊于风语的恒古,终于悟破生死间的玄奥,虚空的真谛,无涯的真知。
  • 女昏

    女昏

    以为的幸福不过是灾难的开始,婚姻的围城中,她们被束缚于高墙之下。悲惨,不过是一个名词,却深深地将她们套牢,难以摆脱。用尊严甚至是性命抗争出来的自由,换来的,是不被理解的二次伤害,逼迫着一个正常的女性,逐渐变为一个人人憎恶的疯子。婚,女昏,女人是发了昏,才会一脚踏入这样的鬼门关。
  • 养狼为犬之腹黑小毒妃

    养狼为犬之腹黑小毒妃

    前世,救死扶伤是职责。住在太平间,吃在解剖室。现在,甩掉王爷是根本。过着王妃命,操着小三心。与庶妹打打摔摔,与师傅调调药与毒,与这个王爷玩玩心计,与那个王爷滚滚床单。这一扯蛋的辈子也就过了。但,真的可以这样就好了。作诗作茶作画做菜做人,才女王妃大小姐该做的,凌小小做了。下毒下药吓人下作下身,才女王妃大小姐不该做的,当然除了最后一项,凌小小还是做了。人的一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还在,节操没了。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节操还在呢,人没了。节操留着什么用?!干脆全部掉光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